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中的引领作用
王燕
[摘要]鼓励引导青年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集中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内在地具有组织、引领并指导青年大学生阅读马列经典的天然优势,发挥这些优势可以有效化解经典著作与大学生之间的时代间隔与心灵距离,潜移默化地提升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读懂、弄通、会用”马列经典的能力,增强青年大学生阅读马列经典的主动性和获得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王燕,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1.7.99~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基于主体能力维度的‘幸福’研究”(项目批准号:18ZXA001)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探索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源和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重要性,不仅要求共产党人“专心致志、原原本本”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号召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多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青年大学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其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青年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让尊重、敬畏且自觉研读马列经典在大学校园中蔚然成风,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使命。
在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中,四门本科必修思政课程都有阅读文献的要求,教材开列的阅读文献绝大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流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简称“原理”)课集中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课程内容源自原著,是经典著作所蕴含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高度凝练和浓缩。因此,学习、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本身就应当成为“原理”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几门思政课程相较而言,在运用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的问题上,“原理”课既责无旁贷,又独具优势。“原理”课的任课教师既要争当“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典范,又要潜移默化地厚植学生阅读经典的自觉意识和能力,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正成为青年学子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
一、提供经典著作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内涵,帮助化解时代间隔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不是书斋中的学者,他们的论著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针对当时理论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作的。弄清时代状况、联系“原本”读文本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方法。“原理”课毕竟不是经典著作导读课,当然不可能详尽深入地阐释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同样离不开对历史背景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自觉地植根于时代和实践之中,他们的观点和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2](P676)因而必须要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来予以阐明。“原理”教材的导论部分在阐释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之后,紧跟着就从创立和发展两个角度概述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阐释了19世纪4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和内在矛盾、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出现的新特点。这种介绍尽管是粗线条的,但也已经大致勾勒出了经典作家们身处其中的那个时代的图景和所面临的时代课题。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内涵广泛,既包括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等这些实际的客观状况,也包括当时的理论环境或思想状况。经典作家都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思想史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3](P67)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论著中,我们都能看到他们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这三种思潮的批判、继承和改造。在“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时,必然要引入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和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以及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新社会的展望,而这些内容恰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赖以产生的深度理论背景。
“原理”课一方面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经典作者的写作背景,另一方面还能引导他们把经典著作与生动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在学以致用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时代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经典作家的著作与现时代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历史间距,它们的价值和意义既取决于其所包含的真理性的内容,还取决于阅读者将这些跨越时空的普遍性内容与现实“关联”起来的能力。青年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现实关照和问题意识不足,容易产生距离感。“原理”课要向学生阐释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及其致力于改造世界的理论使命。这就为青年大学生研读经典指明了方向和方法:既要多读书,又不能“死读书”。换言之,要把经典作家的“本本”与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需要贯通起来,以现时代面临的实际问题、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和实践之问的过程中展现经典的当代价值。
“原理”课不仅教导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还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法“以身示范”,帮助学生跨越历史“时差”,使其在阅读经典时主动实现从原初历史语境到当代语境的转换。例如,《矛盾论》是毛泽东在陕北窑洞中写下的名篇巨著,也是“原理”教材指定的阅读文献。毛泽东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4](P322)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旧矛盾、内外矛盾复杂严峻,我们提出“四个全面”就是紧紧抓住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在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我们既注重总体规划,又突出“问题导向”“扭住关键”“精准施策”,这些都是对《矛盾论》的自觉运用。“原理”课以这样的方式讲授矛盾分析方法,既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又拉近了经典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经典的当代价值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命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和伟大成就是经典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最鲜活、最可靠的证明。
二、提供专门知识和思维训练,帮助提升阅读经典著作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兼具思想性和学术性的文本,对读者的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马克思的著作,不仅理论背景更为复杂,而且话语体系的理论性、学术性、逻辑性、思辨性更强。假若学生对原著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或专业术语不解,必然觉其“玄奥高深、晦涩难懂”,进而对阅读经典产生畏惧感。所以,要切实增强学生读经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是要提高其阅读和理解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开卷阅读,还要助其“读进去”“读得懂”。这也正是“原理”课大有可为之处。
