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在着力“六个结合”中展现“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
王岩 郭凤龙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深入理解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功能,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大”,科学领悟“善”。要以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与教学方法的鲜活性相结合,坚守育人阵地,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与网络多样性相结合打造育人模式,以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铸就育人队伍,以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相结合提升育人实效,以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与教学手段的传统性相结合突破育人媒介,以教学方法的散在性与教学理念的统一性相结合升华育人思想。从小处着手,精准“六个结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思政课;善用之道;六个结合;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王岩,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郭凤龙,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助理研究员。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京),2022.5.140~148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9JZD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关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①的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把稳了“方向盘”。立足立德树人的使命要求,贯彻落实“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既要重视“大”的特色,又要注重“善”的手段,从小处着手。“思政课”之“大”,源自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的党的创新理论,源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发展大势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大课堂;“善用之”之“善”,最本质的特点在于“跟现实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时效与实效的结合、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从“善”来把握“大”要精准“小”,从“小”坐实内功,从“小”着力方法,从“小”凝练艺术,从而练就一种“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睹始知终、见微知著的教学能力,达到“跟现实结合”的“善用”之道。“六个结合”之“小”包含着内容之丰富、孕育着思想之深刻、体现着方法之精致、展示着功力之扎实。因此,思政课要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讲好思政的“理论大课”“实践大课”和“人生大课”。
一、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与教学方法的鲜活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立德树人的时代大任。思政课是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思想洗礼,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锤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健全的人格的关键课程,是为了“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②,这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艰巨使命使思政课区别于其他专业课程,较强的思想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严肃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学语境和言说方式必须要有自己的定位。但是,思政课说到底是“课”,时代发展的形势与任务赋予思政课教学内容以严肃性,而鲜活的教学方法是确保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因此,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教学方法的鲜活性相结合的善用之道。
严肃的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底色。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③。鲜明的政治性、透彻的学理性、彻底的思想性、强大的真理性规制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近年来,面对花样多变的教学形式对思政课思想性的削弱、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对思政课政治性的消解、知识结构的碎片化对思政课理论性的降低,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开展,这就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之所在,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这个道理是关键。但是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并不等于强制性、固定性,方法的鲜活性可以为教学内容注入“营养液”和“催化剂”,使思政课能够以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入脑入心。
教学方法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方法的鲜活性是思政课“真温度”的体现。思政课教学不是“传教士”式的照本宣科、更不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讲故事与讲道理的统一。“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④,既要故事伴着道理讲,凸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学理性,又要道理伴着故事讲,彰显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鲜活性,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一边倒”。一些教师为了改变思政课“枯燥乏味”的论调,本着“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初衷,却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泛娱乐化”的现象。一方面,在追求时尚话语和理论通俗化中走向庸俗化,偏离政治性和学理性。一些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教学模式,偏离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遮蔽了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与立德树人目标背道而驰。另一方面,陷入灌输与启发的极端实践困境。一些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启发性”而忽视必要的理论灌输,使学生在“舒适快乐”的教学环境中结束了思政课的学习。同时,也存在着一味对学生进行“大水漫灌”式的理论说教而缺乏“精准滴灌”有温度的方法,照本宣科、自言自语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堂上并不少见。
思政课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扣好扣子”,也要使教师“走对路子”。“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⑤讲道理就是要讲人类社会发展的道理,厚植道路自信;讲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道理,坚定制度自信;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塑造健全的人格。要将道理“讲深”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展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严肃性、政治性、规范性;将道理“讲透”就是要建立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呈现思政课的系统性、全面性、一致性;将道理“讲活”就是要以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展示思政课方法的鲜活性、生动性、灵活性。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讲透真理的味道之甘甜、信仰的力量之磅礴的救国志向;以“半条被子”的故事讲透军民的鱼水情;以“‘腰缠万贯’讨米人”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精神……通过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大思政课”视域下,面对“立德树人”的时代大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小处着手达成善用之道。既要以科学的理论、明确的立场、严密的逻辑和严谨的表达“讲道理”说服人,又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⑥,以“讲故事”感染人,实现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使理论教育与情感渗透同频共振。
