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功能定位与优化路径
张家玮
【摘要】“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场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大思政课”要求和现实紧密结合,在社会生活中讲授。实践育人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讲活思政课的重要方式。要理清新时代“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定位,分析其现实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路径,从而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大思政课;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张家玮,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2.6.146~15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文化自信视域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21VSZ064)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发表过重要讲话、做出过重要指示,明确表示:“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①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将学校思政课建设摆在尤为突出的位置。2021年3月6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并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3]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更好地践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构建高校“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提供了根本指南。实践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之意,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将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体验,才能在守正创新中实现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一、“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功能定位
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当前“大思政课”格局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育人,方能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四个服务”为根本。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4]这深刻阐明了立德树人在教育各环节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引领性作用。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时代性回答,其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引领,教育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大思政课”的构建就是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通过理论学习来淬炼思想、拓宽视野,通过亲身投入国家现代化建设来了解国情、感受时代,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探索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提高实践育人工作水平,对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2.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既是习近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经验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同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指引。“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战略选择和理念创新,真正做到“善用”,发挥好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教育功能,需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需要在继承传统课堂积累的丰富理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用好社会这个大课堂,创新“大思政课”有效运行所需要的更加独特的领导体制机制、教育模式,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资源支撑,最终要在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回答时代关切,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辩证统一。
实践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习近平2020年9月17日在岳麓书院同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生们交流时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5]在实践体验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陶铸奋斗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着力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具有时代特色的实践育人创新模式,不仅是新时代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
3.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教书育人、学生成长规律。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6]习近平强调:“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2]并提出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教学要求。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比如,在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方面,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要把“大思政课”理念贯穿全过程,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设计丰富多样活动,打造多类型、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活动平台,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从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学生不断升华思想、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做到“知行合一”。
面对思想观念多元的“00后”大学生,高校必须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丰富教学方式和途径,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的认知与判断,把握实践的规律与趋势,深刻理解主流思想文化的理论魅力和现实意义,才能促进他们在不同思潮的交融交流交锋中保持定力、具备科学的辨析能力,凝聚起思想共识,在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不断将时代要求、科学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素质,外化于自觉行动,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4.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支撑
“大思政课”之“大”,包含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1]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大课题,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现象。“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的“思政化”,也不是思政内容的“硬加入”,而是重新认识思政课的功能与定位,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梳理理论知识,将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推动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践教学立足于时代,能帮助学生树立把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同祖国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把小我融入大我,用所学报效祖国的观念,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习近平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以高校的“大手”拉住中小学的“小手”,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的战略思维,是“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随着思政课改革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尝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沉浸式体验让课程内容和形式丰富起来,既体现了不同学段特点的课程内容建设,又不断增强“知”与“行”之间的耦合度,有力支撑起一体化建设的架构,打通了入脑入心的“最后一公里”。
二、“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全国高校大力推动校内外育人体系融合贯通,整合利用各类育人资源,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积极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多方聚力、多管齐下,加快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取得显著成效。教育部组织举办的“网上重走长征路”“青春告白祖国”等活动深化“四史”教育;湖北通过“讲活抗疫故事,用活思政课教材”开办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天津坚持大中小学一体谋划、一体推进,课程改革协同联动,各学段同步录制播出“在红旗下成长”等开学第一课;华东师范大学把课堂搬进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等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通过合作共建现场教学点,打造党史育人、实践育人大平台。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体制机制、工作实效、育人特色等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校地协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在探索推进校地合作协同育人方面,党和政府有着清晰的顶层设计,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校地合作协同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运行机制不畅通,高校单方面承担主体责任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多数地方单位从环境场地、实际工作等方面考虑,对学校需求反馈不积极,不愿意接受大规模学生在本单位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因工作体系不同,高校和接收单位的关注点和需求点做不到完全契合,即便接受个别学生实习实践,所提供岗位多以收发资料、内务整理等最基础的工作为主,不能完全实现学校实践育人的初衷。其次,由于对具体工作的监督评价机制多以高校为主,对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共建合作单位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导致部分单位对开展实践育人活动重视程度不够、热情不高、连续性不强,甚至出现了因具体联系人员变化导致共建关系暂停的现象。
2.学思与知行结合不够紧密
各高校虽然一直强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陆续把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甚至将其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对待,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开展知识化、专业化的实践教学,一方面需要足够的专业理论支撑和来自社会的实践指导,另一方面需要紧跟形势,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的变化,聚焦问题,精准施策,根据需求侧不断优化供给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之间尚未有效衔接,仍然存在“两张皮”现象,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指导力量不足和理论研究不够也制约了实践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实践教学工作多数由辅导员策划和指导,尽管辅导员具有活动策划组织方面的天然优势,但理论教学研究不足是短板。
