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的认同之维
简臻锐
【摘要】创新思政课话语,是新时代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的重要进路。思政课话语创新应落脚到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思政课认同和自我认同方面。当前,思政课话语在实现认同过程中存在理论性话语与生活性话语的差距、传统性话语与现代性话语的交织、功利性话语与价值性话语的悖离、个人性话语与主体性话语的分歧等困境。拓展多维的话语空间优化话语认同的语境、建构系统性的话语主题充实话语认同的内容、着力在话语表达上下功夫以丰富话语认同的路径等,是化解上述困境、增强思政课话语认同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话语认同
【作者简介】简臻锐,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206)。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22.7/8.71~76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盛典与首都大学生执政党认同研究”(BJSZ2021YB33)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思政课话语作为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关键环节,其在新时代的创新成为高校增强思政课效果的重要突破口。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政课话语的要素、话语权增强、话语体系建设、话语困境分析、话语方式探讨、话语主体互动、话语语境优化等方面,为新时代思政课话语的创新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创新思政课话语,应进一步以增强学生认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中的认同意蕴
思政课话语产生于师生互动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其作为思政课载体承载和传递着丰富的思政课信息。学生对思政课话语的认同,很大程度体现在对话语所承载的思政课信息的认同上。思政课信息蕴含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这意味着思政课话语认同也包含多个方面。
(一)思政课话语中的政治认同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思政课必须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鲜明的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政治性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努力做到政治要强,更要求思政课重视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接受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政治认同既是思政课应有之意,也是大学生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努力使自己成为时代新人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思政课话语体系中,通过政治话语塑造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其核心内容。
政治认同是特定的政治主体在政治系统的影响与作用下产生特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与政治判断,并表现在政治行为上。一般而言,政治认同主要包括政党认同、国家认同、制度认同、政府认同、政治价值认同、政治人物认同等。培育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主要表现在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与教材内容的设计上。政治认同在思政课话语中主要表现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及其优越性的肯定与信心,对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的认可与期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等。
(二)思政课话语中的文化认同
增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文化和政治两个维度,从而表现为文化领导权和政治领导权两种不同的形式。[3]文化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以文化形态获得人们的共识与认可,即获得人们的文化认同。思政课话语体系除了政治认同之外,还包含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从国家发展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从大学生的需求看,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丰富,还有精神文化层面的充实。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文化及其共同体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它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特别是信念、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理解、接受和实践的过程。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4]文化认同在思政课话语中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练与总结、对世界优秀文化的汲取与创新等。在思政课话语体系中,文化认同话语旨在使大学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升华文化自信。
(三)思政课话语中的思政课认同
思政课是师生之间通过话语沟通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培育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政课的主要任务与核心内容。大学生通过思政课话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成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是衡量思政课成效的关键指标。然而,思政课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师生在思政课上实现话语的有效沟通。大学生对思政课话语的认同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作为深层次的认同,其是否顺利实现以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为前提。如果学生对思政课不认同,就难以对其产生兴趣,也就无法形成深层次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因此,除了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之外,思政课话语认同还包含大学生的思政课认同。
