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讲深、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理
高国希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信仰的课程,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解疑释惑让学生澄明思想学思践悟、触动心灵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让学生真正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道义情怀,进而入脑入心入行。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建设思政课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是促进教师讲好思政课道理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教师
【作者简介】高国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33)。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2.8.10~15
【基金项目】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项目“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中心(复旦大学)”(项目批准号:21SZJ31024655)。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这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认识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把握教学要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如何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思政课讲授的道理涉及知识、价值、信仰、行动等维度,融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于一体。思政课是讲授马克思主义所发现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课程,关涉信仰之基、精神之钙、思想之舵,所以讲道理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性、逻辑性、系统性和科学性,需要对于相关的人类文明成果要有宽广的视野和深入的把握。
讲道理是思政课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学理性、知识性是思政课作为一类课程的重要依据,思政课当然要体现其深刻的理论性。理论是一种系统化的学说体系,有着科学的架构。我们党一直强调,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因此,让大学生树立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需要把道理讲明白。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讲清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讲清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讲清楚,需要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学理的把握与逻辑分析能力要求很高。要通过分析阐释,帮助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价值引领是思政课要达至的目标。思政课要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学是载体,价值观教育是目的,知识教学要体现精神与价值观的力量。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根本上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时代新人,这要求思政课引导学生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念。这仅仅通过知识传授是难以达成的,而应由认知升华到意义与价值的维度。美国学者努斯鲍姆提出,单凭实际知识和逻辑这两种能力,人们不可能很好地与自己周围的复杂世界处理好关系,还需要第三种能力,即叙述性的想象力。[2]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针对浮躁的市场化导向的教育,提出“人类需要工作,但同样需要意义、理解和远见”。[3]
学校教育是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知识的学习不是平移迁徙式的知识复制,而是通过自己的体验在头脑中重新建构起知识框架与价值取向的活动,这需要学习的过程、体会、体验、认同、持守。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通过开展启发性探究活动,通过让学生接受教育而激起发现欲,探究关联结构,延伸思考,发现意义,练就能力。这需要教师以自己丰富的学识,通过课程和活动引领学生体验理性的探索历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独立的判断力,掌握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授之以渔,是教师的角色要求。教书是为了育人,教师应该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发挥正向引领作用。
思政课教师要做“大先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从事的是培养学生学问、德性、信仰的事业,首先要做人师,实现做人的引领;其次要做经师,进行授业。教师自身要有高的站位、高的境界,立意高远,才能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4]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才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具有世界眼光、理解其他文化、高素质的当代中国人。在当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下,形形色色的观点、学说、思潮在影响着师生的选择与立场,思政课教师要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理想信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各种诱惑和迷雾面前不失去前行的动力与方向。
二、思政课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要讲好思政课的道理,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讲好思政课,既有“术”,又有“学”,更有“道”。只有“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5]
1.关于讲深
把思政课讲深要求揭示规律、阐明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6]理论性和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虽然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但现实的实践运动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和解释世界是必要的理论准备工作。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期,“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发现自己对经济学的准备还非常不足,鉴于“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7]马克思就“从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从“实践”回到了“书斋”,去认真研究学问。但马克思、恩格斯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相反,他们两人已经深入到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中,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8]正如洛克曼所评价的,马克思的学说“是一种行动主义哲学,这种哲学致力于改变现状,使之朝向受自由资本主义压迫的世界上所有男人和女人的自由”。[9]理论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的体现,承载着毫无偏私的科学探索精神,建立在人类文明既有成果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于人类文明既有成果的汲取借鉴。列宁明确指出:“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即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唯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创立。”[10]所以,马克思主义是站在整个时代的最高峰、也就是说是在时代精神精华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无产阶级的改造和转变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了四十年,真理的高地不是随便就能占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11]这种理论性、学理性占据着人类时代文明丰富成果的制高点。这样的理论揭示的规律,有着深邃的学理依据,只有深入地予以阐释,才能把深刻的道理展示出来。
在真理性上,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从而使其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美国经济学家海尔布隆纳认为,马克思首创了社会分析方法模式,“以历史为导向的、对资本主义的特殊制度和信仰的辩证剖析”,“永久地改变了人们感知现实的方式”。[12]如果没有马克思这种对社会理解的方式,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社会,[13]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必要的哲学,为我们生活的历史和社会难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见解。[14]
