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哲学基础
骆郁廷 付玉璋
【摘要】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仅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而且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从历史哲学基础看,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主体哲学基础看,坚持和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主体,是享有当家作主权利的国家主体,是享受幸福美好生活的价值主体;从实践哲学基础看,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实现的,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深入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哲学基础,对于深刻理解和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增强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自觉殊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历史哲学;主体哲学;实践哲学;唯物史观;群众史观
【作者简介】骆郁廷(1956-),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付玉璋(1993-),女,通信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3~21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03)。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仅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还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主要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主体哲学和实践哲学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深入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哲学基础,对于深刻理解和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增强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自觉殊为重要。
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历史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哲学基础。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哲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矛盾运动,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第一,社会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进程。唯物史观认为,要真正把握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将人与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从“现实的人”及其生产活动出发去阐述历史,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马克思认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342而“自然界生成为人”的过程不仅包括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也包括人对自然的改造,因而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不断使自然人化,不仅推动了人类史和自然史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进程,让自然史的发展得以延伸,还逐步创造出人类的社会经济形态,推动人类史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指出的那样,“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2]12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本身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自然进化过程,所以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3]69。人类作为“人自身的自然”参与和创造自然的历史进程,并推动这一自然的历史不断向更高的阶段迈进。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历史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的历史进程,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4]591-592这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时,便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便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那时,变革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时机就会到来。因此,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必然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第三,社会发展规律决定历史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5]591在这种现实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中产生的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则要与这些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生产力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的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这是社会历史领域不同于自然发展进程的一大特点,但无数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社会合力,这种合力的形成与发展呈现出客观规律性。唯物史观始终坚持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决定着社会合力的形成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不同社会历史形态体现为这一社会的主要矛盾。马克思在阐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之后,得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6]806的结论,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找到了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源,并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既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又遵循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运动的特殊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资本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剥削的本性,资本主义社会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资本对他人劳动的掠夺之上。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生产过程从属于资本,或者说,这种生产方式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为基础,而且这种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7]151。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起决定作用、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的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矛盾逐步显现、相互交织,而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产生这一切矛盾的根源。这种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固有的、根本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就会产生日益尖锐的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构成了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源。资本家运用资本购买工人的劳动力,雇佣、剥削劳动者,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获取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资本就在剥削工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中不断增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剩余价值产生和资本家资本增殖的规律,其实质就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活劳动来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剩余价值,采取各种方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榨取工人的血汗。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工人阶级贫困化的根源。
第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也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大势。马克思指出,“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4]38无产阶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资产阶级贪婪的剥削把社会其他阶级逐渐抛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创造和发展了自身的掘墓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财富与贫穷加速累积,两极分化愈渐严重,劳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成为历史的必然。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适应了历史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纲领正顺应了这种历史发展规律,而党的初心使命奠立于党的奋斗纲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纲领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4]44。而共产党人的奋斗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3。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自己奋斗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种奋斗纲领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实际的深刻把握之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渐进性和跨越性相统一的规律。
第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党的理想信念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党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而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源头。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才能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与幸福奠定最坚实的基础。因此,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正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源头。中国共产党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翻旧的剥削制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心全意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既体现了合规律性的特征,又体现了合目的性的特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形成发展于一定的社会历史实践之中,遵循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规律,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科学性。因此,这种合规律性的初心使命才能够正确地指导实践,并得以顺利实现;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又是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初心使命,是合乎中国共产党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价值性。因此,这种合目的性的初心使命才能够凝聚全党全民共识,团结全党全民力量,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为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所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实现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有机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主体哲学基础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和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体、是享有当家作主权利的国家主体、是享受幸福美好生活的价值主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哲学基础。
