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理、力三要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夏璐 高蕾
【摘要】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宏观原则和体制机制层面提出了新要求新意见,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明确了方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成效,关键要把握和调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理、力三个要素。所谓情,就是教师能否通过讲授“纲要”课的相关内容把学生的家国情怀调动起来。所谓理,就是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讲透从而增强学生在理性基础上的政治认同。所谓力,则是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和评价模式中加大实践的力度,在认识论层面上增强和巩固学生广泛接受的程度。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家国情怀;政治认同;社会实践
【作者简介】夏璐,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高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29)。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20.2.60~65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年度扬帆资助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这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1]同年7月底,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也印发了《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2]目前,在高校里普遍实行的本科思政课体系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将近现代史、党史、新中国史高度融会贯通的一门课,在常规的学校教育以及类似此次主题教育的活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纲要”课的教学都遵循着常规和传统的教学思路和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然而也在客观上影响了高校思政课应有的情感强度、感召力度、亲和程度。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等教育,尤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一线教师要具备深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功底,扎实的业务水平,以及结合理论分析和解答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求一线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和调动好情、理、力三要素。本文尝试以“纲要”课为例来说明上述三要素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行机制、深刻意义、潜在挑战。
一、思政课要注入情感提升感召度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应完成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应着重注入其情感,提升思政课的情怀感召度。这一方面可以增强思政课内容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进而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高校思政课中的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对中华民族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深厚情感。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利用所谓技术优势和制度优势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从那时起,大到整个民族、国家,小到每一个家庭、个人,都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被迫卷入近代资本—帝国主义的全球体系。这一体系表面上看是以经济全球化的方式促进后发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到现代工业社会,但其最突出特征却是建立了一种不平等的生产和交换模式,其本质就是殖民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资源财富的掠夺和对其人民的剥削。[3]
毋庸置疑,经过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很多具体领域都实现了与世界的接轨。但代价却是高昂的,从经济方面来看,经济命脉长期控制在列强手里,尤其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无法实现自主:从政治方面来看,摆脱王朝政治循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举步维艰,包括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权、内河航运权等在内的国家主权被严重侵蚀,中央政府形同虚设,毫无权威和治理能力,国家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不仅如此,殖民主义列强还极力压制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形成。[4]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修身的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代精英对国家的基本义务。“纲要”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清晰地把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剥削的重要线索。正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具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敢于奋斗的勇气,才最终在历尽百年屈辱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独立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思政课教师要通过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以及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问题的讲解,逐渐让学生培养起民族自信心以及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从而能够在当前的国际交往中,既能保持不卑不亢的良好心态,又能秉持客观态度正视当前中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以激发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的精神。
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中表达出对青年学生的鼓励和殷切期望之情。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同青年谈心、给青年回信、参加青年活动……在不同场合,深情寄语,殷切期望,为青年走好人生之路提供强大精神指引。2013年五四青年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5]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近代史上的中国青年做出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他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6]这些是领导人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希望,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人才的期待。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通过“纲要”课的讲解,使青年学生认识到,近代以来每次到了历史关键点,都是青年冲在最前沿,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为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思政课教师要对以青年为主要参与力量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国民革命运动、三大起义、抗日救亡运动、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运动等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解释,使学生们认识到青年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崇高理想。
最后,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之情。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以及对所从事事业的坚定信仰,就不能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感染学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体现出来的更是一种职业道德,这种道德模范意义上的身教,胜过无数磨破嘴皮的言传。
结合当前社会舆论对大国工匠精神的赞誉和推崇,我们认为,教师这种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来的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就是一种新时代匠人精神的重要体现。思政课教学也呼唤匠人精神,使学生能够受到教师的感染,在今后毕业走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做到苦练本领、夯实能力,淡泊名利、甘于坚守。
二、思政课要以理论基础深化解释度
大学的课堂是传授科学理论的学术殿堂,否则就无法体现与基础教育的差别。[7]《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思政课在结构和内容上要有螺旋上升的关系,其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因此,高校思政课也应该立足于基础理论,思政课教师要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来讲授基础理论,要通过恰当的案例把复杂的原理解释清楚。这无疑是有难度的,但这是体现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功底之处。在讲解过程中,逐步帮助学生构建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核心任务,即要通过思政课教学培育学生形成一种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的政治认同。换言之,在学完思政课后,学生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力探索历史进程中的具体历史事件进行正反经验的总结和评述,而且不影响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等运行机制的认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的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讲清楚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科学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革命性,从它诞生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就旗帜鲜明地指向了揭露、批判、推翻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生产和剥削制度这一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这一整套关于人类社会运行机制的科学理论,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理论原则和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以其鲜明的革命党特征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从而不断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开放性,从它诞生之日起,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就坚持与时代要求和世界发展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历史正是这样展开的。”[8]“纲要”课的中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正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对中国革命开始起指导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就会失去方向:而没有中国革命实践对其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会得到完善和发展。因此,构建理性思考之上政治认同的理论基础,正是要求学生全面认识并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又是成体系的社会科学理论这一特征。
