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
张雷声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社会主义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来说,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势在必行。在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中,应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体现;在问题导向中提炼概括出反映其思想见解的“标识性的范畴”;从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的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境界的开创角度,阐释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1.5.86~9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创新的最新境界。它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也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乃至“五位一体”建设的行动指南。目前,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在经济学界已基本得到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社会主义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来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如何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提出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的看法。
一、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在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中,必须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体现。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根本所在,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价值取向。研究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题中之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重要体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坚守人民立场则需要瞄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了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1]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坚守人民立场则需要重视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了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等问题,“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2]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坚守人民立场则需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了如何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坚守人民立场则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进行党自身的革命性锻造,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4](P38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了如何以作风正党风、以党风赢民心,在从严治党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立场的坚守。因此,我们在研究和教学中,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贯彻。
一是批判学术界存在的贬低和否定群众史观的言论,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融入研究和教学中。有的人把“英雄”和“群众”并列,认为“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种看法似乎是在全面认识历史的创造者,但实质却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根本观点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5](P286)而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6](P304)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出了最为精辟的结论,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P1031)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不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违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也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二是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中存在的“去政治化”倾向,从意识形态与学术性相统一角度加强研究和教学。所谓“去政治化”,就是不考虑研究和教学到底是“代表谁”“替谁说话”“维护谁”的原则问题,而只强调“价值中立”,只追求一种学理上、逻辑上、概念化的满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从人民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发展起来的,它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宏伟大略,关于经济发展的谋篇布局,以及推进经济建设的思路举措等,都贯穿了鲜明的民生导向,彰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它以人民的需求为第一要务,以增进人民福祉为重要内容,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人民的精神渗透其中。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和教学中,要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经济学”的意识,既强调其坚守的根本立场又不忘其学理性的表达。这就是因为“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8]如果我们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离开了守正创新、铸魂育人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就会出问题,我们培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会出问题。
二、提炼概括“标识性的范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一门科学。它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时代课题,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以问题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概括并总结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在科学回答这一时代课题中上升为了“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因此,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范畴、命题经过严密论证而构成的。范畴是体系构成的基本元素,是思想见解的重要载体,是体系创新的核心依据。恩格斯曾经在评价马克思《资本论》中范畴的运用时说过:“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9](P32)同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的每一种新见解也都包含着“术语的革命”,反映新见解的“标识性的范畴”的形成正是一场“术语的革命”。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和教学中,在问题导向中提炼概括出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见解的“标识性的范畴”。
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在谈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建设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论断,并强调“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10](P329)习近平这里所强调的“标识性概念”,指的就是“标识性的范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不仅体现在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思想见解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提炼出的“标识性概念”上,体现在以提炼标识性概念为出发点,构建起“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上。
在研究和教学中,要讲清楚其理论特色、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提炼概括并把握其“标识性的范畴”。一是因为“标识性的范畴”是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思想见解的“纽结”,它使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思想见解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稳定性、开放性;二是因为“标识性的范畴”直接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色、理论创新。“标识性的范畴”是任何一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起着思想逻辑展开的关键性作用,也反映着这个思想体系的发展性、创新性。
概括来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标识性的范畴”主要有: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府和市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家治理、新发展理念、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现代化经济体系、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对于这些“标识性的范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原创性贡献的范畴,如国家治理、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主要是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出新的范畴,上升到理论高度;一类是具有创新性贡献的范畴,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府与市场、混合所有制经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要是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已有的范畴进行内涵上的丰富和发展。
就具有原创性贡献的“标识性的范畴”而言,例如,国家治理范畴。这是习近平在总结我国治国理政实践经验和借鉴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能够表达中国话语、彰显中国风格、体现中国特色的蕴含着丰富而深刻中国智慧的范畴。他以“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来概括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既说明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也反映了国家、政府在改革中角色定位的合理性、准确性、科学性。习近平的新概括、新表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标识性概括,真正体现了“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的意义。[11](P33)又如,新常态范畴。这是习近平在对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状况进行判断的基础上,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期间首次提出的范畴。随后,习近平则进一步全面地诠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形式、特征以及新常态下国家的战略发展。习近平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局发展的重大判断,也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明确宣示。“新常态”也就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的一个标识性范畴。再如,供给侧结构性范畴。这是习近平针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提出来的。使用供给侧结构性范畴,反映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结构性的,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范畴的提出,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将改善供给结构,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改革目标。如此等等具有原创性贡献的“标识性的范畴”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创造性。
