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深度:“课堂革命”与文献利用
崔春雪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革命”要实现形式、内容和理念上的改革创新,更要回归教学本身,处理好教师本职工作即教书育人与学生第一任务即读书学习之间的关系。文献利用既是教书育人的准备工作,也是读书学习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革命”要重视文献利用的基础地位,通过分工协作让文献与教材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文献利用能增加教学深度,让教师讲清未来之学,让学生担负起开辟“未来之路”的责任。
【关键词】课堂革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利用;资源供给;深度
【作者简介】崔春雪,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0.1.95~99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中央财经大学青蓝科研团队项目“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与国家构建”(项目编号:021550318003)、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新时代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研究”(项目编号:19VSZ061)阶段成果。
近年来,“课堂革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思政课的“课堂革命”并不是完全推翻传统的教学,而是要回归教学本身,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探索,处理好教师本职工作即教书育人与学生第一任务即读书学习之间的关系[1]。教书育人和读书学习是教与学的本质内容,在教学中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高校思政课如果能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就能承担得起并完成好加强理论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课堂革命”在注重知识获取途径和传授方式的根本性变化的同时,要重视文献利用在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高校师生的文献利用能力,增加教学深度,提升教学实效。
一、文献利用的基本地位:教师教书育人、学生读书学习的必由之路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文献利用并不陌生,它不仅是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还是把握最新科研动态的必要途径,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前人研究的终点,从而确立自己研究的起点。在前人研究成果不断累积的基础上,推进研究的深度和高度,从而取得创造性成果。文献利用对于开展学术研究至关重要,同样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课堂革命”也不可或缺。
(一)文献利用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准备工作
网络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学要适应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和媒介,采取诸如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形态的变革方式。与之相匹配的是高校思政课课堂在内容上需要追求高品质的教学内容和高品位的教学文化。在打造“金课”“内容为王”的共识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文化的革新是推动高校思政课“课堂革命”的本质要求。从教师方面来说,一堂高质量的思政课,有赖于教师在讲解中以系统的逻辑、实在的内容、可靠的论证来征服学生。教师的讲授工作要完成得如此顺利,需要教师通过文献利用的途径,针对每讲的问题有专业、学术而系统的掌握。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程供给方面,常常有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因研究领域所限、时间和精力的差别,对部分授课内容存在一定的知识盲点。目前,各个高校新上岗的青年思政课教师,大都是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在有限的读博期间,其精力大都放在专业研究领域和自己博士论文写作上。经过专业学术训练,相较其出色的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却稍显不足,如教材没有吃透、对部分内容不够熟悉。甚至个别教师所授课程与此前研究方向并不一致,对不同方向、不同时段、不同视野下的课程知识掌握不够。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教师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世界历史理论、世界革命理论的认识似是而非,研究领域为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可能对晚清甚至鸦片战争前的传统中国不甚了解,可能因课程名称中“中国”的国别限定而忽视了在整体史观和全球史观下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检审。
二是因缺乏教学经验、教材掌握不够、备课时间有限等,部分教师把“借鉴”前辈或同行们的教案、网络课件与资源作为思政课资源供给的一个捷径。依照教材和相关教学要求,教师制定每周教学安排,细分每节的课程内容,用借鉴的资料串讲相应主题的知识。这种做法看上去似乎无可厚非,知识是已成的不可更改,教材是规定的不能脱离,套路是固定的无须改变,教与学似乎就是按规定输入和输出的一个过程。但是,相互借鉴、照本宣科的讲法也有不足,散碎而不系统、混乱而无逻辑,并不能真正抓住教学重难点、学生疑惑点和兴趣点。
以上两点集中暴露了一个问题,即教师因文献利用能力不足而限制了课前准备工作,直接导致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的资源供给不足、教学效果有限。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固然受困于知识体系不够完备、教材体系掌握不够、缺乏与教材体系相适应的学术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教学实战训练和教学经验欠缺、阅历不足等现实因素,但要讲好思政课,必须正视困境、迎难而上、打破困局。其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强文献利用能力,一方面,吃深吃透教材,熟悉掌握教材体系;另一方面,拓展阅读视野,建构完整的大知识体系,具备全方位解决学生疑问的能力。
此外,加强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的资源供给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重心[2]。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供给,如果脱离了对文献的深度耕犁,就容易走向表面化和碎片化。只有通过两方面的文献利用,教师才能练好内功,发现自己曾经的知识盲点、文献的内容重点可能就是学生疑惑点和兴趣点,使高校思政课真正有“魂”、有“理”、有“情”、有“趣”[3]。如此,教师才会明确思政课要输出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真理体系和价值体系以及这一综合体系的正确性。
总之,无论从教育的客观要求,还是从当前思政课的现实要求来看,文献利用是思政课教师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必然要求。讲好思政课,青年教师绝无捷径可走,必须回归常识、回归本分,重视文献的作用。否则,新上岗时若没有过硬的内功为教学开好头,随着日后科研任务的考验、事务性工作的增加和教学热情的减退,就更难将教书育人这一要务紧抓起来。更何况,如果教师在教书之前不读书,如何要求学生读书学习呢?
