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政课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错误观点和思潮探析
魏志奇
[摘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因其特殊性往往会引发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蔓延。辨析和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是坚持思政课课程属性的根本要求,是破解思政课重难点问题的内在需要,也是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必然要求。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辨析和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必须特别重视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错误观点和思潮的辨析与批判。要在注重提升思政课教师学术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六要”的培养和提升;要在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设计创新;要在注重宏大叙事的同时,更加注重答疑释惑。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错误社会思潮;思政课;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魏志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津),2021.3.146~153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号:21LLMLB05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号:JGZD202013)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①。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不仅会即时引起社会大众对事件本身的广泛关注,而且往往会加剧社会意识的多元裂变和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因而也是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传播的“热点时刻”。由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宣扬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及时有效“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容易引起错误观点和思潮的蔓延,必须不断探索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思政课教学直面错误观点和思潮的有效路径。
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容易引起错误社会思潮的蔓延
社会思潮是以一定思想理论为基础,反映特定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诉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观念或倾向②。作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变迁的“风向标”和社会矛盾的“指示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社会思潮,是对其时社会存在的一种主观映照③。概言之,社会思潮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背景,是社会思潮产生的必要条件;二是特定的社会思潮以一定的社会心理和思想理论为基础,并反映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或者思想和观念倾向;三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大容量、快速度、超文本、及时互动等特点,拓宽了社会思潮的传播渠道,扩大了社会思潮受众面,尤其是运用新媒体最多的青年学生成为重要接受主体。从种类和数量来看,根据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出现的社会思潮数量上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出现频次较高、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实用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④。从时间节点和发生场域来看,在每五年一次的党代会前后,在改革开放涉及利益调整的重大关节点,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各种社会思潮异常活跃。
在所有容易引发错误社会思潮传播的重要因素中,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因对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具有严重冲击性、快速扩散性和极端危害性而对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一方面,围绕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普遍焦虑的社会情绪和纷繁芜杂的消息传播,以及大众审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多样视角,都加剧了人们思想意识的高度分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裂变。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这种分化和裂变极容易被放大和聚焦。由于社会大众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高度敏感和高度关注,人们的各种价值判断和政治态度极容易受到错误社会思潮和观点的影响,进而对社会政治体系及其所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严重冲击和消解,甚至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各种意想不到的意识形态风险。也就是说,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往往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产生新的社会场域,构筑新的价值关系,这种新的社会场域和价值关系很自然地成为各种利益诉求、价值诉求、思想诉求和政治诉求进行深层次较量的“角斗场”。如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错误观点和思潮传播与蔓延的主客观条件都比以往更为方便,相关研究表明,疫情期间尤其是疫情初期,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整体呈现较为活跃和复杂的态势。因此,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快速辨析和认清各种错误观点及其背后代表的思潮,对更好地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更好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都极为重要。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产生的错误思潮和观点很多,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个体主义”的“生活叙事”冲击瓦解“国家和民族”的“宏大叙事”。宏大叙事寻求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性解释和整体性把握,而个体主义的“生活叙事”则完全基于个体视角,以个体境遇和个体情感为出发点,寻求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解释权。“个体主义”的叙事方式不仅会消解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体性理解和完整性解释,得出“以偏概全”式的结论,而且通过将整体事件拆分成一个一个的个体事件,在无限放大“个体悲惨命运”中隐喻和“透视”所谓“系统性的社会政治问题”;同时,在叙事情感和叙事价值上,顺着“个体主义”的“生活叙事”的基本逻辑,其必然的结果是否定主流意识形态所宣扬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些流传甚广的“名言”如“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就是典型的“个体主义”的“生活叙事”。二是以极端自由主义拒斥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拒斥国家合法权力。极端自由主义思潮反对国家权力,将政府看作完全的守夜人,认为政府只需在极少条件下保护个体的安全,甚至个体安全也可由个体自己解决。这种错误观点直接消解了政府及时有效组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极端自由主义者认识社会问题时会假定一个天然的前提,即个体权利时时处于被国家及其官僚体制所剥夺的危险边缘,因此他们往往反对社会约束和社会规范,蔑视承担社会义务。上述错误观点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也很常见,如以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名义,指责打击造谣传谣是限制公民言论自由⑤,如将这次疫情的蔓延归结为“不让人讲真话不准媒体报道真相的恶果”等,如批评使用“健康码”等正常疫情防控手段为“系统性侵犯自由”。三是以“局部问题整体化”“特殊问题普遍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等方式进行制度归因和制度溯源,并借此否定制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会暴露各种社会问题和体制弊端,这毫无疑问是需要直面和改进的,但错误思潮往往意不在此,其核心在于通过操弄社会热点与大众痛点,把种种具体问题和一般制度下都会出现的社会问题统统归结为政治问题,进而探源各种问题背后的“制度困境”,并以此从根本上否定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以上错误观点和思潮,从理论立场上来讲,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从思想基础和方法论来看,是以唯心主义历史观和抽象人性论为基础,割裂和颠倒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从现实后果来看,错误观点和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和权威性形成极大消解;侵蚀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向社会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使人们以各种消极、非理性心态看待政府和国家。
