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黄冬霞
[摘    要]场景化传播具有强大的连接力、体验力和服务力,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着价值内核被沉浸式场景遮蔽、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场景信息误读、大学生在场景内爆过程中迷失自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工具化等挑战,需要坚持主流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场景中的主导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的场景素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场景化,营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场景学习氛围。
[关键词]场景化传播;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黄冬霞,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2.1.115~120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陷阱的内在机理及其防范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NDQN04)、西南大学教改项目“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概论’课堂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JY157)阶段成果。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在数字空间的生存越来越期待媒介传播的内容符合他们此情此景、此时此刻的实时需求,因此,场景要素成为媒介传播的重要要素,场景化传播成为新兴的传播样态。场景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准确把握场景化传播的特征,精准分析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挑战,高校思政课建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运筹帷幄。
一、场景化传播: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直面的时代背景
所谓场景,原本是影视用语,“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现剧情的一个个特定过程”[1]28。在传播学领域,学者认为场景是“场”和“景”的复合产物,是一种“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2]。基于对场景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场景化传播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能够激发受众主观感受的场景,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将各种场景要素进行有效连接,提升受众的信息体验,以此实现个性化信息与服务适配。它可以分为“场”和“景”两个阶段,前者主要解决不同情景下的个性化、精准信息和服务适配,以微信等场景技术为代表;后者主要将向“景观化”呈现和沉浸式体验方面迈进,以VR技术为代表。[3]38
作为新兴的传播样态,场景化传播逐步进入高校思政课建设领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场景化传播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时代表现出强大的连接力、体验力和服务力,如果驾驭得当,可以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一是借助其强连接力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传播力。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场景传播逐渐常态化,场景连接的范围和规模也逐渐变大。以往时空受限的固定场景将发展为以社群互动、融合参与和场景串联在一起的多场景融合趋势,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和数据传输符号随时随地在各融合场景之间自由地连接与切换,使教学内容在全场景传播中实现快速的流动与适配,有效地缩短了教学内容和服务的转化路径,扩大了教学内容的辐射范围。二是借助其强体验力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同度。随着VR、AR、MR、360全景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场景化传播逐步从“场”阶段向“景”阶段迈进,“时空一体化”的沉浸式场景日益获得大家青睐。在沉浸式场景中,大学生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维感官交互体验获得与真实世界相同的感知和与思政课教师感同身受的共情,感知和共情越深,对虚拟场景教学内容的认同程度也越高。三是借助其强服务力可以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精准化、个性化。利用LBS定位技术获取大学生的地理位置信息,依据智能算法捕捉大学生在该定位的实时状态,对其进行精准画像,根据智能画像,动态搭配虚拟教学场景和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服务,做到在此时此景、恰有所需时传递恰当的内容服务。需要指出的是,场景化传播背景下,虚拟教学场景的构建离不开多媒体设备、情境的造势,但相较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而言,场景要素的融入实现了物境、情境和意境三重境界的有机融合,使场景式教学更具有交互感、在场感、沉浸感、共情感,大学生在场景体验过程中将实现比传统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更优化的认知和实践效果。
