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生能力建设
任晓伟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生能力建设就是以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发展为目标,把大规模的外部支持有效转化为高校思政课发展的内在因素,形成高校思政课自我持续发展的内生能力,从而实现从外部支撑下的大规模扩展到依靠自身力量基础上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最终推动高校思政课在适应世界教育变革的过程中实现自增长和自发展。加强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过程也是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过程。目前,在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特殊性与一般性、学科建设和教学建设、守正与创新以及教学组织方式和学生成长规律新特点的矛盾。这些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在这些矛盾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此必须坚持不懈地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意识、学科能力和适应现代大学教育变革的教学经验积累。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中,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则集中体现在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水平的能力建设上。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高等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任晓伟,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  西安  710062)。
【原文出处】《思想政治课研究》(沪),2020.2.126~131
【基金项目】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系创新引导大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研究”(17JDSZK034)。
内生能力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依据,也是最持久的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也是这样,只有在形成了自身的内生能力后,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关键课程”的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具有引领力、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总目标出发,高度重视并亲自推动包括高校思政课在内的整个学校思政课建设,并在总结党领导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加强自身的内生能力建设。可以说,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标志,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进入了以全面加强内生能力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新阶段,从而使高校思政课建设与整个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和内在的一致性。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高校思政课是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的一类课程,教学内容领域宽、纵深大。现在,经常在宣传中看到“讲思政课”“上思政课”之类的表述,这其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高校思政课是由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必修性思政课和选修性思政课构成的特定的课程体系,并不是指某一门具体的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思政课的课程体系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不是抽象存在的,而是在服务自己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是围绕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核心目标来开展和实施的。因此,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本身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理论力量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力量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客观存在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要具有自身的内生发展能力。内生能力是相对于外部支持来说的,是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的内在依据。从21世纪以来党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历史进程来看,先后经历了以推动强大外部支持为主的阶段到以强调内生能力建设为主的新的阶段这样两个阶段。从推动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外部支持来看,主要是以下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科归属感;二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教学部的独立设置;三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加强了对高校专任思政课教师的配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当外部的支持达到一定程度后,高校思政课自身的内生能力建设就成为必然的要求和趋势。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这深刻地指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指出了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战略目标。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则标志着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特别是会议所指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这一战略观点进一步奠定了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
所谓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就是以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发展为目标,把前一时期大规模的外部支持的条件有效转化为高校思政课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形成高校思政课自我持续发展的内生能力,从而实现从外部支撑下的大规模扩展到建立在自身力量基础上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最终推动高校思政课在适应世界教育变革的过程中实现自增长和自发展。具体地说,高校思政课的这种内生能力实质上由三个方面的具体能力构成。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2005年设置的一级学科,主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以及党的建设等专业在内的特定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能力决定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时代和中国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是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根基。二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支撑思政课教学的能力。国家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4]。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和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是进入21世纪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制度创新。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环境中,没有学科支撑的思政课教学是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的。“要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非学术'影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5]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才能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学术性水平,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更多的学理性,在学术性基础上传播和体现政治性和价值性。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发展能力。无论是学科建设的能力还是其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最终都要通过思政课教师的发展表现出来,并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思政课教学的能力和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发展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汇集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就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内生能力。反过来说,高校思政课教学内生能力建设就是形成上述三种能力并使之汇集和整合的过程。应该说,这个过程既具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的特殊性,同时又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二、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面临的基本矛盾
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矛盾是认识事物本质的要求。加强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过程也是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基本矛盾的过程。只有在全面把握这些矛盾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认识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长期性、持久性和战略性。
第一,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般性与特殊性是两个相互联系的范畴。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则表现着一般性。高校思政课本质上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体。一方面,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特定课程体系和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同时也受到高等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一般性规律的支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要坚持“三大规律的统一”,即“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6],这实质上是在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一般性和特殊性有机统一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论断。如果只看到一般性而忽视了特殊性,那么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必然会被湮没,在根本上不可能体现关键课程的作用。同时,如果脱离了一般性而片面强调特殊性,那么必然会使高校思政课的内生能力建设脱离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成为无源之水。就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际来看,应该说,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后者,即脱离了一般性而过多地强调特殊性,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有时候一味地寻找新的资源配置而忽视自身按照学科建设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的内在建设,或者往往急于在教学中求新而忽视了对一般教学规律的遵守,比如过于密集的各级听课督查对教学形成了不少的干扰;放弃对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片面地追求课堂的热度;缺少科学的学习考核评价,思政课“成绩放水”现象仍有存在,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学生中形不成基本的课程敬畏感,而没有敬畏感的教学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其实,在这些问题背后的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何科学认识和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第二,学科建设和教学建设的矛盾。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置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支撑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二者之间是不应该存在矛盾的。但在实践中,正如其他学科和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一样,长期的学科建设不一定会及时、正向地全部转化为专业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关系亦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新的学科设置后,其对高校思政课的学科支撑能力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上应然的问题。从目前学科的发展阶段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范畴和属性还正在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总结学科发展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7]。经过15年的时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科布点的数量快速增长并不断完善。到2018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到8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到273个[8]。但与1 5年前提出的“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设立后的初期发展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队伍主要由相近或相关学科人员组成,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名义下从事其他学科专业研究的客观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普遍独立设置后,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依托机构的建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学科队伍的聚集以及学科的定位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推进的学科工程。另一方面,从学科研究的范畴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内容总体上仍然非常庞杂,聚焦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问题的意识和成果产出还并不能有效满足教学中学理性的学术要求,学科建设中形成的科研成果对教学支撑力不够、有用性不强等现象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中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学术性和学理性提升的有效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守正与创新的矛盾。守正与创新是一对有机统一的关系范畴。守正是创新的根基,创新则是对守正的弘扬。离开了守正的创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把守正创新作为思政课建设的一个重大原则提了出来,指出:“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9]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了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即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的统一。从理论上看,守正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好理解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不容易把握。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自身来看,守正和创新之间的矛盾应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往往是在“创新”上下的功夫比较大,特别是在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甚至使得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一度“热闹非凡”,但“正”有时候往往守不往,高校思政课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和课程性质有时候被湮没在一系列的手段创新的假象中,甚至是离开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这一主线,从而颠倒了目的和手段、守正和创新的关系,而失去严肃性的活泼性往往会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庸俗化,流于形式而无法起到在学生成长中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之重大课程作用。
