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强调的几个问题
崔家新 沈春梅
[摘    要]“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突出有机性的基本原则,明晰“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逻辑关联,在教学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应用中体现有机性。在融入内容上应突出党史融入,阐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融入价值;在融入侧重点上突出提升大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在融入落脚点上则应突出“四史”实效性。教学中要尊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四史”素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并落地生根。
[关键词]“四史”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实效性
[作者简介]崔家新,江苏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春梅,江苏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22.2.82~8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21LMT0043)、2020年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点项目“把村庄嵌入课堂——高校思政课新型教学模式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印发。《通知》突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四史”教育融入阵地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有效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成为必须探讨的现实问题。对此,学者们立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对融入的意义、融入的衔接点、融入的内容、融入的方法等进行了探究。立足“四史”教育开展的背景和目标,结合《通知》精神,有必要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原则、内容、侧重点和落脚点予以进一步强调,以推动“四史”教育更好地落地生根。
一、融入原则上突出强调有机性
《通知》中明确要求“持续深化所有思政课必修课中‘四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入”。这是“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原则。按照《辞海》的解释,“有机”指的是“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1]按此理解,“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做到有机性,内容上应相互关联协调,这要求有准确的契合点,确保这种协调的合理性和自然性;形式上强调统一性,这是整体上的要求,确保融入后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完整性、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效果上要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确保融入的实效性。
基于此,“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围绕有机性的要求展开。首先,要避免错误的融入倾向。一是避免过度碎片化。如果不探究“四史”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明晰“四史”蕴含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不深究“四史”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内在衔接性,不进行系统的教学体系梳理,仅是简单而缺乏体系地摘取历史片段进行评述,就会破坏“四史”的整体性,很容易将“四史”过度碎片化为历史痕迹而不是蕴含思想性的历史积淀。二是避免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缺乏思考。每段历史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教师在选择所融入的史实时,应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和哲理,引导大学生“塑造唯物历史观、锻炼历史思维和能力”[2]。三是避免全贯穿式覆盖。不能认为“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要把全部的“四史”贯穿其中。一方面,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时间跨度大,内容繁杂,不能做到全部贯穿,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代表对高校思政课程以外的史实叠加,而更应该挖掘现有高校思政课中的“四史”内容,将其放大,使其更为系统、更加贴合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四是避免将“四史”教育完全课程化。《通知》强调的是“四史”教育的融入。落脚点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方式不仅仅有课堂教学。除课程的显性嵌入外,我们还需要扩大教育的载体范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政治理论社团等在拓宽“四史”教育上的价值。其次,采取措施促进“四史”教育对思政课的有机融入。为此,有必要从“四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提出背景出发,弄清楚“四史”与现行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关联,在教学体系、教学逻辑上进行探索。
第一,明晰“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关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政课要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重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党和国家对“四史”教育的重视,侧重于在教育教学上丰富“如何培养人”的内容体系。可见,从目标和任务上讲,“四史”教育与思政课具有一致性,同样强调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就是“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关联。弄清楚了这一点也就奠定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的基础。同时,思政课在强调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同时,也在培养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而“四史”教育正是马克思主义问题分析方法的充分展示。所以,“四史”教育与思政课具有方法上的内在融通性。这为“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条件。
第二,找准契合点,促进“四史”教育在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上与思政课有机融合。在教学体系上,应明确“四史”教育与各门思政课的一一对应关系,形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重难点的衔接与协调。在教学内容上,应以思政课为主体,以“四史”教育为依托,增强思政课的历史厚度。可以是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案例依托,也可以是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但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去组织,应注重历史铺垫之上理想信念的凝结与彰显。更应该按照《通知》要求,挖掘地方“四史”资源,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时空感和地域亲和感。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很好地通过历史分析法阐释道理,那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彰显、对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经济腾飞的分析,都将获得有力的支撑,更能坚定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而彻底的理论也需要鲜活的历史予以印证。“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就是要以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点面结合,以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和视角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并在这种分析中展现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历史逻辑,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融入内容上突出党史融入,阐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价值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准确把握融入的内容,这涉及是整体融入还是分散融入的问题。有研究指出,将“四史”作为一个整体予以把握可以避免“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碎片化和机械化教学倾向。[5]也有研究者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高校各门思政课教学目标结合的紧密程度出发,认为党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融合,重在领会“四个选择”;新中国史与“形势与政策”课结合,有助于引领大学生明晰“四个认识”;改革开放史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相契合,重在坚定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则紧密相关,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三大规律的认识。[6]显然,这两个观点分别代表整体融入和分散融入两种方式。那么,到底应该采用何种融入方式呢?“四史”是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强调的是“四史”教育的整体性。而把握整体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四史”所蕴含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也就是《通知》中所强调的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昂扬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这是“四史”整体性的核心。然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组织上,必须基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所处的历史阶段、所展示的历史主题,寻找与高校思政课更好的结合点。可见,融入内容的分散性也是必要的。基于此,对于“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而言,不应片面地区分整体性和分散性,而应以整体视野和分散衔接相结合推进“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也就是说,应在准确把握“四史”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同时,明晰“四史”教育融入的重点和难点。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四史”教育实际,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四史”融入中必须着重把握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要将中国共产党党史作为“四史”教育融入的重点和必须依托的逻辑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7]《通知》也明确要求在高校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作为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可见,党史学习教育是“四史”教育的重点。那么,为什么党史能成为“四史”教育的重点呢?这主要因为,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都与党史紧密相连,党史实质上已成为衔接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逻辑主线,它保证了“四史”的整体性呈现。抓住了党史学习这条主线也就找准了“四史”教育的关键点。
