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激扬斗志
孟维嘉
【摘要】达到激扬斗志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激扬斗志从整体上要求塑造学生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和实践品格,通过思政课激励学生提振奋斗志气、锚定奋斗志向、砥砺奋斗意志。激扬斗志是思政课育人功能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拓展,对深化思政课教学本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服务国家战略意义重大。通过思政课达到激扬斗志,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提振学生奋斗志气;发挥教师示范效应,培养“四有”好老师引领学生奋斗志向;调动丰富的社会资源,激活“社会大课堂”磨砺学生奋斗意志。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激扬斗志;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孟维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原文出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京),2022.5.77~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文明观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为学先立志,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激扬斗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①。思政课是激励学生提振奋斗志气、锚定奋斗志向、砥砺奋斗意志的灵魂课程,达到激扬斗志作为思政课的基本目标,既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维度的具体化,也从微观层面明确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路向。
一、思政课达到激扬斗志的基本要义
斗志是学生奋斗志气、志向和意志的集合,从整体上反映学生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和实践品格。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思政课铸魂育人与学生成长成才的逻辑耦合中,激扬斗志既要求从根本上激励学生提振奋斗志气、坚定奋斗志向、锻造奋斗意志,也意味着对学生崇尚奋斗的精神力量的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奋斗价值的锚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奋斗品格的塑造。
(一)通过思政课激励学生提振奋斗志气
志气即心志气力,是激扬学生斗志的基础和前提。志气振奋精神、凝聚力量,通过思政课激励学生提振奋斗志气,就是激励学生继承永久奋斗的精神传统,坚守艰苦奋斗的精神信念,追求顽强斗争的精神境界,将中华民族崇尚奋斗的精神基因转化为奋斗志气。
一是激励学生继承永久奋斗的精神传统以提振志气。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承载者、传承人,永久奋斗的志气担当植根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基因,彰显于中国人民革故鼎新的奋斗实践,是青年学生应接续传承的精神传统。思政课激扬学生斗志,既是站在中华民族精神底蕴的高度,构筑学生永久奋斗的民族气质,也是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两个大局”的时空方位出发,引领学生内化接续奋斗的时代要求,激励学生在对奋斗传统的守正创新中提振志气,发扬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承继永久奋斗的志气担当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是激励学生追求顽强斗争的精神境界以提振志气。党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党顽强斗争的意志品格锻造了其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夺取胜利的精神力量,也从整体上形塑了当代学生激扬青春、奋发图强的精神境界。顽强斗争不是仅存于中国共产党某一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质,而是贯穿百年党史始终,塑造共产党员精神力量的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②。思政课激扬学生斗志,就是汲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密码,高擎党顽强斗争的精神旗帜,以动真碰硬、勇于牺牲的斗争品格孕育青年学生的奋斗志气。引导学生在个人奋斗中熔铸斗争精神,激励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敢闯敢试,在国家富强的过程中攻坚克难,在民族振兴的征程上闯关夺隘。
三是激励学生坚守艰苦奋斗的精神信念以提振志气。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勇敢闯将,党领导下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进行的一切奋斗、牺牲和创造,共同铸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信念,也锻造了广大青年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志气品格和精神基底。思政课激扬学生斗志,就是要循序渐进筑牢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信念,推动学生涵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品格,形成无惧苦难、锐意进取的精神追求,保持奋发自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信念,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个人物质利益正当诉求的否定或抑制,而是作为引领性力量引导学生发展积极正向的精神需要,构建富足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二)通过思政课激励学生坚定奋斗志向
志向标明奋斗方向,是激扬学生斗志的路向和标识。志向指引方向、彰显立场,集中反映学生的价值理想和人生追求。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通过思政课激励学生坚定志向,从根本上要求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坚守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中,实现个人志向、社会志向和国家志向的统一。
一是激励学生坚守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为个人成才之志努力奋斗。个体奋斗志向受价值观影响,并在个人的政治立场、职业操守、道德素养和人际关系中呈现。思政课激扬学生斗志,就是引导学生确立与公民价值准则相契合的个人志向。激励学生做热爱祖国、政治立场坚定的奋斗者,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为维护祖国统一勇敢斗争;做敬业乐岗、坚守职业操守的奋斗者,以适应社会需要、促进个人发展的职业为奋斗目标,在遵循职业道德和规范中攻坚克难、奋力攀登;做诚实守信、践行良好社会公德的奋斗者,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奋斗观,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奋斗业绩;做待人友善、人际关系和谐的奋斗者,从大局出发勠力同心、团结奋斗,在团队合作中苦练本领、奋勇争先。
