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

2024-03-07

大历史观视域下对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三维辩证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自我革命,在重大实践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而这些成就也激发了党的理论同步创新。近年来,伴随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研究不断深入,“自我革命”已逐步从对我们党实践活动的外在描述

2024-03-07

“三线建设”与中国西部的现代化

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历程,认真研究总结这一历程及其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我们党领导的现代化探索历程中,三线建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其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

2024-03-07

1923—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青年团分化问题研究

1923—1927年中共中央和青年团中央部署开展党团分化工作,对党和团的组织建设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术界对此已有一些研究,但多是将党团分化置于调整早期失序的党团关系中加以考察。有的研究从整体视角着眼,梳理

2024-03-07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析

【摘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024-03-07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修养及其提升

【摘要】理论修养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修养是其理论兴趣和理论思维的集中表现,体现着其对理论品位和理论信仰的自觉追求、理论自信和理论使命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

2024-03-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叙事逻辑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的最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即将之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关于中国近现代史这一主叙事,可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逻辑展开。

2024-03-07

共产国际对川陕苏区的援助与发展谋划(1933—1935)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这是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著名论断。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就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相连。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着力开展苏维埃运动。各苏

2024-03-06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