不过,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看法,认为“社会主义”是整体上把握“四史”内在逻辑关系的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史跨度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只是其中的片段,如果以社会主义发展史为逻辑主线,将难以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也不利于揭示“四史”教育在思想性和政治性上的整体性意涵。而只有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为逻辑主线才能更清晰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对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和弘扬,才能精准地展现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历史贡献;才能更加明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福祉,总结历史经验,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理论真谛以及通过改革开放所走出的这条强国富民之路。这就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更为清晰和鲜明,从而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第二,着重把握社会主义发展史这个难点。如何把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个难点。前文已述,不能将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整个“四史”教育的逻辑主线,但社会主义发展史对“四史”教育而言,仍然意义重大。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社会主义发展史关乎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再到苏联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在曲折中前进。社会主义道路与共产主义理想紧密相关,社会主义制度更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制度展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外在表现。所以,讲清楚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也就理顺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依托。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密切相连。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在众多的“主义”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的自我革命中开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讲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也就能够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担当。
相较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又是“四史”融入中较难把握的内容。这涉及如下:一是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涉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三者是什么关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否重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如何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中,讲清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的必然性等,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现实追问又有理论要求,更有历史厚度,直接指向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根本性问题。对此,不能单纯地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而应该挖掘其他思政课教学主题,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这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二是要讲清楚社会主义发展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区别。社会主义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紧密相关。能否形成信仰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真切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这种真理力量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中更容易展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有必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只能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主义,弄明白资本主义发展的衰败趋势是如何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现存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这都需要思政课教师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在“科学论证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在追求人类解放的社会革命中发展前进、在追求人类解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曲折前进、在追求人类解放的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实践推动下开拓前进”[8]的历史逻辑。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外的思政课教师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三、融入侧重点上突出提升大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解决现实困惑、展望未来发展是“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更来自对现实问题的实践探索。就“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而言,应侧重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四史”,引导大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分析问题,正确理解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第一,引导大学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历史分析能力。现象是“感性直观的对象”[9]。唯心主义的最大缺陷就是仅从感性直观去认识现象,这样容易被现象蒙蔽,而马克思主义主张将现象“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10]。从实践的角度去认识现象,能够建立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逻辑分析过程。这一过程所展现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基本方法。列宁将其视为辩证法的要素,认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的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11]。“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现象中,而应该从现象出发,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挖掘现象背后所展现的社会发展本质,这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学理性。如我们学习“五四运动”,不能仅仅知道大学生上街游行的直接原因,更要知道“五四事件”是如何向“五四运动”转变的,大学生走出课堂、发出强国富民呐喊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这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什么关系,工商业为什么会大力响应。完成这些追问,也就能抽丝剥茧认识到人们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继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如此,通过对问题的追问就完成了史论结合的过程,夯实了融入效果。
第二,启发大学生辩证地分析研判问题,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1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确立就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认知之上。这种历史认知贯穿着矛盾、联系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善于灵活运用矛盾、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辩证地分析历史、解决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就是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3]“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所追求的就是要将这些故事讲得更丰满、更鲜活、更富有感染力。做到这一点,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钥匙,是认识纷繁历史的指路明灯。通过“四史”领悟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真谛,借助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学习“四史”,既能强化思政课的感染力,也能提升大学生对“四史”的认识层次,继而在思维层面强化“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实效性。
第三,教育大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提升历史认知能力。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逻辑之一就是夸大历史的偶然性,尤其善于以所谓的“野史”对偶然性的历史片段进行添油加醋似的再加工,从而编造历史,达到抹黑中国共产党、抹黑社会主义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促进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但这种决定力量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受偶然性影响,“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14]所以,必然性和偶然性在社会历史演变中都是客观存在、相互关联的。我们学习“四史”,不能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逻辑关联,不能抹杀偶然性,也不能夸大偶然性。“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重在揭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必然性,并在必然性之中,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遭遇挫折的偶然性,尤其需要在这些偶然性之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伟大品质。