二、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与网络多样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思政课聚焦“两个大局”和“两个一百年”的时代背景,彰显出世界观的科学性、人生观的正确性、价值观的先进性,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求真与求善、求美的统一。因此,要构建理论有深度、践行有力度、思考有广度的思政课,务必要巧妙做到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与网络多样性的统一。以“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教育场域,发挥课堂教学拼实力、实践教学增动力、网络教学添活力的“三课堂”相结合的善用之道。引导学生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真正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⑦。
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⑧,“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⑨。置身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全球化的世界视域下,校园“桃花源”和“象牙塔”的围墙和边界已被打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角逐场。因此,必须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讲原理、讲规律、讲思想,核心是讲道理。以马克思主义真理确立学生的信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学深、悟透、读懂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网络教学是充盈思政课教学的新场景,它最大优势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通过聚焦一个知识点和教学点进行微而深、小而精、细而全的讲解,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依托学习强国、网易公开课等网络平台优势直面当代世界、新时代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使思政课不受时空限制而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实践素材的生动性体现在实践教学的“体悟”和“践行”中。思政课教学要与现实相结合,一方面要做到“引进来”,即要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生态文明建设等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为素材,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增强志气、底气和骨气。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即“利用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⑩。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将学生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用,以实践教学反哺理论知识的空缺,使理想信念进一步升华。鉴于此,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务必要巧妙地做到三个课堂的完美结合。
在思政课教学中,三课堂“各显神通”助力思政课的实效性。其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为思政课教学强内力、挖潜力,构建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实践教学是必然要求,为思政课教学增动力、聚合力,创设知行环境和凝聚力量;网络教学是重要环节,为思政课教学添活力、提效力,创造辅助平台和更新技术手段。三课堂各有千秋、相辅相成,构成思政课教学的场景。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网络教学越界而导致的“泛网络化”和实践教学落实不力而导致的“放羊”现象,这使思政课教学失去了“真温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出现“泛网络化”倾向。一些思政课教师对网媒工具的过度依赖造成以“放映”代替必要的灌输、以“白板”代替黑板、以鼠标代替肢体语言、以“弹幕”代替提问,匿名化的交流、虚拟化的身份、符号化的手法降低了思政课的温度,弱化了教师的权威,而使思政课教师不善于或没有自信“讲道理”。网络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是不可使用,关键是要避免粗制滥造和过分倚重,做到精品打造、适可而止。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打着实践教学的名号却对学生实践轻指导、弱参与、虚管理,全程学生自行组队、自己联系实践基地、撰写实践报告,使实践教学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导致学生一无所获。更有甚者,以课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感为由,缩短、占用课堂理论教学时间进行实践,在学生没有清晰、完整、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背景下开展实践教学,背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思政课教学收效甚微。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需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大纲,坚决避免实践教学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⑾。
“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就在于将社会大课堂的鲜活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构建“课堂引领、理论深化、实践感悟、网络渗透”相融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协调好三课堂的比例关系,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思政课师资的大整合。思政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实践平台,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摇篮。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关键。⑿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中提出,“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教师岗位,制定计划加快配齐建强专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政策的出台,使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春天。2019年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⒀。面对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跻身“马列圈”,如何“转型”实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的“善用之道”,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
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是指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思想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这是上好思政课的有效武器。而学有专攻的特殊性是指师资整合中转型的思政课教师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上好思政课。近年来,高校面对思政课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刚性指标,通过人才引进、转岗专任和聘用兼职教师等措施迅速扩充思政课教师队伍,“截至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比2018年增加5万多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年轻化成为发展新态势”⒁。面对教师数量的突增,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欣欣向荣的表象背后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一味追求“量”的达标而忽视“质”的保证。一些高校面对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刚性要求,在对外招聘、教师转岗工作中,放宽条件限制、减少考核要求、降低准入门槛,使思政课教师队伍出现结构失衡、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其二,队伍建设“急功近利”,忽视思政课教师练就“内功”的本领。思政课教师年轻化成为新态势,而一些高校由于思政课师资短缺,对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赶鸭子上架”,急于求成,却忽视了青年教师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问题。在被迫站上讲台后,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思政课教学要求,难以胜任思政课学科建设,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要求,影响思政课教师的梯队建设;其三,师资整合中的思政课教师转型困难。