二、辨析和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错误观点和思潮传播快、影响大,是引发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来源。思政课只有及时辨析和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及时回应现实热点难点问题,回应学生思想疑惑,才会有生命力和说服力。辨析和批判包括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是思政课课程属性的根本要求,是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思政课课程属性的根本要求
思政课具有科学性、德育性和实践性等属性,但从根本属性来看,政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办好思政课提高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要求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⑥。这明确地指出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⑦,落实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根本任务。
思政课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的“主产区”,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吸收各种思想文化养分的沃土,也必然地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争夺受众者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思想活跃,对各种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思潮具有敏感性和好奇心,但由于其心理认知、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消极甚至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各种追求标新立异、否定权威、否定传统的错误观点和社会思潮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教育,是灌输和传播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政课作为高校宣扬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必须坚持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即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既然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宣扬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就必须直面错误社会思潮,如果任由错误社会思潮影响广大青年,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就无从体现。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各种矛盾和问题随时可能演变成为潜在的社会风险和意识形态风险;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不当也随时可能转化为各种意想不到的“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思政课的课程属性,要求其必须及时关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出现的错误观点和思潮,有效应对和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二)破解思政课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内在需要
一般来说,思政课的教学重点是四门思政课的核心概念、主要理论和基本结论及其反映的思想方法;教学难点是指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或者学生感到思想困惑的地方。思政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是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成效的关键,是思政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思政课教学的重点难点,究其根本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如何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建设,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⑧。
错误观点和思潮与思政课重点和难点在内容上存在反向契合关系。所谓反向契合,就是二者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方向却是截然相反的,结果是互相冲突和相互抵消的。也就是说,错误社会思潮消解和侵蚀的正是思政课教学的重难点问题,错误社会思潮蔓延将导致学生信仰迷茫、信念模糊、政治认同流失、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具体来说,第一,错误社会思潮传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背道而驰,与思政课教学的重难点形成直接对立;第二,通过种种外在包装,错误社会思潮往往以守卫“人道”“良心”、以“理性之光”“启蒙思想”的名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使主流意识形态被污名化和边缘化,如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就是“极左”,污蔑爱国主义是“流氓的庇护所”等;第三,错误社会思潮通过操弄社会热点和大众痛点,利用青年求新猎奇、思想活跃、挑战权威的心理特征,具有很大的魅惑力,以致有一些人直呼多年的政治教育是“上当受骗”;第四,错误社会思潮冲击干扰了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客观上增加了本身就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难点问题的难度,使得思政课单纯依靠正面理论说教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的难度越来越大⑨。
与此同时,当前一些思政课,一方面还在延续单向正面话语灌输的教学体系,很多思政课堂仍然按照教材内容陈述“是什么”和“怎么样”,对“深层问题绕着走”;另一方面,对重大时代问题和突发公共事件等现实问题缺乏主动积极回应,不能迅速、有效为学生答疑释惑,对“尖锐问题躲着走”。但这些“深层问题”和“尖锐问题”往往就是思政课的重难点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常常回答这样的问题:能不能把理论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学生思想实际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能不能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只有找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与错误社会思潮的内在契合点,通过辨析和批驳错误社会思潮,积极主动回应和解答学生思想困惑,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能发声、发好声,才能更好破解思政课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三)增强思政课教学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⑩思政课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必须从思想深处和灵魂深处触动人、教育人和引导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有增强思想性和理论性,思政课才能“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学生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懂、真信、真用”,对思政课才能“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由此观之,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就不能简单地将思政课知识化,而要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指引;不能为了追求趣味性和娱乐性,使思政课脱离思想的旨趣而滑向低俗化、庸俗化,要避免思政课堂宝贵的时间被逸闻趣事和花边新闻占据。这就要求思政课必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坚持提供充满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的内容,让学生关键性的思想困惑得到解决。
