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的课程目标体系
杨威 管金潞
[摘要]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中,思政课课程目标逐渐由学科课程目标、学段课程目标向课程目标体系转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动了课程目标体系的形成,课程目标体系指引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向。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确定需要考虑思政课教学的复杂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以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系统性。建构合理的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要做到课程总目标的一体化设计、学段性目标的一体化衔接和学科分目标的一体化贯穿。课程目标体系有赖于通过有效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保障来实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目标体系
[作者简介]杨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金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1.9.69~7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项目批准号:20AKS018)。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目标,是对思政课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是思政课教学所要达到的规格,在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定向与定位的重要作用。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体系”这一重要概念,并对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体系作出具体规定。课程目标体系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思政课课程目标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发展导向。本文拟从课程目标体系的角度探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特别是一体化建设的方向引领、目标建构及其有效达成等问题。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与课程目标体系
思政课是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课程目标集中体现着这一关键课程的特殊职能,标示着思政课教学的预期目的,牵引着思政课建设的发展方向。思政课课程目标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进入新时代,思政课课程目标逐渐由学科课程目标、学段课程目标向课程目标体系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了课程目标体系的形成
从学科目标、学段目标到目标体系,思政课课程目标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规律性认识逐渐深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根本地位、历史使命和价值目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因而思政课目标必然具有综合性和体系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趋势,这种一体化首先体现为目标的一体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2]提出要从总体上设计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方案》以“目标体系”的概念正式对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进行了体系化表达和建构。由此可见,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直接推动了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形成。
党和国家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力推动了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其中在方向、目标、定位上的整体把握、系统设计与协同推进是一体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为推动和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把课程目标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设计,要更加注重不同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层次性、贯通性,制订统合大中小学各学段各科目的思政课目标体系。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提出,打破了以往单一课程目标、学段课程目标相对独立的表述方式,由学科目标、学段目标向目标体系过渡发展,更加凸显从整体上、体系上把握与表述新时代思政课课程目标。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在总体目标、方向定位上认识的逐步深化,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的重要理论成果。
2.课程目标体系指引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向
课程目标体系是思政课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的时代产物,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课程论角度看,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案》指出,通过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其中,“课程目标的主要作用是为组织课程、选择课程内容、指导课程实施、进行课程评价提供依据”。[3]思政课课程目标围绕“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展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方向。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目标服务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体系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思政课的学科知识脉络与学生接受机制为内在逻辑构建课程体系,在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开设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根本性质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要求我们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应着眼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结构和发展规律,分学段、分层次,逐层递进,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一体化。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打破各学段课程目标割裂、分离、叠加的状态,使其成为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是学科分目标、学段性目标、课程总目标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必须进行一体设计、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课程目标必须在学科目标、学段目标基础上熔铸成一个整体和系统,体现整体引领与系统规划的特点和功能。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旨在从纵向上实现课程目标的衔接性。高学段课程目标是低学段课程目标的延展和深化,低学段课程目标是高学段课程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旨在从横向上实现课程目标的贯通性,实现大中小学不同学科课程目标的横向连接,形成分层实施、逐步细化的课程目标层次,通过各学段具体目标的有机串联,形成层层细化的课程目标系统,协同推进上一层级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确定的基本依据
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不是由各个课程目标简单叠加而成的,而是有其自身构成的基本依据。具体而言,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确定需要考虑思政课教学的复杂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以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系统性。
1.思政课教学的复杂性
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独特属性,具体体现为意识形态性、综合育人性和不可替代性。思政课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传授,它的根本目标在于培育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教学论的视角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既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过程,或者说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即对学生有计划地、系统地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4]思政课教学目标具有特殊的价值指向,旨在将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作为思政课教学所要培养的人的标准和规格,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统一。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是一个长时性、综合性、复杂性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思政课教学具有较大的困难性和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必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统筹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
思政课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时序的复杂性以及思政课所承载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思政课目标的多样性与系统性。思政课教学要实现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必须处理好不同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处理好分目标与总目标之间的关系,实现总目标的合理分解与分目标的有机组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体系。依据《方案》对于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表述,课程总目标可以分为政治认同目标、家国情怀目标、道德修养目标、法治意识目标、文化修养目标等类目标。从目标序列看,一是划分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课程目标序列;二是表现在同类目标在不同学段的不同目标要求。比如,在法治意识目标方面,小学阶段要求“知道宪法有关常识”,初中阶段要求“具有初步的宪法意识、法治观念”,高中阶段要求“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大学阶段要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从而体现为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多维多层目标体系。由此可见,思政课目标体系的这种设定方式,正是对思政课教学复杂性的具体回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规律。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教学等多方面内容,覆盖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领域,因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要求思政课课程目标的确立需要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必须超越学段目标和分科目标零散孤立的存在方式,形成一个完备严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在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系统性、整体性和理论化层次最高的课程,具有把其他类型、性质的教育渠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进行整合的功能。”[5]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发挥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也是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协同育人的过程。因此,必须打破长久以来各门课程、各个学段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而形成的课程壁垒与学段壁垒,充分发挥思政课综合育人的作用,形成思政课教学与学校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育人合力。
