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结构功能与内涵透视
阎国华 闫晨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指主体受益于课程教学所产生的内在满足感。鉴于受益主体的多元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具有多维向度目标,主要包括作为直接性目标的学生获得感、作为实践性目标的社会获得感和作为全局性目标的国家获得感。不同维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虽表象各异但内在协作,体现为各有侧重又整体耦合。学生、社会和国家三元主体,直接性、实践性和全局性三重维度,起始、高阶和顶层三阶目标分别从受益主体、目标追求和过程方法共同塑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结构功能,同时体现了其内在逻辑、规定了其科学内涵、指明了其达成路径。科学解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结构功能和科学内涵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目标,还有利于厘清支撑获得感的具体要素,进而为具化针对性培育策略提供学理支撑。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结构;内涵
【作者简介】阎国华,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闫晨,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2.5.125~130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中国矿业大学)”(项目编号:21SZJS32010290)、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项目编号:KYCX21_2059)阶段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获得感是指主体受益于课程教学所产生的内在满足感。对应不同受益主体,高校思政课获得感包含多个各有侧重、表象各异却互为关联、辩证统一的价值诉求,主要涉及学生获得感、社会获得感和国家获得感等多个维度。按照内在关联和各自侧重,上述三个维度获得感呈现综合性、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统一,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向度目标,并分别扮演直接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和全局性目标的价值定位。从宏观来看,不同维度获得感具有内在追求一致性和发展阶段相似性,在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上高度统一,在发展阶段上都会经历起始目标、高阶目标再到顶层目标的相似过程。就微观而言,不同主体对高校思政课的具体要求又有所不同,从目标和要求上都存在外在差异。综观起来,学生、社会和国家三元主体,直接性、实践性和全局性三重维度,起始、高阶和顶层三阶目标分别从受益主体、目标追求和过程方法共同塑造了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结构功能,同时对其内在逻辑、科学内涵和达成路径形成了规定性影响。在既往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往往考虑更多的是直接利益群体的需求,较少认识到这些需求有赖于整个教育系统共同来实现,致使改革创新“并没有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没有充分考虑相关参与因素的需求与期望、满足与获得”[1]。因此,多重维度既体现着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内在构成,也指明了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路径。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应从结构功能的高度出发,以明确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不同受益主体为遵循,以区分不同主体获得感的价值定位和内在结构为框架,以厘清不同主体获得感的阶段目标与进阶逻辑为抓手,把握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科学内涵,从而为不同维度获得感探索针对性培育策略和协同性推进路径奠定理论基础。
一、作为高校思政课直接性目标的学生获得感
学生获得感是指学生受益于高校思政课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典型表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认知深化的受益感与启发感,三是信仰建立的自觉性与坚定性。高校思政课并非单纯传播信息和教授技能,而是一个集成知识传授、价值传递和思想传承的综合过程,尤以塑造学生思想认识和科学信仰为重点。也正因如此,学生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直接性目标。基于结构功能视角,学生获得感主要由作为起始目标的“知识性获得”、作为高阶目标的“思想性获得”和作为顶层目标的“价值性获得”共同构成,三个部分呈现螺旋上升的递进关系。
(一)“从无到有”的知识理论获得
对于学生主体而言,通过学习高校思政课能够丰富知识储备、激发认知兴趣和增强理论修养,从而产生“知识性获得”。高校思政课内容广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社会、法律、历史等多个领域,是一个综合多学科知识的宽口径课程,呈现出知识性、价值性和方法性的统一。一方面,高校思政课不断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并因相关理论的开放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促使课程内容既富有宏观性与战略性,又具有方法性与实用性。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体现为接受与探索的耦合、认知与思考的统一以及整合与建构的协同,不仅有助于其获得知识并理解当下,同时还有益于其判断未来。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知识性获得兼具短期直接性和长期间接性,学生不仅会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以产生短期性获得,而且能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对知识理论进行尝试性运用和求证性检验,从而激发长期性获得[2]。从统一关系来看,直接性获得是间接性获得时效延迟的即时补足,而间接性获得又是直接性获得凝聚升华的内在动力,二者紧密配合从而产生持续性知识获得体验。此外,高校思政课的知识定位还体现为高度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惑,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下,积极融入信仰体系、知识逻辑、现实生活和学生关切,将知识播撒到学生渴望处、将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