3.校内长效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实践育人是一项涉及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部门的工作,所有教师都负有实践育人的重要责任,但现实中,“实践育人是学生工作部门的责任田”的观点普遍存在。学校虽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可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总体设计和资源整合不够,如课堂教学、团学活动各自为战,既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也易造成师生的倦怠。再比如临时性、形式化的合作协议多,实践地点更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导致共建协议越签越多,活动开展却越来越少。在考核评价上,只注重选树正面典型,重点强调“应该怎样做”,而未明确“底线约束”,对未达要求的规范机制不足,“唯分数论”的导向仍占主导地位,未能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的实践育人模式。在覆盖面上,由于实践基地数量、承载量不足等,难以为高校提供足够的实践岗位,使得实践育人活动难以覆盖更广的范围,难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4.协同发展育人特色不够鲜明
当前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内容形式多停留在参观考察、调查访谈等浅层次、易开展的传统活动设计,或是沿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和主动思考兴趣,不注重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在策划和开展过程中把更多精力用在“实践”,而忽略了“育人”的本质,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一种对外宣传展示的过程,只注重媒体宣传和扩大影响,追求“轰动效应”,却弱化了实践育人本源的价值取向,缺乏对学生思想上的深层次启迪,对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能力变化关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获得感和参与感,学生中存在“为了实践而实践”的现象,多数是体验式、走过场,或者是应付老师交给的“任务”,导致实践育人“形”有余而“神”不足。一些高校原本想通过校园活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但是对举办什么样的活动才可以有效转变学生的观念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存在重外在华丽形式、轻内涵品质培育的现象,缺乏有特色、有亮点的育人品牌及可推广的经验。
三、“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优化路径
优化“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需要不断完善总体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创新育人品牌,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素质拓展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1.校地整体联动,搭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4]习近平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并指出“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4]《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实践教学要在社会中进行,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配合,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发挥高校的办学优势和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构建实践基地多点开花、实践育人示范基地纵深发展、实践育人共同体协同推进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
“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学生能够实时体会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在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展览场馆、实践基地、生产生活场所实景中长见识、增才干。”[7]挖掘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面实践育人资源,发挥高新技术前沿科技企业、现代农业技术企业、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通过签署共建协议,明确职责任务,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实践课程等途径,建设特色鲜明的实践基地。如南开大学坚持和发扬“公能”特色,既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签约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以周恩来为楷模的“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栋梁之材。山东大学充分利用当地大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积极开辟社会实践基地,在威海和烟台建立了包括刘公岛、定远舰景区、郭永怀纪念馆等22个思政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优化系统设计,打造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推进‘大思政课’实践,应尊重课程实施规律,统筹课程资源,扎实做好课程设计和实施,充分落实课程管理制度保障。”[8]《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规定: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应着力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围绕思政课课堂教学制定针对性强的实践教学方案,将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天津师范大学多年来坚持探索实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五同”教学模式,即同对象、同目标、同重点、同问题、同考试,强调全员参与、全程考核,有效解决“精英化”和少数人参与的状况。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深耕“课程”与“思政”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展其中蕴含的主流价值、家国情怀等元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通过成立联合教研组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师与学生工作队伍深度融合,通过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上的高度统一,在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组织策划优势的同时,加强实践育人的理论性。学生是实践育人的对象,也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对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认同和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在实践体验中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3.打造发展引擎,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要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之外的重要育人平台,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育人方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为第一课堂提供必要的、有效的补充,实现“1+1>2”的效果。建立健全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落实习近平重要要求、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加强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的重要一环。“实践课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将第二课堂纳入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接受深刻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9]高校要以“德育一体化”育人机制为依托,积极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科学化设计、规范化组织、制度化运行、常态化发展。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要在“大思政”格局中发挥好协同育人功能,就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制度。如天津市统筹推进班级街道、校内校外等平台一体化共建,构建“一班一村”实践育人平台,建立班级(社团)和共建单位的街道农村、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一对一”定点实践机制。每个班级(社团)的学生在学期间进行连续定点服务,形成固定化、长效化、可持续的实践服务机制。天津外国语大学与14个街道共同打造“语露工程”项目,每届学生接力在固定社区开展外语辅导、人员培训、义务翻译等志愿服务。与此同时,推动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平台系统建设,实现实践岗位和学生的网上对接,对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相关内容的活动进行记录及成绩认定。通过构建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信息体系、动态管理体系、价值应用体系等,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重要作用。
4.深化内涵建设,打造实践育人特色项目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从内容上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要求,运用“微视频”拍摄、“翻转课堂”、实地调研等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基层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兰州大学深入挖掘甘肃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社会建设成就,开展“别样思政课”系列教学创新活动,联合企业等,用实地、实景、实践为毕业生上好最后一堂“大思政课”。“通过发挥学校、社会与网络课堂各自优势,实现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覆盖,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连续性。”[10]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多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重要一环,应将思政课教学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实践育人功能。结合学科专业背景组建各具特色的实践团队,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星火燎原之路”红色参观路线,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推出由师生参与排演的校史主题沉浸式体验剧。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加持下,传统优势同现代科技高度融合,能够有效增强“大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组织,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注重学生社团的价值导向,着力挖掘社团活动的思想教育和育人功能,以丰富、深刻的内容和鲜活、生动的形式培育、引导学生。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8所高校的青年理论宣讲团齐聚线上,围绕“勇毅前行,奋进新时代赶考路”主题讲述青年眼中的新时代和使命担当,吸引了全国高校的青年学子。
总之,实践出真知,广袤大地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最好教材。多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实践表明,高校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真正善用“大思政课”,充分发挥好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作用,才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与实效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3]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5]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0-09-19(1).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7]许瑞芳,张宜萱.沉浸式“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及建构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
[8]韩可.课程论视角下“大思政课”的实施维度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5).
[9]王学俭,施泽东.“大思政课”的科学蕴意和实践理路[N].中国教育报,2022-03-24(5).
[10]樊明方,淡如冰.“大思政课”的生成逻辑及其实践路向[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