(二)文献利用是学生读书学习的必然要求
教师把每讲内容讲清、讲透,使课堂具有穿透力、洞察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自然会让学生听得起劲。但是,听得起劲并不意味学得有效。综合对比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情况和期末考评成绩,笔者发现:在思政课上,无论是认真听、“佛系”听还是不愿听的学生,仅在课堂的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和参与率上有所差异,在教学实效上差别并不大。哪怕是最认真的学生,也简单地误以为所谓学习等于对照课本认真听讲加期末背书考试。就算是认真记了笔记,对具体知识的遗忘率依然很高,课后极少翻看笔记,且对整体内容的消化吸收不够系统和深入,期末考试也变成了背诵并简单复述课本知识。极少有学生愿意多花时间去读思政课上教师推荐的阅读材料,甚至期末复习时也不看课本,而是看别人整理或网上流传的备考要点。
须知,真正的“学习”并不是听讲和考试的简单相加。在高校思政课上,出现了学生不“学习”的问题,原因是在以自主学习、专业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大学阶段,学生因对思政课存在误解或偏见而不那么重视,同时也由于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在思政课方面的读书学习。对于个别教师而言,问心无愧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是自己的本职,至于教学效果与学生收获如何,无暇顾及也无力提升。学生能否领会教学内容的逻辑、内容和深意,是学生自己要去操心的事,而且这件事自然由期末考试来做。
总之,师生各自狭隘地理解教书与读书,教师把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视作本分,把学生的第一任务即读书学习当成是学生的私人事务,而学生把思政课的学习简化为上课听讲、期末背书考试,不把读书学习的第一任务贯彻于思政课,这就造成思政课知识性不高、学理性不强、说服力不够的困局。
因此,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并不在于提高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和参与率,而在于提升其动脑率。所谓动脑,不是动如何让教师以为我认真听的脑,也不是动如何对教材过目不忘而考高分的脑,而是让学生在大知识体系上动脑。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切实贯彻读书学习的第一任务,不但要复习教材,还要阅读或了解其他文献,明白知识并非原以为的那般简单。鉴于学生在思政课方面不会主动利用文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要求、督促和引导,逐渐培养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利用文献的习惯和能力。
二、文献利用的核心目的:以协同配合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在剖析当前高校思政课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后,笔者将文献利用看作是实现师生回归教学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教与学的共同介质“书”来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将文献利用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需要教师重构教学,对课堂进行创新性设计,改变教师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创新考核方式。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以文献的专业性、学理性和多样性,配合教材的通俗性、政治性和价值性
教师所教与学生所读之“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凡是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应该都知道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在现代信息社会,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和思维方式都呈现极大不同,任何课程的教与学并非一本教材就完全足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尤其如此。相匹配的教材仅有一本,作为提纲挈领地概括核心要点的教材,它做到了全面、通俗、可靠,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单一、宏大而空泛的问题。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求教师做到“六要”,就必须多读文献,不断拓宽视野,抓住研究前沿,更新教学内容。要实现“八个统一”[4],就需要在坚持教材的政治性、价值性等的基础上,用丰富的文献来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学理性。当面临教材单一而宏大的叙事难以说服学生时,专业化的学术文献恰能增加多样化的叙述,以深度知识来增加课程深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二)以教师对文献的广泛占有、多方甄别,辅助学生对文献的深度阅读和拓展思考
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教师和主体者学生,应该读哪类书、哪些书,要求和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对于教师来说,主导、设计并组织课堂,在如何以“教”来实现学生“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什么与怎么学。教师要全方位地把控学生的“学”,进一步要求教师要对自己所教内容、学生所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5]。因此,教师的文献利用重于广泛地占有丰富的文献,对传统典籍、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资料汇编、研究专著、学术论文等都有大致涉猎,真正搞透问题,建构起大知识体系,在授课时才能有内容、有底气。
教师的责任并不仅仅是“上好课”,还要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6]。对于学生来说,有必要经历一个简单的文献利用过程,将读书学习提升为课堂听讲、阅读文献和拓展学习、综合考核的深度挑战。同时,教师在布置学生读什么书、引导其如何读书、怎样读懂书、如何思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团队协作形式,主要对学术专著、个别传记和回忆录进行深度阅读。具体实践探索如下。