二是激励学生坚守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为社会发展之志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③。青年学生的奋斗志向只有与社会价值取向相适应,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思政课激扬学生斗志,就是将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具象化,激励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确定奋斗志向。一方面,激励青年学生提升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与各类意识形态斗争中科学把握社会价值取向的核心要义和完整内涵。另一方面,激励青年学生积极主动投身新时代伟大事业,为巩固社会自由与平等,维护社会公正与法治不懈奋斗。
三是激励学生坚守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为国家强盛之志努力奋斗。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先锋力量,青年学生的奋斗志向关乎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学生站在党和国家发展高度确立奋斗志向,指出“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④。思政课激扬学生斗志,就是引导学生在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坚定奋斗志向。激励学生涵养未雨绸缪的奋斗意识,在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中主动奋斗实现经济富强;坚守无惧艰险的奋斗信念,在复杂敏感的世界局势下勇敢奋斗捍卫政治民主;笃定持之以恒的奋斗意志,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执着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发扬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通过共同奋斗促进社会和谐。
(三)通过思政课激励学生磨练奋斗意志
意志在实践中磨砺,是激扬学生斗志的动力和支撑。思政课要达到激扬斗志,必须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让学生将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与价值追求转化为奋斗意志,自觉投入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中,形成自觉奋斗、善于奋斗、持续奋斗的实践品格。
一是激励学生磨砺意志形成自觉奋斗的实践品格。自觉奋斗是对奋斗的清醒认知和积极追求。思政课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觉奋斗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自觉奋斗是立党立国的基石,明确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觉奋斗的基点,只有自力更生走好自己的路,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以奋斗开辟出路、赢得胜利。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在对奋斗的积极追求中提升自觉性,激励学生将奋斗作为信念和追求,培养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的奋斗态度,树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正确奋斗观。学生奋斗自觉性的提升也将反作用于实践,砥砺愈挫愈勇的奋斗意志,形成勤学苦练、不懈奋斗的生活方式。
二是激励学生磨砺意志形成善于奋斗的实践品格。奋斗要注重方式方法,善于奋斗才能将奋斗意志转化为现实力量。思政课要引导学生把握奋斗方法,提升奋斗本领,引导学生提升政治站位,从大局出发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研判新的历史条件下持续奋斗的各类风险挑战、阻力矛盾,从政治高度明确奋斗的立场和方向。要引导学生优化斗争策略,创新奋斗方式,既要充分认识到和平年代发扬斗争精神的必要性,也要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抢险救灾、疫情防控、镇守边疆等新的奋斗实践,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真抓实干、攻坚克难。
三是激励学生磨砺意志形成持续奋斗的实践品格。奋斗道路艰辛曲折、险象环生,持续奋斗才能突破阻力、赢得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⑤。思政课要摆正学生对待奋斗的基本态度,凝聚奋斗的信念与决心,提升奋斗的勇气与毅力,激励学生持续奋斗。引导学生在持续奋斗中弥合理想和现实的张力,在对主义与问题的思辨中把握持续奋斗的内涵,在处理好利己和利他的辩证关系中确立持续奋斗的立场,在小我与大我的统一中确立持续奋斗的目标,在对民族和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中贯彻持续奋斗的时代要求。
二、思政课达到激扬斗志的价值意蕴
达到激扬斗志作为应然目标,是思政课育人功能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拓展,对深化思政课教学本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服务国家战略意义重大。达到激扬斗志作为重要抓手,将思政课的道理上升为学生的行为要求,赋予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实践意蕴。达到激扬斗志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上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确化,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激扬斗志作为实践要求明确了思政课培育新时代奋斗者的基本任务,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一)思政课讲好道理的应有之义
