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深刻蕴涵与实现路径
石海君 黄蓉生
【摘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断,需要弄清楚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之“讲”的内在生成逻辑“、道理”的深厚价值蕴涵“、实现”的路径拓展等问题。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缘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现实考量,因于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的必然要求,在于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客观需要。思政课讲道理归根结底是在讲好国家、社会、个人的道理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政课讲道理要自始至终贯穿“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性,以深刻理解、学深悟透把道理“讲深”,以讲授清楚、讲解明白把道理“讲透”,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道理“讲活”。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石海君、黄蓉生,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2.8.16~22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构筑、实践创新、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A003)、重庆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生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NDYB002)。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和阐释了思政课的本质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系统考察、深刻总结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实践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深刻认识和把握思政课的本质问题,关系思政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思政课教师能否教好思政课、学生能否学好思政课等重大实践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质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是事物内部的、稳定的联系。理解和实践“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断,更好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需要对思政课讲道理之“讲”的内在生成逻辑、“道理”的深厚价值蕴涵、“实现”的路径拓展等深层次问题作出回应。
一、思政课讲道理之“讲”的内在生成逻辑
深刻领悟“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断,首先要明确思政课讲道理“从何而来”“因何而讲”的问题,即思政课讲道理之“讲”的内在生成逻辑。概括而言,这一论断缘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现实考量,因于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的必然要求,在于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客观需要。
1.缘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现实考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2]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赋予新时代高校的神圣历史使命,是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独特机遇、承担的时代责任共同决定的,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从扎根中国大地来看,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切都要求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运用思政课讲好国情、讲清道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为价值追求,确保“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源源不断为民族复兴历史伟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同时,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来看,办大学必须植根中国土壤,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用中华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育人化人。这些同样需要思政课来完成,离不开思政课讲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道理。可见,思政课讲道理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密切相关。
2.因于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4]这深刻阐明了思政课关键课程的地位作用。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就是由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所决定的。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方针和价值取向,规制着“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立德,即树立德业,古人把立德放在不朽首位和最高境界。在当代中国,立德的根本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社会的德,是一种大德。这意味着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播美德,实现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树人先立德,立德先立志,立志即坚定理想信念。这就须臾少不了通过思政课引导学生把实现个人价值、个人理想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拼搏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5]换言之,思政课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就要讲好道理。拿立德来说,思政课在讲清楚讲明白“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时,要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拿立志来说,思政课在讲清楚讲明白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道理时,要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信念信心。显而易见,思政课讲道理与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必然是相联的。
3.在于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客观需要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6]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教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积极创办各类学校,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主要任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革命的先锋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培养“万千建国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在新时代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这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这一切都需要依托思政课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7]的道理,教育引导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综上所述,思政课讲道理是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客观需要。
二、思政课讲道理之“道理”的深厚价值蕴涵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那么这个道理“是什么”“怎么样”,即思政课所讲“道理”的内涵与价值意义何在,需要进一步弄清楚。也就是说,要搞明白思政课讲道理最终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在讲好国家、社会、个人的道理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8]
1.思政课所讲“道理”的内涵
立足思政课的目标要求、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思政课所讲“道理”的内涵是十分丰富且广泛的。就高校思政课而言,由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逐步趋向成熟,“讲道理”成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旋律。从课程体系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之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之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讲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9]之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的是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之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10]之理,以及“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2]之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讲的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之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之理;“形势与政策”课讲的是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之理。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讲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之理,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思想精髓、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之理等。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13]这蕴含着思政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要求融入所讲“道理”之中,即是说,思政课讲道理就是要讲清楚、讲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4]因此,思政课所讲“道理”归结起来,就是国家、社会、个人的道理。这三个层面分别指明了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方向与路径,回答了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人生之问、时代之问、价值之问。
2.思政课讲“道理”的价值意义所在
《礼记?大学》开篇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于思政课而言,其“大道”就在于“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正是思政课讲“道理”的价值意义所在。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教育从来就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15]思政课最大的“政治”就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实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把思政课变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要在道理的讲授中说服学生、引导学生。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6]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没有政治上的坚定;缺乏理论上的彻底,就会丧失信念上的坚定。理论的清醒和彻底,是信念坚定的基础和前提。唯有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道理,学生才能在透彻的思想理论、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坚定理想信念。
其二,强化价值引领,塑造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17]思政课教学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价值引领,但价值引领又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蕴于讲道理的过程,既以道理作支撑,又寓于道理之中。只有通过讲清楚学习之于价值观的支撑作用、道德之于价值观的基础作用、实践之于价值观的内化外化作用等道理,才能筑牢学生价值观塑造的知识基础、道德基础和实践基础;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特征及其相比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显著优势,才能坚定学生的价值观自信。
其三,注重教育引导,促进全面发展。思政课教学要传授知识、传递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8]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思政课讲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爱国主义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讲清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讲清楚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者进、创新者胜、创新者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讲清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思政课讲道理之“实现”的路径拓展
深刻领悟“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断,还需要弄清楚“怎么讲”的问题,即要拓展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路径。为此,要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性贯穿讲道理全过程,以深刻理解、学深悟透把道理“讲深”,以讲授清楚、讲解明白把道理“讲透”,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道理“讲活”。