一是教师做好“把关人”,根据教材章节、主讲专题或教学板块的需求,严选与教学体系契合度较高的著作。根据学期周数安排教学内容,去除学期首尾各2周,在不同课堂10-12周里,挑选与每周内容相契合的5本著作。根据课堂人数,要求学生组成20-24组团队,每组4-6人。每周安排两组,从5本著作中任选两本,负责该周的阅读、研讨、展示和交流。
二是课堂外,以线上线下的读书沙龙、教师辅导、交流讨论的形式展开对书籍的深度阅读[7]。同时配以一些作业,如在通读的基础上,将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的问题链教学方法[8]应用到读书中,分工完成整本书在章节目不同层级上的问题链作业,搞清楚整本书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每章又在讨论什么问题,是如何讨论的,避免读书变成泛泛而谈、囫囵吞枣。在细读的基础上,合作完成该书的思维导图,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在深度协作的基础上,个人独立完成自己的读书报告,呈现阅读过程中的笔记、体会、疑问和思考。
三是课堂上,以师生的深度配合展开学习。如针对洋务运动这一专题,教师用两节课时间,系统梳理洋务运动产生的内外背景、内容和意义、失败原因等。教师提供5本从传教士、中兴名臣、地方时局、现代中西学者等不同维度讨论洋务运动的书籍:丁韪良的《花甲忆记》、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周锡瑞的《叶》、朱荫贵的《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的比较研究》、方德万的《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安排两组学生从中任挑两本,带着洋务运动如何开展以及为何失败的核心问题,完成课前阅读和相关作业,在半节课的时间里展示著作的核心内容和重点。随后,听众与其互动交流,教师点评并简单介绍未读3本剖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独特视角,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课后读书欲望。
教书育人和读书学习的共同介质是“书”,当把“书”理解为包含教科书在内的丰富文献后,师生才能全方位地理解历史原来如此及何以至此。通过对国内外专业著作的利用,可以通过学生的深度“学”督促教师的深度“教”:选取文献和建构知识体系要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扎实修炼内功,深入而具体地进行纵横比较,把中国近现代探索过程中的一些道理讲清楚、讲明白,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同时也可以以教师的深度“教”引导学生的深度“学”,当学生读完一本书,就某一历史事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知识掌握,就会真正听懂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观点和逻辑,会使此种知识发生迁移,以同样或类似的历史思维来探究彼种事件,从而超越单纯感叹教师学识渊博的层面,发现读“书”也可以使自己丰富起来。相反,如果仅仅按照教材思考题的模式来解读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不仅没有在高中基础上实现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而且缺乏新意和理论深度。因此,文献利用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条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切实之路,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文献利用的根本宗旨:认识过去、理解当下、面向未来
思政课的内容是知识,而指向是价值、信仰。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确立价值和信仰,关照社会。秉持这一目的,今天要培养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其具备改造社会、创造未来的责任和能力。改造社会须先认识社会。认识社会既是认识当下的社会,又需要了解决定当下的过去。每一个过去都是曾经的当下,决定了现时当下的状况,而现时的当下又会成为未来的过去,又决定着未来的命运。创造未来须先知道今天从何而来,各种制度、文化和行为从何而来,探索朝未来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以期改善未来的制度、文化和行为等。因此,思政课是以已走之路推导未走之路,是一门“未来之学”,重在帮助我们认识过去、理解当下、面向未来。
(一)教师承担着讲清“未来之学”的重任,文献利用能帮助其全面、深入、及时地掌握知识资源,加大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
对教师来说,讲清“未来之学”就是要通过文献利用切实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稳扎稳打、洪厚功力。再以洋务运动为例,教材内容侧重于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原因与教训,呈现为结论性的观点。结论性的观点看似简单,但讲清讲透就很不容易,让学生真学真信的前提是自己真研真信。文献利用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在丰富的文献中掌握洋务运动的全部景观,包括历史原貌、研究状况甚至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等;在广阔视野中全面掌握辛酉后的政局变化、民间动乱和条约背景,清政府变革的痛点、内容及其重点,国家内外、上下与朝野方面的反应,取得成就、不足以及失败原因与教训;在历史思维中考量百年大变局里全面现代化的内涵,从而全面理解今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文献利用是加大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可以让教师依托资源丰富的“一片海”,在课堂外扎实地灌满“一桶水”,在课堂上有效地传递“一滴水”。
(二)学生担负着开辟“未来之路”的责任,文献利用能训练其扎实、科学而深度的阅读、思考、探索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对学生来说,要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成为掌握“未来之学”、探索“未来之路”的时代新人,要借助文献利用实现知识增长、能力养成、价值塑造。
