返回教学研究

“大思政课”视域下“社会大课堂”的多维阐释
吴增礼 李亚芹
【摘要】准确认识“社会大课堂”是用好“社会大课堂”的前提。课堂属性上,“社会大课堂”实践空间需具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要素结构,实践过程需契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征,实践活动需满足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需要。课堂价值上,“社会大课堂”是高校师生强本领长才干、“大思政”改革创新以及高质量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课堂比较上,“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在主体、形式、特质及预期效果等方面形成鲜明对照,二者内外联动共同回应时代关切、获得社会支撑,形成互通、互动、互补、互益,对立统一又融合贯通关系。
【关键词】社会大课堂;思政小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吴增礼,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亚芹,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2.12.73~7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负面清单制度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18VHJ014)。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就“大思政课”如何“善用‘社会大课堂’”作出明确部署。科学把握“社会大课堂”是高校用好“社会大课堂”的前提。笔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从课堂属性、课堂价值以及“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异同比较维度来深入剖析“社会大课堂”。
一、课堂属性:“社会”何以称为“课堂”?
“社会大课堂”既然以“课堂”为名,那么“课堂”就是明晰“社会大课堂”教育属性的核心概念,因此,什么是“课堂”是正确理解“社会大课堂”的元问题。课堂一般是指专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亦泛指各种能获取知识的场所。[1]显然“社会大课堂”的“课堂”采纳的是泛指定义,即特定社会物质环境经过选择、改造成为育人场域。课堂应教育需求而存在,“实践”对应“社会大课堂”的教育需求,强调“社会大课堂”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把握和运用,“社会大课堂”的教育活动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呈现。然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的“社会大课堂”,不是大学生在校外的一次实践活动、一门实践课程,或者是学校某些课堂活动附属的方法、途径,更不是无意义、碎片化的实践场景拼接。“社会”能称之为“大课堂”,其实践空间需要具备课堂要素结构,实践过程契合教育主客体的课堂互动进程,实践活动满足研究性学习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长见识和能力。
1.社会实践空间具备思政课课堂要素结构
课堂是学习的场所,课堂要素是指课堂学习活动所涉及的各种客观因素,课堂要素结构系指“课堂教学中必备的要素或必经的环节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2]根据课堂要素结构理论,无论何种课堂要素论及何种课堂类型,这些要素均由课堂教育主客体、教育目标、课堂学习活动以及活动所凭借的环境条件及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构成。具体而言,社会空间要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学习课堂”,需要满足以下四个要件:第一,要有教育主客体。“以人民为师”是构建“社会大课堂”教育主体的主旨,更广泛的教育主体则应来自广阔社会,而不局限于高校教师。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成为“社会大课堂”的教育客体。第二,要有教育目标。“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彰显“社会大课堂”的最终育人目标追求,“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揭示“社会大课堂”以“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追求落实落地的思政课育人价值。第三,要有课堂要素、资源转化。特定社会环境、资源有值得挖掘的教育潜质,且“社会大课堂”教育主体具备将自然、无序、复杂且碎片化的社会环境、资源转化为教育环境、资源要素的意愿及能力。第四,要有活动转化。特定社会空间原先存在或人为创设的特定社会活动具有转化为教育活动,实现学生活动或生活“教育过程化”的条件。此外,还要结合前三者,精心创设教育情境,系统优化“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的外在影响因素,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路径方法,使课堂有主观预设、有系统组织、有教与学的关系产生、有环境和资源素材建构,最终呈现完整的课堂要素结构。
2.社会实践过程契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征
课堂必须凸显教育本质,完成教育主客体学习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要求的前提下,施加“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3]第一,“社会”成为“课堂”意味着正式、正向而可控的教育影响产生。课堂一旦生成,则具有控制、目标导向、任务意识和自我效能的内在特征。因此,一般的环境虽然有正面或反面的教育意义,却不具备课堂特性,社会中无教育主体和“自发的、盲目的影响,都属于环境影响”。[4]只有在教育主客体具备主观自觉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下,社会实践活动或生活本身才能促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即完成“教育过程化”。第二,“社会”成为“课堂”意味着教育主客体获得明确的任务指向。师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并非漫无目的地体验社会活动或生活,而是在明确的实践目标和具体教育任务指引下追寻个体之于社会及自身的价值意义。“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情境亦有利于学生完成感受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判断、解决问题、验证假设以及得出结论等“五步曲”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所获得的仅仅是碎片化、无意义的经历,则“课堂”将陷入虚无。第三,“社会”成为“课堂”意味着要促进教育对象思想转化和行为转变。在“社会大课堂”中参与实践学习的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检验书本理论知识,化零散、感性、孤立、粗浅的观点为系统、理性、联合、精深的认知,思想矛盾被催生和化解,并调整个体行为。与此同时,社会政治观念、价值观点、思想意识、道德和法律规范也将实现向学习者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的转化。上述三个方面同时也是“社会大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征的具体展现。
3.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需要