(一)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主体
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提出和实现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主体这一基础之上的。这种初心使命坚持和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促进和实现历史飞跃的主体、是担当和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主体。
第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在于,谁才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历史的过程”不是由那些自命不凡的思想家或少数帝王将相或英雄豪杰所决定的,而是“决定于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8]318。毛泽东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1031这就揭示了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一切物质生活资料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社会,推动了历史发展。二是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生产者。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三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变革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方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只有把握人民群众共同的、普遍的动机和根本的利益,才能唤起民众,推动社会变革,实现社会进步。
第二,人民群众是促进和实现伟大飞跃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295,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近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团结拼搏奋斗出来的,人民群众是促进和实现三大飞跃的历史主体。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10]314中华民族能够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中华民族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和奋力拼搏;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不仅仅是经济规模或生活水平的提升,更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同推进的历史进程,而这个进程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因此,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于人民群众中凝聚力量,靠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才能取得成功,实现飞跃。
第三,人民群众是担当和实现复兴大任的主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实现。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伟大复兴的实践,人民群众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是中国人民的幸福基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才能源源不断地汇聚全民族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梦想变为现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用初心使命唤起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将人生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将14亿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人民群众是享有当家作主权利的国家主体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建立在人民群众是享有当家作主权利的国家主体这一基础之上。党的初心使命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家作主的最高主体,强调共产党人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公仆,正确处理好人民与公仆的关系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现实考验。
第一,人民群众是我国当家作主的国家主体。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4]33,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无产阶级要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就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政治上,人民都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我国当家作主的国家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最广泛地反映和汇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充分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切实有效地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平等地享有治理国家和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力。
第二,共产党人是服务人民群众的人民公仆。“公仆”这一概念最早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提出的,并主张将公社的权利“交给社会负责的公仆”,防止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列宁要求苏维埃国家工作人员成为“社会公仆”。中国共产党把“公仆”中国化为“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所谓“公仆”,主要是区别于“私仆”而言的,强调不是为某一个人,或是为少数利益集团服务,而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关于这一论述,1949年的《解放日报》社论中阐释得很具体:“做一个共产党员,对于人民,只有特殊的义务,没有特殊的权利。共产党员,首先是人民的勤务员,然后才是人民的领导者,首先是人民的学生,然后才是人民的先生。”[1]67共产党人应当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做人民满意的好公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主仆关系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现实考验。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最初通过简单的分工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机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关——为首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12]110这就撕下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伪装,他们表面是替国民服务,实际上却是为资产阶级攫取私利,行剥削与掠夺之实。在我国,要真正维护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主人与公仆、领导和服务的关系,使共产党人真正践行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公仆角色和特殊义务。中国共产党人在各种现实的考验中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坚持立党为公,杜绝以权谋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破除特权思想,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争当履职尽责的好公仆。
(三)人民群众是享受幸福美好生活的价值主体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建立在人民群众是享受美好幸福生活的价值主体这一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是我国享受幸福生活的最高价值主体,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不断创造和实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第一,人民群众是我国享受幸福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主体,更是享受幸福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创造世界、创造财富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3]18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一切为了人民,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需要。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需要和追求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同时期的价值需要和利益需要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4]11,人民的幸福生活需要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全党牢记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2无产阶级运动同过去其他一切运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3]18,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植根人民、融入人民、服务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都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人民中心的根本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际行动坚守和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第三,创造实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最高价值主体的需要,就要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人民群众自己的美好生活。这种美好生活是人民的、全面的、不断发展的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要创造和实现这种美好生活,就要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团结全党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中去。美好生活不会从天而降,一定是在艰苦奋斗中创造出来的。只有不断发扬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与创造精神,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把仰望星空变成脚踏实地,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艰苦奋斗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行动,才能创造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三、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实践哲学基础
