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适应与自我调适
刘建军 朱倩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不适应”的提法蕴含着重要的学术内涵,实际上提出了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以及为达成社会适应而进行的自我调适问题。思政课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业,一方面,它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责,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它又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要求,适应社会的变化,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适应国内发展需要、适应学生接受特点,为此,思政课建设特别是教育教学必须进行自我调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适应;自我调适
【作者简介】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倩,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2.7.74~78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谈到怎样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1]这一论述明确了办好思政课的三个关键问题,对于抓好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特别是首次明确提出思政课“适应不适应”这一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实际上是提出了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以及自我调适问题,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学术空间。研究这一问题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思政课的社会适应及其重要意义
“适应”是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标识生物体对生存环境的依赖与顺应关系。生物体只有接受环境的客观性、顺应环境的特点,并能利用环境条件,才能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都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人是高级生物,是对自然具有越来越强的改造能力的物种,但人仍然要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作为社会性动物,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本身就有一种对社会环境的适应问题。这种社会适应甚至比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更为重要,更加影响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人不仅自身要适应社会环境,而且所从事的事业也必须适应社会需要才能得到发展和实现预设的目标。
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部分,为了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系统的其他部分,依赖于系统的整体性存在。也就是说,它必须适应社会系统对它的需要,适应社会系统其他部分的特点和要求。而且,它为了发挥自己的功能并为社会系统作出自己的贡献,也必须借助于相应的社会条件,并以与社会相适应的方式来实现。我们在哲学上常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都是如此。在我国,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或每一项事业都有自身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思政课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业。一方面,它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责,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它又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要求,适应社会的变化,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这后一个方面,就是思政课的社会适应问题。思政课是一种推动人的全面社会化的重要课程,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思想实践活动,它始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由于社会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各种社会因素的变化推动着人的思想不断产生变化,这就必然要求思政课主动适应社会,不断推进自身的社会化,以跟上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思想变化的步伐。
对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来说,社会适应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决定性地影响着思政课是否具有价值,能否受到重视,能否获得较好的发展。只有适应社会需要和要求,才能发挥自身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如果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建设举措、教育教学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或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那么即使有领导的重视和教师的配合,也难以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思政课建设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反思和追问“适应不适应”的问题。要始终把适应社会需要和要求当作自身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指引,同时要密切关注社会需要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发展,把握社会对思政课的最新需要,把握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最新要求。
思政课要做到始终适应社会需要和要求,就必须自觉进行自我调适。思政课要主动适应社会,摒弃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欣赏,漠视社会发展和变革,闭门造车的心态与做法,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联系起来,积极适应国情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自我调适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思政课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应该根据新的社会需要加以调整。以课程设置为例,应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方案。现有的思政课课程设置主要基于“05方案”即2005年确定的思政课课程体系方案,该方案适应了我国进入21世纪特别是新世纪初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进入新时代以来的新要求,但从设立以来到现在已有17年时间,特别是新时代已经过去了10年,我国也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而且党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二十大在2022年召开,必将对国家发展战略作出重大部署。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调整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适应社会需要及其发展;二是适应人的变化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需要。而社会的需要及其发展,又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因此,大体上,我们可以重点从国际局势变化、国内发展需要、学生成长需要三个方面来考察思政课的社会适应和自我调适。
二、思政课要适应国际局势的变化
思政课虽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论课,但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和世界的宏观形势却是思政课开设的大环境,是思政课开设的时代背景,时代的主题和特征对思政课必然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思政课建设必须密切关注并积极适应国际局势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类的交往空间急剧扩大,突破了时空界限,移动互联的时代将每个个体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发展变缓,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各种战略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世界进入加速变革期,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际格局动荡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局势呈现出动荡不安的特征。2020年以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之下,国际局势愈发变幻莫测,俄乌冲突更是给区域和全球安全形势笼罩重重阴霾。
在这样百年未有的调整、变化、动荡的时代,中国的发展前所未有地融入世界的发展之中,中国与世界之间深度嵌入、相互依存,我们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要适应这样深刻变化的时代和激荡的国际局势,思政课首先需要具备大视野,要放眼世界,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回答时代之问;要密切观察国际局势,关注国际热点问题,不能视野狭窄,隔绝于世界,脱离时代;要看清中国在历史大势和世界大势中的地位,意识到在新时代,中国将在一个更加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谋求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思政课要适应国际局势的变化,意味着要思考新形势、回答新问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来了更加艰巨的挑战,它带来的新变化、产生的新问题,亟待思想解惑、理论释疑、凝聚共识。国际局势愈是动荡变化,思政课愈需要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形势,准确分析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引导人们冷静客观地看待现实,看清趋势,坚定信心。
对于思政课来说,适应国际局势的变化就要更加关注关键领域、聚焦重点问题。受国际局势的影响,我国发展的内部环境也日趋复杂,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世界一些地方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一些西方国家为了遏制中国发展,转嫁国内危机,对我国的疫情防控、国家发展、国际交往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肆意攻击和抹黑,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尖锐。思政课应当围绕这些受到国际局势影响而出现的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状况,与时俱进地规划课程建设重点,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抵御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政治敏锐性,主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思政课适应时代发展、关注国际局势,目的是为了立足自身,明确定位,思考和探索如何在这样的国际局势和世界大势之下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思政课要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宽阔的国际视野和高度的战略定力,来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复杂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要善用国际比较,广泛联系,从不同视角切入同一问题,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把中国进步同世界发展、把中国命运同国际形势紧密结合起来,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科学回答一系列重大问题,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当代中国、正确对待外部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2]