因跨学科的专业背景而表现出两个极端,一些思政课教师感到原来的学科被荒废,又因无法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知识结构而感到困惑和迷茫,从而失去学科自信和专业自信;还有一些冠着思政课之名对原来的专业或者自己熟悉的领域高谈阔步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边缘化。毛泽东曾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⒂但是,思政课教师“多而不优”的现象却反映出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不扎实、专业素养不牢固和人文素养不达标的问题。因此,应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练就内功的本领,从“小”着眼,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处理好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学有专攻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大思政课”提倡全员育人,要形成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一些高校将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或者有理工科背景的教师纳入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思政课教师的视野、壮大了思政课教师的队伍、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站位,使思政课教学思维方式不断创新。但是“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⒃。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教师要成功转型成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一方面要功底扎实。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和职业背景的思政课教师要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通过深入学习和研读本科到博士的六本思政课教材,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框架和思想体系;通过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通过关注马克思主义学科前沿的理论热点、社会热点和时代热点问题,培养敏锐的观察问题和辨别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意识,强化政治底色。思政课之“大”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必须厚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锻造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架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要实现转型。政治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思政课教师,要发掘自身原有专业的优势,实现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如有历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要善用“大历史观”引导学生建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认同,实现历史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以坚定历史自信,用宏大的历史视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大思政课”视域下,面对全员育人主体来源之广、专业之泛、技能之全,要以小为抓手,关注思政课教师队伍自身建设。转岗和跨学科的思政课教师不是对原来专业和背景的完全抛弃,而是扬长避短、实现原来专业在思政课中的创新发展,是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相结合的践行。只要有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⒄,思政课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使命就一定能够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四、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的党的理论。自高校思政课改革的“05方案”实施以来,思政课课程建设逐渐系统化和科学化,思政课教材结构设置不断合理,体系设置不断完善,内容设置不断更新健全,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思政课采用国家统编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以中国近现代史为历史观照,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任务,成为彰显时代精神、融汇时代知识的重要载体,这是思政课教材体系的原则性所在。但是,教材并不等于教育本身,更不等同于教师。思政课教师需要使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理体系,在课堂的“实战场”上使思政课有血有肉、有理有据、有声有色,这是思政课的“善用之道”。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⒅。因此,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思政课教师融会贯通的境界、巧捷万端的备课本领要求非常高:要能够直面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使思政课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思政课教材体系规范性、系统性、权威性等特征决定了教材内容的表述不那么鲜活生动,难以兼顾所有学情,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坚持教材体系原则性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把握的灵活性,实现因材施教。但是,思政课教师在转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到位、教学思想因循守旧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课堂教学唯教材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思政课教材内容体系本身比较庞杂,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没有对教材的全面把握,既想面面俱到,又往往“蜻蜓点水”,“大水漫灌”式教学导致学生把握不住重点。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教”而忽视“育”,拿着教材当“宣言书”,甘作教材的“复读机”,教学素材引用“配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滋生思政课枯燥无聊的论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脱离教材。个别思政课教师游离于教材之外,对于自己擅长的部分高谈阔论,对教材体系没有整体的把握,导致思政课“天马行空”。
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相结合,从小处着手,认真做好教学中每一个细微环节,使教材体系“顺理成章”地向教学体系转化。面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变化,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教学方法与时代同频,就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小”处做起,做到常备常新、常学常新。其一,备教材,就是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既要备“有字之书”,也要备“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是指国家统编的思政课教材,这是课堂教学的理论之本,是原则性所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宏观的把握,读熟教材、吃透教材,从而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理论教育完整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无字之书”是指教学素材的应用要与时俱进,要与现实紧密结合。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⒆社会生活处于不断的变动中,是与时俱进的、绝对的,而思政课教材的编写和更新是相对的,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把握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要关注社会现实、洞悉时代前沿问题,不断“充血”和“蓄水”,善于将社会中的鲜活事例转化为教材体系的补充。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善于发问与疫情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观察力,将伟大的抗疫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其二,备学生,就是要实现教学体系向教学话语的转化。教师要探索话语转换模式,做好学生的“翻译官”,将规范严谨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形成“情理交融”的教学艺术。