思政课认同是指学生基于对思政课认知、了解的基础上对思政课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性等产生认可、接受和赞同,并体现在具体行为中。思政课认同反映了大学生对思政课整体形象的认识与理解,主要蕴含着大学生对思政课是什么、为什么要上思政课、思政课有什么价值等问题的思考与追问。对大学生而言,思政课认同在思政课话语中表现为思政课是一门对其成长成才有用的课程,是一门有助于其成人成我的重要课程,是一门塑造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课程。
(四)思政课话语中的自我认同
思政课是党和国家关于培养什么人的重要课程。而在有些大学生看来,高校思政课话语多数以宏大叙事为主,与个人生活没什么关系。这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思政课在话语实践中,没有注意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思政课与个人的内在联系。思政课的对象是大学生,“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每个大学生的发展中去,在个人层面就转化为对“我是谁、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微观叙事问题的探讨,这些实际上是学生自我认同层面的问题。对此,思政课话语体系不仅要涉及学生在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等社会认同层面的话语,在自我认同层面的话语也不可或缺。
自我认同指向个体自我定位、自我身份的塑造,是个体培育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的重要方面。自我认同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他们塑造角色、承担责任的重要体现。就大学生个人而言,思政课应该是一门有助于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人生、理想、责任,树立个人正确“三观”的课程。思政课话语中的自我认同,包含了对“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价值、我的能力如何、我的人生有何意义”等问题的观照与回应。就思政课话语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形成而言,一方面,表现为对大学生群体特征的认可与赞赏、对其优点与缺点的辩证看待;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大学生责任与使命、意义与价值、地位与作用的建构,以引导大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实践中的认同之困
思政课是师生之间通过话语实现思想的启发、理论的阐释、价值的引导、情感的交流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然而思政课话语在实现认同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一)理论性话语与生活性话语的差距
思政课话语是师生实现交流的纽带,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的话语。一种为理论性话语。理论性话语源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本身具有的思想性与学理性。理论性话语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对教材话语、文件话语、政策话语的使用,往往以较为抽象的概念、命题等方式出现。另一种为生活性话语。生活性话语是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具有普遍性、通俗性的话语,比如日常交际用语、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流行话语等。一般而言,理论性话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和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的实践经验、表达习惯越接近,大学生对其接受度就会越强,思政课效果就越明显。
然而,由于理论性话语与生活性话语来源不同、性质不同,意味着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认同困境。以政治认同的培育为例,一方面,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具有理论性的政治话语照搬照抄、照本宣科,不做任何转化,显得生硬、不接地气,难以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政治教育内容生搬硬套到生活性话语中,显得随意、低俗,无助于学生对政治教育内容的真实理解。前者会使政治教育变得“高高在上”,后者则使政治教育缺乏权威、失去规范,不利于学生政治认同的有效形成。
(二)传统性话语与现代性话语的交织之困
从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可以看出,思政课是一门既面向历史,又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课程,思政课话语既包含过去的、历史的传统性话语,也包含现在的、未来的现代性话语。以文化认同为例,思政课话语在塑造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过程中存在上述相互交织的两种话语。传统性话语,即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话语,包括与传统社会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和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文化相关的话语,具有历史性。现代性话语,即与现代文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联的话语,其伴随现代化进程而生,具有时代性。两种不同属性的话语相互交织,可以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形成起到互为解释、互相促进的作用。
然而,两种不同属性的话语交织在一起,也容易给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培育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表现为传统文化无用论与传统文化有用论之辩。传统文化无用论认为传统文化已是过去式,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没有任何影响。传统文化有用论则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的精华至今依旧具有时代价值。其二,在现代文化建设的标准上表现为现代文化本土化与现代文化西方化之辩。现代文化西方化的论说认为当前我们的文化现代化应该以西式文化为标准和框架,照搬照抄。现代文化本土化的论说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立足国情,注重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中有益成分发展自己,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些话语相互交织于思政课堂中,容易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培育带来一定的挑战。