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形成、发展与实现,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实践源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形成发展的源泉。正是立足中国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才形成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第一,实践是正确认识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主观与客观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在实践中,人的头脑才能接触和反映客观事物,形成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实践对人的认识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源头活水,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向前发展。实践对事物的矛盾暴露越充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就越深刻。人们只有在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认识和把握对象的本质和规律,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离开了社会的实践活动,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难以产生正确的认识,甚至出现教条主义的错误。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5]58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王明等人脱离中国实际,教条主义地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僵化地拿着“本本”生搬硬套中国活生生的现实,导致中国革命的重大失利。而毛泽东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从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正确的认识不仅形成于实践,还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实践能把主观的认识同客观的实践结果相对照,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正确的真理性的认识,才能得到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实践永无止境,实践检验和推动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永无止境。
第二,实践是历史重大课题产生的源泉。社会实践能推动社会历史的认识和发展,在于社会实践能够不断地提出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课题。历史发展重大课题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得到解决。没有社会实践发展及其创造的社会历史条件,任何历史发展的重大课题都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就是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和寻求解决历史发展重大课题的过程。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血泪斑斑的发展史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不断寻求救国救民之道,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中。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宣告失败,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中败北,维新变法仅存百日,义和团运动遭到联合镇压,辛亥革命虽推翻帝制,但却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与此同时,西方的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也先后出现,又相继离场。虽然经过了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中华民族却依然深陷苦难与被动挨打的局面。正如习近平所说:“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16]22历次斗争失败的历史实践,凸显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更凸显了“中国该往何处去”这一关乎民族前途命运的历史重大课题。
第三,实践是党的初心使命形成的源泉。深陷苦难又渴盼独立与解放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探寻了各种救国救民之道,力图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都在实践中遭到挫折,未能获得成功,亟需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引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开展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实践中奠定了自己的初心使命。党领导人民群众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而奋斗,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中国共产党推进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过程。
(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要实现初心使命,离不开历史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相互转化,并通过历史的实践逐步实现这种初心使命。
第一,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毛泽东曾将实践简要地表述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17]477。这就说明两点:首先,实践是人的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知和行的统一,不把知转化为行,不把主观见之于客观,不把实践的预期目的转化为现实的成果,就不能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就不能称之为实践。其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由于人自身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与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创造出相应的物质产品,因而这种“感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客观物质性。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结果同人们的预期目的相对照,可以检验人们预期目的的实现程度和实践成效。
第二,实践是物质与精神相互转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重视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否能够实现精神与物质的转化。“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8]152运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实践的主体,就能推动主体的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毛泽东深刻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基础就是社会实践。列宁认为,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19]329。也就是说,人们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手段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人们的实践正是实现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桥梁和基础。
第三,实践是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基础。党的初心使命是党的奋斗目标和美好愿望的体现,是一种主观形态的预期目标,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实现精神向物质的飞跃,把主观形态的预期目标变为客观形态的实践结果,实现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顺应历史和人民诉求的必然选择,党的初心使命形成于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广大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了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实践,才使党的初心使命逐步得以实现。
(三)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实践深化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实现,是在现实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在实践发展中螺旋上升的过程,是新时代开展新的伟大斗争,不断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过程。
第一,实践是推动初心使命实现的矛盾运动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运动的过程,初心使命的实现过程也不例外。实现初心使命的实践活动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实践是推动初心使命实现的力量;另一方面,实践也是制约初心使命实现的力量。这两个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既同一,又斗争,并且相互转化,由此推动初心使命的不断实现。如果没有这种矛盾与对立,没有这种同一和斗争,那么这种初心使命的实现过程就缺乏内在动力的推动。在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不同发展阶段,这种又同一又斗争的矛盾运动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运动形式,发挥不同的动力作用。当推动初心使命实现的力量在同制约初心使命实现的力量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战胜后者时,就会推动这一矛盾运动向着有利于实现初心使命的方向发展。总之,实现初心使命的矛盾运动是曲折向前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初心使命的实践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持续不断地同制约初心使命实现的力量作斗争,党的初心使命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和实现。
第二,实践是促进初心使命实现的螺旋上升过程。实践推动初心使命发展实现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实现初心使命的过程中,当一定历史时期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并产生满足新的需要的实践活动。新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更新的需要以及满足更新需要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满足了人民群众一个又一个需要。党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实践重心是要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即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并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使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加清晰,也就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也是实现人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表达。党在不同时期奋斗目标的提出及其实现,正是党的初心使命在满足人民幸福、民族复兴需要中不断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三,实践是实现初心使命的伟大斗争过程。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实现初心使命的重要课题。每个时代的主要问题又是这个时代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就要深入分析和把握新时代面临的新的挑战和风险。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大国博弈持续加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受到了深刻影响。国家霸权主义加大了对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干扰、打压、围堵和遏制,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因此,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9]列宁全集:第5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