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红色经典阅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1]。2023年3月27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其

2023-08-16

习近平对毛泽东劳动观的创造性发展

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劳动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劳动观与中国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特色的劳动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劳

2023-08-16

论历史唯物主义对传统道德哲学的超越

传统道德哲学以抽象观念为致思,认为道德只是一种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意识形式。然而,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决定于作为现实社会存在的物质生活生产方式。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彻底变革了

2023-08-16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政策变迁与机制优化

王新凤: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政策变迁与机制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

2023-08-16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文化强国的​建构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具有深厚中华文化积淀、借势于并超越了西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标识着一种富于生机与前景的现代化实践新模式,昭示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崭新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

2023-08-16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共性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文字表述就鲜明地表征了其是个性和共性的融合。“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共性取向和追求,而“中国式”无疑是对体现共性发展取向的“现代化”的时空限定,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个

2023-08-16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

在以往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曾出现过“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表述,党的二十大第一次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这个词严义密、辞简意足的新范畴和标识性概

2023-08-16

学好党的创新理论 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

2023-08-15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