我们以经典著作中使用的术语为例。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实现的理论革命离不开学术用语的创造和使用。这些用语有些是以往的思想家已经使用过的但被经典作家赋予了新的含义,有些则是独创性的新范畴。如实践、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阶级、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等,它们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基石,具备关于这套话语体系的专门的知识是读懂经典的基本功。例如,“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奠基性范畴。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中外哲学家早就提出并使用过这个术语。可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从前的一切旧哲学的失误就在于缺乏实践的观点。显然,马克思是在不同于旧哲学的意义上来理解“实践”的。可是,他并没有在文本中给“实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在这个“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我们看到的是“感性的人的活动”“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等诸如此类的表述,那么,“现实”“感性”又当如何理解?“原理”课就是从这份重要的文献说起,结合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相关表述,条理清晰地阐释了实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只有明白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才能真正读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批判,才能领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新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论断的真谛。
概念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性学习,它也在无形中训练着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对于阅读“老祖宗”的书具有特别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其所揭示的规律性内容与日常生活经验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对惯于经验思维,片面追求趣味性、生动性的读者来说自然就会感到枯燥、晦涩。这并不是理论本身缺乏吸引力,而是读者缺乏超越感性、直观,从现象、经验上升到“理论”的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所以能够超越其身处的时代、透视出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本质和发展的方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科学的理论思维。强化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原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贯穿于知识传授之中。例如,物质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教学内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的东西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5](P511)而是从各种具体的感性存在物中抽象出来的、反映其“共同属性”的概念。当我们能够把各种有形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即意味着具备了超越感性、具体,把握事物共性或普遍性的抽象思维能力。此外,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范畴和原理也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原理”课讲授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潜心学习经典著作也是训练思维的重要途径,但在相关知识储备和理论思维能力本身就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与经典之间展开实质性的“对话”。
能力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因能力不济而“读不进去”“读不懂”是阻碍大学生自主阅读马列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原理”课是面向全体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思维训练,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读懂弄通经典著作的能力,潜移默化地为克服“畏难情绪”“抵触情绪”、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变积蓄力量。
三、概括提炼基本原理,帮助掌握经典著作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物质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这些文本的价值和生命。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6](P382)学原著、读原文的直接目的是追本溯源,学习和领悟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未留下专门阐发这些原理的著作,它们蕴含在经典作家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或者对某些学说的批判中,需要总结、提炼才能显现出来。例如,《反杜林论》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之一。恩格斯认为此文对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和方法论做了“比较连贯的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多数问题都在其中的某些章节中谈到了。但它毕竟是为清算杜林的错误观点而写的一部论战性著作,恩格斯在序言中也提到,由于“杜林先生的‘体系’涉及非常广泛的理论领域,这使我不能不跟着他到处跑,并以自己的见解去反驳他的见解”。[5](P10-11)尽管恩格斯已经使消极的批判变成了积极的批判,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这部大部头著作中透过大量的资料性内容,抓住“论战中所作的正面阐述”也并非易事,难免也会跟着作者“到处跑”,既分散了精力又掌握不了原著的精神实质。
因此,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直接文本依据,但切莫以为只要打开文本,基本原理就会毫无遮蔽地自动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们毕竟不是为专门、系统地论述基本原理而作的。假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一无所知,即使阅读经典也未必能抓住根本,或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甚或造成对原著的误读和曲解。例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青年时期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此时马克思的思想总体尚受制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理论逻辑,其异化劳动理论以及共产主义思想都带有明显的先验主义的哲学色彩。然而,一些西方学者却用这部著作来统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逻辑,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人本主义。这些学者高度重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但对诸多问题的理解却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也就是说,即使阅读相同的文本,不同的读者也会读出截然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图景。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所遭受的各种攻击最终都会指向基本原理,而不是著作本身。所以,必须把读原著与悟原理有机统一起来,“既要从原著中掌握原理,又要以原理为指导来阅读原著”。[7]这样既可避免误读,又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让阅读经典真正成为掌握“看家本领”的重要途径。