“从无到有”的知识性获得既是体现学生获得感的基本表征,也是达成学生获得感的起始目标。基于可行性视角,提升知识性获得不仅需要教师自觉发挥教学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学生也必须主动激发理论学习兴趣性、探索性与反思性,从而有效融合“教”的给予属性和“学”的接受属性,达到既彰显学生主体性也发挥教师主导性的互促互动状态。通过强化这一双向流动过程,课堂能更有效消除学生知识内化和理论运用中的障碍因素,从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知识性获得。
(二)“从浅入深”的认知理解获得
通过课程学习使个体认知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与深化,属于学生获得感体系的“思想性获得”。从高校思政课发展历程来看,着重提高思想性获得历来都是主要努力方向,目的是通过引领学生进行现象反思、问题剖析、本质透视以及结论迁移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思维训练,培养其独立、深刻和理性的思维能力。思想性获得弥足珍贵,在于其能够给学生带来显著思维优势,不仅能广泛提高实质理解力,还能大幅增强现象批判力,以及有效提升问题思考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分析、判断与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将为学生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双重效能,其中直接效能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而间接效能则是在细微点滴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方法和技能,学生不仅能够正确认知和合理解决当下自身的思想诉求与成长困惑,还可以敏感捕捉和深刻洞悉自身未来发展的困境与突破方式,最终实现助力当下与赋能未来。从生成路径来看,思想性获得往往产生于知识性获得的积极体验中,虽然其激发与形成可能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积累过程,但是其应用与强化却能渗透在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
“从浅入深”的思想性获得既是体现学生获得感的核心表征,也是达成学生获得感的高阶目标。思想性获得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很高要求:一是要强化教学问题导向,遵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基本原则,把握学生的“关切点、困惑点和共鸣点,将之转化为新颖的课堂问题,并以假设、猜测和疑问方式呈现问题”[3];二是要紧抓对思考能力至关重要的逻辑性培养,以学生理解力、分析力、比较力、归纳力、演绎力为发力点;三是要建立宏观目标指向,引导学生立志于深化对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境界的开拓。尤其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上”[4]。
(三)“从近及远”的科学信仰获得
在知识性获得逐渐累积、思想性获得不断飞跃的过程中,主体逐渐建立起科学信仰,即产生“价值性获得”。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学生的人生信仰涉及行为准则的规范性、理想追求的高远性以及价值目标的正确性等维度,建立与深化都要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渐进过程,而高校思政课恰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一是高校思政课能够提供先进理论指导,以帮助学生建立宏观视野,树立远大理想。在思想层面实现从微观到宏观、从当下到未来的跨越,是学生科学规划人生、追求人生理想和持续完善自我的基本前提,也是协调处理好“小我”与“大我”关系的必要前提,而这种重要跨越恰好能够在高校思政课学习中得到有效引导与高效激发。二是通过对高校思政课的系统性学习,学生可以在头脑和内心中构建起科学的理论框架、深邃的批判性思维以及丰富的情感体系,进而指导自我实践、推动自我完善。三是课程学习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激发情感共鸣与加强理想信念,推动学生自觉建立科学人生信仰,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发展的持续性精神动力。相比知识性获得和思想性获得,价值性获得更加深沉且深刻,体现更强持续性和逻辑性。
“从近及远”的价值性获得既是体现学生获得感的主旨表征,也是达成学生获得感的顶层目标。价值性获得是高校思政课有效引导学生追求并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但基于科学信仰塑造的过程性,价值性获得的培育往往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启发、逐渐推进以及反复强化的锤炼过程。通过巧妙激发学生深层次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为他们创设未来发展需求的体验途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动机转换,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价值性获得的培育实效[6]47。
二、作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性目标的社会获得感
高校思政课关联现实生活、观照社会实践,既是教育价值的回归,又是课程鲜活性、实效性和生命力所在。社会获得感是指社会主体通过高校思政课使学生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当下问题和未来需求,帮助学生客观认知社会、理解社会并自觉协调自身行为、成为合格社会成员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而产生的受益感。社会获得感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价值旨归,期望通过高校思政课传递社会需求、凝聚社会共识,体现鲜明的实践导向和行为倡导,因此是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实践性目标。基于结构功能视角,社会获得感主要由作为起始目标的“规范性获得”、作为高阶目标的“崇德性获得”和作为顶层目标的“担当性获得”共同构成,三个部分呈现有序上升的递进关系。
(一)旨在强化规则意识的规范性获得
以匹配社会法制建设和规则体系为基准,通过高校思政课来培育和强化学生规则意识,属于社会主体的“规范性获得”。规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设施”,而规则意识则是个体与群体生活的“底层逻辑”。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则体系日趋完善,如何构筑与之匹配的规则意识、如何建设与之匹配的精神文明、如何培育与之匹配的社会成员,成为亟待突破的实践课题。面对构筑和捍卫社会规则文明的紧迫任务,作为重要实现路径的高校思政课和作为先进群体的大学生都被寄予厚望。较之其他群体,社会主体通常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更严要求与更高期待,希望他们可以扮演行为规范的引领者、不良现象的批判者和规则尊严的捍卫者。因此,社会需要并期待高校思政课能够发挥引导与规范学生行为的功能,帮助他们树立规则意识,并在规则意识不断强化过程中为学生群体铺设心理成本、建立道德屏障,从而实现规范群体行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双重目标。
