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大思政课:问题指向、核心要义与建设思路
史宏波 谭帅男
[摘要]“大思政课”理念,是新时代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要求和课程定位的鲜明逻辑主线。“大思政课”之大,不在于学生人数之多,不在于授课场所之广,也不在于授课教师之名,而在于教师是否自觉把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现实这三重核心要义融入思政课教学。也正因此,善用“大思政课”绝非一日之功,需从队伍建设、规律运用、体系构建等多方面着手,推动“大思政课”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思政课;问题指向;核心要义;建设思路
[作者简介]史宏波,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帅男,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1.9.63~68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精神谱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9AKS106)。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1]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如何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的重要指示。这一指示既为我们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遵循,又为新时代思政课如何守正创新打开了新思路、拓展了新视野。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应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来深刻认识为何要善用“大思政课”,尤其是要明晰“大思政课”的问题指向,明确“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厘清“大思政课”的建设思路,推动“大思政课”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
一、“大思政课”的问题指向
一般来说,思维的起点决定思考的结果,把握概念应该从问题着手。无论是从理论上深刻理解“大思政课”,还是在实践中扎实推进“大思政课”,都必须明晰“大思政课”的问题指向,从而精准把握“大思政课”的实践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绝不能仅仅把“大思政课”作为一个新概念和新术语来看待,而应清晰把握“大思政课”意欲破解的思政课目前面临的哪些困境和问题,思考“大思政课”如何才能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首先,“大思政课”应紧扣时代脉搏,以亲切可感的教育素材提升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带来学生对思政课的真喜欢。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德文版序言中曾问道:“这样一种首先是纯学术性的著作怎样才能适用于直接的宣传呢?在形式和内容上需要作些什么修改呢?”[2]这两个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进行思政课教学必须回答的问题。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源自统编教材。教材是教学的指挥棒,教材提供什么内容,教师就讲授什么内容,甚至还存在颇受诟病的“照本宣科”现象。统编教材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谨性,但也正是为了确保思政课教材的科学严谨和权威,教材内容不得不由概念阐释、论证推理和方针政策等组合而成,与时代和社会现实存有一定的疏离。这就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化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的现实要求。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创新发展,思政课教学已取得非常可喜的成绩,尤其是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变,教师普遍能够运用案例分析、问题探讨、多媒体教学等连接教材与课堂,“照本宣科”已经极少出现在思政课课堂上。然而,当教学形式日趋成熟定型,教学内容的吸引力问题就越发凸显,毕竟“内容才是王道”。况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在信息获取和知识占有上已经不再对学生具有天然优势,一些教师随心应手的“典型案例”“经典问题”,在学生看来却是老生常谈、味同嚼蜡。我们应如何丰富、创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列宁有段话可以给我们以指引,他指出:“工人特别容易明白和领会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因为这个纲领所说的,全是每一个有头脑的工人看见过、经历过的东西。”[3]因此,新时代思政课应强化“内容为王”的理念,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紧扣社会现实,在其中挖掘学生“看见过”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捕捉学生“经历过”的社会热点和问题,用以服务教学内容,这正是“大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抗疫这堂“大思政课”为例,在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中,能够挖掘出无数贴近学生生活的不平凡的平民故事;围绕中外疫情防控表现,能够引申出有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入讨论……这些全部都是教师能讲好、学生愿意听的宝贵教育素材,既能够为对经典案例产生“审美疲劳”的学生注入新鲜感,又能够以亲切可感的现实体验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因此,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紧扣时代脉搏、常讲常新,从而转变一些学生对思政课枯燥乏味的成见,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觉得有意思、愿意听的好课程。
其次,“大思政课”应能够以鲜活实践平衡思政课供需矛盾,带来学生对思政课的真肯定。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仅要“有意思”,还必须对学生“有意义”,即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生对全面发展越渴求,就越需要一套成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应对个人成长成才和社会大舞台的考验。也就是说,思政课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能够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与需求。思政课如果无力或无法满足学生的期待与需求,自然就会产生供需矛盾,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排斥,误认为思政课对自己“无用”“没意义”。这种供需矛盾,实际上是由思政课自身的双重适应性带来的,一方面思政课必须满足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必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成才需要。如果思政课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就无法实现内容供给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平衡,矛盾也由此产生。解决这一供需矛盾,需要教师善用“大思政课”,把学生从思政小课堂带入到由鲜活实践推动的社会大课堂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4]反之,如果思政课内容脱离实践、疏离现实、远离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就会使思政课的内容供给与学生的真实需求脱节,导致思政课的理论传授、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和学生的所见所闻与真情实感产生一定的割裂,从而使学生产生思政课“无用”“没意义”的负面评价。因此,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用鲜活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个人成才之“小我”与社会发展之“大我”,使思政课成为学生觉得有意义、必须听的好课程。