(三)功利性话语与价值性话语的悖离之困
高校课程体系中,一般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课程性质不同所产生的话语也会有所差异。专业课话语一般以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或功利性;公共课话语以实现通识教育为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价值性。这两种话语在思政课教学中产生不同程度的相悖现象,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认同困境。以思政课认同为例,思政课作为公共必修课,与专业课相比,更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树立、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培育,价值性话语在课程中更加凸显。
然而,大学生在对思政课认同的形成过程中,会同时受到上述两种话语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对思政课的意义与作用的不同看法上。一种是受功利性话语影响产生的思政课无用论,即认为思政课对个人而言没有直接用处,它不像专业课那样对求职、升学有直接的帮助;另一种是受价值性话语影响产生的思政课有用论,即认为思政课有助于引导学生对自我、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进而提升自我修养与人生境界,对未来发展具有深层影响。由于大学生普遍关注当下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所带来的功利性效用,导致在思政课教学中功利性话语比价值性话语更受欢迎,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对思政课认同的形成。
(四)个人性话语与主体性话语的分歧之困
思政课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主要任务,其中蕴含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指导来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反映了人的自觉意识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它在思政课话语中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思政课教学中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接受教育的规律等。主体性话语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养成自主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认识世界、进而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以自我认同为例,主体性话语在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表现为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培育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然而,在思政课话语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话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被误解、误读甚至扭曲为唯我的、自私的个人性话语。个人性话语表面上是重视每一个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看起来属于主体性话语的范畴,但与主体性话语有着本质区别。个人性话语由于过度重视学生的个人世界,忽略了大学生作为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容易割裂大学生的社会关系,使其走向自私自利、没有集体感和责任感的极端。这些个人性话语显然与主体性话语存在着根本分歧,不利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认同的创新举措
化解上述话语困境,需要从思政课话语认同的整体层面加以把握,寻找创新点。结合新时代环境、面向思政课实际,优化话语语境、充实话语内容、丰富话语路径,进而构建合乎规律的、具有感召力与吸引力的话语是提升思政课话语认同的创新性尝试。
(一)拓展多维话语空间,优化思政课话语认同的语境
话语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其意义才能被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语境即话语产生的环境,一般与话语空间紧密联系。话语空间是指话语产生并发生效用的范围。思政课话语基本以课堂教学为空间产生认同效应,但由于话语系统的开放性,也会受其他话语空间影响。因此,思政课话语语境的优化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多维话语空间的关系。
首先,协调好课内-课外话语空间的交融。在大学校园中,思政课话语主要发生并作用于思政课的课内教学空间,但也会受其他空间的影响。一是思政课之外的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产生的话语空间,二是学生课程之外的校园生活尤其是网络世界中产生的话语空间。这两个话语空间会交融到思政课话语空间中,并对其认同产生积极影响,但夹杂其中的一些功利性、娱乐性甚至攻击性话语等也会对思政课话语认同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思政课话语创新要协调好课内-课外话语空间的交融,注重消解课外空间的不利因素,汲取有利因素。当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创新是其重要举措。
其次,协调好主流-民间话语空间的博弈。主流话语空间主要是党和政府以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教育而产生的话语空间,民间话语空间主要指依赖于互联网、自媒体、人际交往等方式进行的信息传播话语空间。主流话语能够为思政课话语提供丰富的时代性语料、合法性支持,拓展了思政课话语空间。由于社会群体的分化、民众自主意识觉醒,一些民间话语会对主流话语产生质疑、曲解甚至解构。思政课话语应协调好主流-民间话语空间的博弈,在寻求主流话语支撑的同时也要直面民间话语的质疑与诉求。熟悉主流话语和民间话语的不同渠道,主动汲取其中可参考借鉴的语料,总结其中所博弈的核心问题,并将其引入思政课堂之中加以讨论、辨析、回应,是提升思政课话语认同的有效举措。