三、思政课要适应国内发展的需要
对于思政课来说,国际局势是其开展的外部大环境,而真正影响其建设和发展的是中国当前国内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情况。思政课要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适,不断丰富与发展自己,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功能和价值。
当前,我们已经开启了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发展与变革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基础与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必然要求思政课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变化,力求与社会形势发展保持一致,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国内发展的调整与国际格局的变动相遇,这意味着思政课要从“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把握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在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把这种大视野和战略思维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全过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焦办好思政课的时代使命。
思政课要从整体性的目标和全面的发展战略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全局性变革的时代性课题,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十四五”开局之际的首要工作和新发展阶段的整体性目标,提升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质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扩大优质教学内容的供给,并向精细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升级版”。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精神支撑,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思政课要具有大格局,要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关切民生福祉,回答中国之问。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都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紧紧围绕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这一战略态势正在形成和不断推进来开展教学。
思政课要适应国内发展的变化,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密切联系实际,重视价值引导,在观察和解答现实关切中讲好思政课。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精准扶贫、抗疫斗争、举办冬奥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意志品质的生动诠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的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一系列生动的社会实践构成了丰富的社会大课堂,为思政小课堂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思政课要引导学生感悟这些发展、了解这些成就。当然,思政课不光要直言成绩,还要直面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3]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及时把国家政治盛事、经济社会大事、民生幸福要事等热点话题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积极回应学生关切,让思政课与时代同行、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共进、与学生思想共振。
思政课要树立“大思政课”理念。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政课要推进社会大课堂建设,善用各类历史文化和社会资源,讲好马克思主义信仰,讲好中国故事,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大思政课”是课堂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思政课的场域应从学校小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舞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顶岗支教、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社会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圈破壁”,让青年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实践中认识社会、锤炼意志、积累经验,深刻感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从而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四、思政课要适应学生成长的特点
作为立德树人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政课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人的身上。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关注思政课与它所面对的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思政课的对象是现实具体的人,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社会目标是通过人的实践来实现的。
思政课要适应学生成长的特点,首先就要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本质出发,遵循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和掌握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对于思政课而言,虽然关注的是青少年精神方面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塑造,但是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是精神成长的基础。思政课面对的学生群体,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基本上贯穿了学生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这一人生快速成长阶段。因此,思政课要关注和研究学生在“拔节孕穗”的不同时期成长发育的特点,特别是精神成长的过程和特点,增强课程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更好地促进和引领学生的心灵塑造与精神成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政课,就需要适应学生的成长特别是精神成长的过程和特点,把“拔节孕穗期”具体化,提高不同学段思政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思政课要关注重点群体的发展和特征,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在大中小学这三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阶段,大学阶段至关重要。大学阶段的青年是思政课关注的重点群体。当前,“0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要充分了解这一代青年的代际特征,了解他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找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发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4]这为我们如何给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上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启示。
“95后”“00后”是“平视世界”的一代人。国家经过多年发展积累的较为丰裕的物质条件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塑造了这一代青年独特的代际特征:他们在物质观上崇尚个性、在社会观上包容多元、在人生观上追求自我价值、在世界观上更加追求平等公正,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追求个性。面对这样的一代青年,思政课要主动适应他们的特征,做好“平视一代”的价值引领与塑造。给“平视一代”上好思政课,既要用学术话语讲政治,用学理的深度震撼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大道理的真谛;又要用生活话语讲理论,用现实的力量启发他们的思考,鼓励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有温度、有情感,传递开放的思想,激发他们客观地平视自己,开放地平视世界,理性包容,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做合格的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要主动适应青年一代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思政课提供了新的场域。新时代的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托互联网平台,他们兴趣更加广泛,涉猎更加多样,并且形成了不同的社交圈层,网络成为他们与社会连接的重要载体。思政课要重视和适应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对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予以高度重视,适应这种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注重和新媒体新技术结合起来。
要积极革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主动适应青年一代的思维模式与学习习惯。思政课要把握学生身心特点,注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严肃的理论体现在生动的故事中,让静态的教材绽放在动态的图画、音频、视频中,让思政课教学实现移动化、场景化、可视化。以方法创新吸引受众,以内容创新丰富内涵。同时革新教学方式,开展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让感性的共鸣走向理性的认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51.
[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79.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