把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深刻地阐释出来,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道理的学理性、学术意义阐释清楚,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思政课要体现其鲜明的理论性。因此,把思政课讲深,是以深入透彻地研究学理为基础的。以科研促教学,对于教学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是上好思政课的前提。“要有学识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15]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政课教师需要深耕道理、揭示规律,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形成学术支撑体系,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深刻透彻的学理、实践的力量来予以证成,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
2.关于讲透
解疑释惑、透彻把握谓之透。理论要解渴,需要把学理讲清楚、讲透彻。讲透是思政课教学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理应关注人的思想、人的发展、人的成长。做通人的思想工作,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道理弄通说透。“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6]是一项重要任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必须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到入脑入心,进而树立坚定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新问题,要讲清楚这些问题,需要联系人们的思想实际解疑释惑。
把思政课讲透需要联系和针对思想实际。理论是武器,要把批判的武器变成武器的批判,就要让大众掌握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要结合现实,不能绕开问题、避开难点讲,而是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把学生关心的问题掰开揉碎,“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把一个问题讲深,最后触类旁通,可以带动很多关联问题,有可能是一通百通”。[17]所以,讲透是在讲深的基础上打通思想,使学生思想通透。要解决学生的所思所惑,一定要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促进学生不断提升思想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18]把思政课讲透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学生首先要接受讲授方式和活动方式,如果推出的活动学生根本不感兴趣,那就不可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入行。讲透,其实是要讲到学生心坎里去,让学生心悦诚服,澄明学生的所思所惑,从而解疑释惑。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在一些观念模糊、认识不够明晰的情况下,需要教师做细致深入、有说服力的阐释和辨析。在阐释方面,思政课可以建立知识图谱的关联,即建立起概念与概念、概念与命题、命题与体系、体系与学说、学说与社会等之间的联结关系;在辨析方面,要帮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把握真理,真理越辩越明,对不同的思潮、流派、观点进行分析、鉴别、批判借鉴,坚定理论自信。
比如,讲授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相对应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以及再往前追溯到封建语境下的整体主义,这个集体主义在未来也会通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这又引向了共产主义。在这个联结伸展的过程中,集体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固有形态的联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群”、人—我关系高度关注。从这些领域中可以引申出很多内容,包括以前译为“集体”的概念,在新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译为“共同体”,又引申出“虚假的共同体”“冒充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以及“真实的共同体”;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为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又与“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等相联系;而这个共同体,与黑格尔和麦金太尔所批评的有缺陷的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有着根本的不同,集体主义又要与西方自由主义发展到极端后出现的共同体主义或社群主义进行区分。所以这个知识图谱和价值取向怎样关联才能把这个问题讲透,对思政课教师来说非常重要,通过深刻的剖析可以尝试建立起一些明显的图式逻辑的关联。
再如,讲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相结合”背后的支撑是什么,它们如何才能结合到一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在哪里,这种结合怎样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9]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讨论亦然,对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原有的现代化路径关系的认识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由于此前只有西方走出了一条现代化道路,所以现代化理论往往会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就是西方的发展理论,后来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西方的理性化过程和现代化过程重叠在一起,只是一种历史的可能,而非现代化的唯一路径,所谓原有既存的西方现代性是有其局限性的。西方现代性最大的问题是与传统相关的权威和信仰丧失了,传统的品德有很多沦陷了,成了德性失落之后的时代,信仰变成世俗化的东西以后常常就没有信仰了,也有人说这是一个道德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的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的现代化,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有我们自己的文化根基和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构筑好、讲清楚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高校的“鲜亮底色”,是我们的信仰所在,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信仰根基和理论根基。讲透这些学理,需要下大力气。
3.关于讲活
把思政课讲活,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知识习得的角度来看,知识是外在于个体的,是他人经验的理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对制度设计和人们行为准则产生范导作用,包含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这些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是给定的、“外在”的规范系统,怎样把这样的“外在”系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自我知识的建构过程。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因而从“知识”到“建构”,需要有一个递进的关系,最后内化在心里完成价值塑造。由知识建构到价值塑造,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主体的自我追求、主体性的运思。事实之知与德性之知,遵从的是描述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不同的逻辑,从观念到行动则更是一个飞跃。怎么把知识与价值连接起来,实现知行合一?这就需要有研究知识习得和价值接受的学问,就需要追问:知识是如何习得的?价值是如何接受的?冯契先生提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最终是化理论为行动。这就需要在知识论的层次中进行价值的引领,才能够“讲活”,因为知识通过情境的个别性、特殊性而体现出普遍性,由个性达到共性,在价值上达到共情。做到因材施教,课堂自然就“活”起来了。每所学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学校类型、专业特点的多样性,学生个体特点的差异性,决定了需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材施教,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这样才能真正把思政课“讲活”。这里所说的“活”,绝不是八面玲珑、油嘴滑舌,而是要能够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这就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善用“大思政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体验情感、化为行动、升华为信念。
在思政课教学中,“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20]“00后”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数字化社会信息庞杂,使人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特别是进入读图时代,各种信源借助市场的力量吸引眼球抢占流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堪忧,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长呈缩短态势,如何集中注意力,从本体知识的浅层学习到整合协同的深度思考、深度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能够吸引学生。