规范性获得是社会获得感的起始目标,不仅体现社会主体对于学生行为自觉性的强烈要求,同时也表征着高校思政课对社会现实需求的积极回应。从提升逻辑来看,“由上至下”地向学生传递行为规范并不是核心诉求,“由内而外”地将规则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行为素养才是规范性获得的本质主张。由于规范性获得更多体现在学生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因此对相关问题的发现与应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而要延伸场域、转化方式,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规范性获得的培育实效。
(二)旨在弘扬道德风尚的崇德性获得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通过高校思政课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借鉴人类优秀道德成果,倡导新时代道德风尚,都属于社会主体的“崇德性获得”。崇德性获得较之规则性获得更进一步,因为如果说捍卫规则体系更偏向于底线思维,那么崇尚美德则属于主动追求。作为重要传播渠道,社会主体期待高校思政课能够引领学生明礼崇德,通过知识传授和品格锤炼,厚植新时代道德理念,并在不断继承与发扬过程中赋予道德风尚以鲜活生命力。之所以选择学生作为重点引领群体,是由他们的群体先进性所决定的。以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为例,学生所具有的领悟力与共情力、主动性与参与性、创新性与灵活性,都与传统美德的现实发展需要高度契合,可以为之提供创新性发展的外驱力和创造性转化的内驱力,从而有力推动“将中华文化转换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7]的实践进程。通过思政课引领学生提高思想认知与行为自觉,深化对道德风尚的深度认同极为必要,因为越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就越需要将道德风尚化为精神力量与道德支撑广泛渗入到社会秩序中。
崇德性获得是社会获得感的高阶目标,不仅体现社会主体对于学生的行为示范性抱有热切期待,同时也表征着高校思政课对接社会期望和凝聚道德力量的主动追求。增强崇德性获得要求思政课不仅要广泛挖掘具有高渗透力的道德教育资源,还要灵活运用具有高吸引力的道德教育手段,同时巧妙创设富有高感染力的道德教育情景,通过不断强化教育过程的学理性和共鸣性,提升高校思政课崇德性获得的培育实效。
(三)旨在传递社会责任的担当性获得
依托高校思政课向学生传递社会责任、塑造担当意识,使其正确认识自身扮演的社会角色与享有的社会权利,自觉承担应履社会义务与应尽社会责任,是社会主体的“担当性获得”。与制度规定中的义务有所不同,“担当”更强调个体主动探求如何能于他人有利、于集体有责、于社会有益,体现个体对社会发展的密切关注、主动参与和高度融入。担当性获得既体现了个体对自身社会价值的探索与追求,也表达了个体内心对社会产生的归属与认同,更表征着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的深度连接。社会主体迫切希望学生能在深刻理解“小我”与“大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响应社会需要、履行社会义务、担当社会责任,在个体积极融入集体的过程中深化思想共识、形成共同理想和凝聚集体力量。面对社会期待,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通过引领学生自觉将自我理想注入社会理想、将自我实践融入社会实践、将自我发展投入社会发展,使社会主体能在实践维度体验向心力、产生受益感,而这也恰恰是社会获得感关键所在。
担当性获得是社会获得感的顶层目标,不仅体现社会主体对于学生的行为担当具有深刻诉求,同时也表征着高校思政课以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为价值取向、以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促共融为实践倡导。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高校思政课所要传递的社会责任也需要不断更新与拓展,因此教学过程必须紧密衔接社会发展趋势,通过不断提高社会责任传递的时效性与精准性,提升高校思政课担当性获得的培育实效。
三、作为高校思政课全局性目标的国家获得感
国家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全局性目标。基于结构功能视角,国家获得感主要由作为起始目标的“认同性获得”、作为高阶目标的“导向性获得”以及作为顶层目标的“目标性获得”有机构成,三个部分遵循从理念认知、思想认同到实践行动的上升逻辑。
(一)基于国家制度阐明的认同性获得
国家以高校思政课为育人阵地,通过向学生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还原制度由来、阐明制度优势、解析发展理念和展示发展成就的方式来建立并强化制度认同,从而使国家主体能够收获“认同性获得”。对于国家而言,源自大学生思想认知的政治认同性极为重要,因为它不仅表征着青年一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理解与整体把握,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话语权建设与主导权维护。从内在结构来看,认同性获得包含三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帮助学生在理论维度掌握我国国家制度,包括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国家职能等;第二层次是引导学生在逻辑维度理解我国制度优势,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当家作主等;第三层次是启迪学生在实践维度建立我国国家认同,包括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等。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环环相扣,体现了国家意志,涵盖了国家期待,反映了国家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通过有序推进每个层次的主旨与重点,高校思政课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产生强烈国家认同。
作为国家获得感的起始目标,认同性获得是检验高校思政课是否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制度、全面把握制度优势的重要指标。基于认同性获得的形成规律,高校思政课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价值性、特色性和优越性入手,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认同规律,通过在其思想维度建构制度自信、在其情感维度树立制度拥护,来有效促进国家主体认同性获得的提升。
(二)基于战略规划解析的导向性获得
