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价值、问题与对策
蓝波涛 覃杨杨
[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长久工程、国家工程,需要以协同思维为指导,以思政课程为中心,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一切育人主体广泛调动起来、育人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育人机制普遍建立起来,形成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发挥合力育人的最大效应。从现实来看这一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突出表现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主体尚未广泛调动、资源尚未有效挖掘整合、机制尚未普遍建立。据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包括广泛调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主体、有效挖掘整合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资源、普遍确立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
[关键词]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思政课程
[作者简介]蓝波涛,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西八桂青年学者岗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员;覃杨杨,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4)。
[原文出处]《教学与研究》(京),2022.2.92~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协同问题研究”(项目号:18BKS145)的阶段性成果。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①总书记的一席话,既指出了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指明了今后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遵循的原则和发展的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长久工程、国家工程,需要以协同思维为指导,以思政课程为中心,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一切育人主体广泛调动起来、育人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育人机制普遍建立起来,形成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发挥合力育人的最大效应。
一、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价值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强调以大时代的担当、大协同的思维、大格局的气魄、大历史的视野为指导,突破把思政课局限于课堂,把育人局限于校园等有限时空范围的狭隘性,主张把思政课和育人工作延伸至无限广阔的社会天地中,坚持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协同,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为途径,凝聚起最强大的育人合力,发挥最广泛的育人效应。这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首次将立德树人写入其中。之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并阐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③办教育,归根结底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这既是教育的初心,也是教育的使命。“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④新时代的立德树人,就是通过全方位、多领域、多主体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既需要学校层面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贯彻落实,也需要家庭、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配合。
首先,立德树人需要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贯彻落实。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主要是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其他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克服重育才轻育人的错误倾向,自觉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领下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同时,学校的建设、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都要做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共同为实现育人目标服务。正如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⑤显然,这一要求与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所强调的以思政课程为中心,把课内课外的育人主体、育人资源、育人机制凝聚起来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其次,立德树人需要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不仅需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需要发挥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渠道、重要阵地作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突出强调要打破学校、家庭、社会的壁垒,有效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支持作用,实现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相互协同、有效衔接、共同发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合力,即“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⑥。
2.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始终关注并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我们培养人的目标是什么要搞清楚,现在非常明确坚定地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关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又关乎党执政兴国的稳定持久,意义重大。单纯依靠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的作用无法完成,仅仅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也难以完成,必须确立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理念,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格局,实施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行动。
首先,学校所有课程、所有教师均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使命。全面的人才需要全面的教育进行培养。在学校教育中,任何一门课程及其任课教师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⑧由于课程属性不同、课程内容各异、教学方法有别,导致不同课程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各有侧重。而任何一门单一的课程及其教师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也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成才的多样化需要。因此,必须既要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也要发挥其他课程的作用;既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也要发挥其他课程教师和人员的作用;既要发挥理论教育的作用,也要发挥实践教育的作用;既要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也要发挥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作用。要切实把学校所有课程、所有教师、所有育人资源和途径有机联系起来、密切结合起来,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共同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其次,家庭社会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场域,既有学校,也有家庭,还有社会大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均会通过多种途径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知识见识。为把大学生培养成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发力,协同育人。任何一方存在育人短板,都会影响到育人的整体效果。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格局,才能发挥合力育人的最大效应。这既是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突出问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广泛调动和有效整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一切育人主体和育人资源,并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育人机制,建构起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但关照现实不难发现目前这一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主体尚未广泛调动
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使其参与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形成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和良好氛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⑨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⑩但从现实来看,校内校外的育人主体均未广泛调动起来。
首先,校内育人主体尚未广泛调动起来。人本身应该是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决定了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工作也应该是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在学校的管理服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着育德与育才的双重功能。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明确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中长期存在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各自为阵”、人才培养重智育轻德育等弊端的影响,学校一些部门、一些教师在思想意识层面还存在把思政课视为是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唯一课程,把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视为唯一作用等错误认识。导致在日常管理服务、课程教学、学生培养中只注重育才,忽视甚至轻视育德的错误做法,影响学校全员育人格局的形成。
