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大思政课”的形态学考察
杨威 田祥茂
【摘要】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前提是明确何为“大思政课”。形态学为我们考察“大思政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视角。“大思政课”不仅“大”在思政课在时空维度上的拓展延伸状态,而且“大”在思政课内在要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充实优化状态,更“大”在思政课作为“国之大者”功能的充分实现状态。只有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建设、体系建设、功能建设,才能最终实现建成、用好“大思政课”的目标。
【关键词】“大思政课”;形态学;结构;功能
【作者简介】杨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祥茂,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2.4.12~1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项目批准号:20AKS0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1]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前提是明确何为“大思政课”。其关键问题又是把握大思政课“大在何处”,如何“成其为大”。形态学为我们考察“大思政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视角。从形态学角度而言,“大思政课”不仅“大”在思政课在时空维度上的拓展延伸状态,而且“大”在思政课内在要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充实优化状态,更“大”在思政课作为“国之大者”功能的充分实现状态。只有经由对“大思政课”外在时空形态的考察,逐渐进入其内在结构状态的分析,进而全面审视“大思政课”功能实现的状态,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大思政课”的内涵、实质与要义。
一、“大思政课”的空间形态
“大思政课”之“大”,直接或直观地体现在其存在空间之大,或者说其空间形态之大。“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2]课程以及围绕课程的教学活动,也以空间作为其显著的存在形态,要在学校、教室、课堂等一定的空间展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物理空间的存在,人类知识与经验才能通过学校教育这种专门的活动,得以在固定的场所、确定的时间里传授。思政课教学同样也离不开一定的空间形式。但与其他知识类课程不同,思政课教学的空间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物理空间,不能封闭在学校、教室的“小课堂”。这是因为,思政课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经验,而且是价值观、信仰;浓缩的不仅是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而且是实践性的价值规范体系;传递的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且是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行动指南。它的教学虽然以学校课堂这一物理空间为中心,但其教学意义的生成与教育功能的达成,必然也必须拓展至更广的社会空间。“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3]而在社会生活中讲,无疑是“大思政课”在社会空间中的存在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课教学空间的扩展不是对思政课边界的无限制突破,从而将其变成某种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活动,而应该是思政课内在的意义空间、文化空间与教育空间的有机延展。这种延展是思政课教学意义生成与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在要求,是书本知识与社会经验、理论学习与价值内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互补充、彼此贯通的必经过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正在成为社会空间在虚拟世界里的延伸,思政课教学也呈现出由物理空间向社会空间、由社会空间向网络空间拓展的趋势。“大思政课”之“大”,不仅在于社会空间的广大,也在于网络空间的广大。而之所以要在网络中开展教学活动,原因在于网络空间也正在成为影响青年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意义空间、文化空间。“大思政课”需要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与根本点,从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与网络空间里不断吸收养分,在“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循环中实现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与网络空间在课程内涵、意义、功能方面的有机统一,从而不断丰富与拓展自身的教育教学空间。
从学校物理空间到社会空间、网络空间,思政课展开的空间形态及其教学场域呈现出广大的规模与范围。实际上,空间不仅是思政课的存在形态,而且已经成为思政课的教学环境甚至是教学要素。物理空间在思政课教学中也可以承载有意义的教育信息,营造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强调对物理空间文化意义与教育功能的挖掘。“大思政课”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生活,走入各行各业,这不仅是简单的物理位移,或者是把教室直接“搬到”社会生活中去而应该说是将社会生活与火热实践引入思政课,将那些本来外在于思政课教学的现实空间与生活场景,转变为思政课的教学空间与教育场景,并使之内化为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对学生产生真实的、鲜活的、生动的教育影响。与其说是社会空间包裹着“大思政课”,不如说是“大思政课”涵纳了社会空间,使社会空间不断充实思政课的形态。网络空间之于“大思政课”,也不仅仅是网络设施与信息技术空间,而应该成为新的教学场景以及教学互动空间。网络教学不是把思政课简单搬到网上,而是使网络信息、网络交往产生新的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并使之成为充盈于思政课教学的新场景。
从思政课内容生产与教学供给来看,空间也是思政课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知识经验的系统表达与集中体现,而知识经验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党的思想理论体系作为思政课的核心知识内容,其理论发展与理论创新空间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和广阔社会生活。开展思政课教学,离不开对社会空间及其场景意义的理论阐释与有效传达。思政课理论研究视域的拓展与教学内容的转化,都需要有开阔的空间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4]当前,思政课的理论内容、教学内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现实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思政课内容生产与教学供给也存在着从理论到理论、在“象牙塔”中自我循环的问题。要把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就必须从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与生活空间中吸收充沛的理论营养。因此,推动理论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需要思政课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开放。不仅如此,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转化,更需要走进现实的生活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5]推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外化的教学内容,即实践性教学内容的生产与供给,只能在社会实践的真实空间中展开。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内容生产与教学供给的社会空间与社会实践之维。