大学生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心智,一定的专业知识、充分的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以及个人成就动机,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探究世界、解决问题。这些条件决定了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的学习不是简单重复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而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学习模式,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5]具有学习内容的实践性、认知过程的完整性和学习方式的探究性等特质。“社会”成为“课堂”契合研究性学习的三大特质:一是契合学习内容的实践性以实现学以致用。进入“社会大课堂”的学生并非是被动参与学习的“知识口袋”,而是真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活动的参与者甚至是贡献者,高校师生在复杂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寻找研究方向,共同确定研究主题,选择研究方法,最终解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运用。二是契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实现学以致知。进入“社会大课堂”的学生基于理解与迁移的学习方式,使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新的学习情境下产生迁移,在与社会和自然的交往中寻求人生的价值意义,完成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认知过程,丰富知识的存量。三是契合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实现学以致慧。师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更倾向于合作者关系,而非单纯的教与学的“授—受”关系,他们以团队自主合作为组织形式,运用多样化学习策略对所获信息进行深加工,举一反三、求异思辨,除了砥砺师生的品性之外,还培养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辨思维,增长了个人智慧。就研究性学习特质而言,通过大学生的学、思、践、悟,党的人才培养理念及倡导的信念价值贯穿于“社会大课堂”之中。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称之为思政课课堂,“社会大课堂”才能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构成。
二、课堂价值:“社会”何以成为“大课堂”?
高校既然有了“思政小课堂”,为什么还要用好“社会大课堂”?这是因为,“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6]“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把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所蕴含的丰富育人元素挖掘出来、整合起来、运用开来”,[7]这都为高校用好“社会大课堂”添加了清晰注脚。高校要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在实践上用好“社会大课堂”,明晰“社会大课堂”所具备的价值功能、所针对的现实问题。
1.用好“社会大课堂”是高校师生强本领、长才干的必由之路
当前,高校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育教学从书本到书本,学生缺乏实践、眼高手低。用好“社会大课堂”是解决这一问题直接有效的对策。一是用好“社会大课堂”有助于提高师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要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政小课堂”无数次的理论传授最终需要学生在“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运用中产生现实感受,在进行理论验证的过程中获得理论认同。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形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生信仰、外化为行动践履和责任担当,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过程。二是通过“社会大课堂”不断增进师生本领才干和自我改造能力。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明确指出,“社会大课堂”要“突出实践教学,将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全面提升育人效果”。高校师生要充分运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前沿的科技创新资源、鲜活的时代发展资源和能动的社会实践资源,增长见识、能力和才干,实现自我改造和精神升华。三是通过“社会大课堂”提高师生对人民群众的服务力。“社会大课堂”学中做、做中学的现实情境,所呈现的真实问题及其灵活形式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让当代青年见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在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为人民群众纾难解困的同时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练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之心。
2.用好“社会大课堂”是高校“大思政”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
一是用好“社会大课堂”有助于全面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针对性。用好“社会大课堂”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让学生从广阔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汲取养分,通过亲身经历扫除认知盲区,用发展成果解答学生思想困惑,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有效破解“思政小课堂”面临的问题。师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直面错误观点和思潮并与之交锋,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促进思政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促进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不同实践场所运用不同资源,因地、因时、因材施教,促进思政课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通过观察者、学习者、执行者、策划者甚至生产者、消费者的不同角色的充分体验,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引导学生在接受环境和教育主体影响的同时,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分析、思考问题并形成个人见解,促进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二是通过“社会大课堂”构建高校育人共同体,推动“三全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8]“社会大课堂”的课堂特质、要素需求及组织形式必然要求拓宽思政课的活动场域,调动多元主体力量,挖掘一切可能的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劳动教育、科研学术、社会实践、学生管理与服务等方方面面工作,乃至学生党员、团员教育和管理工作统一于“社会大课堂”,最终形成育人共同体,有效破解思政课理论与实践脱节、思政课与专业课脱节、教育主体之间缺乏互动协作的问题,推动校内校外、不同课程、多种实践同向同行,形成“三全育人”协同效应,促进思政课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3.