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调查
王增福 李桂艳
【摘要】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大学生自身观念方面的内在原因,也有社会环境与教育方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高校应从优化校园文化、强化制度保障、提升师资水平、激发学生主体性等环节入手,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真正肩负起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主体意识;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王增福、李桂艳,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原文出处】《高效辅导员》(济南),2019.6.7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015YZD17)、2016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6ALJJ05)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提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勇挑文化传承重担。所以,我们需要全面深入了解新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整体素养和教育状况,客观分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与质量,造就千千万万熟谙传统文化且能投身于其传承和创新事业的国之栋梁,使其成长为拥有文化自知与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以此为工作抓手,进一步拓展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话语权提升的路径。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立足中国本土,承续民族历史,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料和精神支撑。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注入中华文化基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充沛的文化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朝着民族与世界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而服务于现代化强国建设,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旨所在。只有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融汇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洪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历史深处走进现代化实践,才能充分释放其时代价值和现实功能,彰显其生命力和影响力。
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未来国家建设中的价值判断与实践走向。实际上,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认知状况,在其观念与行为中已有所体现。例如对于传统文化节目的兴趣、对某些传统观点的批判、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或破坏等等。但是,仅仅通过这些外在行为表现并不足以评判其传统文化素养与认知水平。本研究拟在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上,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与教育做辩证分析,以期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工作建言献策。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十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0000份,回收问卷9810份,回收率98.1%,其中有效卷9473份,有效率为94.7%。我们充分考虑了学生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和专业布局等诸方面的差异性,尽量实现样本范围的最大化,为形成相对全面的数据结果和科学分析奠定基础。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与认知调查问卷》作为测评工具,目的是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和基本态度。问卷题型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种类型。共设计34个问题,前13道题目和第20、21题是有固定答案的客观题,侧重考察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思想观念、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具体内容的熟知度和掌握度;剩余的19道题目是没有固定答案的主观性题目,侧重于呈现大学生对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该问卷主要包括五个维度: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质与主要内容、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状况、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景与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归因
(一)研究结果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常识性内容识记程度较高,但存在概念混淆的现象
问卷设计了中华传统文化主体、儒释道主要思想、经典诗词辨析等常识性题目。测评显示,答题正确率最高可达85.9%,被调查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熟悉度较高,对常见的语句、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等记忆较为准确。尽管大学生对日常俗语或名人名著都有一定了解,但在部分相似观点上容易产生混淆。例如,在“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这一问题上,选择“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倡导无为”的学生人数相差不大,说明多数大学生尽管能较为熟练地识记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欠缺,因此误解或混淆时有发生。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但性别、专业、区域、年级差异显著
对参与计分的客观题目予以统计显示,平均数最高的为0.86,四道题目正确率超过0.7,七道题目正确率处于0.6-0.7之间具体计分情况表2所示。这说明新时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认识处于中位及以上水平。但是,对性别和专业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女生在客观题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文史类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总分进行比较发现,年级变量主效应显著,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得分,二、三、四年级学生的得分逐级递减;从生源地进行考察发现,来自大城市、县城、农村学生的得分逐级提高。
表2  不同变量差异的显著性分析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总体态度比较积极,能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价值
调查发现,88%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并未过时,当前我国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理念,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很多价值观念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学生由此认为需要继续学习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如何对待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如何理解传统道德规范的新时代价值、如何评价各种错误文化思潮以及如何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等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理智分析、辩证看待、客观评价,认为应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当前社会发展,能够认识到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要对“以儒代马”“以儒化马”等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只有不到5%的极少数学生观点较为激烈或中庸,另有个别学生对此问题漠不关心。
4.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意识较强,能清晰地认识存在的问题
