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准、透、活:讲好思政课的三个着力点
吴艳东
【摘要】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按照思政课内在的理论逻辑和教学逻辑,讲好思政课有三个着力点,其中讲“准”思政课是前提,它要求讲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把准价值引领的方向,精准对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讲“透”思政课是关键,它既指把理论讲彻底,也要把道理讲通透;讲“活”思政课是根本,它既指空乏的理论因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实践高度融合而变得鲜活灵动,也指思政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用鲜活的材料,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打造具有生命活力的思政课堂。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课堂特质;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吴艳东,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1.5.92~9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VSZ027)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以‘概论’课为例”(项目批准号:153037)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1]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将“讲好思政课”定位为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举措,也是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讲好思政课不仅是结果性评价,也是过程性评价,这里最关键是如何理解“好”,即如何把握讲好思政课的标准。基于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形成的理论逻辑和教学逻辑,讲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把课讲准讲透讲活。
一、讲“准”思政课是前提
讲好思政课的前提是把思政课讲“准”,从思政课的根本属性和课程目标出发去把握讲“准”的要义有三层含义,其一是讲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其二是把准价值引领的方向,其三要精准对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
讲“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讲好思政课的最基本前提。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究其本质而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修养与价值认同,其内容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都是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学说到底就是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入心入脑。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一套知识体系,也是系统化的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是奠基于科学的知识体系之上的。对大学生而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的体认是对“价值性”认同的前提,因此,思政课最基本的目标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目标的有效达成。讲“准”既要求从宏观上给学生准确地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历史、整体结构、内在逻辑和总体内容,从中观上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更要求从微观上给学生讲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若干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既要剥茧抽丝般聚焦教学重点、难点对知识点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知识逻辑连成线,进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理论逻辑和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若干问题的实践逻辑将呈“点”“线”状的知识形成知识“面”。实践证明,能否把思政课讲准,是衡量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力的重要标准。
把准价值引领的方向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一环。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人才把关定向的关键课程。为青年大学生引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是党和国家赋予思政课教师的崇高使命。知识性与价值性兼具的课程属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依托知识传授达成学生的认知性目标,这是实现个体知情意行循环转化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和价值引领,这应该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重头戏”。而始终把准价值引领的方向应成为思政课教师的高度自觉。列宁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2](P249)毛泽东也曾指出:“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3](P345)把准方向,从宏观层面说,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或规律,在纷纭变幻的国内外环境中不迷糊,使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奠基在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从中观层面说,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4](P173)在是与非、错与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等之间划出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即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反对错误的思想倾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反对错误的政治倾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反对错误的价值取向。[5](P22)从微观层面讲,就是要为大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各种心理、思想等困惑,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为他们指引人生的正确方向。
精准对接并回应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是讲“准”思政课的应有之义。解学生思想理论之惑,使他们找到精神层面的归属,是思政课的“初心”,既构成思政课教学的逻辑起点,也应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思政课教学要在变动不居的社会环境、教材内容、教学对象中寻找贯穿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具有基础性、根本性、长久性的问题,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起点,沿着答疑解惑的认知路径展开教学,以实现学生的“需求侧”与教师的“供给侧”高度契合。习近平指出:“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该培土时就要培土,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该施肥时就要施肥,该打药时就要打药,该整枝时就要整枝。”[4](P14)这些都强调思政课要因材施教,要有针对性,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增强“学情意识”,要像研究教学内容一样研究学生,注重教学对象的个性化特点,做到“精准施教”。特别是当前,被称为“数字土著”的“00后”大学生已成为思政课的主要对象,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善于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困惑,更有期待。这是教学对象的群体性特征,同时,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有着不同人生经验的学生在思想行为上也会表现出极富个性化的特质。讲准思政课必须直面而须臾不能脱离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精准对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二、讲“透”思政课是关键
在讲“准”的基础上把思政课讲“透”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讲“透”简言之,是指把理论讲“彻底”,把道理讲“通透”。