用好“社会大课堂”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高校通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其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回答“培养什么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答“为谁培养人”,“大思政”及“社会大课堂”则回答“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的人如何学习践行重要使命。一方面,用好“社会大课堂”可以加快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社会大课堂”可以创新并拓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体、路径、载体与方法,为大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提供社会实践历练平台,创造参与社会劳动的机会。生动的“社会大课堂”可以帮助大学生启智润心,引导高校师生教学相长、知能并进,不断练就想干事的思想觉悟、能干事的能力本领、敢干事的勇气魄力、干成事的过硬素质,最终提高大学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对人民群众的服务力,增长本领才干和自我改造能力,为大学生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用好“社会大课堂”可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高校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师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主要对象,也是面向社会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力量。“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活动是个体理想、信念、情怀的具体对象化,折射出参与主体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社会大课堂”中教育主客体在相互影响的同时,共同对课堂之外的社会成员、组织产生影响。通过参与“社会大课堂”,高校师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增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历练个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成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生力军。
三、课堂比较:“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课堂”之“大”,既可直接归因于“课堂”所处的广阔社会环境,又来自与“思政小课堂”的横向比较。一方面,即使同为课堂,“社会大课堂”在活动主体、课堂建制、特性、教育内容及预期效果等方面与“思政小课堂”有着显著的差别。另一方面,“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统一于思政课的课程哲学基础,统一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成长,统一于“大思政”改革创新,统一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既定目标和进程,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互印证。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既互为条件又互相促进,均是支撑“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方面。“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对思政课建设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和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的现实需要。[9]
1.“社会大课堂”的主体、形式、特质及预期效果与“思政小课堂”形成鲜明对照
相较于“思政小课堂”偏重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社会大课堂”则注重马克思主义践行,旨在引导师生认知社会、解决问题、开阔眼界、淬炼能力与品行,故而在多个方面形成与“思政小课堂”的鲜明对照。一是课堂活动主体差异。“思政小课堂”的教育主体是学校教师,而“社会大课堂”教育主体建构则倡导“以人民为师”的“大师资”理念,教育主体包括学校教师、校内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能够承担“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组织、指导职责的社会成员、机构甚至学生。在校内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教师在“社会大课堂”也可能与大学生一样成为教育客体,成为学习者并获得教益。二是课堂特质差异。“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说明“社会大课堂”作为思政课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的根本区别在于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社会大课堂”虽然与“思政小课堂”同样具备课堂主体、介体和环境要素,但它突破了“思政小课堂”的狭隘空间,其实践特质使课堂背景更宏大,课堂环境更亲和,课堂问题更有现实意义,课堂资源素材更丰富多样,课堂案例更鲜活和有生命力,课堂角色更积极主动,课堂呈现更灵动,课堂更易摆脱“说教感”,更有“思政味”。三是课堂形式差异。“思政小课堂”一般以班级建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而“社会大课堂”的组织形式灵活机动,除了传统的班级建制的教学活动,还可以组织个体分散活动、小组活动甚至是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的团队协作活动。四是课堂目标及预期效果差异。“思政小课堂”侧重于理论认知,“社会大课堂”更有利于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即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使青年学生融入社会,参与公共生活,改造社会并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学习独立性和自我效能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产生质的飞跃,但“社会大课堂”的教育效果因其潜隐性更不易被准确评价。
2.“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内外联动回应时代关切、获得社会支撑