增加有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的思政课内容的供给,对错误社会思潮的辨析是重要途径。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应自觉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和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对错误社会思潮和热点问题进行评判分析,在辨析和批驳错误社会思潮中,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思想力量。举例来说,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场对新冠病毒的阻击战、整体战,也是一场舆论战、思想战。讲好疫情这堂思政课,必须增强思想性和理论性。“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从个体和局部角度来看,可能是正确的。然而,要让一场历史罕见的疫情不扬弃“一粒灰尘”,却也未免太过苛责。制度设计、政治决策,永远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利益,何况这是瞬间可以夺人生命的病毒。国家民族和社会集体就其根本而言只能是宏大叙事,绝对的个体主义就是要通过把国家民族和社会集体的确定意义和庄严神圣一一拆解,让其凌乱不堪,不仅不复庄严神圣,而且显得虚伪丑陋。同时,透过此次疫情,我们看到的不是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的冲突,恰恰相反,正是大国崛起保护了无数人的生命,避免了多少家庭的支离破碎;只有国家崛起了有尊严了,人民才有真正的安全、自由和尊严。上述错误观点和思潮回归到根本性的思想问题上,还是人性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我们据此得出结论:否定人的社会性的抽象人性论,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世界观根源;贬低、拒斥民族国家和社会集体,制造个人与国家的对立,反对将个人置于社会共同体下,反对法律约束和制度约束,从根本上讲都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和极端自由主义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四)增强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指出,要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亲和力,就是要通过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思政课的亲近感而不是疏远感;针对性,就是思政课教学要以问题为导向,精细滴灌,精准育人。如果思政课教学照本宣科、大水漫灌,教学内容就很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很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大唱赞歌”。这种思政课教学可以保证“政治正确”,但却失去了教学的亲和力和生动性。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核心,是让学生既认同和接受思政课传导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又不感到空洞、乏味和厌倦。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社会生活,甚至贴近学生的社交媒体和朋友圈;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要抓住价值导向的重点内容,聚焦学生思想困惑和思维盲点,抓重带轻,精选案例,精制讲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11)。201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要求思政课要“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
我们认为,有关错误社会思潮的辨析和批判,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很好的样本,在此过程中,可以把理论转化为道理,把说教转化为讨论,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社会思潮是一个时期社会现实问题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聚集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和不解。通过辨析错误社会思潮,一是可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摸准学生思想困惑和认知局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谋划、精心制作相关专题,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二是有助于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有助于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在叙述方式上更加契合学生的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体验;同时还有助于由浅入深、由衷及里、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引导,让学生感到理论并不陌生,思政课并不枯燥,思政课就在社会生活中,就在大众关注的社交媒体和朋友圈里。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演变往往是一堂非常生动、非常具有亲和力的“大思政课”。在网络媒体上,“四个自信”曾被错误观点和思潮嘲弄质疑,但在此次疫情中,“四个自信”得到了历史性验证。我们仅用十多天时间就建成两座超级传染病专门医院,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让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中国速度;“一方有难,八方援助”“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让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中国精神;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果断作出科学决策,迅速压实防控责任,第一时间成为疫情防控主心骨,在此基础上全国资源极大整合、全国力量迅速集中,全国范围内迅速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全民动员、令行禁止,“网格化”“地毯式”的管理迅速编织出一张渗透到社区、农村的疫情防控网,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中国制度。可以说,此次疫情就是一堂非常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政公开课,不仅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而且很多在思政课堂上无数次讲授、无数次精心策划引导还难得要领的重大问题,在疫情中得到了非常生动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三、思政课辨析与批判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错误观点和思潮的路径选择
(一)在注重提升思政课教师学术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六要”的培养和提升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的新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2)。这六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可归纳为政治、能力和修养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即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定。思政课要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教师首先必须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有了坚定的信念和立场,才会有情怀。思政课教师要深深地热爱自己的事业,愿意为之奉献自己的一切,对国家和民族有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第二,“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能力方面,即思政课教师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回应学生思想困惑;思政课教师还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和社会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善于在纵横比较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在互鉴比较中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第三,“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讲的是道德修养要求。思政课教师是净化心灵、传递价值的职业,“讲得好,还要行得正”,只有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对待一些现实问题和尖锐问题,教师自身首先要有“正能量”,是非、曲直、义利、得失要清楚,要做到言行一致,网上网下一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13)