其次,校外育人主体尚未广泛调动起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1)这即是说,思政课建设和育人工作不仅仅是全体思政课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还包括全党全社会。但从总体来看,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在思政课建设和大学生培养方面所应承担的政策优惠、经费支持、制度保障等职责未能有效履行;社会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所应承担的与思政小课堂的配合、教育资源的供给、外部条件的支撑等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网络媒体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媒介,所应承担的正确思想宣传引导和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引领方面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网络媒体等多元育人主体的力量未能充分调动起来并形成强大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政课建设的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
2.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资源尚未有效挖掘整合
无论是思政课还是专业课,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抑或是社会教育,都蕴含着大量丰富的育人资源。大思政课强调要把所有的育人资源都充分挖掘并有效整合,但目前各类育人资源的挖掘还不充分,同时各类育人资源还存在彼此分离,各自发挥作用的割据状态。育人资源缺乏整合性导致育人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合力育人的作用不能充分实现。因为“系统的功能离不开构成系统的要素和结构。正是由于系统的各要素通过一定的结构组成一个整体,系统才获得某种功能”。“而且,系统的要素愈优质,结构愈合理,则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就愈协调,系统的总体功能也就愈优越。”(12)
首先,校内育人资源的挖掘整合有待提高。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3)目前,在校内育人资源的挖掘整合方面,突出表现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与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的协同配合不够。所有课程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有教师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但由于部分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导致在教学中对所授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认识不清、挖掘不够,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的嵌入性、融入性、渗透式不强。特别是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农学类专业课程和医学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多是以隐性的方式存在,需要深入挖掘提炼。部分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可以从哪些角度、用哪些方式去挖掘本课程的育人资源,存在思想困惑、能力不足,导致所挖掘提炼的育人资源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刻。同时,在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方面,存在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进行简单拼盘、强硬联系的问题,没有将价值观引导“如盐入水式”地融入知识传授之中,不仅影响了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效果,更影响了育人效果。
其次,校外育人资源的挖掘整合亟须加强。思政课要有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就必须坚持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全社会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要因势而变、因时而变,用亿万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鲜活思政素材和教学资源,给学生上好大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但目前来看,校外育人资源中的红色资源和现实资源在挖掘整合方面还明显不足,亟须加强。一方面,红色资源的挖掘整合不够深入系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辉煌历程,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和宝贵经验,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奋斗牺牲,都是思政课的重要素材。但目前对这些历史素材和资源的挖掘整合还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现实资源的挖掘整合不够深入系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比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一个个超级工程顺利竣工,等等。这些都是思政课最鲜活的素材和资源。但目前对伟大成就背后的英雄人物、感人故事、中国精神,挖掘整合的全面性、深刻性、系统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3.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尚未普遍建立
健全的机制建设、顺畅的机制运行是确保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落到实处的关键。《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鼓励高等学校统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高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家大师和专业课骨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讲授思政课。支持高等学校建立两院院士、国有企业领导等人士经常性进高校、上思政课讲台的长效机制。”(14)但由于重视不够,导致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思政课程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首先,思政课程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一方面,思政课程的理论教育缺乏与社会现实的深度融合。思政课要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培养人、教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15)这就要求思政课的教学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但现实状况是一些思政课教师把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割裂开来,只局限于书斋、课堂、校园,没有深入火热的社会现实生活,导致在教学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解不清楚、不深刻、不透彻,往往直接把抽象的原理、观点、理论填鸭式“硬灌输”给学生,存在简单读文件、念教材、照本宣科的问题,课堂教学教条化、形式化、表层化现象严重,思政课堂枯燥无味、没有生命力、干巴巴的。这既影响了学生对思政课的正确认知,又制约着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因为“只有空洞的价值观说教,没有科学的知识作支撑,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16)另一方面,思政课程的实践教育流于形式。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95后”“00后”,他们出生和成长在国家飞速发展、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期、新时代,思维活跃、朝气蓬勃、自信乐观,但由于生活阅历比较简单,导致对历史的感知、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对此,就需要在加强理论教育,提高理论素养的同时,精心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现实社会,走进人民群众中,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见识,锻炼成才。但现实状况是一些思政课教师片面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社会实践的育人目的、组织策划、具体实施、条件保障、结果反馈等方面重视不够、引导不力、督促不强,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完成任务、获得学分而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也没有真正从社会实践中获得启发教育,实践育人效果不佳。
其次,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办好思政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人才培养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但从现实来看,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普遍认为思政课建设是高校自己的事情,大学生培养是学校及教师的单独责任,导致家庭、社会协同支持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意识不强、意愿不足、动力不够,“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17)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方面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引导机制、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合力育人的效应也难以充分发挥。
三、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对策
办好思政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需要广泛调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主体、有效挖掘整合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资源、普遍确立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
1.广泛调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主体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解决好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相关,要注重家校合作。”“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水平的一个考验。”(18)这就是说,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发挥好学校教师的核心作用外,还需要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思政课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形成与学校教师的协同配合,共同奏响人才培养的“交响乐”,唱好合力育人的“大合唱”。