从实践层面来看,近年来部分高校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场景化传播的赋能效应,充分利用场景技术开展了“伟人讲历史”“重走长征路”等场景式教学尝试,让思政课从内容到形式“活”了起来,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难题,亟待破解。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场景技术的纵深发展,互联网将以更快的速度从“在线”向“在场”推进,场景化传播将对高校思政课产生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影响。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直面场景化传播这一不可回避的时代背景,既要把握场景化传播带来的发展机遇,又要直面场景化传播带来的挑战。
二、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挑战
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难题。
(一)如何避免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内核被沉浸式场景遮蔽
场景化传播背景下,利用数字技术可以营造层次丰富的、适应多感官形态的教学场景,促使大学生集中全身感知系统解锁场景信息,拓展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但是受泛娱乐化、场景元素泛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停留在场景的“有趣”层面,忽略了对其意义的解锁,思政课的价值内核被沉浸式场景遮蔽。因此,避免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内核被沉浸式场景遮蔽是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1.高校思政课场景建构需要警惕“过度迎合”行为。一些场景化传播平台在“流量就是金钱,眼球就是效益”的利益驱动下,出现“泛娱乐化”倾向,调侃英雄、亵渎历史、重塑经典的现象频频发生,消解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助长了大学生娱乐化的消费心理。部分思政课教师在场景设计、场景造势过程中,为了迎合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过于追求情境创设、氛围营造,忽视价值塑造,降低甚至是消解传播内容的思想性。这种“过度迎合”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大学生在没有思想性的场景体验中,无论感官刺激多强烈,也将是“无意义”的体验。
2.高校思政课场景式教学需要警惕场景元素泛化。随着VR、AR、MR等数字技术的应用,高校思政课的虚拟现实教学平台也陆续建立。在平台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场景技术的边界意识薄弱,容易出现场景元素泛化现象。高校思政课场景教学平台的搭建与运用,应该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不是所有的场景元素都能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场景式教学。要在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上,抓好场景技术使用的必要环节和关键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场景技术,不能为了“赶时髦”而忽略场景技术的使用边界,把场景技术机械化、形式化地应用到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如何避免大学生对思政课场景信息的误读
大学生在场景体验过程中,通过激发自身的情感体验并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对教育内容进行解读。由于个体知识背景、叙事方式、解读能力的差异,难免会产生对思政课场景信息误读的现象。因此,避免大学生对思政课场景信息的误读是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直面的问题。
1.警惕交互叙事脱钩现象。当前,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可以营造仿真环境和虚拟现实,使大学生在立体化场景中实现纵深感极强的交互式叙事形态,这种叙事形态打破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边界。大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而且是生产者和传播者。身份的变化与融合使大学生能够以多路径学习模式获得想要的信息,学习效率全方位提升,但同时也意味着意义的理解和表达有多元路径,增加了一元引导的困难。在交互式叙事空间,大学生卷入场景的程度不同、可靠性判断不同会引发与思政课教师叙事不同的反应,从而引发持续不断的情感激发、内容连接与重组,甚至会产生与思政课教师叙事脱钩的现象。叙事脱钩现象发生以后,大学生在“情感经验”进发基础之上,想象力和思维力也将可能脱离主流价值的轨道,产生对场景信息误读的现象。思政课教师要在大学生的交互叙事中进行及时引导,警惕交互叙事脱钩现象的发生。
2.处理好碎片化和完整性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经过科学抽象的理论成果,具有系统性特征。大学生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真正理解内容的精神实质。但场景化传播在追求“场景适配”的过程中容易消解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场景化传播中视频化、图片化的内容表达直观生动,给大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大学生消化吸收,但同时也带来知识传递碎片化、理论解读简单化等问题。为了避免审美疲劳,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抓住受众的注意力,视频化、图片化的内容表达,往往会对理论知识进行高度概括,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拆解。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场景式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的碎片化和完整性之间的关系。场景式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师在大学生场景体验前、中、后的导学、点拨、总结是实现知识逻辑有机统一的关键。
(三)如何避免大学生在场景“内爆”过程中迷失自我