基于上述的“六要”要求,辨析与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初心,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要增强对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免疫力,增强斗争精神和阵地意识;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有情怀和担当,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忠诚、热爱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明确自身所肩负的“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崇高使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以自身的情怀和担当带领和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三义情怀;再次,思政课教师要有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对错误社会思潮中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对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保持敏感和洞悉,善于解释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善于在重大问题上能发声、发好声,善于引领社会舆论和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善于把教材体系创造性转换为教学体系,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透重难点问题(14);最后,“身教胜于言教”,思政课教师要严格自律,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要明辨是非,不传谣不信谣,做到言行一致。总之,只有更加注重“六要”的培养和提升,思政课教师在辨析和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问题上才能“乐为、敢为、有为”(15)。
(二)在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设计创新
近年来,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顺应网络化、信息化趋势,以及提高课堂生动性、吸引力的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受到高度关注,也取得了很多实践成果。但必须认识到,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积极性和实效性不高等问题,不完全是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并不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全部内容。就培养学生正向持久稳定的价值观而言,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比教学方法创新更为重要。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核心环节,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重难点中的案例和讨论的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课程导入、教学铺垫、结束策略等是教学改革创新应该更加关注的重点。
错误社会思潮辨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运用什么样的课程资源、设置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和现实需要,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困惑和需求,才能有更好的教学设计(16)。在教学设计中,应找准错误观点和思潮与思政课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契合点,有针对性切入错误社会思潮的辨析,使其在关键地方起到关键性作用。这里我们试举几个例子:一是根据授课内容直接切入。有的章节在讲解到相应内容时,可以直接插入错误思潮辨析,以反面的错误社会思潮批驳替代教材正面的理论阐释,不仅直接回应了学生受错误社会思潮影响而带来的思想困惑,而且往往通过反面辩驳使学生对问题本身会有比正面阐释更好的理解把握。二是从对比分析中切入。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制度自信”不是政治正确下空洞无物的口号,可以通过中西方国家在此次疫情大考下不同的反应及其产生的治理绩效作详细的对比和反思,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三是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利用课堂提问切入,并引导讨论深化。如我国在抗疫初期,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医护物资缺乏,被国内外一些人总结为“缺乏民主的药方”所致,方舱医院甚至被说成“集中营”,武汉“封城”被评价为“个人自由的巨大损失”,但是后来很多西方国家普遍都遇到了比我们疫情初期严重得多的问题,有些国家采取了比我们更严格的措施(如意大利军队持枪上街“封城”,法国宪兵上街执行强制隔离)。《纽约时报》曾同时刊文评论中国和意大利“封城”,展现了赤裸裸的双重标准。这背后的意识形态偏见和“自由民主”的虚伪可见一斑。这些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切入,引导学生讨论,应用到教学设计中。
(三)在注重宏大叙事的同时,更加注重答疑释惑
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思政课教材天然倾向于宏大叙事,思政课教学也自然地倾向于宏大叙事。宏大叙事的重要特点是“强调总体性、普遍性和共识”,与“个人叙事”及“日常生活叙事”较为疏远。但当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宏大叙事很容易被个体的“情感色彩”所解构,往往也因运用不当而备受质疑。我们应在自觉地坚守宏大叙事的政治功能的同时,创造性地守护主流意识形态,尤其要更加注重以生活叙事为逻辑起点建构宏大叙事,要更加注重通过答疑释惑来强化价值认同。
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案例分析为中心,注重方法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辨析各种思潮。具体言之,(1)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模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放到线上,在课堂教学中以答疑释惑为出发点,集中于寻找发现问题、热点讨论、重难点剖析等(17)。(2)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尝试以案例分析+理论总结方式替代单纯理论讲授方式,设计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的典型案例,采用剥洋葱式的结构分析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启发学生。尤其是寻找社会热点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素材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内在契合点,并援引其作为教学案例来分析,其现实性和高关注度更容易启发学生、引导学生。(3)不断改进和优化叙事方式,采用宏大叙事和微小叙事相结合的方式,适当运用生活叙事和个人叙事,深入浅出,见微知著,突出故事性和生动性,将深刻的思想以通俗易懂的讲述和鲜活的事例呈现出来。
注释:
①《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②参见林泰主编《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4页。
③宫厚英:《新常态下社会思潮的存在逻辑与新表征》,《理论学习》2016年第2期。
④参见刘焕、李明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潮研究的述评与展望》,《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⑤贾立政、王慧、王妍卓:《全民抗疫时期主要社会思潮的动向及特征》,《人民论坛》2020年第8期。
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⑦《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5页。
⑨孙旭红:《历史虚无主义影响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及对策研究——以新媒体为视角》,《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年第1期。
⑩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7页。
(11)卢黎歌、隋牧蓉:《关于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年第6期。
(1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13)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10日。
(14)肖贵清:《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思路》,《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1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16)邹宏秋:《高品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辩证逻辑与实践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1期。
(17)刘丽敏:《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改革创新思政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