首先,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整体部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19)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牵头抓总,做好统筹协调指导,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腰杆”挺起来、“底气”硬起来;学校党委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进行所有学科、专业、课程的总体设置和实施,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其次,发挥高校全员育人的合力作用。一方面,要增强所有课程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引导教师自觉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身的职业追求,既当好“经师”,更当好“人师”。切实把师德师风培训和课程思政培训纳入教师的入职培训、在岗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中,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增强教师育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时,特别要注意发挥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带头讲思政课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扩大效应。另一方面,要强化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在育人方面的支持配合作用。学校各职能部处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日常工作的基本价值遵循,积极发挥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形成与课程教师在育人方面的协同效应。
最后,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网络媒体等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和人才培养。可邀请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各行各业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榜样,特别是抗疫英雄和脱贫攻坚英雄,为大学生讲思政课,在现身说法、真情实感中引导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同时,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青年大学生占网络用户的绝大多数,网络媒体要注重导向引领,讲好百年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配合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坚定大学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有效挖掘整合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资源
首先,有效挖掘整合校内育人资源。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发挥思政课程的关键课程作用,但必须打破“单兵作战”的尴尬境地,积极发挥每一门课程、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舞共振、形成协同效应。一方面,在学校内部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课堂、网络直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密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不同学校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同一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机制,构建跨区域、跨学校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和育人共同体,为各类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提供基本遵循、思路参考和素材支撑,同时为各类课程教师联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交流合作机会和平台。
其次,有效挖掘整合校外育人资源。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让学生在底蕴深厚的课程教材中、在参观名胜古迹的亲身体验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20)对此,就需要加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合作。一方面,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健全制度、提供场地资金等多种途径,确保高校与地方的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革命遗址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区、脱贫攻坚示范点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为思政课教师及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提供场所、平台和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各级组织和机构可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设立实践教学基地或者实践教学点,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场教学提供丰富载体和有效平台。“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波澜壮阔、横无际涯,蕴含着理论之源、信念之基、是非之度、情怀之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21)只有切实将社会生活中的丰富育人资源充分挖掘、有效整合并积极运用于思政课教学,才能确保思政课讲的有生命力和活力,也才能确保新时代的大学生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成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3.普遍确立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思政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习近平指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2)这就是说,大学生要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需要课堂的理论学习,更需要社会的实践锻炼。具体来说,一方面,思政课的理论教育要自觉做到密切联系实际。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3)因此,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必须要深入社会生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伟大历程的实际、新中国70多年的建设实际、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实际、中国人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实际。在深入了解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机制。为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千篇一律,除严格落实教育部规定的学时和学分外,必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基地和长效机制,以确保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24)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从有限的课堂向无限的社会拓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才干、磨炼意志、锤炼品性、提高境界。
其次,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过程中要自觉打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森严壁垒,根本改变思政课建设和大学生培养是学校教育的单独责任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对话、沟通、交流、合作,形成协同配合、运转有效的合作机制。对此,一方面,要求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各自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履行好自身的责任,做到育人责任不缺位,但同时也不越位。具体来说要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通过良好家风家教的熏陶浸润,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发挥学校的核心作用,通过系统化、全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掌舵定向;发挥社会的支撑作用,通过积极正面的宣传引导,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求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加强交流合作,形成育人共同体。以育人为根本价值导向,建立新型家校关系、校社关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在育人方向上的一致,育人行动上的协调,育人效果上的最佳。
注释:
①《“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
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7页。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5页。
④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页。
⑤《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9页.
⑦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⑧《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人民日报》2021年4月20日。
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
⑩《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1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12)欧阳康、张明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4页。
(1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14))《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2020年1月16日,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621/202002/t20200207418877.html.
(1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9页。
(16)(17)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18)(19)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20)《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21)沈壮海:《“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考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
(2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2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112页。
(24)《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人民日报》201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