依托高校思政课的传播优势,国家主体得以及时、全面和准确地向学生宣传大政方针、解析战略规划,通过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投身国家建设大局和服务国家长远发展,来使国家主体收获强烈的“导向性获得”。国家战略规划关涉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与总目标,具有极强宏观性、统筹性和前瞻性,而高校思政课能够契合学生当下阶段的知识水平与认知特点来对国家战略规划加以理论剖析,进而实现面向学生群体的定向“解码”。在具体解码过程中,高校思政课以国家最新颁布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前沿为解码对象,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相关政策的核心要义为解码目的,以学生便于理解的思维逻辑和易于接受的话语方式为解码形式,以提升学生对相关政策的认识深度与理解高度为解码结果,创设了一个既影响深远又导向明确的解码程序。这种解码程序是高校思政课不同于一般信息传播的重要之处,是在面向学生传递党和国家重大理论、重大决策和重大战略的基础上,阐明其形成逻辑、选择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深刻过程。解码过程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周期、较广学生范围和较高理论高度对国家战略规划进行深度解析,而导向明确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即引领学生理解国家战略规划、紧跟国家发展理念、响应国家时代需要。
作为国家获得感的高阶目标,导向性获得是检验高校思政课能否启发学生以全局视野把握国家发展大势、以长远眼光洞察国家战略机遇的核心指标。在认同性获得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国家主体期待高校思政课能进一步动员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国家发展宏观格局,从而凸显实践性旨趣更浓厚的导向性获得。国家战略规划往往具有宏观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因此,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导向性获得应从精进解码技巧、丰富解码形式和创新解码语言等方面加以推进,以不断提升课程解码水平。
(三)基于时代新人培育的目标性获得
通过高校思政课的思想引领、理论提升与行为动员,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深厚的家国情怀、勇敢的担当精神、扎实的个人本领以及良好的品德修为”[8]45的时代新人,将产生国家获得感体系的“目标性获得”。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价值定力的主要阵地,因此国家主体对其既有高度要求,又有特别期待。一方面,国家主体要求高校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国家主体期待高校思政课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启发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国家主体历来关注时代新人培育,特别希望高校思政课能够通过帮助学生树立历史方位感、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时代使命感,持续引领青年,从而使国家能够实现赢得青年、把握未来的全局性目标。
作为国家获得感的顶层目标,目标性获得是检验高校思政课能否全面引领学生找准历史方位、承担时代责任以及响应国家发展需求的关键指标。在国家获得感结构体系中,认同性获得和导向性获得最终都要回归到目标性获得上,因为培育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新人才是关键所在。增强高校思政课的目标性获得,一是要在教学内容上增强宏观资源转化的意识与能力,二是要在教学方法上提高理论解析与实践渗透的融合,三是要在教学途径上打造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方法和载体。
总之,高校思政课获得感包含多重向度,反映了不同主体对思政课鲜活且多元的向往。不同向度获得感本质上是各受益主体对自身需求的系统梳理与有序呈现,既具有各自独特的内在层次,又具有协同共生的整体结构。高校思政课获得感不仅包括本文重点分析、相对比较凸显的学生获得感、社会获得感和国家获得感,还包括在上述获得感实现过程中起着潜在保障作用的教师获得感、学校获得感等其他组成部分。聚焦获得感探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有助于透视各主体对于课程的需求图景,激活各主体的建构性力量。但是,在高校思政课既往教学改革创新中,我们更关注学生的直接需求。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当然无可厚非,但若缺少对社会和国家需求的关注,往往会让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难以揭示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同时也影响学生获得感的真正达成。反之,如果可以系统关注不同向度的获得感,充分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不仅有助于厘清制约获得感层次化实现的具体障碍和影响获得感整体化实现的深层诱因,还有助于让高校思政课教学立意更高远、目标更深邃、内涵更丰富和观照更系统。同时,立足高校思政课获得感既具有多重向度又呈现整体协同的结构特点,我们不仅要从个体的视角来考虑高校思政课获得感,更要把握不同向度目标中的共性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培育共生能力,从而实现对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整体性构建和系统性推进。
参考文献:
[1]李合亮.“获得感”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J].教学与研究,2021,(7).
[2]阎国华.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内在要素与形成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8,(1).
[3]章秀英,朱坚,李露阳.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特点及提升对策——基于全国31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
[4]施丽红,吴成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1,(3).
[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6]陈寿灿,崔杰,郑根成.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1.
[7]任成金.国家形象塑造背景下中华文化立场的坚守与传承[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8]王学俭,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