毛泽东曾经说过:“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⒇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尽量做到表达生动形象,既要避免一味迎合学生的“口水化”,又要避免“强制化”,在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和理论旨趣中,创新课堂教学的话语模式,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和自觉的行动力。话语是思想的表达,说到底思政课教师必须以深厚的学术底蕴、扎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素养说服学生,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1)。其三,备教法,就是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课堂教学过于灵活,就会失去原则,偏离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而失去本真、失去规律;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原则,就会失去温度,疏离学生而失去针对性和亲和力。因此,思政课教学既要坚守原则和底线,防止异质性的存在而导致“高级黑”和“低级红”,又要在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革新教学内容,不断灵活应对现实问题,抓住核心问题。总之,教材体系的原则性与课堂把握的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原则性决定了灵活性,灵活性又反作用于原则性,要在二者的统一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材体系是教学目标的载体,肩负着使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任务,贯穿着思想价值引领的作用,这是原则性所在,不容偏离。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教材出发而不拘泥于教材,依据形势变化,以生动的语言、灵动的手段和鲜活的案例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转化,从而形成教材为教学服务、教学反哺教材的良序循环,推动思政课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五、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与教学手段的传统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2)。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2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数据端的普及,思政课教学日益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向。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便捷性、形象性等特点,使思政课教学“花样百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思政课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价值观的引导,是社会理想的树立,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更是人格魅力的塑造,这种彰显“温度”的人文情怀绝不是冷冰冰的技术操作所能完全代替的。新时代的思政课,如何做到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与教学手段的传统性相结合的“善用之道”,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借以展开的物质条件,特别是教学的物质技术方面,如黑板、粉笔、多媒体、网络技术等”(24)。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物质条件,打破了时空的场域限制,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方式给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活力,使思政课走上了“全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化道路。新兴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热话题”,不禁引发相关的“冷思考”,曾几何时,“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既是教师的美誉,也是教师的标配。(25)但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过度使用逐渐消解了这种极具感染力的人文情怀,并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盲目跟风。现代教育技术本应是思政课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工具,但是一些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却本末倒置,将新技术的应用当成了教学目标,用纷繁芜杂的文字、图片、视频、音效等多媒体课件形式代替了规范的教案、标准的板书、优雅的肢体语言和构思巧妙的演讲,忽视了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的训练,瓦解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育。华丽的形式、高端的技术、多样的素材喧宾夺主,让本该冷思考的问题成为学生热情高涨后的彷徨和踌躇,其虚幻性时时挑战着学生的心灵。盲目跟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使思政课意识形态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微乎其微,既丢了信仰,又失了温度。另一方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盲目固守。“拘旧方不可疗新疾,居夏日不可御冬裘”,传统教学手段伴随着整个教育史的发展,之所以经久不衰固然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是盲目的固守则会产生与学生交流的鸿沟。现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网生代”,教师以“传道授业”的姿态登上讲台,加之在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理论认识的深刻性、教学艺术的丰富性等方面相对欠缺,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而丧失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无论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盲目跟风还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盲目固守,都会使思政课失去实效性和亲和力。新时代,要始终坚持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挥思政课的“靶向”功能,为国家培育时代新人。
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就是要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秉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的原则,做到虚实结合、以虚补实。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稳扎稳打,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如果说教书是知识的传授,那么育人就是人文情怀的培养、人格魅力的塑造。面对面的交流是人与人沟通的最佳方式,通过最基础、最一般的、最具象的教学手段的挖掘,比如一套好的课件、一章规范的教案、一手标准的板书、一堂精彩的课程、一节鲜活的微课、一套优雅的肢体语言、一个构思精巧的演讲、一篇实用的教改文章,都是教师呈现给学生的生活态度、社会理想、思想价值、情感导向和生活境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与能力。教育手段的信息化和技术化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是大势所趋。作为思政课教师,既要避免受技术的奴役,又要避免思维固化而停滞不前。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素养,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点去看待问题。在适应教学技术革命的同时推动课堂革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大思政课”视域下更要注重思政课教学的小细节,切莫因为技术而消解了情怀,因为工具而失了温度。思政课是教人求真、向善、尚美的过程,真善美的追求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守正创新,既要思维新也要情怀深,既要避免“新瓶装旧酒”的乏善可陈,又要追寻“旧瓶装新酒”的历久弥新,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和教学手段的传统性完美结合的善用之道。
六、教学方法的散在性与教学理念的统一性相结合
思政课之“大”在于思政课教师追寻“大先生”的情怀。思政课能否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能否达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起到了举旗定向、掌舵领航的作用。毛泽东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26)对于思政课而言,教学就是过河,方法就是桥梁。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要将教书育人当作一项事业,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理念的梳理,再到教育思想的最终形成,“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27)。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追求,要有敢作思政课“大先生”的自信和担当。