当前,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多元拟态场景,给予大学生强烈的真实感,拉近大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已经成为现实。但是,随着拟态场景的逼真程度越来越高,将会与真实的界限逐渐发生“内爆”,大学生可能会产生虚拟场景比客观现实更加逼真的错觉,沉溺虚拟场景逐渐迷失自我。避免大学生在场景“内爆”过程中过度沉溺、迷失自我是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回应的课题。
1.要警惕大学生的感知“失联”。当前通过现代场景技术构建立体化、逼真化场景,制造虚拟场景的“临场感”,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部感知系统的沉浸,进而不自觉地接受教育内容,但同时也容易使大学生陷入虚拟场景的“感知沉迷”,感知能力逐渐弱化。这是因为大学生的感知系统经常沉浸在虚拟场景,会形成媒介依赖,随着依赖的加深,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切身感受会越来越迟钝,进而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失去联系”[3]177。“失联”后,就意味着体重变化、身体的不适等这些最普通的事情都无法自我感知,要通过智能终端设备才能知道。
2.要警惕大学生的思维惰性。场景化传播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将教学内容景观化、视觉化呈现,这种呈现方式在给大学生带来深度场景体验的同时,又极大地挤压了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因为有的场景过于具象化,没有留白,无法激发大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深层思考能力;有的场景呈现速度过快,大学生来不及展开想象和思考就一览无余;还有的场景过于逼真完美,使得大学生不再能“想象现实”,误以为它就是现实。久而久之,“助长了大学生的思维惰性,逐渐消解深层思考能力”[4],思维能力逐渐弱化。
3.要警惕大学生的“交往沉迷”。在时空一体的场景化传播背景下,空间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大学生不断地进行场景切换,进行人际关系的重组和再生产,但这种人际关系是松散的、易碎的和不确定的,感情投入较少。不断变化的关系流会削弱大学生投入长期情感的动机,使其沉溺于“零情感”投入的“窗口主体”,现实的交往能力变弱,社会认同感也随之变弱。
(四)如何避免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工具化
在场景化传播过程中,沉浸体验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可以用‘沉浸指数’来表示”[5]。与传统的实地调查、模糊评估等评估方法相比,以“沉浸指数”为内核的评价模式具有及时性、过程性、动态性等特征,能够有效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及时评估、过程评估和全面评估。但这种评价模式也有不足。运用现代智能技术可以将评价内容指标化、数据化,但这些数据信息并不能反映教学活动开展的全部实际。比如,可以准确获取大学生的面部表情、脉搏、心率、脑电波等各项生理指标,掌握学习时长、体验场景数量等静态数据,但无法深入洞察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无法捕捉和回应大学生的高级情感需求,导致教学效果评估忽视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效果。此外,受效率至上的工具理性思想影响,教师片面追求大学生沉浸指数的“高”,而不愿意潜心于大学生成长的“慢”,导致评价过程中出现数据流量作弊现象,影响评价的真实性,最终影响个性化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避免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工具化,是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路径选择
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应对场景化传播带来的挑战,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力加强建设。
(一)坚持主流价值在思政课教学场景中的主导权
1.掌握思政课教学场景元素价值塑造的主动权。高校思政课教学场景是由图像、视频、音频、人物关系等丰富元素组成的。在“泛娱乐化”消费心理的蔓延下,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场景元素的运用正面临着意义解构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在场景元素意义解构的挑战中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避免沦为只满足感官刺激不追求意义解读的“沉浸人”,是高校思政课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场景式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对选择和构建的场景元素进行价值赋意,引导大学生读懂场景元素的价值内涵,实现场景体验和价值建构相统一。比如,要选择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的场景图像,“借由图像的象征或隐喻,把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变为‘看得见’的视觉形象”[6],让大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视觉体验中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选择具有鲜明的主流价值叙事功能的视频、音频,借助视频、音频等场景元素营造教学情境,使大学生进入场景后尽快缩短其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并建立独特的情感连接,产生情感共鸣和行为自觉。