“大思政课”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又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分别从宏观空间与微观空间两个方面形象地表达了“大思政课”的存在形态。思政课教学之所以要实现空间的拓展,之所以要在空间形态上成为“大思政课”,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对象内在的心理与精神空间是广大的。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6]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学中更加深层、更加隐蔽的空间,是教育对象的心理与精神发展空间。学校教育空间与课程教学空间,只是影响学生心理精神的有限场域。仅仅局限在学校、教室中的思政课,难以充分满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需求。一方面,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新时代年轻一代成长生活的空间、社会交往的空间与信息交互的空间,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来自广阔空间的思想信息正从四面八方影响、形塑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这就决定了思政课的教学空间必须随之拓展。另一方面,这种拓展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或网络空间的简单位移,而应该是对学生心理与精神世界的全面观照与精准贴近。思政课教学只有打开学生的心理空间,走进学生的心灵空间,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才能升华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但这个空间对于每一个教学对象而言,又是具体而精微的。不同学生对思想理论问题的理解空间、价值观念的判断空间、行为方式的选择空间是千差万别且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大思政课”能做到以空间换时间,在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发展需求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留出相应空间的条件下,赢得被学生接纳并走近学生、引领学生的时间。
二、“大思政课”的时间形态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7]时间与空间同时构成课程存在的基本形态。课程不是静态的,其空间形态不是自然延展的,而是动态的存在、时序的相接,有着其展开的时间形态,而这主要是通过课程的教学运行或教学过程来体现的。教学运行的展开过程,教学过程在时间维度上的展现,就构成了课程的时间形态。课程的空间形态及其拓展,是以课程教学时间与时序为条件、依托和实现形式的。西方最早的课程概念是指“学习的进程”,强调的就是课程的时间之维。日本在1958年学校教育改革中更是将德育课程直接称之为“道德时间”。
思政课除了有空间上的广延性,也有时间上的延续性。这具体体现为思政课对教学时间的规定、设置与分配,如对学段、学时以及整个教学周期的安排。学生只有同时进入既定的教学空间和确定的教学时间,才能真正进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因此,思政课教学与其他学科课程一样,都具有教学时间方面的确定性、阶段性,它要在规定的时间、固定的学段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课教学与其他学科课程尤其是知识类课程教学在时间形态上的不同。思政课教学在时间展开方式上,既有确定性,也有非确定性;既有阶段性,也有连续性。思政课的教学时间虽然具体化为确定的教学时数,但又不限于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思政课的教学周期虽然体现为学期、学年、学段的阶段性特征,但更体现为这种周期及其之间的衔接与延续。这是因为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教学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变化、发展的过程实现的,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长期的、持续的。这也就决定了思政课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持续性的甚至不断反复的教与学的过程,才能达到这个教学目标。
因此,“大思政课”之“大”,不仅大在空间,也大在时间。“大思政课”要伴随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这使它在教学时间方面具有更强的延伸性与多端性。一方面,“大思政课”的教学更强调时间的延伸性。思政课的教学时间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时间,还包括课外教学时间,随着思政课教学空间的不断扩展,其教学时间还延伸至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在线教学等。思政课的教学时间不仅体现为某一学期或某一学段的延续,而且也体现为从低学段向高学段的逐步递进。当前,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就是“大思政课”在时间、时序上这种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统一特征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大思政课”的教学更强调时间的多端性。正如每个学生的心理与精神空间是具体而精微的一样,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其在教育影响下形成、变化、发展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这种教学时间的多端性,也是思政课教学复杂性、长期性的重要原因。整齐划一、形式主义的教学,尽管它在规模、学时上显得很“大”,也很难真正打开学生的心理与精神发展空间。思政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起点方面的多端性以及发展时序上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时间与教学周期,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时间来扩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空间。这是“大思政课”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时间形态。
与空间一样,时间同样可以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要素,成为承载教学内容、发挥教学功能、形塑教学形态的教学资源。“大思政课”之“大”,也蕴含着在其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时间跨度之大,教育功能所延及的时间尺度之大,体现为由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的时间向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内涵:第一,它体现为“大历史”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8]“大思政课”要有“大历史观”。“大思政课”教学要善用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包括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的历史资源,向学生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历史观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自信与历史自觉。第二,它体现为“新时代”的教育。思政课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故事,关键要立足中国国情与现实,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大思政课”要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伟大成就,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大思政课”教学,要启发学生以历史的眼光观照现实,要向学生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故事,尤其是要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思政课”也要聚焦时代新人的培养。“大思政课”教学,要回应时代新人的思想困惑,贴近时代新人的思想实际,融入时代新人的日常生活,讲好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故事。