一是文献利用能促进深入的学习研究,掌握可信的史实,构建专业的知识体系。当前高校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的一代,生活的世界基本被网络世界影响或占据,呈现出不够耐心和不能完整地阅读书籍、碎片化阅读、被网红文章侵扰的状况。以课程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有目的地读书,能使学生深入认识重大历史事件,在教材知识以外发现其他知识,形成大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白,课程的内容有理有据,课程的叙述科学专业。教师的讲授不是兴之所至,而是言之有据、听之可信;若自己要提出观点,也须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经得起推敲和质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掌握年月日构成的时间线里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度体悟多维的国际时间轴里事情如何相互作用、发展过程为何如此复杂、影响为何如此深远。
二是文献利用促进深度的翻转协同,培养可靠新人,实现能力的全面养成。学生文献利用的过程包括阅读、概括、讨论、展示、答疑、总结几个环节,阅读文献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书籍后要梳理书籍内容,了解核心观点,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知识;也需要不同组员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交换观点和看法;还需要团队结合该讲主题,在规定的时间里,合理设计展示内容与重点,并回答听众的疑问和困惑;更需要理清作者叙述的逻辑条理,发现其高明之处与不足。文献利用涉及每个学生的阅读、表达、思考能力,不仅考察单兵作战能力,也考察团队分工协作能力,还考察与教师的协同配合能力。
三是文献利用促进深刻的思考辨别,坚定可敬的价值,塑造科学的价值认同。文献利用是在具有广度的知识世界中,让学生阅读专业书籍,在学术思维、科学论证的浸染中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甄别可信的史实,认识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是有温度的,自然会触发学生的原始情感。一部近代史就是中华儿女砥砺奋进、不懈探索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历史教育就是最好的政治教育。深度的历史学习会让学生从100多年来中华民族艰难历程中凝聚敬畏之感,从民族英雄艰苦奋斗中产生敬佩之情,从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中进发敬仰之意,自觉投身于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新华网.2019-08-14.
[3]艾四林.领航理想信念落实立德树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5-16.
[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5]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6).
[6][日]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李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协作学习[J].思想教育研究,2019,(2).
[8]冯秀军,用“问题链”打造含金量高、获得感强的思政课[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

2020年 第三期

2020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学理意涵刍议
重构“历史坐标系”:中共党史教育的新时代演进
思政课要讲透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
将增强“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性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
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维革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协同建设机制探究
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综合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行动纲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的思想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理、力三要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广度:“课堂革命”与视角转换
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深度:“课堂革命”与文献利用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国家”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抓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教师科研能力提高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功能发挥
“历史神圣”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二题
理想信念是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理论性资源供给研究
牢牢抓住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纲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逻辑、方向和体系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论纲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