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王树荫
【摘  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铸魂工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既是目标要求也是基本遵循。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材建设是基础,教育教学是核心,教师队伍是关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王树荫(1958-),男(汉),江苏南通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高等学校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理事会理事长,中共北京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出处】《理论与改革》(成都),2020.1.16~21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铸魂工程”,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重要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既是目标要求也是基本遵循。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要突出教师、教材、教法三项改革重点,教材建设是基础,教育教学是核心,教师队伍是关键。
一、教材建设是基础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材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材建设。1950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毛泽东亲自题写社名。1954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立,周恩来签发委任状。1983年,邓小平为高教社、人教社题字、题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教材建设。为了加强教材建设,2004年,党中央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将43种重点教材包括本科生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硕士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纳入中央“马工程”教材系列。2010年,教育部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项目,97种重点教材位列其中。中小学政治、历史、语文“三科教材”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审定。2016年中办、国办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提出设置“国家教材建设奖”。2017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国家教材委员会下设10个专家委员会。2019年,教育部首批设置1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研究基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研究基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基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教材研究基地、中小学(含中职)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研究基地等。
2.课程设置、教材内容重复难题亟待解决
党和国家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也与目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存在比较严重的重复现象有关。在大学阶段,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存在重复,本科生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也存在重复现象,高职高专的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本科生的两门课程、教材完全相同。以大中小学生开展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为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政治与法治”,大学本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名称存在交叉,未能体现“步步高、节节升”。高中“政治与法治”分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三个单元,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本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安排了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治观等章节和内容,至少从课程名称和章节目录来看,两者之间未能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甚至存在倒置问题,“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德法并举、整体融入更存在差距。
当然,思想塑造、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有所不同,知识传授必须也可以循序渐进,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划分梯次、梯度。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一个递进关系,但不能就想当然地在小学讲授集体主义、初中讲授爱国主义、高中讲授社会主义、大学讲授共产主义。如何区分知识性要求、理论性要求和政治性要求?如何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知与认同之间有所区别?如何对不同对象提出信心、信念、信仰等不同要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难题。而且,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实行9年义务教育,大学大众化、普及化也不可能做到100%,所以,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可或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不可能完全避免重复,甚至不可能避免简单重复。
3.整体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材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核心环节在于教材一体化,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的基础在教材。要调整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议小学、初中、高中开设思想政治课、大学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简称“思政课”,这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名称统一的比较理想的选择,各学段具体课程与内容可以展开深入研究后确定。要坚持高位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要求、科学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统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建设的基本原则,“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二、教育教学是核心
1.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体化教材发挥作用、一体化教学内容真正被大中小学生接受,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材内容要通过课堂教学等环节实施和落实。编写教材是国家事权,教材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和教育方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更是如此。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必须坚持政治性、理论性、科学性、逻辑性的高度统一,不能只是讲故事、连环画、卡通片。有效课程一定不能面面俱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课堂教学不能把教材章、节、目简单拷入PPT搬上课堂,照本宣科、机械运用教材的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好、学生一定不会满意。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更为繁重,也更加紧迫。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始终存在,也给教师留下了“转化”的空间和余地。
2.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基本遵循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注意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阶段性目标要求,也有整体目标、总体要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性要求,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必须遵循。其次,要把握教材体系、精神实质和逻辑关系,坚持全面性、系统性和重点性的统一,体现重点、难点,关注热点、焦点。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讲授内容就不能将下线放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或者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不能不讲授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容。
3.教材体系如何转化为教学体系
分层分类是区分与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制定与实施对策的依据和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有针对性、取得实效性,必须确立分层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学生需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实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步步高、节节升;研究思路和切入点是区分度、差异性,即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区分度、差异性。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转化,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转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转化?在转化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有哪些具体要求?既要进行理论探讨,也要推进实践探索。一方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③另一方面,要明确与细化内容、厘清区分与差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
三、教师队伍是关键
1.确立一体化理念
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编写一体化思政课教材依靠教师,贯彻落实教材精神、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备一体化教学理念、熟悉一体化教材内容、掌握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都要深刻理解一体化理念、始终坚持一体化原则、熟练把握一体化方法,明确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应该提出不同目标要求、安排不同教育内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另一方面既要“守好一段渠”“管好一段路”,更要把握全局与大局,放眼“全河段”“全路程”,关注上下、左右、前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了解、熟悉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关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分工,更要合作,形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强大合力。
2.提升素质与能力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需要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教学能力、娴熟教学方法,在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上下功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提升素质和能力,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按照习近平要求的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应该夯实理论基础,科学阐述经典理论、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学科支撑课程、以科研促进教学;坚持科学性、学术性与政治性、思想性的统一,研究一个个具体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贯通古今中外的视野给予学生正确答案;开展理论性、探究性、专题性教学,“针对学生思想困惑,加强理论阐释、解疑释惑,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学理性和吸引力。”[2]
3.完善体制和机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机制需要改革创新。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3]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一体化理念、适应一体化要求,为建设一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章立制。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需要一体化管理,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直通车、打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体化渠道,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创建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中小学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观摩、学习。经常性地召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会。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此制定相应政策、创造建设平台、提供便利条件。
注释:
①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②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③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④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孙春兰强调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N].人民日报,2019-12-14(2).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020年 第三期

2020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学理意涵刍议
重构“历史坐标系”:中共党史教育的新时代演进
思政课要讲透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
将增强“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性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
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维革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协同建设机制探究
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综合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行动纲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的思想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理、力三要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广度:“课堂革命”与视角转换
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深度:“课堂革命”与文献利用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国家”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抓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教师科研能力提高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功能发挥
“历史神圣”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二题
理想信念是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理论性资源供给研究
牢牢抓住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纲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逻辑、方向和体系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论纲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