最后,协调好国内-国际话语空间的双向互动。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使得思政课话语在创新过程中要面对国际-国内话语空间的双向互动。在国际话语空间中,由于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的强势主导及其文化霸权的推动,对中国形象的抹黑、诋毁,无形中挤压我们的国际话语空间,并影响国内话语空间。与此同时,我国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话语空间中也努力通过话语的解释与回应、批判与防护等方式维护中国形象,通过对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舆论引导、讲好中国故事等方式争夺国际话语空间。面对国际-国内话语空间的双向互动,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国内话语空间的解释、维护、凝聚之势与国际话语空间的批判、防护、争夺之势,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西话语,进而提升思政课话语认同。
(二)建构系统性的话语主题,充实思政课话语认同的内容
思政课话语认同必须有充实的共识性内容。其在内容的设计上应摒弃随意性、碎片化、片面化的倾向,注重强调其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使学生对话语有深入内化与全面认同。其中,建构系统性、整体性的话语主题是充实话语内容的重要举措。
其一,正向话语主题与逆向话语主题相搭配。在思政课话语体系中,一般包括正向话语与逆向话语。正向话语重视阐释理论和原理的科学性、正确性,倾向讲解正面事件、正面人物和正面榜样;逆向话语重在阐释对立观点,倾向讲解负面事件、负面人物和负面问题。如果教师为了避免“出错”一味讲述正向话语,完全忽略逆向话语,反而会削弱学生的思政课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因此,话语主题的设计上,一方面要以正向话语为主,夯实课堂主渠道和筑牢学校主阵地;另一方面,要辩证看待逆向话语的作用,逆向话语有些是学生的关注点、也恰好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适当搭配逆向话语,对其加以辨析、讲解透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政课话语认同。
其二,教师话语主题与学生话语主题相融合。思政课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其话语体系在主题方面实际包含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教师话语源于教师对教材话语、文件话语和政策话语的吸收、创造与转化,也与教师的教育背景、理论积累和人生阅历紧密相关。学生话语更多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日常生活中学业、就业、情感、信仰、理想、社会热点等问题。由于教师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思政课话语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话语为主,缺乏双向互动。学生话语的缺场容易使教学脱离学生实际,难以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兴趣。因此,在话语主题的设计上,应将教师话语主题与学生话语主题相融合。
其三,历史话语主题与现实话语主题相结合。从思政课话语所具有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可知,其主题蕴含历史话语与现实话语。历史话语主要涉及中国的近现代发展道路历程,涵盖了党史、国史和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等内容,它重在从历史的角度阐释政治合法性、政权合法性、文化合理性等;现实话语主要涉及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问题、理论问题、政治问题、生活问题、实践问题等。两种话语一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是,在思政课话语实践中也会遇到现实话语与历史话语相矛盾的问题,比如在政治认同培育中对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的割裂,在文化认同培育中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质疑等。这就要求思政课话语在主题的设置上,将历史话语与现实话语相结合,实事求是、辩证看待。
(三)着力在话语表达上下功夫,丰富思政课话语认同的途径
如何有效实现话语的表达是增强思政课认同的重要方面。话语表达是否合理、合情、合宜,极大影响其是否被接受、认可、认同。因此,增强思政课话语认同也应着力在话语表达上下功夫。
其一,明确思政课话语范式,提升话语表达的规范性。话语表达的规范性是话语得到认同的重要支撑。思政课话语表达的规范性依赖于其特有的话语范式。话语范式即话语主体在话语创作与表达上,基于特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规范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当前思政课话语认同效用受到影响的原因在于有些教师没有明确思政课话语范式,一味迎合学生而使思政课话语表达出现随意性、肤浅性、娱乐性。思政课话语范式的明确,需要依托学科建设的规范性,聚焦到对教材话语、教学话语、教师话语表达的规范性,这样才能体现课程特性,让学生对思政课程有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其二,综合运用思政课话语方式,丰富话语表达的多样性。话语方式是塑造思政课话语认同的关键因素。单一的理论性说教、照本宣科式讲解已完全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思政课话语方式多样化的期待与需求。综合运用多种话语方式符合新时代思政课话语认同的需要。话语方式随着技术发展和人的思维活跃程度而呈现多样性。除了口头语、书面语之外,还有图表、图片、声像、实物、纸媒、网络等方式,[5]这些都可以在课程中以恰当的方式被呈现出来,大学生课外常用的弹幕话语、表情包话语等也可以充分利用,进而推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参与性。
其三,创新思政课话语形式,增强话语表达的有效性。大学生通过对思政课话语产生的自我认同、思政课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等需要一个转化、强化的过程。在思政课话语认同过程中,以适当的话语策略增强话语主体对话语的可理解性和可表达性十分重要。创新并运用多种思政课话语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话语策略。思政课话语面向不同的问题、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境,应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话语表达形式来提升话语表达的有效性,如对引导型、提问型、应对型、解读型、故事型、线索型、时间型等话语表达形式的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3]梅景辉.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5).
[4]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5]陈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前提、基础和关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