把思政课讲活要求教师的课堂讲授、所设计的教育情境能够与学生的既有知识结构相衔接、与实践体验相契合,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思政课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讲授,让学生经历新的理解、判断、辨析等思维过程,有新的获得感、提升感,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经历一个接受、重构、转化的内化过程,而不只是把教师的板书(课件)变为学生的笔记(截图),再通过考卷还给教师的循环。
优质的思政课教学能够启发学生提炼课堂讲授问题的意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头脑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图谱与价值链条。比如,指导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量,让学生对经典文本有一个整体性的语境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思考经典与我们今天的意义关联,使历史上的文本仍然具有现实价值。优质的思政课教学要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启迪心智,引导学生去体会教材文本背后的精神,从而获得成长,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品德、信仰、行为等方面产生持续的正向的影响,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为其一生的成长打下科学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21]教师要“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22]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授课要求和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教学方式,体现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学生拥有的最重要的财富(不仅是最重要的,还永远属于那个学生),即他的自我指导和个人经验。”[23]“心灵被训练来能够有效地控制其自然的态度、冲动和回应,这才是所有科学、历史和艺术研究最为重要的目标。”[24]
把思政课讲深就是要达到学理化,讲透就是要运用学理去分析问题,讲活就是讲授的方式不拘一格。德育中有很多流派,如生活德育论主张让德育关注生活情境,“道不远人”,“君子之道费而隐”(《礼记?中庸》)。把思政课讲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的火热的实践,要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做出理论解答,思政课必须回应现实、回应生活、回应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教学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建好思政课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虽然是通过教师在课堂的讲授而实施的,但教师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体在备课与授课,教师背后有一整套体系的支撑,有一个共同体,亦即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
教研室作为课程教学研究的基本建制组织,发挥组织教学、集体备课、研讨的基本功能。2022年教育部设立的课程教学创新中心、“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开展的校—省协作机制、名师工作室以及此前的教师研修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课程教学创新中心为例,教育部在全国布点设立了8个课程教学创新中心,与相应的8个分教指委合作,分课程、分专题地凝聚专家学者、教学名师,合力建设该课程的教学问题库、教学案例库、教学素材库和在线示范课程库等资源库,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这一“中央厨房”提供优质资源,服务一线教师。集体备课平台业已成为教师成长、资源汇集的重镇。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讲活思政课提供了充分的资源支持。教育部设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用好社会大课堂、增强学生体验、实现价值认同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专业课程,以及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对学生专业学习的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担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这都是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手段、更丰富的呈现方式。无论是课堂形式的变化,还是为教师备课提供的资源,都得益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带来的丰富呈现方式。
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需要通过学科知识培育学生的情感与信念,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思政课的核心要求是在力求精准的基础上,提高学理性、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因而知识图谱的设计、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形象准确地反映相关主题、范畴、命题间的逻辑关联,串成星链,明晰教材的体系导图,展现出框架间的联结,便于师生掌握教材逻辑,提高教学实效。
在“智能+”时代,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路径和教研模式不断有新的探索,教学形态更加丰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虚拟教研室,作为教育部推动的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为汇聚跨区域、全国性的课程(专业)教研力量,聚焦学科前沿,强化教研的问题导向,组建以问题探究为特色的教研队伍,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线上线下的集体备课研修,在为课程教学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学科支撑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复旦大学借助2022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思想道德与法治”虚拟教研室,整合多方力量,总结凝练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规律、理路、范式,打造集体备课的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支持,通过沉浸式直播互动教室网,实现跨校实时教研、多个教室的跨校实时课堂教学互动,提高教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能力。我们联合了东西部十几所“双一流”高校,加强跨校、跨地域的教研交流,聚焦思政课所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研讨、重要实践问题的学理阐释,探讨理论逻辑的阐释方式、实践教学的科学设计等,开展扎实深入的研讨交流,努力做出特色,带动各校的实体教研室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20]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2][3][美]玛莎?努斯鲍姆.功利教育批判[M].译者:肖聿.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122,160.
[4][5][15][17][2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6][16]习近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J].求是,2021(22).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8-59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6.
[9][法]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M].译者:杨学功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22.
[10]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
[1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12][13][14][美]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M].译者:马林梅.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65、3,101,9.
[18]习近平寄语教师金句:要成为塑造学生的“大先生”[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 //cpc.people.com.cn/xuexi/n1/2018/0906/c421030-30276689.html.
[1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05-29.
[22]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 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 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N].人民日报,2021-09-10.
[23][24]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3卷[M].译者:徐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