新冠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抗疫故事,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抗疫故事,构成了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时代素材,就是一堂新时代的“大思政课”。第三,它体现为“面向未来”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提出:“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育着新人。”[9]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0]这既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思政课承担的重要使命。青年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是塑造未来的力量。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以前瞻性的视野和理念来引领“大思政课”教学,不断加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激发他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是“大思政课”引领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时间形态。
三、“大思政课”的结构形态
时间与空间是课程存在与教学展开的外在形态,而使这种外在形态获得内在规定性的,则是课程内在的组织方式与结构状态。“大思政课”尽管蕴含着时间与空间尺度之大,但绝不是大无边界、大而无当。要防止“大思政课”走入泛化、陷入规模扩张的误区,就必须注重对其内在构成要素及结构方式进行更高水平的建构与建设。只有对“大思政课”的要素及结构进行科学组织,才能真正推动思政课的形态变革。这其中既有对思政课时间与空间形式的组织,也有对思政课各种课程要素的充分开发与整体运用。
第一,“大思政课”的结构形态应该是课程要素充分激活、灵活多样的形态。一是教学主体的“大整合”。要实现思政课空间和时间形态的拓展与延伸,必须不断充实师资队伍,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更要对思政课的教学主体进行有机整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11]思政课师资包括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支队伍。目前两支队伍在数量上还存在一定缺口,需要进一步充实。除了数量与规模问题,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更为关键。“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12]高要求的思政课需要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只有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才能实现思政课的目标要求。加强“大思政课”建设,要高度重视师资水平的提升和师资结构的优化,注重通过加强教学主体之间的有机协同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二是教学内容的“大融合”。“大思政课”之大,关键不在于规模、数量、外延之广大,而在于水平、质量、内涵之精深。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深刻,更能体现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展开,注重对理论内容本身的多维阐释与深度挖掘,拓展理论教学的历史纵深、世界视野、现实运用,在与其他学科课程知识、理论与方法的互补交融中,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容量、思想含量以及说服力、吸引力。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学内容还要充分体现理论性内容、价值性内容、行为性内容的有机融合,注重根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结构特征和发展需求进行多维开发与综合运用,使之承载更加充沛的理论力量、情感力量、行动力量,对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与行为产生更加深刻持久的影响。三是教学方法的“大综合”。内涵决定规模,内容决定方法。“大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大在“术”,更在“道”。丰富深刻的教学内容,要求灵活多样的教学之术与之相匹配。而思政课教学之术的多样性,又是服从服务于思政课教学之道的。思政课教学之道,是为“大道”,是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论。正是思政课教学之道,真正体现着“大思政课”在方法论方面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要求。这就需要根据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具体内容,依据学生的接受特点与成长规律,灵活地使用多样的教学之术,合理借鉴其他学科课程、现代教学技术中的方法手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逐渐融合提升为思政课教学之道。
第二,“大思政课”的结构形态应该是教学组织水平与活力不断提升的形态。一是教学空间在拓展中的内在贯通。“大思政课”在空间上的广延性,不是盲目地扩张,而是根据教学需求有计划地利用并统筹好不同教学空间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打通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之间的隔阂,合理安排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在线教学的比例与结构,促进思政课教学在空间转换中的彼此贯通。其次,要实现不同思政课堂之间的内在贯通。“大思政课”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思政课课程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而这种有机联系必然直接体现为不同思政课堂在教学场域中的贯通,要求不同的思政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育人空间。再次,要实现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空间上的贯通。“大思政课”蕴含着课程思政的内涵。这就意味着要打通思政课教学空间与其他课程教学空间之间的壁垒,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真正做到彼此互通、同向同行。二是教学时间在延伸中的有机衔接。“大思政课”要在教学空间的拓展中贯通,必须对教学时间进行运筹。这种时间运筹,既包括对课堂教学时间的运筹,又包括对课堂教学时间与课外教学时间的运筹,还包括对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时间的运筹。通过这种运筹,使思政课教学形成一种相互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更好地观照并贯穿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生命周期。三是教育力量在协同中的合力汇聚。“大思政课”关键在于合力之大。要把“大思政课”在空间、时间、师资、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优势,切实转化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必须统筹好来自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并使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这就要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13]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汇聚思政课教学的合力。