第四,教学组织方式和学生成长规律新特点的矛盾。教学是教师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向学生进行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思想启发和知识传播的过程。在构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组织因素起着重大的作用。教学组织的方式只有适合受教育者的心理接受特点和成长特征,才能达到有效教学和优质教学的目标。从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组织方式和学生成长规律之间的矛盾还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在校的青年大学生基本上是1998年以后出生的,而且200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人将逐步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力量。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认知方式客观上决定了他们在理论学习中更加重视自身的个性特征,基于自身成长对理论学习中直观性、体验性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学习过程中的“否定性思维特征”也比较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0]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组织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思政课教学组织规模或者说课容量较大,客观上对教学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以教师讲为主的授课组织形式适应学生个体性认知需要的能力不足,很难满足大学生成长中在认知、认同方面的新要求。而其他一些辅助性的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比如课后研讨、实践教学等,由于活动时间和参与性有限,作用发挥并不十分充分。因此,调整和变革教学组织方式,在适应大学生成长特征过程中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和质量就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变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以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为目标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般说来,“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11]。上述特殊性与一般性、学科建设与教学建设、守正与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和学生成长规律四个层面的基本矛盾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准确把握好这些矛盾,才能够把握好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方向。这些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在这些矛盾中,应该说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解决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才能在根本上逐步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内生能力的建设问题,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高校思政课教学内生能力集中表现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上。目前虽然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仍存在着不少的缺编情况,但总体上说,近十多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规模和数量上实现了史无前例的扩展并正在经历着结构性转变,年轻化、高学历已经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显著的结构性特点。在高校思政课教师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要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生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意识、学科能力和适应现代大学教育变革的教学经验积累。
第一,涵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意识。这里所谓使命意识,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教学工作的重大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学既具有一般教学工作的意义,又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已经有许多深刻的论断,这些论断从根本上讲就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问题,这也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体现和要求。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12]在此基础上,《意见》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为主线强化对大中小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认识。就高校思政课教学来说,主要任务是“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3]。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具有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第一线的意识来认识自己的教学使命和教学人生。也只有在这种使命意识推动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才能克服各种技术主义、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坚持不懈地投入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伟大斗争进程中。
第二,锤炼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科能力。教师的发展在根本上是一种学科能力的发展,是学科的力量在具体教师身上的体现。学科能力是在一定的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和素养。具体到高校思政课教师,这种能力首先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这方面,特别要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问题和基本文献的研究,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力的形成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意义。其次是把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和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更多的学理性和学术性元素,推动自身教学中政治性、价值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呈现出鲜明的思政课教学特色。最后是运用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对错误的社会思潮和站在意识形态斗争前沿阵地的能力。应该说,只有这三种能力整合形成的综合能力,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力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能力发展的过程本质上也是这种综合性能力形成的过程。
第三,高校思政课教师适应现代教育变革的教学经验积累。进入21世纪后,由于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技术的更新以及教育对象本身出现的新特征与对美好教育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现代教育已经进入到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中。从教师的成长来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14]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成长也是这样的。在适应这场新的教育变革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不断提升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水平。这里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一方面是指要坚持好教学中的底线思维,即通过思政课教学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起来,积累教书育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则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组织方式,适应青年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认知特点,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基本道理,不断提升从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水平,真正为大学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思政课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六要”的标准,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5]。这“六要”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不断修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具有了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使命意识、学科能力和适应现代教育变革的经验积累,才能为成长为具有“六要”特征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奠定基础,从而发挥好主体性作用来引领和推动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的建设。
四、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内生能力建设
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中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集中体现在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水平的能力上。离开了这一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生能力就是空洞的、抽象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系统全面地开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构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首要内容和检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生能力建设的首要标准。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扩展和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必须要关注和把握住以下三个重大的环节。
第一,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科学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哲学、政治经济、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领域都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和理论升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这不仅对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进步,都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趋势”[16]。全面系统开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鲜明特点。从目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来看,一方面在既定的思政课程中加强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及其对其他内容的统领性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逐步开始新增设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的目标在于推进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新的理论武装的同时,实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生能力建设必须要通过这一目标表现出来,即直接地表现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水平和能力上来。
第二,必须坚持推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科化、学理化和学术化。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内在同一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基本方面。因此,在加强高校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过程中,要实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必须要坚持推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科化、学理化和学术化。学科化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学理化就是要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内推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加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通性研究;学术化就是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这“三化”,才能为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的学术水平以及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教育工程奠定深厚的基础。
第三,必须要坚持教学话语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提升思政课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水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有深邃的理论原理,又具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理论表达形式,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不仅要体现深刻的学理性和学术性,同样也要求具有鲜活的理论讲授形式。生动的理论讲授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心里扎下根,推动青年大学生在民族复兴伟大斗争中思考和塑造自己的人生。为此,就需要从教学本体论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此来不断涵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生能力。
参考文献:
[1][6][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377,378,378.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3][9][1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4][7]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4,215.
[5][8]张雷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笔谈)[J].理论与改革,2019(3).
[11]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2019(1).
[12][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2019-08-14.
[14]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