1.必备前提: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性贯穿讲道理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思政课讲道理的理论根基。“与时俱进”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和鲜明标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科学性和先进性、永葆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源所在,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性的内在规定,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要求。守正即坚持,创新即发展,守正创新就是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辩证统一,既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原则,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实践指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举措、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对于思政课而言,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必须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性贯穿讲道理全过程,这是必备前提。一方面,思政课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讲道理。就理论层面而言,要坚持与时俱进地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讲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讲好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从实践角度来讲,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新时代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总结新时代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另一方面,思政课要坚持守正创新讲道理。从守正看,就是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偏离、不动摇,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立场,坚持讲好马克思主义主题主线;从创新看,就是要防止和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当作既定公式而机械套用,而应将其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寻找解决各种难题的途径和策略,并在这一过程中总结经验、形成新的认识。只有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性贯穿讲道理全过程,方能夯实思政课讲道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
2.筑牢基础:以深刻理解、学深悟透把道理“讲深”
思政课讲道理,基础在于把道理“讲深”,即讲深入、讲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19]这既是对教师讲好思政课必备的政治素养和知识素养作出的科学规定,也是对教师把道理“讲深”提出的基本要求,而这两个方面归结到一点就是离不开教师对所讲道理的深刻理解、学深悟透。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真学”“真懂”,这是确保把道理“讲深”的前提。就“学”而言,思政课教师既要全面系统地学、突出重点地学,又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深入研究、深入思考,实现“学深”与“深学”相统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思政课教师要全面系统地深入学习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深入学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才能确保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之理讲深入、讲深刻。
思政课把道理“讲深”的实质,就是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深入剖析所讲“道理”的深层次、深刻性蕴义,避免肤浅化、碎片化地传授道理。为此,思政课教师关键要在“悟”上下功夫。从“悟”来讲,就是要准确把握、深入领悟、融会贯通学习内容所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0]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思政课教师要确保讲深、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体系,就是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完整准确把握其科学真理性与系统完整性,避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地学习和研究;就是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理解体悟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思维特征,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用新思想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回应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思政课教师只有对所讲道理深刻理解、学深悟透了,才能确保把道理讲深入、讲深刻,筑牢思政课讲道理之基。
3.突出关键:以讲授清楚、讲解明白把道理“讲透”
思政课讲道理,关键在于把道理“讲透”,即讲透彻、讲彻底。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1]思政课讲道理离不开对灌输原则和方法的运用。但是,思政课讲道理不是填鸭式的“硬灌输”,把道理直接“塞”给学生,而是把道理讲授清楚、讲解明白,让学生正确理解、准确掌握,避免一知半解地学,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地用。把道理“讲透”的前提是教师要“真懂”,懂得所讲之道理背后蕴藏的深刻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思政课教师要懂得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辉煌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壮阔发展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的伟大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光辉奋斗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生动实践史,只有这样,才能把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之理讲透彻、讲彻底。
思政课把道理“讲透”的要点在于用事实说话,以真理服人。为此,要在讲历史、讲故事、用“批判”上着力。第一,用事实说话,讲透彻历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蕴藏着世间大道、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思政课把道理“讲透”,必须要讲透彻历史,特别是要讲透彻党的百年奋斗史这部“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22]比如,“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课要引导学生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道理,就要讲透彻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筚路蓝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的创造史,讲透彻中国共产党的开天辟地史、改天换地史、翻天覆地史、惊天动地史。第二,用事实说话,讲彻底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23]理论是灰色的,而故事色彩斑斓。相比纯粹理论,讲故事带给学生的是图像化、形象化、情节化的记忆,因而更容易把道理讲透彻,从而说服、打动、感染和影响学生。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的道理,就要讲彻底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实现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的故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故事,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故事。第三,以真理服人,用好“批判”的武器。真理的发现,从来就是从批判开始的。马克思就是在撰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政治经济批判》《哥达纲领批判》等一系列批判性著作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要引导学生透彻分析并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就要旗帜鲜明地剖析和批判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虚伪性、欺骗性。思政课教师只有把所讲道理讲授清楚、讲解明白了,才能把道理讲透彻、讲彻底,突出思政课讲道理的关键。
4.抓住根本: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道理“讲活”
思政课讲道理,根本在于把道理“讲活”,即讲鲜活、讲生动。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思政课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既要用科学理论教育人,也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培养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5]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真用”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思政课教师要将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道理,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同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实践与成就紧密结合起来,并联系具体事例作出生动分析,才能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讲鲜活、讲生动。
思政课把道理“讲活”,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开展丰富鲜活的社会实践,“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6]第一,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学以致用,就是以所讲“道理”分析、回应和解答现实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要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道理讲得鲜活、生动,思政课教师既要紧密联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的伟大斗争与实践,特别是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伟大实践进行讲授,也要教育引导学生将这一道理运用于分析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伟大创造、伟大实践。第二,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开展社会实践就是要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实现知行合一,就是让学生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体验观察。要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寒暑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扶贫支教等,让学生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改革开放最前沿、生产生活第一线中全面了解和切身体验世情、国情、民情。“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组织学生到脱贫攻坚一线开展社会调研,在实践中确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青春正能量的人生价值追求,做奋斗者。要组织好教育实践基地学习,让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体验馆、科技馆、科普馆等教学实践基地中切身感悟真理的鲜活性、生动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事迹展览馆,参观伟人、英雄故居,让学生切身体悟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自觉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只有使学生对所讲道理学以致用,实现知行合一,才能谋求把道理讲鲜活、讲生动,从而抓住思政课讲道理的根本。
概言之,讲深、讲透、讲活是“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实现路径。其中,“讲深”为基,要求“真学”,做到深刻理解、学深悟透;“讲透”为要,要求“真懂”,做到讲授清楚、讲解明白;“讲活”为根,要求“真用”,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讲深、讲透、讲活三者统一于思政课“讲道理”的全过程。在思政课讲道理的实践中,唯有如此,方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讲好国家、社会、个人的道理中,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2][5][7]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3][6][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32-33,377.
[4][15][17][19][2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9][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10][2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11]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10-10.
[13]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9.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18]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
[2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7.
[2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2.
[2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