2.处理好“驱动”和“规避”的价值调适。场景技术在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同时,也存在弱化思政课教学场景的主流价值导向的风险。场景技术通过作用于大学生的强烈感官刺激产生一种“去中心化”的叙事效果,对思政课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重新结构化,有可能遮蔽教师传递的教学内容。如何做到既发挥场景技术的驱动性作用,又规避风险保持主流价值的生命力是高校思政课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好两种角色:一是场景建构的“把关者”,把主流意识形态巧妙融入思政课场景式教学的组织建构、系统根植在大学生的虚拟世界,并在大学生交互叙事、情感体验的关键点引领大学生将主流价值内化为价值观念系统、外化为行为。二是社群文化的“引导者”。场景技术改变和丰富了大学生的存在形式和符号表意方式,不同的社群被建立起来。大学生乐于参与到不同的社群中,寻求满足感和归属感。同一社群的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兴趣等方面有着更强大的趋同性,要充分利用社群文化对个体成员的趋同影响加强主流价值的传播力和认同感。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主体的场景素养
1.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场景素养。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不是场景元素的简单陈设,而是场景元素的选择、设计、连接、体验、升华的多维联动实践;不是不需要教师“在场”,而是需要教师在学生“恰有所需”时“雪中送炭”。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场景素养尤为重要,不仅要有相应的场景技术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场景应用能力。一是洞察大学生的需求点,创建优质高效的思政课教学场景。场景是为需求服务的,优质的场景来源于对大学生需求的精准把握。一方面,要把握大学生需求的层次性,不同的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等不同,表现出来的需求也不一样,同一大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生活环境表现出来的需求也不一样。另一方面,要把握大学生需求的复杂性,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消极需求向积极需求转化,不能为了提高吸引力而一味地迎合大学生的不合理需求。二是立足大学生的兴趣点,强化思政课教学场景连接深度。场景连接的深度越大,场景价值创造得越大。场景连接的深度来源于对大学生兴趣的全面把握。场景化传播背景下,兴趣是人与人连接的新兴范式,这种连接范式具有隐秘性、强黏性特征,最初呈现的是一种弱关系。但是这种弱关系会随着大学生对场景信息认同感的增强而向强关系转化。思政课教师在场景式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大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利用强关系的信息推送稳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阵地,通过弱关系的信息交流和分享力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范围。最终实现强弱关系流动自由,强化场景连接深度。三是捕捉大学生的共情点,提升思政课教学场景互动体验。互动体验是场景化传播的核心,通过互动体验可以把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而共情是互动体验的催化剂,有共情才有互动。教师要善于捕捉大学生的共情点,精心设计优质的场景内容,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分享欲望。在分享过程中,大学生与其他个体建立连接,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互动交流实现意义共享、视域融通,进而深化场景内容体验,让大学生的场景体验保持发展性和持久性。四是挖掘大学生的兴奋点,引导思政课教学场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场景创建、场景连接、场景体验的旨归。大学生在消费场景适配信息时,会有不同层次的场景体验,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态度。一般来讲,他们对让自己产生兴奋感的信息有着较强的认同,这是引导其实现价值认同的最佳时机。只有价值认同,才会有持久的“情感偏爱”。
2.提升大学生的场景素养。在思政课场景式教学中,大学生对场景信息的感知、体验、理解、认同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大学生不仅需要“到场”“上场”,而且要在“场中思”“场中做”。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了解场景化传播的特点,理解场景中各元素背后的价值意蕴,正确解读场景要素的教育意义,善于在场景体验中把符号存在和符号表意结合起来,把感官刺激和价值领悟结合起来,把情感体验和意义升华结合起来,这是大学生作为传受双重身份在场景化传播过程中求证、确认自身的身份价值和进行场景要素创新性再生产的必备素养。此外,大学生的场景价值迁移能力也是其场景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由于数字技术的支持,人们的社交需求且益增多并呈现分化趋势,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会从事不同的社交活动,有不同的心理预期和情感归属需求。当前,场景化传播依托移动设备、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的技术支撑,对大学生所处的场景进行细分,把握大学生的实时位置、实时场景成为现实。大学生将会面对很多场景信息的干扰。他们只有通过对场景要素的呈现方式及其价值内涵之间关系的把握,领悟出某一类场景要素在价值表现方式上的规律,才能在分析其他类型的场景信息时,更加自觉地探寻场景画面的价值信息,避免迷失在繁华的场景化信息服务中。
(三)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场景化
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要适应在场化、沉浸化、共情化的全新传播样态,就要推动教学方式的场景化,从场景定位、场景方案、场景造势维度思考如何使大学生真正“走进”场景,而不是停留在感官享受和浅学习状态。
1.明确以具身为取向的场景定位。场景定位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外显方式和行为方向。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认知是深度参与的、情境的,认知发展依靠经验积累,而人的知识经验产生于身体知觉所开启的视野,倡导“具身参与”“做中学”一类的学习方法。场景化传播背景下,在场是人们交往方式的鲜明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以实践体验为取向进行场景定位,密切关注大学生的身体参与度,引导大学生在场景中用不同的具身行为解锁不同的价值“密码”,捕捉大学生在场景体验中产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等话语表达,适时进行引导。
