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阎孟伟: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革命 ——兼论马克思实践哲…

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科学的历史观的诞生,而且意味着实践哲学的一次深刻的革命。然而,怎样理解这次革命呢?不少人这样理解:马克思把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引入实践范畴,确认其在社会历史发

2023-08-10

周嘉昕:走向唯物史观的两条路径及其内在统一

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国内学界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本研究的出发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是:回顾马克思恩格斯走向唯物史观的探索历程,在比较分析中考察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恩格斯走向唯物史观的两条路径及

2023-08-10

张云飞: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在我国的编译和传播

《自然辩证法》(即恩格斯“1873—1882 年手稿”)是恩格斯留下的一部未完全完成的手稿,由 2 个计划草案(大纲)、10 篇相对完整并完成的学术论文、若干篇札记和片段等 197 个部分构成。手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

2023-08-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价值及其未来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原则,需要坚持大历史观与宏阔视域相结合,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

2023-08-10

2023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

截稿时间:2023年9月15日 会议时间:2023年10月20日 会议地点:西南大学(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二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2023-08-09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届“创新的前沿: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研讨会”

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国人民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首届“创新的前沿: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汪

2023-08-09

包炜杰:主体、制度与价值:以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

文章来源 求索  2023,(04),53-58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党百年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ZD00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

2023-08-09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秦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这一思想在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尤其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以

2023-08-07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