不同学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思政课教学必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与要求,其思政课课程目标也必然具有特殊性与差异性。但是,所有这些学校都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共同使命,都是立德树人总体格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不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向上的总体性与一致性。思政课课程目标集中体现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在课程目标定位上,必须将学校所有课程、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政课教学目标进行对标对表,使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标在内容上统合为一个整体,在功能上实现同向同行,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目标体系,发挥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中的目标引领作用。另外,《方案》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提供了新时代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总体指南,充分体现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的整体性、协同性。其中既有对不同学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思政课课程目标的特殊性规定,更有对所有学校作为一个育人系统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总体性规定,这也是目标体系提出与形成的重要依据。
3.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系统性
思政课课程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是多种目标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系统。思政课教学致力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是由知、情、意、信、行等多种心理要素构成的系统,与此相应,思政课目标必然体现为认知目标、情意目标、信念目标、行为目标等多种目标,这些目标还可以继续细分为更加具体的目标。这些不同要素、不同层次的目标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关系,它们之间的有机整合便构成了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
思政课课程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渐次生成与持续发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这决定了思政课的目标也应遵循这种阶段性与连续性,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发展体系。“人的思想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6]这要求思政课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实现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思政课课程目标的连续性,是指各个学段的课程目标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些重要的目标会连续地存在于每一个学段,只是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思政课课程目标的阶段性,就是按照学生思想发展、认知拓展、成长进步的层次和阶段,分步骤、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教育教学。思政课教学要实现推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遵循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课程目标上就体现为建构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契合的连续的、动态的目标体系。
三、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一体化建构
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提出,指引着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确定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位。而要使这一目标体系真正落实到思政课教学与思政课建设实践中,必须对此进行一体化建构。建构合理的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要做到课程总目标的一体化设计、学段性目标的一体化衔接和学科分目标的一体化贯穿。
1.课程总目标的一体化设计
思政课课程总目标是“教育决策层对教育活动结果的预先、总体规定,即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般、基准性规定”,[7]需要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和价值性引导,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导向,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课程总目标在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中居于核心统领地位。课程目标一体化就是将课程总目标贯穿各学段、各层次具体目标,形成从总目标到分目标相互衔接贯通的有机整体。
思政课课程分目标,是把课程总目标分解为学段性目标、学科分目标等具体目标,需要按照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原则进行设计。从课程目标的纵向一体化看,课程分目标具体化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课程目标。《方案》提出:“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从课程目标的横向一体化看,课程分目标具体化为各学科分目标。《意见》指出:“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8]我们应当构建纵横结合、有机统一的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使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层层递进、密切配合。
课程总目标应当按照连续性、时序性、整合性原则进行系统设计。为使课程目标有效地联系起来,产生累积与叠加效应,需要有效地组织课程目标,使之互相结合、彼此强化。《方案》关于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课程目标就很好地遵循了连续性、时序性、整合性原则。四个学段都高度重视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等内容相关的课程目标。但是,四个学段对相关目标的要求又有不同程度的区分。例如,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这一目标,小学阶段要求“培养情感认同”,初中阶段要求“初步了解”,高中阶段要求“理解”,大学阶段要求“深刻领会”。这种依据不同学段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所进行的目标分层,体现了不同学段课程目标逐步扩展、逐层深化的特点,有助于思政课总目标的实现。
2.学段性目标的一体化衔接
课程目标的一体化建构,离不开学段性目标的一体化衔接。“只有当我们对人生各阶段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出现的一般序列、前因后果有较为清晰认识以后,才有可能从实际意义上来谈论教育与发展的关系。”[9]要实现学段性目标的一体化衔接,就需要深刻把握、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的具体设计上体现差异性、连续性,在逻辑关系上呈现渐进性、上升性。学段性目标的一体化是“把人作为生理、心理、社会的统一体、相互作用体来分析”,[10]重视每一学段在教育周期中的独特意义及后续影响,遵循每一学段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方面的特点及规律,通过设定前后相接、连续统一的学科性目标,使学生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连贯学习过程中,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课程目标设计的学段性。思政课贯穿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伴随着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全学段。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不同,接受特点与规律不同,教育与培养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思政课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连续性和阶段性。按照《方案》的具体要求,不同学段目标在价值要求方面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具体而言:小学阶段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以学生的理论为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既是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文化性等方面的综合发展过程,也是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由知到行、知行合一的连续发展过程。思政课课程目标的学段性、差异性设计,满足了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外部要求,推动课程总目标在学段上的逐步落实。
3.学科分目标的一体化贯穿
思政课学科分目标是学段性目标的具体化,是对不同学段课程目标的细化与实现。学科分目标的一体化贯穿是课程总目标一体化设计、学段性目标一体化衔接的必然要求,保证着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建构的系统性、衔接性、贯通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遵循学科课程属性进行精心引导和系统培育。因此,需要在小学及初中、高中、大学三个学段分别设计和落实“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道德与法治”课作为思政课课程群中的基础性课程,具有固本培元的特点。该课程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等内容展开,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他人与集体、国家与社会,学会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知事”“懂情”“讲道德”。“思想政治”课作为衔接性思政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共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门必修课程以及“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三门选择性必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知理”“懂法”“讲政治”,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人。“思想政治”课和“道德与法治”课相比,政治色彩更突出,政治属性更鲜明,价值导向更彰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阶性思政课程,内容更为系统、深化。该课程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展开,重在培养学生“知史”“懂马”“讲使命”,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比,更突出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的内在统一。