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7](P11)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真理问题的辩证法与努力探求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价值旨归。“彻底”是指事物的本质或必然,它抓住了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理论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论的彻底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彻底是讲透思政课的关键点,也是难点。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实际上着重强调了思政课教学要注重理论的彻底性,“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8](P34)同时指出了思政课教学应把握和处理好的重要原则,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最本质属性,坚守政治性关乎思政课的价值取向和存在根基,但“讲政治”必须得法。如果片面强调政治性而忽视学理性,满嘴政治上的“大道理”,讲不透“大道理”背后的历史规律、理论真谛、辩证逻辑;满堂皆是“马克思主义”,却展现不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逻辑力量,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简单地归结为几条原理、几个具体结论,或生搬硬套、为我所用地把马克思、恩格斯等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个别观点嫁接过来“裁剪”当下的社会现实,思政课教师在面对学生刨根究底的“诘问”时,定会“一时语塞”,思政课就会沦落为“政治说教”的“传声筒”和“吹鼓手”。“马克思主义思想工作的力量在于它的真理性,在于它能够科学回答每个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什么时候思想工作没有力量,就在于它缺乏真理的内容”。[9](P447)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最根本最管用的方法是将政治性寓于学理性之中,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
讲“透”思政课需把思政课中蕴含的道理讲通透。这里讲的道理既指人类社会发展和我们党治国理政之道,也指每个个体为人处世、做人做事之理。其一,讲透人类社会发展大势。思政课的重要职能之一在于帮助大学生辨别方向、选择方向进而坚定正确的方向。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发展总存在着多种方向的空间,而正确的方向则具有唯一性,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在于为个体引导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的过程中为他们指明社会发展大势,将道路自信根植于对社会发展大势的深刻洞悉。其二,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道理讲通透。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成为思政课教学非常鲜活而厚重的素材,讲好讲透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道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条主线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道,既要引导学生从广阔的历史视野,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元问题”,又要围绕理论与时代的互动,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的实践成就和历史价值等,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形成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清楚。其三,讲透思政课还要把大学生为人处世、做人做事的“小道理”讲通透。思政课教师是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人。伴随着学生心智的逐步成熟和交往环境的变化,大学生不仅开始有“我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的哲学追问,也开始不断思考“我”与“他”、“我”与社会、“我”与国家的关系;开始思考“人活着有没有意义”“人应该怎样追求自己的幸福”“人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人生价值大小究竟应该怎样评价”等人生困惑。思政课教师既要讲清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基本道理,又要深入浅出地将这些基本道理转化为大学生为人处世、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和要求,要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可以解释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理论,而且是一种可以解释和解决个人难题的人生理论,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三、讲“活”思政课是根本
是否讲“活”是衡量一堂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试金石,这里的“活”既指理论因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实践高度融合而变得鲜活灵动,也指思政课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运用鲜活的案例材料,呈现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特质。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自觉,还要求教师深谙教育教学规律,能够熟练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且发自内心地尊重、关爱学生,能够真正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上,和学生产生心灵和情感上的同频共振。
思政课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高大上”的理论因“接地气”而变得鲜活灵动,这是讲“活”思政课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而言,把思政课讲活,不仅要善于“用学术讲政治”,还要具备“用实践讲理论”的能力。思政课的特性、对象和目标要求思政课教学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思政课教学必须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省(市)情、校情,结合历史和现实,将理论根植在实践的土壤上,生动活泼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把思政课讲到学生的心坎里,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情感追求和内生动力。
讲“活”思政课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围绕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要求,立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现实需求,在坚守内容为王这一根本前提下研究多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内在规律,熟练而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方法是教学主体和客体发生联系的一种手段,是连接主、客体与各种实体的桥梁和组带。思政课教学作为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必须通过教学方法作为彼此联系的桥梁。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得法”,从原则要求上要尊重思政课教学规律,讲究科学性;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认知特点,体现针对性;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民主性;要坚决摒弃“搞花架子”的形式主义,追求实效性。形象点说,就是要努力实现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
讲“活”思政课要求教师打造活跃且有活力的思政课堂。这里讲的“活跃”,不只是外在表象上的“热闹一时”,而是教师充分发扬民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教师的亲和力得到充分彰显而呈现出的一种积极民主的教学氛围。而有“活力”的思政课堂,指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深度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内生动力,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成为师生、生生“思想火花碰撞”的课堂,成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成性”是有活力的思政课堂的鲜明特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如此,学生的“困惑点”消除了,“兴奋点”和“共鸣点”形成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的“好奇点”,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才是思政课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2020-01-16/2020-05-06.
[2]列宁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林泰.当代社会思潮评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