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实”起来
何玲玲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掀起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高潮,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也出现了“重虚轻实”的新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重改革轻初心”,教学内容“重形式轻思想”,教学形式“重迎合轻引领”,教学评价“重表象轻实效”。“重虚轻实”的问题严重削弱了学生的获得感,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虚实结合”,紧扣育人三维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统一教学形式与内容,注重教学评价的实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起来。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虚实结合
【作者简介】何玲玲,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原文出处】《思想政治课研究》(沪),2018.5.13~17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第五批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01706)、西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精品共享课程建设资助项目(2016JPKC016)的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之下,各高校围绕着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获得感掀起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热潮,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尤其是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重虚轻实”“有虚无实”,削弱了学生获得感,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后文简称《创新计划》),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后文简称《基本要求》),这两个文件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强调新时代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要求“坚持增强获得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2]的原则,实现“虚实结合”“落到实处”,这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起来提供了指导意见和政策依据。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之“实”
教学目标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起来的首要前提。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之“实”,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须严格遵循和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确定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定位和设置目的的教学目标。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而言,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3]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而言,它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4],涵盖认知、情感和能力三维育人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知目标是引导学生准确、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等知识;情感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之“实”就是紧紧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坚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初心”,体现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当前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出现“重改革轻初心”的问题,即有的高校迫于“大势所趋”而被动进行改革,在改革中逐渐偏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育人的“初心”。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推动着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期,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新的时空境遇,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教学改革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在此背景下,有的高校为求不“落后”或不被“拉下”,在没有找准问题、摸清原因、定位方向的情况下,仓促地为“改革”而“改革”,一味追求“破旧立新”,关注改革过程“轰轰烈烈”的宣传效应,淡化甚至背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初心”,虚化了教学目标。如,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忽略情感和能力培育,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政策性特点;抽象地强调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三观”的塑造,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知识传授,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特点,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三维目标的虚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初心”的淡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之“实”,要求教学的各要素、各环节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引领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形成情感共鸣、提升能力素质。一是就认知目标而言,要求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引导学生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其理论认知水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情感认同和能力养成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二是就情感目标而言,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尊重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和知识能力实际,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的“三观”和“四个自信”,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是就能力目标而言,因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这就要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增强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阐释各种现象、观点、思潮、问题的能力,进而深化认识、坚定信念。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实”起来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引导学生在不断提高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增强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的自觉性,在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和强化情感认同,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之“实”
教学内容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起来的关键所在。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之“实”,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材体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教学对象综合素养的实际设计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遵循,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和呈现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编写的教材,它规定了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6]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结果,不能完全“游离”于教材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关注、回应新时代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和强化“问题意识”的要求,也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真理性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贴近教学对象的实际,要求尊重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和异质性,设计出差异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关注学生的获得感。
当前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出现“重形式轻思想”的问题,即过度重视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生动活泼、丰富多样,而忽略内容本身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一是随意剪裁内容,破坏理论体系严密的内在逻辑,背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如,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淡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忽略科学社会主义,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错觉,严重影响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回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矛盾。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课时不够”“说不清楚”“话题敏感”等为由回避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一味进行意识形态和道德“说教”,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空洞”“不接地气”,“理论苍白”缺乏现实解释力,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三是教学内容忽视学生的异质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忽视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兴趣等差异,无视学生的思想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然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必然难以“入脑入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起来,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内容须确保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整准确。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反映的是一定的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尊重和体现其体系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确保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完整、内在逻辑严密、主要观点准确,事关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基础的夯筑,事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起来。二是教学内容要紧扣新时代新问题新现象。《创新计划》明确指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如何发挥正能量,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新的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面对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多样中求得共识,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国际国内出现的重大问题、思想潮流、社会现象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要求教学内容及时回应、有效阐释,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加以分析,从而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增强大学生的时代担当。三是教学内容着力化解学生的思想困惑,提升其思想理论素养。正所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须以学生的思想困惑为切入点进行内容设计,及时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充分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之“实”