就具有创新性贡献的“标识性的范畴”而言,例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范畴。该范畴由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后,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标识性范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习近平继承了这一范畴的提法,并将这一范畴的内涵作出了切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拓新,即从只包含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内涵,拓展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范畴内涵的这一拓新,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必然要求。又如,政府和市场的范畴。该范畴构成经济思想史发展的永恒话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内容的关键范畴。新时代,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习近平将政府和市场明确定位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2](P513)上。这一科学定位,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再如,混合所有制经济范畴。这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正式提出的范畴,其内涵初步界定为具有股份制的性质,并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13](P901)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路。新时代,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成为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新趋势。习近平丰富了混合所有制经济范畴的内涵,把混合所有制经济确定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关键环节,提出了“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问题。习近平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范畴内涵的丰富,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新境界。如此等等具有创新性贡献的“标识性的范畴”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创新性。
无论哪一类“标识性的范畴”,在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中,毫无疑问,都起着逻辑推进、逻辑发展的作用,都是我们在研究和教学中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方面。
三、阐释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中,阐释清楚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要求。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作过探讨。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发展我国经济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等“独创性的观点”,“这些都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10](P2)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改革开放前我们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和认识,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10](P3)毛泽东、邓小平在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同中国经济发展新实践的结合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理论,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的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其本源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新实践中,能够立足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揭示新特点新规律,勇于讲出“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提炼和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学懂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必须要了解它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从源头上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研读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以汲取理论的逻辑力量和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以此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14](P15-16)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和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所在,对今天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告诫全党,“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4](P26)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我们才能看到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而又严谨的阐述,才能进一步发现历史和现实中种种误读的危害和成因,才能提高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鉴别力、判断力。
阐释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还必须研究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10](P1)“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10](P2)这就是说,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必须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根本来开展。
第一,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论”。学术界有些人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武断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对于这个说法,习近平从两个方面作出了分析。一是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实质来看,习近平认为,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存在特点和历史上爆发的经济危机有所不同,但是,其根源和实质则是一样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失业问题严重、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事实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10](P2)他以此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今天依然放射出真理的光芒,就连一些西方学者也在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借以反思资本主义的弊端。二是从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研究来看,习近平认为,尽管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的研究“主要是从分配领域进行的,没有过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问题”,但是,他在该书中“用翔实的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认为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现象,而且将继续恶化下去”的结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10](P2)他以此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有生命力就必须分析新的情况得出新的结论形成新的成果。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过时的这两个方面的分析,启示我们在加强研究和教学中必须把握和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
第二,改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现象。学术界有些人力主用西方经济学代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实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与话语权出现了弱化现象,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不断被压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师资力量被严重削弱。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学习、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可以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10](P3)在研究和教学中,“不能食洋不化,还是要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大讲特讲,不能被边缘化”。[10](P7)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保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成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课程。同时,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的教学。在研究中,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鼓励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基本内容、实践发展等进行研究,推出创新性的成果;同时,也要支持一些学术期刊成为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阵地,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术生态环境。在研究和教学中,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设立并建设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现有教师的研究和教学水平,培养新生代年轻教师。
第三,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逻辑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探讨其理论原理的逻辑继承、逻辑脉络和逻辑发展中把握它们的“进路”,从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创新的内容,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和教学的根本。习近平从六个方面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创新。这六个方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10](P4-6)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的逻辑继承、逻辑脉络和逻辑发展,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10](P7)
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开拓,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开展研究和教学,可以使我们,使我们的学生,牢牢把握住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9,(13).
[2]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8-10-26(1).
[3]习近平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顺应人民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N].人民日报,2013-01-08(1).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