坚持教学方法的散在性与教学理念的统一性相结合,要聚焦“立德树人”的使命任务,打造更多让广大学生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的高水平的思政“金课”,这既是标准,也是要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又要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进而形成教学理念。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使命的神圣性与现实的失范性之间的矛盾,如一些思政课教师只是将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沐着“思政课春天”的阳光,安于现状而不愿突破“舒适圈”。他们以完成任务的心理应对思政课教学,将“照本宣科”作为教学方法的摹本,对“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政策熟视无睹,长期处于倦怠状态,既无与时俱进的知识涵养,又无守正创新的教学实力,更何谈追求思政课“大先生”的情怀。还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受绩效考核和利益驱动,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本末倒置,往往将重心放在高回报率的科研上,而对教学应付差事,既不愿花心思进行教学方法的钻研与探索,也不愿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使教研与科研分离而忽视对学科建设的贡献。教师队伍中这种水平参差不齐、观念安常习故、方法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的现象,成为思政课改革的桎梏。突破思政课的藩篱,就要以思政课“大先生”为师德师风师范引领,以大胸怀、大情怀、大视野感染学生,以开朗的性格、自律的人格、完善的品格浸润学生,以走出小我、走向大我、塑造自我达成以身示范。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之课,因此“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8)。思政课“大先生”是时代要求、实践指向和命运使然,更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善于整合散在的教学方法,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形成完整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奔赴“大先生”的教育愿景。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中深入探索、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堂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组织课堂实践。”(29)摒弃单纯的理论灌输、PPT展示的固式思维,探究有效运用专题教学、问题式教学、实践教学、案例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重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方法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处理好思政课政治性与学术性、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辩证关系。探索以“思维助产术”为主要特色的启发式教学理论与方法,重视对学生良好思维方法的训练、严密论证方法的启迪和深层次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需求侧”,实行教学的“供给侧”改革,自觉地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采取适应大学生特点、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打造可资借鉴和推广的“金课”。如在原理课教学中,采用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用有趣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的思考,又能够寓道理于故事之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贯彻启发式教学理论。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散在性要升华至理念的统一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始终秉持“教学是立足之本,科研是发展之源,学科是强大之路,创新是进步之魂,育人是为师之道”的课程建设理念。“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30)教育本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会遇见自己的“兴奋点”,它可以是一个观点、一个方法,甚至是一个思考,并在学生的催化下实现其思考总结和升华,形成相关的科研成果,以科研论文、立项课题、出版专著的形式产出科研成果,然后再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构建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机制。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总结整理教学的方法和规律,不断升华和凝练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秉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大格局。
“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教师要扎实涵养教学基本功、守正创新教学方法、触类旁通教学理念,从教书育人做起,从传道授业解惑做起,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准,以思政课教师的“六要”为要求,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去”的精神争做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大先生”。
注释:
①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载《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
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8-329页。
③同上书,第330页。
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8页。
⑤《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载《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
⑥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载《求是》2020年第17期。
⑦沈壮海:《“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考与探索》,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
⑧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78页。
⑨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330-331页。
⑩《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 //www.moe.gov.cn/。
⑾《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 //www.moe.gov.cn/。
⑿参见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载《求是》2020年第17期。
⒀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331页。
⒁樊未晨:《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12.7万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年轻化成发展新态势》,载《中国青年报》2022年3月8日。
⒂《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3页。
⒃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载《求是》2020年第17期。
⒄同上。
⒅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载《求是》2020年第17期。
⒆同上。
⒇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37页。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1页。
(2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78页。
(23)《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载《人民日报》2019年8月15日。
(24)王能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94页。
(25)参见王岩:《注重“小而精”展现大思政》,载《解放日报》2022年4月13日。
(26)《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39页。
(27)《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载《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
(28)教育部课题组编:《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56页。
(29)《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 //www.moe.gov.cn/。
(30)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增刊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