第三,“大思政课”的结构形态应该是思政课体系的优化状态。“大思政课”是思政课体系的一种优化状态。这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落实在每一门思政课上,每一门思政课都是“大思政课”。这就意味着每一门思政课程和每一个思政课堂,都要有“大教学观”的理念与实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与延伸思政课的教学时空,丰富与深化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二是落实在思政课课程体系上,思政课课程体系是“大思政课”。“大思政课”不仅指某一门课程的优化样态,更指整个思政课课程体系的优化状态。思政课是不同门类课程、不同学段课程、不同修读方式课程,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课程体系。新时代,建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在内的、大中小一体化的思政课课程群,其根本目标就是不断丰富、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大思政课”在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方面的总体要求与发展趋势。三是落实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上,学校整体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是“大思政课”。“大思政课”大在支撑体系上。每一门思政课以及由此构成的思政课课程体系,不是静态的、孤立的,而是与其他课程教学尤其是同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这个关键课程之关键作用的发挥,是以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的优化为条件的。只有把思政课纳入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与优化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才能真正体现思政课之“大”,也才能实现思政课之“大”。
四、“大思政课”的功能形态
把握“大思政课”之“大”,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课程体系、教学样态上,更要落脚于其功能实现与目标达成上。思政课之“大”,根本上说是其功能之“大”,是“国之大者”。而真正使思政课成其为“大者”,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满落实。回顾思政课发展的历史,立足思政课建设的现实,不难发现,思政课外在形式、结构形态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思政课的功能与目标。“大思政课”是思政课作为“国之大者”,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方面,育人功能实现的充分且完全的状态。
第一,“大思政课”的功能形态体现为课程自身功能的有效实现。思政课是铸魂育人并力求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思政课不仅要发挥知识传递的功能,而且要承载价值引领、行为塑造的功能,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全方位、综合性的培养。要实现这一功能,就不能固守于知识传授、理论讲授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要从国际国内局势、社会发展现实、学生思想实际等更广泛、更精微的意义空间里,充分挖掘与利用契合学生需求、滋养学生心灵、升华学生情感、影响学生行为的课程元素,并对其进行贯通衔接、融合创造,从而形成一个要素充分、功能耦合的有机整体。思政课课程功能的实现方式与知识类课程最大的不同,是它需要在更长的时间段乃至在学生成长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缓慢释放出来。这也就决定了思政课课程效果达成与目标实现在时间尺度上的“大”。因此,要有效实现思政课的功能,就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不断延伸拓展教学时空;考察思政课是否为真正的“大思政课”,就不能满足于学生当下的知识接受与理论复现程度,而更应该注重学生长远的价值内化与行为外化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政课功能实现的真正时空场域,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课外,甚至是在学生走出校园后的社会生活空间与漫长的人生发展进程中。
第二,“大思政课”的功能形态体现为课程教学功能的充分实现。思政课课程功能的实现,既需要对课程形式与要素结构进行合理组织,也需要对课程教学及其运行体系进行统筹规划。相对于课程体系,思政课教学体系是一个包含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管理体系等在内的更加复杂的体系,同时也是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功能在思政课内部的实现,还不能构成“大思政课”功能实现的充分样态。事实上,思政课的教学功能也不可能独立地在思政课程内部实现。仅仅强调思政课教学的特殊重要性,片面追求思政课在课程设置、师资规模、投入资源等方面的数量之大,而忽视了思政课教学与学校整个教学体系的内在关联,有可能会使思政课成为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孤岛”。只有将思政课置于学校整体的教学体系中,使思政课教学与学校整个教学活动融为一体,使思政课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同向同行,才能真正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思政课只有充分利用学校整个教学体系的资源,有机融入学校整体教学过程的运行,形成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师、教学资源的相互结合与良性互动,才能使其自身的功能在学校层面获得充分实现。这同时也对学校教学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思政课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更加关键、更具有引领性的作用。
第三,“大思政课”的功能形态体现为课程教育功能的全面实现。学校所有课程及其教学活动都应该承载教育的功能,都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与载体。这里所讲的教育,不是狭义上的知识教育,而是广义上的品德教育。思政课不仅是学校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的一部分,而且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学不是一般的知识性教学活动,而是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直接承担着铸魂育人的功能。而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其功能的全面实现离不开学校整体的教育活动与人才培养体系。其一,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阵地的配合与协同,它们共同构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主体部分。其二,思政课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其功能的全面实现离不开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的合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4]这一论述充分表明了思政课教学功能实现所依赖的人才培养体系之“大”、教育链条之“长”。其三,作为“国之大者”的思政课,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领导和国家意志在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体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只有将思政课教学置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才能真正把握“大思政课”功能定位之“大”,它体现着党、国家、社会对思政课之理想教育功能的期待,也是“大思政课”建设与发展所要努力的方向。
总之,新时代“大思政课”是正在展现其空间之广阔、时间之连续的课程形态,是着力于课程要素、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充分发展、不断优化的课程形态,也是追求课程功能有效达成、全面实现的课程形态。“大思政课”需要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建设、体系建设、功能建设,才能最终成为“国之大者”并“止于至善”。
参考文献:
[1][3][4]“‘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5.
[5][6][8][11][12][1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译者: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14]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