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的理论蕴涵与实践逻辑
徐川 胡玉宁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的重要论述从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的角度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建构、教书育人本领提升提供了方向标和路线图,体现了实现教育现代化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要求,反映了思政课程的内容体系特点对教师素养的条件要求,满足了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应然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以“深度融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视野的科学性,以“兼容并包”的文化理解提升教师视野的发展性,以“问题导向”的理论思维提升教师视野的时代性。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视野提升;知识观;文化观;历史观
【作者简介】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16);胡玉宁,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东  烟台  264003)。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22.13.41~4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能力建构与实践研究”(20VSZ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六要”标准,从政治站位、素养要求和道德建设等多个维度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指出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对“视野要广”进行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分析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的应然性和必要性,探讨提升教师视野的实践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旨趣。
一、思政课教师视野的维度考察
1.思政课教师的知识视野。知识是一个颇具复杂性且不断动态演变的有机概念。从教育学视角来看,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教学过程就是知识交流和传递的动态生成过程,了解、认识、运用和创造知识内嵌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逻辑主线。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便捷多元,寻找答案的路径丰富多样,同时,青年学生的成长困惑远远超过思政课当前的讲授范围,这就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思政课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是由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和特点所决定的。思政课程是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思政课教学涉及的知识量多面广,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师的知识视野应该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来看,教师的知识视野与知识结构都是一对密切关联的概念,对思政课教师知识视野的研究可以从知识结构的视角来切入,但又不能简单局限于知识结构这一层面,还必须深入教师知识观这个层面去深度理解。思政课教师的知识视野是指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状态和利用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思政课教师的知识视野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结构的稳定性,即掌握教学所需要的课程内容和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结构的发展性,即为了满足未来教学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而必须保持的知识结构的动态更新和建构发展。这就从教师知识观维度揭示了思政课教师知识视野的哲学蕴涵,即思政课教师既要具有广博性、高深性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保持知识结构的动态性发展,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到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自身的主体性反思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思政课教师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在经济学术语中指能够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上观察经济运行和市场营销所具备的国际眼光或者国际视角。国际视野是一种全球眼光、人类情怀、发展洞察、开放思维和大局意识。[2]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们每时每刻都面对着中国和世界的互动,也面对着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当前,部分学生遇到国内问题,会习惯性地问国外是怎么样的,喜欢拿美国、拿欧洲、拿日本来和中国比,并产生诸多困惑和疑问。面对这些困惑和疑问,如果没有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方法,他们往往会得出模糊甚至错误的结论。学生中的很多思想问题,根源也正在于此。因此,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国际国内的横向对比,讲清楚中国特色和国际间的不同,坚定“四个自信”,培养集民族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自信于一身的时代新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广大思政课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熟稔于心,对于现实提出的全新命题不能回避,应该而且必须回答好。
一言以蔽之,思政课教师的国际视野是思政课教师所应具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其对国际事务、现象和规律认知的广度、高度和深度。思政课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才能为观察、扬弃和超越文化差异奠定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国际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以及知识的积累,它更是一种态度、观念和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从教学实践维度来分析,思政课教师的国际视野要转化为“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着力从拓宽视野、增进理解、培育共识等根本层面上,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致力于和谐世界建设的世界公民。
3.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3]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熟悉中外历史发展状况,掌握历史研究理论方法,全面、充分了解历史事实,并对历史事实形成正确认识、理解和判断,教会青年学生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把握历史规律,从历史中找准大势,在现实中推动大势,从而鉴史取势、赢得未来。历史、现实、未来都是相通的,思政课教师要讲清我们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问题,必须要有立体、纵深、长远的历史视野。
具体说来,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指能够熟悉掌握中外历史发展脉络,进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大势,从而进行正确的历史解释,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本质是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唯物史观,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牢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回避失误和曲折,不否定成就和必然,以此加强面向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思政课教师要在大历史观的基础上拉长时间尺度、放宽历史视野来了解事物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同时,在对历史时空和纵深世界比较中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认清历史主体、洞察历史规律。
二、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的理论蕴涵
1.体现了实现教育现代化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要求。教育现代化是国家及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教育高水平的发展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转化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是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价值追求,反映了世界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转变,而思政课教师的视野问题是教师素养的基本构成,体现了师资队伍现代化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素质现代化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密切相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关键环节。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虽然是在全球社会现代化及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但其本身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的观察视角和立场原则去理解教育现代化的整体进程。思政课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重任和使命担当,是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引路人、是立德树人的主力军、是守正创新的开拓者,必须在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视野不断提升自身队伍建设能力和水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同时,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遵循了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向,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思政课教师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其自身首先要明确历史方位、拓展国际视野、强化价值自信,把握现代化理论本质,明确现代化教育目标,全面正确认识现代化教育。
2.反映了思政课程的内容体系特点对教师素养结构的条件要求。高校思政课是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结构特征,思政课的课程教学过程并非常识性、重复性的知识传递,也不是意识形态的简单灌输,这种特殊性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了更为复杂和严格的要求。一方面,思政课程的内容体系具有整合性特点,思政课教师只有“视野广”才能把握好、运用好课程体系的这种整合性。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内容系统、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其内容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教学进程得以发生的逻辑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决定了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支撑又各有侧重的课程结构,它高度统一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之中。因为各门课程之间具有内在的知识逻辑关系,在教学时序进程上存在空间并存关系,并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取向和价值使命,所以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整体性,处理好课程之间的协同关系,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防止知识碎片化和庸俗化、娱乐化,避免“单打独斗”和“重复内耗”,形成思政课程之间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圈层效应,引导、教育和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以外的知识,建立完整的政治理论思想体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另一方面,思政课程的内容体系具有发展性特点,思政课教师只有“视野广”才能适应课程体系的发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科学社会主义,虽然高校思政课程的课程结构具有稳定性,但是教材编写及修订、教学方法和评价等却要不断适应和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的需要,要及时体现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
