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两支队伍协同的内涵、机理与方法探究
苏玉波
【摘要】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政理、学理、事理不贯通,课堂讲授、学生讨论、社会实践不衔接,教学管理的体制机制同合力育人要求不适应等问题,要从推进理论课教学创新的高度,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理论课教学中两支队伍协同的内涵是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协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课堂育人与文化引领的协同、主渠道与主阵地机制协同。为此,需要在课堂教育、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科研工作等多方面寻求协同的路径和方法,以期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破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协同育人;“三全”育人
【作者简介】苏玉波,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主任(陕西  西安  710049)
【原文出处】《学术论坛》(南宁),2018.4.161~167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7年高校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7JDSZK043)。
协同效应是指一个系统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合作,产生大于各独立要素单独作用效应的整体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这里强调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基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局的大协同而提出的重要论断。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更高层面、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理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逻辑,增强内部协同,提升育人合力。思想攻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共同承担着对党的理论阐释与解读、贯彻与指导的使命,因此,充分发挥这两支队伍的各自优势,互补短板,形成协同效应,是解决思政课教学存在的“理论与现实脱节”问题、切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的基础性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思政课教学中两支队伍协同的迫切性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在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商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思政课建设更加受到重视,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但就教学环节、教学效果来分析,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挥思政课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协同性育人作用,对于解决思政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重点讨论目前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
(一)政理、学理、事理不贯通
从价值引领、思想提升的基本要求看,思政课必须实现政理、学理、事理的“三理贯通”。所谓政理,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指导思想,在当前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谓学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就是政理本身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论。所谓事理就是重大事件本身所蕴含的发生机制、因果关联与内在规律。我们认为,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做到政理、学理、事理相互贯通,然而目前在这一方面还有不少差距:一是政理阐释空泛,脱离社会实际讲政理,现实解释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走不出教材,就政治命题讲命题,用甲命题论证乙命题,用政治命题解释社会实际的深刻变化用力不够,政治理论难以关照到学生面对现实世界的内心冲突和新秩序重新建立的内在需求,导致理论课的政治理论阐释不能落地人心。究其原因,首先是个别思政课教师自身“不明道”“不信道”,对用政理阐释命题的底气不足;其次是未将政理与现实世界对接,或对接方式的自洽性不足,甚至产生课堂负面效应。二是学理支撑不足,缺乏相关知识供给和学理分析,导致学理说服力不足。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理分析,思政课的学理性要求把政治理论命题建立在深度剖析的基础上,即以深刻的学理支撑政理,从而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政治观点,最终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基本方针内化为学生的政治素养。如果离开学理讲政理,就容易把大学课堂变成文件宣讲会,收不到课程教育提升思维、淬炼思想、升华境界的效果。换而言之,夯实讲解政理的学理基础,就是“授人以渔”,给学生输送必要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既要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也要传授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把政治理论、命题和观点与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密切结合,在建构学生理性思维的过程中传播政治理论中所包含的科学思想,增强课程的科学性。三是对事理分析不透,课堂教学存在思想性、启发性与亲和力不足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去教育学生和启发思维,必须聚焦并深刻分析社会上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剖析和解释这些事件中所蕴含的政治原理和社会科学真理。然而,当前还存在着一些教师对于我们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关心不够、研究不透的现象,往往停留在人云亦云、浅尝辄止的水平和状态上。学生往往是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的生动社会现象内涵精神的领悟而接受政治理论的,思政课如果不能很好分析重大事件本身的发生机理,解释其本质特征,展示其发展前景,就不能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引领作用也将收效甚微。当然,也有一些思政课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但却存在着单向度地联系社会现象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要么联系正面社会现象,要么联系负面社会现象,价值引领缺乏体系性、实效性,忽视了思政课思想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根本要求,用传授知识的方法替代思想引领的方法,通常表现为“概念加例子”“命题找现象”,分析止于表象,讲授止于解释,理论说服力和思想引领力不佳。
(二)课堂讲授、学生讨论、社会实践不衔接
思政课不是纯理论性的课程,而是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内在的必然要求,是整个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存在着课堂讲授、学生讨论、社会实践不衔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着课堂教学满堂灌,缺少师生对话和互动,教师设定的讨论问题更新度不够,与学生关心的问题不对接或不完全对接等问题。一般而言,课堂互动包括思想互动、话语互动等多方面,其中思想互动是基础,话语互动是方法。思想互动的根本要求是抓住学生的思想,讲课要针对学生思想中的问题。然而,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调研了解,通过假想推定的办法,讲课不是回应学生思想中的问题,而是回应自己思想中的问题。可以说,了解关注学生的思想需求是讲好思政课的第一要务,为此教师必须真正进入学生内心深处,及时抓住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思想疑点和学习难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2]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3]。二是存在着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不衔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同思政课教学要求相脱节的问题。从学科要求和特点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要求个体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实践为核心,在实践中促进认识能力的提高并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只有全面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4]。但是当前还存在一些教师把课堂理解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场所,把某一命题的发展过程从古代讲到现代,虽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但就是不能很好地联系当代丰富与复杂的社会实践进程,不去回答和分析社会实践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一句话,社会实际状况进不了课堂,社会实践中的成就与问题就不能得到辩证分析,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就会受到影响。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当前高校社会实践的教学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目前多数高校而言,社会实践一般归学工部或团委管理考核,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理论课之间缺乏整体部署安排,使实践与教学存在一定程度地割裂与背离,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很难实现通过社会实践检验、印证和强化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三是理论教学、学生讨论、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规划。整体合力不够。课堂讲授、问题讨论、实践教学主题不贯通,存在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实践而实践的现象。这一点在目前的思政课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不配套,实践教学方式随意化、碎片化,主题不够鲜明,没有同课堂讲授进行有效衔接,没有形成课堂讲授、课后实践同频共振的整体合力。