“原理”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主体内容,集中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这些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以贯之的精髓和灵魂。相对于经典著作来说,“原理”课讲授的基本原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青年大学生在短期内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例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也是“原理”教学的重点。教材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入手,分别阐释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以及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等观点,既科学地揭示了各观点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还兼顾了这些观点在中国的具体应用,既具有高度的理论性、思想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这样,学生可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高效、准确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精华。有了这样的铺垫之后再去阅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反杜林论》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对阶级斗争的根源以及对国家、法律、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的全面剖析、对唯物史观的概括性说明等,定能更加深刻地体会恩格斯在这两部著作中对历史唯物主义所作的“最为详尽的阐述”。
当然,作为一门公共课,“原理”课讲授的内容是高度概括的,它呈现给学生的是经典作家经过科学研究得出来的结论,略去了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以及分析、论证等环节,虽然简明扼要、便于识记,也容易将其简单化、公式化。只有回到经典著作中去,在这些理论产生的历史语境和逻辑进程中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其丰富内涵。例如,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经济唯物主义”“庸俗进化论”的批判,我们就能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和个人意志的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基础理论,从而避免把唯物史观片面化、庸俗化。所以,习近平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8]但这并不是对“原理”课或教科书的否定。对于绝大多数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原理”课和教科书是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入口。从整体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如同获得了一个向导,在研读经典时可以避免走弯路或陷入迷途,从而大大增强读书的获得感。
四、彰显经典作家的人格魅力和崇高追求,帮助提高经典著作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既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也是经典作家们胸怀远大理想、自觉担当历史责任的必然结果。我们倡导青年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是为了汲取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还是为了真切感悟经典作家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而不懈奋斗、无私忘我的伟大品格,用经典涵养正气、升华境界、坚定理想信念。这就需要青年学生能够主动地将经典著作与经典作家本人联系起来,能够体悟到那些洋溢在字里行间中的远大理想、顽强意志和高尚的情操。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一直常抓不懈,但青年大学生对经典作家本人的了解总体来说仍然十分有限,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价值追求的体认总体来说仍较为表面和肤浅。“原理”课既是专业、系统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舞台,也是生动、形象地展现经典作家人格魅力和崇高追求的舞台。
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创立者、后继者的智识、品格、境界、经历等息息相关。“原理”课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这个问题时,从思想史的维度引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从出生、家庭、学习经历,到人生志向、思想转变、理论研究和参与革命运动的过程以及意志顽强、奋斗不息的晚年生活。这番介绍虽然篇幅短小,但内涵十分丰富。既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也展现了他们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凡之处。教材尤其提道:“从优越的家庭条件和卓越的个人才华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全有可能跻身所谓的‘上流社会’,求得令人羡慕的个人前程”。[9](P6)但是,面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病和劳动群众渴求解放的呼声,他们都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和坎坷的革命之路,即便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目标始终如一。像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在这条革命道路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无论遭遇何种苦难,他们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路。对于正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人来说,经典作家们“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质令人尊重和敬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原理”课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格力量看做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并不断与时俱进的重要的主体条件或内在动力,自然且自觉地将经典作家的伟大一生和伟大人格与其理论创造关联起来,这就在经典作家与大学生之间搭起了一条情感纽带,为青年学生“亲近”经典奠定了情感基础,润物无声地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10](P424)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经典作家全部理论创作和革命实践的终极追求。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经典作家们将自己全部广博的知识和整个生命都交给了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们不畏艰辛攀登科学高峰的全部目的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锻造理论武器。“原理”课在导论部分即鲜明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指出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共产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事业。经典作家之所以始终牢固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不是单纯地出自对苦难群众的同情与悲悯,更不是来自神的启示或信仰。“原理”课通过与唯心史观的对比,分析了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阐释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最终落脚为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原理”课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分析入情入理、情理交融,就是要在青年学生的心中描绘出一幅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画卷,增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当学生带着这样深厚的感情去阅读《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就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1](P42)这个论断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道义力量,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P53)所以,“原理”课具有把知识教学与价值引领融合起来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天然优势,它能帮助学生了解经典作家的志向与追求及其著书立说的初衷和使命。通过这样的铺陈,就能进一步缩短经典著作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在其内心里萌发出渴望阅读经典的种子。
在青年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要从根本上改变马列经典在大学生的阅读书目中长期弱化的状况,不能仅寄希望于广大青年学生的个体能动性,必须要精心引导并适时地给予有效的指导。“原理”课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战场,同时也具有组织、引领并指导青年学生研读经典的独特优势。发挥“原理”课对经典阅读的支撑作用,既要积极推动马列经典进课堂、营造“读经典、悟原理”的学习氛围,更要在阅读主动性、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质量上下功夫,使得马列经典真正成为学生好读、乐读、读得懂、用得上的精神食粮,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了解和领悟马列经典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本及其解读[N].光明日报,2015-08-12(13).
[8]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学习时报,2010-10-25(1).
[9]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