再次,“大思政课”应以生动现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带来学生对思政课的真信服。高质量的思政课不仅要有吸引力,还要有引导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仅用百年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中国奇迹”无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明显确证。但对于思政课来说,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仍然是一大难点。这是因为,用数倍于老牌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实现现代化转型也就意味着没有解决现代化问题的充足时间,而这些仍未解决的发展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衬托下会显得尤为明显,从而阻碍学生“四个自信”的生成。这就对思政课回应现实问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们既要理直气壮地阐释好如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又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直面错误思潮和社会问题,从而在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中把握变动不居的生动现实,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育素材,生成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大思政课”。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因此,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用现实的力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彻,使思政课成为学生觉得有道理、有说服力的好课程。
明确了“大思政课”的问题指向,我们就能够对其有一个方向性的把握:“大思政课”之大,不在于学生人数之多,不在于授课场所之广,也不在于授课教师之名,只要把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现实融入每一堂思政课中,就能讲出气势磅礴、铸魂育人的“大思政课”。
二、“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
弄清楚问题指向,我们便可总结出“大思政课”的三重要义:讲好“大思政课”就是要以宏大时代讲清使命担当,以鲜活实践讲好人民伟力,以生动现实讲透科学理论。但我们对“大思政课”的把握不能仅止于此,还必须厘清“大思政课”的逻辑机理,透视宏大时代、鲜活实践和生动现实的具体所指和相互联系,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大”之意蕴。具体来说,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大思政课”是激发使命担当的时代大课。关于“大思政课”立足的时代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次总的背景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7]这里提到的“总的背景”,就是“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该说,讲好了这“两个大局”,就是把准了时代的脉搏,也就能讲出“大思政课”的第一重要义——宏大的时代。要讲好宏大时代,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能避讳谈论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要讲清楚“两个大局”,就必须讲清楚其中蕴含着的危机与机遇,而无论是讲“危”还是讲“机”,都不可能避开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辩证地看,危机和机遇皆蕴含着矛盾问题,如果矛盾问题得不到化解而不断叠加,就会生成危机;而如果找到矛盾问题在演化中隐藏的解决空间,就能寻得化危机为生机的机遇。因此,讲好“两个大局”,就必须聚焦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并由此生发出对中国发展过程中“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8]的认知。通过对这一辩证关系的讲解,让学生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的同时,也对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有深刻的了解。二是要讲明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与“不变”。“两个大局”不是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蕴含于其中的机遇与挑战时刻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因此,想要全面把握“两个大局”,就必须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与“不变”。所谓“变”,就是指面临变动不居的国内外环境,中国不断调整应对方式和建设方法而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量变;所谓“不变”,就是在时代课题和破局方法阶梯式递进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质的不变。只有讲清楚上述“变”与“不变”的社会关系,才能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建设的、什么是应该摒弃和斗争的,从而在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三是要结合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个人如何在其中应对?这是立足宏大时代的“大思政课”必须解答的重要课题。要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厚植青年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激扬青春理想的历史使命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创新局的责任担当,凸显“大思政课”的“大格局”。