一是“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形成校内校外有机联动。第一,“社会大课堂”以实践活动与“思政小课堂”有机联动。“实践教学是贯通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纽带”,[10]“社会大课堂”是在“思政小课堂”基础上辐射、拓展至社会领域的思政课课堂形态,同时社会实践本身就是“思政小课堂”的重要任务。师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观察体悟世界,通过实践以“小我”融入“大我”,才能真正内化“思政小课堂”所传递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理论方法等。第二,“社会大课堂”以补短板与“思政小课堂”有机联动。一方面,“社会大课堂”补“思政小课堂”的环境短板。思政课课堂需要社会大环境。革命历史场馆、艺术空间、网络平台、工厂企业、科研机构、城镇乡村等特定社会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潜隐式地对大学生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有效弥补了“思政小课堂”的不足。另一方面,“社会大课堂”补“思政小课堂”的内容短板。“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具有清晰的问题指向性,强调“社会”作为“课堂”是为了破解思政课“入脑入心”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11]即是“活”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促进解决“思政小课堂”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
二是“社会大课堂”为“思政小课堂”回应时代关切和发展需求。首先,“思政小课堂”需要用“社会大课堂”回应时代关切。“思政小课堂”用学术讲政治,而政治立场、价值认识最终需要回归并应用到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塑造“社会我”,使年轻一代系统社会化,使特定社群的个体具有其全体成员必须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而实现这一功能的正是整个社会以及居于其中的特定环境和具体实践。当代大学生要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理解更全面准确,对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治理、民生共享、生态环保和科技创新的体察更客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成就的认识更深刻,并坚定“四个自信”,需要投身“社会大课堂”。其次,“思政小课堂”需要用“社会大课堂”回应社会发展需求。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投身“社会大课堂”即是放飞个人青春梦想。“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12]大学生在“思政小课堂”激发出的理想豪情只有汇入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置身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通过“社会大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才能深切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自觉融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才能真正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变为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共同行动。
三是“社会大课堂”为“思政小课堂”赢得社会支撑力量。“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13]高校思政课的创造性工作和多样化探索离不开社会支持,“思政小课堂”的改革创新要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机制。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效提质需要社会支持。一方面,从书本到书本难以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打破闭门备课授课的状况就要经受社会洗礼,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校还需要从社会各行各业各领域补充优质特聘教师、兼职教师。第二,“思政小课堂”需要鲜活的社会素材和资源。“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14]等等,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综合性、复杂性和教材的有限性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意味着要源源不断地开发和运用好社会资源,将“社会大课堂”的热点问题、模范人物、典型案例带进“思政小课堂”。第三,“思政小课堂”论题的真伪、善恶、对错需要在“社会大课堂”中检验。教师在“思政小课堂”把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的尖锐敏感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大学生要透彻地掌握理论,恰当地运用理论,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明晰社会的变与不变,审视发展成就与问题,在感受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同时前瞻性地思考国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真实的社会场景和多样的研学空间行润物无声的不言之教,帮助学生解答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困惑,成为检验论题真伪、善恶、对错的“实验室”。
概言之,把握“社会大课堂”教育属性和内在价值,明晰与“思政小课堂”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挖掘“社会大课堂”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资源,构建“社会大课堂”育人共同体,厘清“社会”转化为“大课堂”的要素结构。“社会大课堂”的有效建构过程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有效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邓治凡.汉语同韵大词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0:99.
[2]李伊沙.论课堂要素结构的重要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
[3][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2,133.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2001(Z2).
[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7]沈壮海.“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考与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
[8][13][14]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87,385,378.
[9]何益忠.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
[10]苏剑.实践教学:贯通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纽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6-10.
[1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1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