(三)教学管理的体制机制同协同育人要求不适应
思政课教学管理的体制机制也影响到教学效果。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分属不同的管理系列。思政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传授理论知识,辅导员根据工作要求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实践活动和班团会,存在着两支队伍更偏重于在各自负责的领域发展完善而忽略队伍之间的协同创新的问题。“这种管理模式使得理论课教学环节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间缺乏基本的协作,双方在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甚至时间上出现重叠冲突的‘两层皮’现象很多,导致精力、经费和时间的浪费,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的冲突与消耗。难以形成教育合力。”[5]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各自开展工作的体制机制,同思政课实践教学全覆盖的要求不适应,也使实践教学的学分难以落实。二是存在着两支队伍工作能力与关注重点缺乏统一认知的问题。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因自身工作任务重和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其关注重点一般局限于学科体系内容与时代前沿理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很少透过学生的日常行为感知其思想变化,致使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了解不够,无法抓住学生的思想需求;另一方面,辅导员虽比较了解学生,但因其专业背景和理论水平所限,往往不能从较高的理论层次进行分析与指导。总之,二者的关注重点与工作能力的不同导致“知”与“行”不能落到实处,教育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综上,当前思政课一定程度存在着“脱离学生”和“脱离实际”的问题。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辅导员开展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之间衔接性不强、融合度不高,尚未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专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合力。方案还特别提出要立足协同推进,努力构建高校思政课建设大格局,推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可见,促进两支队伍协同合作,形成能够充分发挥两支队伍的各自优势、互补短板的有效协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政课教学中两支队伍协同的原理和依据
(一)协同机理:发挥各个要素的整体效应
实现思政课教学中两支队伍的协同,必须深刻了解协同的内在机理。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一个系统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合作,产生大于各独立要素单独作用效应的整体效应,通常被称为“1+1>2”。在管理上,从过程的角度出发,协同主要是指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以追求系统整体最优为目标而发生的系统各要素之间步调一致的协调行动;从效果的角度出发,协同代表更好的整合效果和更高的盈利能力[6]
协同理论中发挥各要素作用以追求整体效应的工作机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重要理念和工作思路中得到深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守好一段渠”表达了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关系,这同样可以用来表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思政课教师要守好三尺讲台这段渠,把好理论关;辅导员要守好日常实践这段渠,把好实践关,要求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思政课与以实践教育为主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协同,共同守护好大学这段人生生涯重要的“渠”。两支队伍由于其工作属性指向的相同性与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因而在加强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以及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等方面具有相互协同的优势。
(二)教育目标和使命: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成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其他课程相比,高校思政课因其独特的政治性而承担着传播国家主流价值意识的重大使命;而以辅导员为实施主体推进的第二课堂拥有同样的价值属性,它主要以大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和理想生活的全面教育为重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第二课堂虽然更具有隐性教育的特点,但其与第一课堂统一于实现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历史使命。并以独特的优势渗透在学生的专业学习、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分别解释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国家公民三个重大问题,并对不同主体提出了相应规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践行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将其渗透到理论课堂、校园文化和生活实践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思政课主要解决学生认知问题,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论,从而树立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辅导员则广泛运用“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第三课堂”的线上教学,通过策划主题教育、组织筹备志愿服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求有知识教育,又需要有实践教育,实现知行合一。
总之,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理论认知和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的产物。整合和发挥好两种力量,可以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理论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学既要有教育的深度,更要体现教育的温度;既能在传播最新政治理论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意识形态的规范,又能把实际工作的育人作用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学生分析解读人生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思想困惑,指引学生进行人生抉择,引导学生更好成长成才,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思政课教学中两支队伍协同的内涵和要求
协同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融合发展。属性指向的相同性、价值导向的一致性都决定了两支队伍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在思政课教学上,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内涵和要求是:
(一)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协同
思政课是集政治引领性、思想启发性和知识传播性于一体的课程,这种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理论观点,更要把思想要求和政治要求密切结合,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将正确理论内化为内在品质,外化为自觉行动,目的是实现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协同。实现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协同,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课程教学要以坚持学理支持政理、知识输送价值、故事激发情感为原则,从思政课教师专题式课堂讲授、辅导员开放式小班讨论、两支队伍共同设计多样化主题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安排教学。二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由政理阐释、学理解释、事理解析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将“三理贯通”体现于课前备课、课堂讲授、学生讨论、课后实践全过程,在推进“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性、实效性中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学生获得感。三是教学过程以“问题提出、案例导入、政理阐释、学理分析、事理揭示、组织讨论、教师总结”等教学环节展开。思政课教师要从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学生疑点的“结合点”上凝练问题。采用内涵故事和多样形式来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价值定位、规律阐述、现实剖析中进行专题讲授;在学生讨论、思想碰撞中深化理论认识;在答疑解惑中总结,实现思想提升。