第二,“大思政课”是呈现人民伟力的实践大课。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9]理论源于实践,个人的发展和成长也只能通过实践来推进。带领学生走出书本与理念的“象牙塔”,走入生活与实践的“试验田”,是“大思政课”的第二重要义。一方面,富有实践性的“大思政课”要立足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要通过问题研讨、交流辩论等方式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信息多寡形成的‘知沟’已渐趋消失,但由判断力强弱所致的‘智沟’却愈发凸显”。[10]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是志向高远,还是随波逐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仅仅通过理论的灌输是无法培养的,必须借助实践的力量。教师要从学生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敏感尖锐的问题切入,与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把社会实践活动变成现实课堂,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适时引导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让思政课惠及学生一生。另一方面,“大思政课”讲实践要坚持“术”与“道”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人民伟力的感知。《人民日报》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这一时代命题的报道中,末尾写下了这样一段总结:“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那里,有人民的英雄,有英雄的人民,有‘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的阔步向前。”[11]我们运用实践这一鲜活的思政课素材,不仅是要培养积极有为、行胜于言的优秀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于为人民服务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讲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其主体是人民群众,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概言之,必须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鲜活的实践带入课堂,让学生从中汲取磅礴的人民伟力,自觉投身于新的伟大征程之中。
第三,“大思政课”是阐释中国之治的理论大课。“大思政课”的第三重要义,是要结合生动的现实,用事实的力量讲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生动的现实,不能只停留在对当下发生事件的描述和分析上,而必须扩展视野,贯穿古今、联通中外、指向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教师要带领学生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找寻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在500多年的世界社会主义史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中国人民100多年不懈斗争的近代史中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体会初心使命,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学史明志,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我们要利用好学生身边发生的最直接、最生动的现实资源,通过中外对比展现中国之治。体现在当下的思政课中,就是要讲好中国抗疫的大胜利和中国脱贫攻坚的大成功。一方面,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场大考,而在这场大考中脱颖而出的是“中国答卷”。因此,新时代讲好“大思政课”,就是要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阐释好中国人民“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12]的伟大抗疫精神,让中国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转变为学生对中国之治的强烈自信。另一方面,摆脱贫困是困扰世界各国的治理之痛,而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因此,新时代讲好“大思政课”,就是要凸显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优越性,阐释好“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13]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让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壮丽史诗转变为学生接续奋斗的坚定信心。
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汇的时代背景、人民群众推进中国发展的鲜活实践、古今中外彰显中国之治的生动现实,构成了“大思政课”的三重基本要义。这三重要义,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一则宏大的时代是讲述鲜活实践和生动现实的背景,但时代也只能通过实践和现实才能得以表征,从宏大的、遥远的形态转化为具体的、现实的形态;二则凸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现实,又是由人民群众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实践推动的。“大思政课”这三重要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大思政课”的逻辑机理。因此,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把宏大时代、人民实践、生动现实融会贯通起来,让学生深刻领会人民在时代中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创造现实、在现实中引领时代的历史展开过程。
三、“大思政课”的建设思路
我们对“大思政课”何以提出和具体所指的讨论,其着眼点或落脚点在于如何真正办好“大思政课”。这就需要我们遵循“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根本要求,厘清“大思政课”的建设思路,从队伍建设、规律运用、体系构建等方面着手,切实办好“大思政课”。
一是要强队伍。所谓队伍,就是“大思政课”理念的直接践行主体。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大思政课”理念得以有效展开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此,“大思政课”的建设思路自然要从队伍建设谈起。首先,要鼓励引导思政课教师“走出去”,让讲社会实践者懂社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4]办好“大思政课”亦是如此,而且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毫无疑问,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政治修养、思维方式、人格魅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但善用“大思政课”,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实践和现实的深刻把握。因此,要积极主动为思政课教师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创造充分条件,保证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物质保障来进行调研、实践和学习,通过对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与体悟,深化教师对社会现实的把握,自觉将鲜活实践和生动现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其次,思政课教师要主动作为,把社会上符合授课要求的教育主体“引进来”,让懂社会实践者讲社会实践,共同讲好思政课。“毫无疑问,思政课教师应当而且必须作为重要主体参与到善用‘大思政课’的实践中。但是,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命题践行主体的理解,如果仅仅限于思政课领域,囿于思政课教师,那么,便有意无意间将这一宏大命题窄化了。”[15]因此,“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应该只限于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还要把全党全社会的精兵强将、行业翘楚纳入进来,作为授课教师,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助力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这里要注意形成一定的机制和制度,确保受邀请的授课教师能够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真正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来,根据思政课各门课程的授课要求和教学要点来设计授课内容,坚决避免把各门课都上成“形势与政策”课、讲成“人生体验课”。总之,就是要充分调动起一切育人主体,既要提高“大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又要丰富扩充“大思政课”教师队伍,专兼职密切配合,共同讲好“大思政课”。