教学形式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起来的重要抓手。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之“实”,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贴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自身的实际,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手段、方式和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遵循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在选择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方式和方法时,须以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情感认同的增强、思维能力的提升为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遵循教学内容的实际,是因为教学内容是教学形式的基础,对教学形式具有决定作用;教学形式是教学内容的承载和表现形式。这就要求将教学内容放在第一位,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要尊重自身的实际,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既有其优势,又有其不足,没有“绝对完美”、适合任何教学内容和对象的教学形式;同时,任何教学形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要求,必须具备相应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出对教学内容的承载和表现功能,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这就要求全面了解各种教学形式的优势与不足、适用条件等实际,从而做出恰当选择和正确运用。
当前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出现“重迎合轻引领”的问题,即在选择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时被动“迎合”学生“求新”“求异”“求刺激”的心理需求,忽略对学生进行积极、理性的“主动引领”。简单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选择一切以学生的喜恶为依据,刻意讨好、迎合学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选择刻意迎合学生“求新”的心理需求,不加鉴别地引入所谓“流行”的教学形式,完全否定或抛弃传统的教学形式,过分夸大所谓“最新”教学形式的优势和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二是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选择刻意迎合学生“求异”的心理需求,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绞尽脑汁,照搬国外某些教学形式或其他学科特殊的教学形式,甚至自创一些“另类式”“奇葩式”教学形式,力求博得学生一时“点赞”,“华而不实”的倾向明显。三是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选择刻意迎合学生“求刺激”的心理需求,强调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增强吸引力,出现课堂上学生笑声掌声不断,课后回顾反思则一片茫然,“哗众取宠”的倾向明显。教学形式“重迎合轻引领”的问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形无神”“形神分离”,过程“热热闹闹”而效果“平平淡淡”,学生的获得感反遭削弱,浪费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实”起来。要求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形式须服务于教学内容。所谓“教无定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依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主要通过它所承载的教学内容去打动学生。《创新计划》要求培育推广“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多种教学方法”,《基本要求》强调“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探索课堂讨论或辩论、主题发言、小组研讨、经典研读等教学形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很重要。但同时,所谓“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8],最终要依赖于真理的魅力去吸引和征服学生。《基本要求》也强调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教学的“配方”居于首位,“工艺”“包装”位居其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要与内容完美统一,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用真理的魅力和对实践的指导力赢得学生的认同、信仰和践行。二是教学形式的选择要坚持“主动引领”原则。列宁的“灌输理论”强调,“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9],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需要通过外部“灌输”、主动引领才能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选择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创新计划》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面宣传“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贯穿融入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10],教学形式就是要服务于课程“思想性理论性实效性”的彰显,主动引领学生的知识、情感和能力发展,不能消极被动地“迎合”“讨好”学生,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三是统筹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和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根据《创新计划》和《基本要求》的精神和要求,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倡导中班教学、小班研讨,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网络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手段,不得挤占课堂教学时数。”因此,须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定位统筹推进,充分实现三者的优势互补。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之“实”
教学评价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起来的重要环节。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之“实”,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应依据学生的获得感即认知水平、综合能力、思想理论素养变化的实际进行评价。《创新计划》强调“以教育教学实效性为评价标准”[11],《基本要求》明确规定“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是相统一的,应重点考察学生的获得感。认知水平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情况,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中国近现代史以及思想道德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学生获得感生成的知识根基。综合能力评价强调考查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分析和解决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种种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思想理论素养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状况,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课程定位。
当前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出现“重表象轻实效”的问题,即教学评价重知识记忆、最终结果以及考核方式的统一性等“表象”,轻学生情感能力的发展、参与过程以及考核方式的差异性等“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重知识的记忆轻学生情感能力的发展,是指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要点的识记,而较少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关注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从而破坏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重结果考核轻过程考核,是指有的高校过分注重最终考查的结果,而忽略学生参与过程的考查,不关注、不鼓励、不评价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重考核方式的统一性轻其差异性,是指有的高校在评价时忽略了因学校性质、学校层次以及学科专业等差异造成学生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理论兴趣等差异性突出的实际,不加区分地采取统一的考核方式进行评价,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重表象轻实效”的教学评价问题反过来阻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实”起来,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实”起来,一是倡导丰富考核形式进行系统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要对学生知识素养提高、思想境界提升和思维能力增强等进行系统评价,鼓励贴近课程和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如2018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借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170周年之机,组织学生讲青年马克思的故事、研读《共产党宣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把握改革开放40年之机,组织学生围绕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进行调研和交流,进而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情感和能力发展状况。二是给予授课教师一定的评价自主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及过程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在该门课程的最终评价中占适当权重,倡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增进师生互动与交流,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三是坚持差异化评价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既要坚持公平原则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考查学生知识、情感、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情况,进行差异化评价。如,对已有一定基础的文科学生,重点评价其认识的深化、思想能力的提升状况;对基础较弱的理工科学生,重点评价其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思想理论素养和能力的进步状况,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各个环节“实”起来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虚实结合”,才能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顺利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Z].(教社科[2015]2号).
[2]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Z].(教社科[2018]2号).
[3]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Z].(教社科[2018]2号).
[4]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9号).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
[6]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9号).
[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9]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7.
[10]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Z].(教社科[2015]2号).
[11]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Z].(教社科[2015]2号).

2019年 第一期

2019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两支队伍协同的内涵、机理与方法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论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注意力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图像识别跟踪技术的Cox回归生存分析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思政课“慕课”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方法的创新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导向
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增强思政理论课针对性和亲和力的调查和思考
以学术讲政治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实”起来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异化及其超越
关于厘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教材主线、主题、重点的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论争评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理想信念篇章重难点探析
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新时代集体主义研究的着力点
习近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新媒体语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方位探析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其基本特征
筑牢三大基础,融通思想学术 ——兼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在改革开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