总之,思政课应当充分展现和阐发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自觉强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同时应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切相结合,切近学生的思想灵魂,深入学生内心深处,结合学理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明事理、辨是非,清晰思维,找到结论。让理论直面学生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中领悟到思想精髓和理论真谛,真正使思政课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协同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7]高校思政课既要强调理论性,也要强调实践性;既要强调认识性,也要强调活动性。就是要把“课堂说理”和“实践辩理”有机地贯通与结合,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协同。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是使学生把内在的理论素养外化为自觉的实践行为并做到知行合一的桥梁和中介。教师应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思政课要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就需要一方面把知识寓于实践和生活之中,让理论直面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接受知识教育中,领悟到思想的精髓和真理的真谛。另一方面把知识放入发展过程来考察,追本溯源,把握思路,使学生领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独特性和魅力。让学生既要读万卷书,从书本上汲取养分,又要行万里路,在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锤炼。
要积极探索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协同路径,发挥两支队伍在这方面的协同作用。要拓宽思路,共同制订实践教学大纲,实施积极协作的有效方法。如整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专业课教师力量,组成教师指导团队,针对学生存在的理论疑惑,设计一批实践项目和路线,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中解答理论困惑、增强实践能力,用理论引领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帮助他们砥砺思想品质,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培养其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忠诚。
(三)课堂育人与文化引领的协同
课堂育人与文化引领具有内在同构性和一致性,以先进的文化感染人、激励人、塑造人,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8]“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9]思政课教师通过教学将先进的人文思想和文化理念解读传导给青年学生,属于课堂育人的显性教育。此外,我们还应当发挥文化引领的隐性教育方式,通过富有特色、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就体现在课堂育人和文化引领的协同上,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协同提出了很高要求,即两支队伍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宗旨层面要实现统一。从教育方法上讲,校园文化实现思想引领,恰恰是理论课教书育人的延伸和拓展。因此,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平台、文化手段、文化载体实现价值观的输送和传播,特别是马列经典的解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学习等,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实现价值引领。总之,文化介入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全过程,既是构成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
(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机制协同
两支队伍的协同还要求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机制协同。从理论上讲,科学的机制可以使系统产生更多的激励,并反馈于机制。通过顶层设计,搭建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可以将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工作联动起来,凝聚到一起,通过共同承担课程教学、课题申请,就同一热点问题开展学术研讨,建立共同的学科归属,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更精准地把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与学生产生更多共鸣,从而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并激发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在平台建设中共同开展学科研究,促进思政课教学更好地开展;学生学习的热情、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反过来也会激励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并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主动性。这样一个良性的协同机制有利于促进作为教育者的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先受教育,促进他们在理论把控和学术研究上不断成长,提升育人能力。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协同融合,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各自优势,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提升辅导员工作开展的思想性、理论性,体现协同融合的“增效作用”。
四、思政课教学中两支队伍协同的方法探索
如前所述,两支队伍的协同一方面可以带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转型升级,逐步向创造性、研究型、专业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确保主渠道建设更加有的放矢,从而为大力度、高势位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支撑[11]。因此,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应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更深层面、更高水平开展协同育人。根据笔者对全国27所高校的调研,目前两支队伍整体协同呈现“形式多内涵少、表层多深层少、实践多教学少、配合多互动少”,即“四多四少”的特点。为此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建立促进两支队伍融合的有效机制,搭建有效的平台载体,从选拔、教育、激励、考核、科研等多方面推进两支队伍建设。
(一)优化两支队伍协同机制以发挥协同效应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文件同时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文件着重强调了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多个主体的力量,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以达到合力育人的目的。这需要我们从顶层设计上建立两支队伍融合的有效机制,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建立学生工作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长期联系。一方面可以建立学生工作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制度,增进党政工作的互相融合和促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双方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交流,互通有无。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诸如“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将辅导员队伍纳入其中,增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将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要拿出固定经费支持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组建研究团队,申报课题,协同攻关,提升辅导员学术水平和协同上好思政课的能力。三是建立双向培养制度,每年选派优秀的辅导员进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拔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青年教师进入学生工作部进行挂职锻炼。
(二)实现两支队伍在课堂教学中的协同
实现两支队伍在课堂教学中的协同是促进“同向同行、合力育人”的重要举措。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选聘、试讲、培训、督导等环节,遴选出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充实思政课教学团队。要组织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集体备课,资深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一对一指导课堂讨论环节。这一协同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而且使得理论课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二是创新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如组织中班授课、小班讨论等方式。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情境教学等系列教学活动,使交流讨论环节得到加强和充实,深化学生对思想理论问题的思考,推进主渠道和主阵地之间的紧密协同,提高思政课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引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探索辅导员参与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路径方法,还可以通过建立诸如“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中心”等相应机构来提供组织保障。
(三)实现两支队伍在实践教学中的协同