二是要找规律。规律即法则,掌握了规律,就能掌握事物或现象发展的逻辑趋向和发展趋势。时代、实践和现实不是天然地就能运用于思政课堂之中的,只有“当我们能够自觉地将其中的教育元素挖掘出来、整合起来,运用于立德树人的过程之中时,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便会成为极具教育效力的‘大思政课’”。[16]因此,要办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还要加强学术研究,找到对各种教育元素进行挖掘、整合和转化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生动的社会现实向教育素材转化的规律。思政课的素材转化是一门大学问,如果授课教师只是简单地基于自己的价值预设,把搜集到的事实素材做“削足适履”式的裁剪加工,用以证明教材中的结论,就会陷入“伪实证”的陷阱之中。基于这样的素材进行的思政课讲授,是经不起社会现实的考验的,一旦之前所用的事实全貌展开或是与之前所用事实相反的事件发生,授课的逻辑就会不攻自破,甚至动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同。因此,要讲好“大思政课”,必须把握好教育素材的转化规律。如何让现实素材既能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实现教学目标,又能避免牵强附会的“伪实证”授课?如何让现实素材既能够被思政课教师所驾驭,又能够适合于学生的思想需求和接受规律?这些都是有关善用“大思政课”的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串联规律。教育素材转化完成以后如何与理论结合起来,是讲好“大思政课”要处理的另一个理论问题,其关键就在于找出理论与实践相互串联的规律。理论与实践的串联具有两重维度:一是用实践证明理论;二是用理论指导实践。而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前者常常会被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课堂内容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后考试也侧重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这对学生来说,熟悉理论、熟记知识成为思政课学习的目的,而确立信仰、掌握方法则退居次要位置。基于此,研究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结合,就是要研究如何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变为学生的思维运作,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中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学会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三是要建体系。前述两点都是从善用“大思政课”的主体条件出发来谈建设思路,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外部条件的保障亦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大思政课”肩负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大担当,靠一节课、一次讲座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建立起纵横贯通的大体系,久久为功。要建设大中小学各学段纵向衔接的思政课课程体系,把握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教师要深研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规律,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一体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加强对学生的悉心教育和引导,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还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横向协同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只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旦家庭教育、社会现实和课堂教学内容发生冲突,学生很容易偏向于遵从父母辈的“老经验”和社会的“潜规则”,从而大大削弱学校教育的效力。要避免这种“一加一小于二”的困境,就要搭建体系,做好家风建设、清朗社会风气,形成家校社三方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另一方面,“大思政课”讲述有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大内容,靠一个老师、一所学校完不成,必须搭建共建共享的大平台。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幅员辽阔的疆域,每天都会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真实故事,这是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给予思政课教学的馈赠,是最鲜活、最直接的思政课教学素材。因此,要搭建一个全国共建、资源共享的“大思政课”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提炼善用“大思政课”的规律,在资源大共享中挖掘讲好“大思政课”的典型素材,在教师大协作中形成发展“大思政课”的育人合力。
参考文献:
[1][7][1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4.
[3]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6.
[4][5][1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6][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505-506.
[8]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J].求是,2021(2).
[10]陶志欢.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困境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1).
[12]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
[13]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
[15][16]沈壮海.“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考与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