2.拟定以劣构为基础的场景方案。“劣构问题”是情境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指确定性条件较少、解决办法多样的问题。这种思维逻辑最大限度考虑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生成性,在复杂变化的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智慧,强调不同情境实现教学目标的路径不一样。场景化传播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复杂的情境,如何让大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突破思维定势,形成独立的价值分析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用劣构的思维逻辑拟定场景方案,以劣构问题为基础,以大学生的交互连接、互动体验为主线,引导大学生在开放的、动态的虚拟场景中,自主选择、灵活运用场景中的全部元素去自主地认知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找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解决情境问题的不同办法,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推动以沉浸为核心的场景造势。沉浸就是让大学生专注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并且感到身心愉悦和满足。沉浸程度越高,大学生的专注力越强,学习障碍则越少。当前,VR、AR、MR等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打破现实和虚拟的界限,超越时空的阻隔,给大学生带来沉浸式感官体验,引发情感共鸣。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利用VR、AR、MR等数字技术进行造势,营造适应多维感觉形态的全息思政课教学场景,提高大学生沉浸层次。“依据沉浸程度我们可以将沉浸划分为信息沉浸、感官沉浸和大脑沉浸三个层次[7],其中大脑沉浸是沉浸体验的最高样态,不容易被外界干扰,理应成为场景造势的最高目标。
(四)营造高校思政课的场景学习氛围
1.打通以连接为纽带的场景学习资源。场景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场景学习兴趣的浓度。一是课程连接。场景化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不再是独立王国,而是场景的连接。场景化传播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场景教育教学规律,需要跨学科协同探索,推进高校思政课与人工智能、传播学等相关课程的交叉连接,融合人工智能、传播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成果,对现实的教学难题、场景建构瓶颈给予有效的解答。二是社群连接。场景是社群文化的助推力,社群是场景化传播背景下的重要圈群,社群学习将引爆未来的学习方式。随着场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连接越来越便捷,他们根据不同时空的需要不断切换场景,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社群进入,并参与信息交换和知识共享。不同社群的交叉连接可以丰富场景学习资源,延展思政课教学空间,激活师生、生生的交互式学习热情。
2.形成以过程评价为重点的场景学习反馈。场景学习反馈的通畅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场景学习兴趣的热度。大学生的场景学习过程是一个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相结合、常态因素和非常态因素相结合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动态生成的。为了避免智能化教学评价的冰冷化、工具化,迫切需要形成以过程评价为重点的场景学习反馈作为补充。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时长、体验场景数量等静态因素,而且要密切关注大学生在场景体验过程中有没有达到思维高峰、有没有积极的情绪伴随、有没有高级情感需求、有没有做到在场和在思相结合等动态性因素;不仅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常态因素,而且要关注非常态性因素;不仅要关注大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的现有水平,而且要观照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发展潜能;等等。总而言之,要立足生成性思维,通过智能技术量化评估和场景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场景,激发大学生场景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吴声.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
[3]梁旭艳.空间视角下的场景传播研究——以社会化媒体为切入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4]王风仙,李亮.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频化转向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1,(7).
[5]王嘉,张维佳.论沉浸传播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20,(1).
[6]陈涛.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路径选择[J].思想教育研究,2017,(3).
[7]王寅申,朱忆天.沉浸传播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革与价值澄明[J].思想理论教育,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