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
秦宣
[摘要]普通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刻把握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基本原则,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开好这门课,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正确处理教育教学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建设;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作者简介]秦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1.6.84~89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普通高校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增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高校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本人拟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思考。
一、深刻把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原则
要真正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实效,广大教师必须提高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认识,准确把握开设这一必修课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充分认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时代新人的意义。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重要问题。一个国家中,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教育也总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建设中发展、壮大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1](P6)
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是我们党领导教育事业发展的优良传统,是普通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从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意义。
第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教育教学,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教育教学,让青年学生准确理解、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掌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二是通过教育教学,让青年学生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清醒认识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增强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的自觉性。三是通过教育教学,让青年学生全面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人民至上、崇高信仰、历史自觉、问题导向、斗争精神、天下情怀等理论品格和思想风范,使青年大学生增进对这一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四是通过教育教学,让青年学生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理论,也能得到许多思想的启迪、战略的启蒙和智慧的启示,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第三,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应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教育的必修课。开展本课程的教育,应该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坚持政治性原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一定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广大教师要增强政治意识,“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不当旁观者,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守护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前沿阵地”。[2](P327)
二是坚持系统性原则。一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进行讲解,突出这一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二要将这一思想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进行讲解和阐释;三要将这一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讲解和阐释;四要把这一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进行讲解和阐释。要通过这些讲解,让青年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
三是坚持针对性原则。要加强问题意识,突出教学内容的现实针对性,针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提出的问题,针对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青年学生思想实际,释疑解惑,帮助青年学生清醒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本领。
四是坚持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思想之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我们党统揽“四个伟大”、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这一思想形成发展的亲身经历者、见证者。因此,开设本课程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紧密结合并全面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带来的历史巨变,用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帮助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二、全面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从一般性教学来说,讲授一个理论体系、一种主义、一个思潮,有一些共同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这个思想提出了什么问题,即它的理论主题或研究对象是什么?二是这些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即这一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三是这个思想围绕它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哪些创新,即它的创新观点有哪些?四是这个思想指导实践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接受了实践的检验?五是面对现实,还有哪些问题提出后没有解决?面向未来,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提出来加以解决?六是这个思想产生了哪些外部影响,即这一思想的世界意义或国际意义有哪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这一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3](P14-15)党的十九大还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之后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九个方面。这些概括和论述都是我们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重点要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讲清楚这一思想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要讲清楚这一思想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说明这一思想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讲清楚这一思想形成发展的国内背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在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挑战并存,说明这一思想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讲清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自身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说明这一思想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讲清楚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呈现的新态势,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的积极影响,说明这一思想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第二,讲清楚这一思想的主题,即这一思想的研究对象。要从理论上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主题是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围绕这一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第三,讲清楚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系统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观点,充分讲解党的十九大概括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和党在新时代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讲解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容,系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部署,还要充分讲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的“新发展理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等新内容。
第四,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我们之所以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这一思想铸魂育人,是因为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讲清楚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我们认为,讲清楚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一是从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结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世界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170多年维度看,这一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况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三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00多年维度看,这一思想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的新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使中国强起来的理论体系。四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多年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五是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维度看,这一思想围绕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六是从党的自身建设维度看,这一思想着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提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构建起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符合时代发展和长期执政要求系统完备的党建理论体系,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七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维度看,这一思想以新的历史站位、宏阔视野、战略眼光反映了时代发展变化的丰富内涵,以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思想体系回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为在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南,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第五,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阐释这一思想所彰显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展现的真挚人民情怀,贯穿的高度历史自觉,体现的鲜明问题导向,充满的无畏斗争精神和为人类谋解放的天下情怀,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和人格魅力的科学理论,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培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阐释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介绍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的基本内涵,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三、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邓小平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4](P108)习近平也曾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P330)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一定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它的直接思想来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因此,要讲好这一思想,广大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第二,一定要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原著和党的文献。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教师,必须熟悉《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文件,尤其要熟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的内容。同时,要随时关注习近平最新讲话精神,及时把习近平讲话精神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
第三,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要帮助青年学生客观认识中国和世界,教师必须对当今世界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这一思想中的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也是习近平在重大国际场合和外交场合提出来的,离开当时的国际背景就无法把握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当代青年是在开放的世界中成长起来的,是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中逐步走向成熟的。他们是网络上的原住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教师。网上充斥的各种信息也会给他们带来诸多困惑。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帮助青年学生明辨是非,掌握人生正确发展方向。
第四,要有深厚的历史视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讲好这门课,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历史视野,还需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习近平曾要求我们:“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5](P15)因此,广大教师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要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注重加强课程中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以科研促教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有许多新理念新论断新战略,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理论性,需要加强深入的学理研究。比如:什么是新发展阶段、如何理解新发展阶段?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什么是新发展格局,如何建立新发展格局,等等。诸如此类问题,青年学生特别关注,也需要广大教师在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之后加以解答。此外,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还有许多重大现实问题,也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比如,如何认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既合作与斗争的关系?
四、要正确处理好教育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曾明确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5]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总要求,为我们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还需要正确处理好如下几对关系:
第一,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正确处理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关系,为此要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内容作适当剥离,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育教学留出一定的空间。二是要处理好与中学思想政治课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既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提升。三是要处理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其他几门课程的关系,要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教学作适当的分工合作,既要注意内容的全面性,又要注重把握教学重点。
第二,要注意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关系。近几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慕课、微电影、微视频等教学形式日益丰富,弥补了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方面的不足,适应了青年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但我们仍然认为,在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关系方面,一定要做到内容为王,广大教师务必把教学内容放在首要位置,所有教学形式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展开,不要用眼花缭乱的教学形式冲淡了教学内容。
第三,正确处理好学习教材与原著的关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统编教材还没有正式编写出版之前,目前可供我们使用的最具权威性的教学参考书就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另外就是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我们认为,要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广大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青年学生熟读习近平的讲话原文,引导青年学生充分认识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而增进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关系。在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出现之前,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探索线上教学的方式,有的学校采用了慕课形式,有的学校采用了网络视频课形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得不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方式。我们认为,这些教学方式是一种特殊时期的应急办法,可以适当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但疫情过后,则必须处理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关系。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可以有机结合起来,但线下教学仍然应该占主导地位,不能用线上教学完全替代线下教学。
第五,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近几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素材。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起到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但也不可否认,有些学校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效果欠佳。我们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搞好这门课的教学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但在实践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使实践教学服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二是要实现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而不是用实践教学替代课堂教学;三是要搞好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并建立必备的条件保障机制;四是要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