四、融入落脚点上突出实效性
《通知》强调,“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要“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其实是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效果提出了明确要求,“真正做到”是判断标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是效果评价标准。按此标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应向结果看齐,这是“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落脚点。因此,我们更应从实效性的角度基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行为特点及现实需求,增强问题域的感染力,筹划系统性教学体系,努力提升教师“四史”素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载体,以更好地增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第一,尊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大学生的问题需求,系统构建教学体系。大学生思维活跃,文化知识储备较丰富,善于探索和追问,更乐于主动探求未知,不喜欢被说教,更不喜欢被“安排”。这些认知规律,决定了高校思政课要融入问题意识,使大学生在追问中获得新知、接受教育、形成信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15]“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和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16]。这里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追问,就是思政课实效性的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经得起”至少有三层深意:一是不要怕学生提问,“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17]。二是对问题的回答要有说服力。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和稀泥”、不能答非所问,要直击问题核心,就事论事,以理服人,以史服人。三是由问题引发新问题,能使问题阐释得更为清晰。大学生不断地追问,说明他们感兴趣了,有了想听的主动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说明有了效果。所以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8]“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就需要积极回应大学生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困惑。一方面,只有积极地回应才能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才能激发大学生学史的兴趣。另一方面,“四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也会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说理厚度,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有意识地强化问题对话题的引导。这就需要通过教学目标引入问题,教学大纲融入问题分析,教学内容上寻找问题解决的史实依据,从而构建系统的问题域。这样更能促进“四史”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机融合,从而保证融入的实效性。
第二,提升教师的“四史”素养,增强应用“四史”教学的自觉性和自为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9]。他勉励思政课教师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老师。对于“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而言,思政课教师的作用更为突出。一是思政课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能将“四史”教育看作负担,而应将“四史”融入看成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契机;也不能将“四史”教育挂在嘴边,在教学中却不落实;更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讲解“四史”,而应在有机融入上下功夫,努力探索有机衔接点。二是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提升“四史”素养。要将“四史”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明白、讲清楚。作为教师,自己应先熟练掌握,那种边学边讲的想法是错误的。“四史”既要从整体上讲它的内在逻辑、积极价值,又要从具体性上把握重要的历史节点,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扩散性分析,这样才能打牢有机融入的基础。如果不能通透地掌握“四史”,就无法做到烂熟于心,应用自如。三是思政课教师要在“四史”中锤炼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思政课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20]。而思维方法的训练必须依托实际情境,“四史”所呈现的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性构境,正好提供了思维训练的素材。因此,思政课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体验,先从自己做起,在思维方法层面摸索推进“四史”教育的新路子。
对于思政课教师“四史”素养的提升,《通知》也作了强调,要求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交流、专题培训等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四史”教学能力。集体备课是最容易快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集体备课既可以从思想上强化“四史”教育认识,又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更能够相互交流,探讨“四史”教育有机融入的心得。其实,无论是集体备课、研讨交流还是相关培训都是外力在帮助思政课教师提升,而要想真正提升思政课教师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自身必须要下功夫主动学习研读,积极开展“四史”研究。尤其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快速扩充的背景下,很多非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教师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这部分教师更需要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强化“四史”学习,努力调整学科研究方向,并善于运用多学科知识强化“四史”研究,以此快速提升自身的“四史”素养。
第三,结合“四史”的特点,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四史”呈现出来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学理哲理,这也是“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所要挖掘和展现的。基于“四史”教育的这一特点,确保“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应更加注重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是教学方法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此,《通知》区分了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阶段的“四史”教育要求,明确指出,大学阶段要侧重“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这一要求充分考虑了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大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已经过了那种获取历史知识的阶段,而更应该通过“为什么”向历史背后探究。而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就是在这种探究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明使命,担大任,建立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突出大学生的自主性,以“主体间性”的教学理念,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求知关系。由于长期的灌输式思政课教学,大学生对思政课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决定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不冷不热,在略感枯燥的同时也想通过思政课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和信仰依托。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变单调的灌输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已经取得较好的反响。“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这个契机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跳出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的状态。思政课教师应做好倾听者、答疑者、点拨者、引导者的角色。应按照《通知》的要求推荐“四史”教育辅助用书,设定主题,让学生在“四史”学习中寻找答案,教师予以答疑。面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异轨式虚构,以野史、趣史干扰并曲解青年的正确历史认知”[21]的侵蚀,思政课教师更应该及时予以澄清,并适时点拨,引导大学生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三是如前文所说的,“四史”教育决不能局限于课堂。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不能用走马观花的参观充当实践教学的全部,而应形成设计主题-参观省思-总结提升的实践教学闭环。同时,充分注重运用新媒体工具,让学生制作微视频、微电影,以增强他们的历史感知力。
参考文献:
[1][9]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305,2066.
[2]冯震,刘进龙.“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审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2).
[3][13][15][16][17][18][19][20]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499.
[5]王雪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J].北京教育(德育),2021(1).
[6]周苏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1(4).
[7]习近平.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J].求是,2021(11).
[8]孙来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主题演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3).
[11]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90.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7.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4.
[21]何文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新样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