基于对思政课课程总目标的一体化设计,再通过分目标、分学段、分学科目标的精细分解与具体设置,使不同的目标要素之间形成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合理的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才能建立起来。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目标体系的有效实现
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指针。课程目标体系与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保障是一个相互作用、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课程目标体系能否实现,有赖于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保障等因素的支撑状况。
1.有效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课程目标体系有效实现的重要支撑。有效的课程设置是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统筹规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保障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有效实现的重要条件。第一,通过设置更加完备的课程体系促进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根据党和国家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应加强关于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学术研究,深入把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回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和教学总目标的要求。应当在大中小学各学段有针对性地开设必修加选修的组合课程,在课程设置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特点,灵活创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不同学段、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学生的个性化需要,确保课程规划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刚性原则与弹性原则的有机统一。第二,通过强化学段课程的纵向衔接促进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为确保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有效实现,必须首先弥合思政课课程目标之间的“断点”,疏通不同目标之间的“堵点”,改变思政课课程目标之间孤立存在的局面。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课课程设置,应当遵循整体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螺旋上升的基本原则,重视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科学布局不同学段的思政课程,科学组织思政课教学内容,关注课程目标之间的时序关系,实现各学段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应当注重各学段内部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互补互促,增强课程设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第三,通过协同推进不同课程的横向贯通,促进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有效的课程设置离不开各类课程之间的有效融通。只有使思政课课程目标与其他课程的目标之间形成同向同行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横向贯通。应当系统规划、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育人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寓思想引领、情感陶冶和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应当重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着力探索两类课程教育教学的不同特点和内在规律,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协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育人的大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育人合力。
2.有效的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课程设置的重要载体。有效的课程教学是师资力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三位一体综合建设的结果。应当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创新等角度出发,探索有效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第一,以体系化思维促进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教师是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应通过师资力量的持续性建设,使“不同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立足本学段,又能够从学生终身发展和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层次性与连续性出发,整体把握和设计教学过程”。[11]应当统筹各方力量,建立和完善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培训体制和管理体制,提升教师自主设计课程目标的能力素质。搭建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通、共建、共享,促进大中小学师资力量的合作交流。第二,以教学内容体系化促进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从各学段学生接受水平与实际状况出发,遵循由简入繁、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有序衔接的基本原则,合理规划思政课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之间的递进关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时代劳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公共卫生安全等内容全面融入思政课教材之中。完善教材编审制度,健全一体化教材建设机制,加强教材研究,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从科学研究、组织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确保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体系化建设。第三,以教学方法体系化促进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系统严整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实现目标体系的重要条件,应当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观照不同地区学生成长状况的现实差异,采取整体施教与分层施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整体施教就是根据全体学生的共性特点,采用一般的、普遍性的教学方法。分层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个性化、差异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小学、初中阶段可侧重体验式教学方法,高中阶段可侧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本科阶段可侧重说理教学法,研究生阶段可侧重研究性教学法,从而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各学段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
3.有效的课程保障
体制机制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规范、导向、激励、整合作用。完善课程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是课程目标体系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第一,以有效的课程管理机制保障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科学高效的领导、决策、协调、督导等管理活动与管理制度,是思政课目标体系得以实现的重要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根据党和国家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需要提升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加强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为确保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有效实现,需要形成教育教学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科学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统筹人力物力资源,建立学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全方位贯通的一体化联动机制,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第二,以完善的课程运行机制保障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课程目标牵引着课程运行,课程运行执行着课程目标。思政课教学有没有按照既定的目标运行,运行的状况、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思政课教学运行的要素是否充足、完备,实施的流程是否顺畅、高效,激励的措施是否完善、科学,都会影响课程目标体系的达成度。而课程运行中的跟踪控制与反馈调节,既离不开课程目标体系这一重要的参照系,又对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校准与纠偏作用。第三,以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保障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课程目标体系的实现,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与反馈。科学合理的思政课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是评估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是否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评价思政课教师以及思政课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当前,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打通不同学段、贯通不同学科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还存在较大的不足,这无疑制约着广大教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目标的自觉认知与自觉践行。我们要对既有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和优化,探索形成有利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符合思政课教学特点与规律的评价制度,从而充分发挥思政课课程目标体系的引领与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8]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
[3]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第2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226.
[4][5]顾海良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6,57.
[6]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0.
[7][9][10]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6,226,232.
[11]赵静.新时代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