其次,要讲清楚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9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资本—帝国主义一手打造的全球殖民体系的剥削和掠夺,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既无能力也无意愿承担历史重任,觉醒的中国人民开始进行不懈奋斗,所追求的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然而,这一奋斗历程道路坎坷充满艰辛,不同的阶级精英和政治力量都曾提出过各自的解决方案,但当他们试遍当时所有道路均未能获得成功时,这一重任便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肩头。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自1921年党成立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探索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寻求工业化强国之路,而其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则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制度,并在21世纪向全球彰显了其优越性。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也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重要内容。“纲要”课应该抓住这一重要机遇,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对近现代史的学习热情,以丰富的历史画卷展现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并且矢志不渝地推动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这一历史逻辑。
最后,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逻辑,即要讲清楚社会主义从产生到发展,从理论到运动再到制度实践这一逐步落实的过程,以及当前各项重要政策背后的道理。通过“纲要”课系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当代史,可以让高校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时期各国的实践经验教训进行了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历经千辛万苦和各种曲折,开创、发展并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外部挑战始终存在,而且从未放弃以各种方式让中国偏离正确发展方向的企图。我们通过反观苏联和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在危机和困难面前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所造成的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治理困境,以及饱受“颜色革命”影响而历经国家失序、社会动荡的亚非发展中国家,就更能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无疑将为世界提供可资借鉴和选择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案。认识到这一点,基于理性基础上的政治认同就更容易构建并深入脑海。
三、思政课要通过实践体现效果上的力度
不论是主观层面家国情怀的培育和感召,还是客观层面基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政治认同,都需要落实在思政课效果的力度上。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政课中强调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力度。马克思认为“自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列宁也指出,“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0]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明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指出只有实践才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11]不难看出,社会实践是体现和夯实高校思政课效果力度的重要途径,而高校思政课在总体效果上的力度就转化为能否在认识论层面上为学生所广泛接受的程度。
首先,要遵循教学规律,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创新模式,确保家国情怀和政治认同经实践而完成入脑入心的最后环节。创新蕴藏于实践之中,探寻思政课的创新与发展,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型实践。思政课同其他课程一样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性规律,提升思政课总体效果力度的关键在于结合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进行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12]要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避免从头到尾都以抽象的理论和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思考这一传统做法,逐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对“纲要”课而言,学生实践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及再现170多年近现代中国史、中国共产党99年奋斗史、新中国成立70年光辉史等相关场景,以强大的现场感使学生产生“共情效应”,逐渐摒弃“过去的历史跟我没关系”这种“旁观者”态度。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们以情景短剧、时空穿越辩论赛、VIog视频等方式再现了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历史时刻。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点评,既加深了对相关历史事件史实细节的掌握,又从认识论角度上接受了“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这一逻辑,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政治立场,实现了思政课的效度。
其次,要结合时代特点,逐渐形成科学综合的评价模式。当前,我们在论及思政课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的时候,更多的是对教师的评价,涉及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等。其实,思政课的评价模式既包含施教者的评价,也包含对受教者的评价。思政课总体效果的力度要通过评价模式的多样化来体现,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篇论文和一张试卷上。单一的评价模式,往往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着相当的引导作用。如果只用一张期末试卷来评价教学效果,往往会造成学生在临考前以临时抱佛脚的方式,死记硬背教材和大纲的要点,或许可以取得一定的高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考前集中记忆的知识要点就全部抛诸脑后。高校思政课的学习不应该以课后抄要点、考前记要点、考后忘要点的模式来进行,这样不仅达不到效果,而且还会招致学生的厌烦。不仅如此,本来有兴趣希望深入了解思政课理论和内容的学生们,因为后续渠道的缺乏和担心同辈群体的侧目,也不得不将真实想法和困惑隐藏起来,最终削弱了思政课总体效果力度。
因此,我们亟须改善和优化高校思政课教育的评价模式,避免其单一性,提高其科学性。除了应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大数据评价体系,实时监测和客观评价思政课的实际效果之外,还应该坚持评价参考标准的多样化,逐步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多样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以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度作为评价的逻辑起点,关注和维护学生真实的想法和困惑,而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表现出来。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践,学生才会在学习中重视以实践促学习。笔者的授课效果恰恰表明,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摆脱以前那种单纯完成任务式的被动学习状态,主动去设计场景、去提出假设、去解决问题,这本身已经形成了高等教育中自发学习的完美闭环,实现了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重要转变。这些都值得给予高度评价,这样一来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以评价促实践、以实践促学习,实现了思政课总体效度的提升。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把握和调动好情、理、力的三要素,有很明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进一步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题中之意。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提出的“八个统一”,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三要素的提炼、加强和融合指明了方向。二是进一步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行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程度深的特征,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刻不容缓。创新既要考虑形式,更要做足内容。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甚至“区块链+”的思维已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行业内部都在持之以恒地强调夯实内容这一重要原则,高校思政课更应该跟上这一趋势。
高校本来就具有内容优势,坚持创新便可达到如虎添翼的效果。创新并不必然意味着生产和创造以往完全没有的事物,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期达到全新效果,也是一种创新,而且是一种更具有持久意义的创新。高校思政课的创新,理应循着这条路径往前推进。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把握和调动好情、理、力三要素,其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主观层面上,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是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比一般的专业课教师拥有更广博的知识面、更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更具说服力的表达能力。在客观层面上,多媒体和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分走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关注率。思政课教师正如其他所有信息平台一样,要去竞争学生作为“用户”的时间。虽然思政课是必修课,但是如何保证课堂教学每周的学时都能被充分利用,或许是摆在所有人面前一道长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N].人民日报,2019-8-1(02).
[3][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四卷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J].民族研究,2013(3).
[5]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CL].(2013-5-4)http://cpc.people.com.cn/n/2013/0505/c64094-21367227.html.
[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4-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4/30/c-1124436427.htm
[7][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01).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0]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193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01).

2020年 第三期

2020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学理意涵刍议
重构“历史坐标系”:中共党史教育的新时代演进
思政课要讲透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
将增强“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性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
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维革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协同建设机制探究
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综合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行动纲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的思想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理、力三要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广度:“课堂革命”与视角转换
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深度:“课堂革命”与文献利用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国家”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抓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教师科研能力提高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功能发挥
“历史神圣”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二题
理想信念是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理论性资源供给研究
牢牢抓住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纲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逻辑、方向和体系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论纲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