研究数据表明,超过90%的被调查大学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较强,他们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超过70%的在校大学生认为,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也没有用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来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传承机制的断裂等威胁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制定一些措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强化文化资源保护力度、借助传统节日等仪式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等。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但是,也有6%的人对上述问题持消极态度,3%的人认为“与己无关”或“无所谓”。这种消极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其在传统文化上的认知与行为。
5.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间投入不足,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式陈旧
在关于个人兴趣、投入时间、教学环境以及传统文化自身等四个方面影响因素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4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了解传统文化的时间与精力不足,而选择个人兴趣原因和学校教学因素的学生均超过20%。学校教育方面的相关因素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兴趣的高低,也决定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以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实际水平。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更倾向于生动灵活、亲身实践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例如百家讲坛式的公开课、探访古迹、名家讲座等。在高校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大学生也多倾向于选择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群体的课程。在我们调查的十所大学中,有七所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形式还很普遍,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并不多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文化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使其选课人数长期维系在一个较低的比率。
(二)归因分析
1.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等方面营造的氛围欠浓厚
我们只有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文明。任何社会成员也要在充分重视并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才能有条件有机会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与实践。尽管当前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高度重视,但这种重视在社会和高校内部的文化建设与制度设计中并未得到充分落实。社会和学校都还没有普遍形成实质性的制度安排和实施路径,这是造成新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在认知上肤浅模糊、在态度上消极被动的重要原因。
2.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式上,缺乏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兴趣取向
任何一种知识或文明都需要在人的代际延续并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传承与发展,而高等教育机构在这一传承当中需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机构作为高等人才的汇集中心,理应在传递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在新时代打造成新样态的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传统文化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形式还很普遍,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并不多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文化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一些高校在传统文化上的失声、失语甚至失踪,窄化了大学生体认传统文化的渠道,而一些高校现有的“发射-接收”传播模式和“独白一填鸭”教育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大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其成为“沉睡”的主体。
3.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总体上仍处于盲目状态,尚未上升到意识自觉和行为主动的层面
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出现的工作缺漏或不足,并不能成为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缺失和兴趣不浓的唯一理由。大学生作为具有一定理性思维能力、较高文化习得和创新能力的群体,理应主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和创造的“酵素”和生力军。但现实情况却是,一些大学生认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应试科目的学习极大地占据了学生们的时间。即使一些家长让孩子在小学和初中还较多地参与到一些传统文化学习的团体,例如国学班、书法班、读经学校等,以培养孩子的国学素养,但当遇到诸如中考和高考这样的考试,学生应试压力增大,家长则选择放弃,不再坚持。在这样的境遇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产生了质的转变,本可以修身养性、提升个人素养的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转变成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外在需求,当不被应试所需要时,国学则成为一种可学可不学的“兴趣课”。以至于当下很多人认为同自己毫无关系,也就不足为怪了。这种状况如果不断扩大,将会对后代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会阻碍异国的留学生或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妨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
四、改进建议
(一)坚持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
传统文化折射着一个民族或国家总体的思想风貌和精神特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观念与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1]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高级人才的教育重镇,大学应抓住这个时代契机建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独特校园文化,使其成为大学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成为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的情感纽带。
大学尽管是近代世界的产物,但在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深处却总能觅得其所在国家和民族历史的一串脚印,听到其所在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段回声。古今中外,举凡知名学府,其学脉和文脉必然源远流长,这也正是如今许多高校都热衷于将自己千方百计“变老一点”的文化动因。单就我国高校而言,很多知名大学的校园文化尤其是校训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东北大学的“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等等,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凝练。如何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背景下阐扬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各种途径和平台融入到更为广阔的校园文化实践当中,更是学校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新时代的大学生自身来说,也应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和熏陶,也要立足当下生活和自身实际,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校内外的公共生活和文化实践中对传统文化进行转化创新。