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课堂上思想困惑的最好回应。学生在课堂提出的理论问题不再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而是带着问题投身实践,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寻找问题解答。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会来印证课堂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升华理论认知,并进一步思考和寻找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再通过讨论和实践教学得到回应和解决。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循环往复,这一过程遵循了人的思维成长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同时也切实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为此,要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方式:一是结合重大事件促进实践教学。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实践探索,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等都提供了鲜活丰富的实践教育素材。二是建立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资源,利用各级政府以及国有大企业等优势资源,建立实践育人基地。鼓励和带动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红色老区、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忠诚。三是凝练理论主题强化实践教学。两支队伍要在选题指导、组织带队、理论分析等方面发挥各自特长,共同设计实践主题,诸如开展“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实践活动,到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地区开展实践项目,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组织设计“知名企业探访——看中国变化”“新农村调研”等实践项目,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研、志愿服务,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设计“重走丝路名城,践行青春梦想”“丝路·心路”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方案对世界的贡献;利用当地政府、社会支持的各种项目,增进学生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四是注重社会实践的总结反馈和理论提升。要通过社会实践对学生重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给予积极回应,形成一批优秀实践研究成果,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做实、做活,讲透、讲活、讲好中国故事,从而引导学生在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中加深理论认知,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潮流之中。
(四)实现两支队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协同
校园思想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课堂教学内容向校园文化的延伸与拓展,在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现两支队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协同,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紧扣理论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思想交汇点。思政课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主要任务,与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共同指向高校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两支队伍协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既丰富了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形式和内容,也为思政课的空间延伸增添了活泼生动的文化素材,使教学互动更密切,更具时代感和感染力。二是大力形成常态化的文化育人机制。文化育人,贵在长期、重在渗透,为此要深层次构建有内涵、有品位的校园文化。要探索实践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育人模式。为了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融合,要开展诸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等活动,以专家专题讲座、活动指导、座谈沙龙等方式深入学生理论社团,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和研究水平。再如开设两支队伍共同发声的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两支队伍理论研究、学术研讨、思政论坛等栏目,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对热点问题及时回应,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引领作用。
(五)实现两支队伍在科研工作中的协同
教学和科研密不可分,没有理论研究就没有好的思政课教学和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两支队伍在科研工作中的协同,可以促进联合科研,即通过共同参与课题、思政课教师对辅导员进行业务指导、相关机构提供课题与经费支持等方式进行深度融合。一是凝练形成与思政课紧密相关的科研方向,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两支队伍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将研究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这一过程,加强两支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严谨治学、注重修养、善于创新、敢于挑战,将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作为投入毕生心血的事业。二是规范和促进科研工作中协同的有效形式。要制订方案,组织两支队伍共同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通过举办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分享会及学术论文写作分享会等途径,支持辅导员参与学术研究,提升辅导员学术水平和协同上好思政课的能力。
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工作内容的互补性,决定了二者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战略上可以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产生协同效应。两支队伍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协同效应研究,为有效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2][3][8][9]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1).
[5]刁凤鸣.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交互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
[6]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成功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2.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10]冯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8(3).
[11]杨晓慧.加强高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顶层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2017(3).

2019年 第一期

2019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两支队伍协同的内涵、机理与方法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论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注意力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图像识别跟踪技术的Cox回归生存分析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思政课“慕课”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方法的创新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导向
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增强思政理论课针对性和亲和力的调查和思考
以学术讲政治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实”起来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异化及其超越
关于厘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教材主线、主题、重点的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论争评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理想信念篇章重难点探析
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新时代集体主义研究的着力点
习近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新媒体语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方位探析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其基本特征
筑牢三大基础,融通思想学术 ——兼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在改革开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