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学科意识,把满足未来教学和终身学习的需要统一起来,既要当教学能手,又要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强将,在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自觉的价值追求。
3.满足了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应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从“如何培养人”的维度提供了方法论的重要遵循,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来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既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性,也表现出容易随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思想认知变化的变动性。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掌握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满足了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应然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遵循个体成长的普遍规律性,还必须立足时代发展的坐标空间,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出发去研判学生思想特点、成长规律的时代性特征。思政课教学必须关切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发展的现实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引领力,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多元化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在给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同时,研究、阐释各种错误思潮的由来和实质。教师持有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既要回答好“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又要回答好“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用一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多元化思潮倾向,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厘清模糊认识、解开“思想疙瘩”、肃清价值干扰、掌握解题办法。
青年个体成长深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知识结构、理想追求、价值判断、社会认知、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品德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特点,思政课教师只有“视野广”才能“储备足”,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教育对象的多元化特征,与授课对象建立共同的知识场域,从理论认同与个体内化的关键环节上寻找发力点,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设置和精准发力。
三、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的实践逻辑
1.以“深度融合”的知识结构提升思政课教师视野的科学性。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代表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知识来源,具体包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主的基础性知识、以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为辅的支撑性知识和以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为补充的完善性知识。“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建立实践性、开放性、发展性的知识结构,在各种知识类型的“深度融合”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从而不断提升视野的科学性。
思政课教师要实现基础性知识、支撑性知识、完善性知识的“深度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思政课教师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逻辑严密、互相支撑、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整体性的理论品格,是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论在实践论基础上得以统一的、完整的理论体系。[4]思政课教师要在集中有限的时间内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从科学理论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魅力,就必须先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整体性特点,同时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深入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主要领域的运行规律也要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透彻地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必然性。此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主动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中扩展知识来源,善于借鉴其他学科建设的历史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结构的建构力,实现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之间的有效转化,使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思政课教师要正确对待知识结构中不同知识来源之间的“专精”与“博采”的辩证关系。其中,“专精”是思政课教师职业专业性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教学和科学研究一体化推进,不断提高自身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权威性。“博采”是确保思政课教师保持敏锐的信息感知力、辨识力和强大的信息占有力、整合力的重要保障。思政课教师必须保持知识结构更新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才能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思想的变化进行科学的教学设置和内容调整,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2.以“兼容并包”的文化理解提升思政课教师视野的发展性。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多元的文化现象的理解和价值判断越发重要。从教育学层面来看,文化理解是个体或群体面对各种类型文化并存、交融和共同发展的态势而进行理性反思、比较辨析和扬弃超越的一种深层次素养。立足我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文化理解是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实现文化传承的前提,其本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古今中外”所形成的文化坐标系,从线性思维转向立体思维,从静态视角转向动态视野,以“兼容并包”的思想提升文化理解能力和视野发展性。
思政课教师要具备立足现实的文化认知和反思能力,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要关注世界的现状与发展变化,了解和判断不同民族文化及历史的发展脉络、基本特征和未来趋势,发掘其可取或可借鉴之处。不同类型的文化在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构建出生机勃勃的文化发展图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发展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思政课教师可以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吸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引导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跨文化理解的开放性思维,要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辨析比较和扬弃超越,有意识地树立“在同中求异”和“在异中求同”的中外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观。随着国际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对整个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领域的渗透作用越来越强,也给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认知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对此,思政课教师需要对世情和国情有更加深刻的研判和把握,在多元的文化现象中辩证地认识中外文化的共性与差异,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树立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培养胸怀天下的气度。
3.以“问题导向”的理论思维提升思政课教师视野的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论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遵循,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理论思维,不断提升教师视野的时代性。
思政课教师要实现以“问题导向”的理论思维提升,重点在于提升理论洞察力、概括力和思辨力,从素质能力的架构底层提升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思想力。思政课教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又是传播者和实践者,必须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对话”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提高把握时代性问题的洞察力,在问题的分析、阐释、解答中向学生完整、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既要深刻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和时代内涵,又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面对新时代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思政课教师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善于运用大历史观贯通党的百年历史,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善于洞察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动向,坚决反对并及时制止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历史解释的关键之处在于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要有的放矢将历史资源与历史知识融入思政课,寓史于学、以史促学。这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从史料中呈现、叙述过往的历史事实,而是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对历史人物、重要事件、复杂现象等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和客观评判的态度,既要重视史料的完整性,全面客观准确地还原历史事实,又要引导、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在教学中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参考文献:
[1][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冯刚,王方.国际视野下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蕴含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4).
[4]董振华.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整体性[N].光明日报,2020-0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