当然,校园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古,而是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和制度建设的具体实际,在继承和弘扬的基础上进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与发展。例如,校园中的各式雕塑和亭台楼阁、节日仪式等细节的设计与呈现,都应尽可能地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这些外在风格在唤醒校园文化共同体集体记忆的同时,也在不断拉近共同体成员同传统文化的距离,能够进一步调动起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
(二)综合利用现代媒介,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个体的生命和生活是同体展开的过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正是在不断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实践的,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时代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先进文化。对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我们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2]这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贯彻如上原则,大学生文化传播的平台不能仅仅停留于传统媒体,而应努力融合纸质和电子两大媒介系统,构建以电媒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传播机制。我们要积极顺应媒介革命的时代趋势和要求,高度重视现代媒介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综合运用各式现代化传媒和平台,以拓展大学文化教育途径、提高大学文化教育实效性,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整体素养。
今天,人类已经从以文字、图画等为代表的传统“纸媒时代”过渡到以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为代表的“电媒时代”,从此,传统文化资源和精髓的传承与创新获得了空前的物质条件和时代机遇。电子新媒介尤其是QQ、飞信、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已经广泛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要综合利用现代新媒体,充分发挥其便利、快捷、覆盖面广、穿透力强等技术优势,通过构造全方位和立体式的传媒网络发挥其现代传播的协同效应,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和深入传播,同时利用自媒体的“自创一共创一分享”的特点,积极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创新的意识,并引导其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学科、专业、思维和技术等优势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实践活动。
(三)激发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各专业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命的重视程度。教师在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也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水平和整体素养提升的重要力量。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是少数从事文学、哲学、历史等专业教师的事情,更要渗透到各个学科和专业的教学活动中。专业教师在传递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培养其自豪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包含诗词歌赋、图画、建筑、服饰等内容,也体现在大量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实践当中。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所蕴含的物理、化学等各科学知识,对当下科学技术的经验传递与情感积累都是非常重要的;再如,劳动人民的种植技术以及对劳动工具的改造,体现出不同时代人们的物质文明和多彩文化,这些都是当前学校文化教育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强化针对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克服部分大学教师传统文化的“知识匮乏”和“能力恐慌”。一方面,大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和能力并不是自动就能拥有的,他们也需要持续乃至终身学习和积累;另一方面,不同教师之间的传统文化涵养也会参差不齐,需要加强对所有任课教师和学校思政工作者的传统文化再教育,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都应主动接受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培训,并在业余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为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奠定扎实的师资基础。
在教学组织方面,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不能仅局限于课内,更不能仅满足于教师的“口口相传”,而应在总体上构建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协调线上与线下两个平台。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传统课堂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慕课等现代教学手段以提升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另一方面,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单调、枯燥和乏味等弊端,通过走进传统文化现场、亲身参与传统文化节目、对一些传统文化技艺实践等情景教学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增强他们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此外,大学还应创造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在多场域、多平台、多维度、多方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实践中,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整体素养。
(四)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其所属的传统文化母体的深刻影响,而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受重视程度及其传承和践行程度,也会对新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转型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现代文明的发展并未使中华传统文化湮灭,反而更加凸显出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以及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优秀传统文化更应全面参与其精神世界的建构。
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水平和整体素养的因素除了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外,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他们学习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无论是从应然逻辑讲,还是从实然逻辑讲,新时代大学生都没有理由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大学生只有在深入学习和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深刻地认知和理解新时代中国文化。此外,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内在角度看,也是其生命健全、生活幸福和人格完整的内在要求。
在具体做法层面,大学生在利用网络、新媒体等渠道了解各种传统文化符号和仪式等外部景观时,还要更加系统地从专业角度进行深度学习、研究和创新。这里的关键因素就是如何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首先,兴趣来自于主动的关注和投入,传统文化不论如何优秀、精彩,假如人们总是不去理睬,也就不可能发生兴趣。所以,大学生应主动发现现代文化同传统文化的关联,引导自己不断“回溯”传统文化,在走进灿烂缤纷的传统文化世界的同时,也能通过“返本”加深对现代化的理解。其次,正如黑格尔所言,自我是在遭遇他者时才获得自我意识并在同他者比较时加深对自我内涵和特征的认知。比如,我们只有学习了英语的句法逻辑和表达习惯时,才能发现汉语句法和表达的独特之处,进而识别出在背后和深处决定着这些差异的文化要素。因此,大学生要想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能简单地为学习传统文化而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多接触其他文化,在比较中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06).

2019年 第五期

2019年 第五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