讲道理是思政课的本质,引领学生践行道理则是落实思政课本质的应有之义。践行道理需要笃定意志、落于行动,达到激扬斗志拓展了思政课讲道理的内涵,将老师讲好道理与学生践行道理统一起来,既要求老师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坚定意志,也激励学生在奋斗实践中将思政课的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政课讲道理是师生互动、彼此用心的过程。达到激扬斗志作为讲好道理的重要抓手,可以促进老师用心教,引导学生用心悟。一方面,以激扬斗志为目标有利于引导思政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人格修养、心理状态和情感需要,促进道理入脑入心。达到激扬斗志有利于引导老师注重讲道理的方式方法,用中华民族的奋斗故事涵养奋斗情感,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传统激励奋斗精神,讲明当今世界的矛盾问题和斗争局势明确奋斗目标;有利于引导教师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用典型案例阐释继续发扬斗争精神的深刻道理,用朴素语言讲透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用鲜活素材讲清楚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前景;有利于引导教师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统筹知、情、意、信、行等多种因素,引领学生共同奋斗、鼓舞学生接力奋斗。另一方面,达到激扬斗志指明了学生践行道理的行动方向,有助于激励学生在奋斗实践中运用理论、升华认识、领悟道理。以激扬斗志为目标的思政课,必然将社会大课堂作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激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悟道理提升奋斗本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真理以掌握奋斗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深刻道理以明确奋斗方向,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哲理以提升奋斗智慧;鼓舞学生践行道理砥砺奋斗意志,在奋斗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工具观察社会、破解问题、把握时代,在运用道理解决实践难题中坚定奋斗信念。
(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路径
达到激扬斗志,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是在学生人格意义上对思政课立德树人要求的精确化,既明确了立德树人的人格目标和要求,也从微观层面指明了思政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方向,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思政课以人为本、激扬斗志,有利于培养人格健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一方面,激扬斗志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层面明确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和要求,有利于规范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评价指标和教育理念,提升立德树人成效。达到激扬斗志,有利于思政课坚守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修正唯分数、轻素质的评价指标,贯彻综合育人、全面培养的教育理念。这将从根本上克服片面化的教育教学行为,推动思政课从理想信念、品德修养、情感价值等综合视角考察学生,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另一方面,激扬斗志指明了思政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方向。激扬斗志有利于推动思政课在提升思想性、理论性的同时强化价值引领,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前提和价值观基础。这有利于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知识、提升本领,培养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勤学苦练的好学品格;激励学生将理论学习成果运用于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涵养对党忠诚、报效国家、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奋斗志向。激扬斗志有利于推动思政课关注学生的情感诉求以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授课形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推动思想理论入脑入心,达到涤荡心灵、催人奋进的目的。
(三)培育新时代奋斗者的应然之举
培育新时代的奋斗者,是思政课激扬斗志的根本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青年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要求,指出“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⑥。培育新时代的奋斗者,既作为应然目标指明了思政课的基本任务,也作为实践要求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思政课达到激扬斗志有利于筑牢学生奋斗意志,培育新时代的奋斗者。奋斗者立大志、立长志,志存高远才能激发奋进潜力。达到激扬斗志要求思政课将价值性内容融入知识传授。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求学问道中笃定奋斗志向,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奋斗者积极主动、自觉奋斗。达到激扬斗志要求思政课提升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这有利于调动学生能动性,激发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弘扬愈挫愈勇的进取精神,历练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助力学生自觉成为新时代奋斗者。奋斗者能干事、干实事,笃行才能积淀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在奋斗中砥砺志向,指出“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⑦。达到激扬斗志要求思政课坚持第一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努力奋斗、担当作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奋斗者,在社会实践中扎根祖国大地、提升综合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奋斗者。
三、思政课达到激扬斗志的实践路径
达到激扬斗志,既是思政课的应然目标,也是其改革创新的实践要求。思政课激扬学生斗志,是学生奋斗志气、志向与意志协同推进的过程。具体来看,要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用讲政治的正气、讲道理的底气提振学生的奋斗志气。要培养“四有”好老师,发挥教师的示范效应引领学生的奋斗志向。要激活“社会大课堂”,调动丰富的社会资源磨砺学生的奋斗意志。
(一)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提振学生奋斗志气
思政课是激扬学生斗志的主阵地、主渠道,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用讲政治的正气、讲道理的底气提振学生奋斗志气。一方面要理直气壮讲政治、讲立场。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目标设置课程、编排教材,确保学生人生奋斗的政治方向。要凸显政治属性,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出发铸魂育人,在教学改革创新中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凝聚学生的奋斗力量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培育新时代奋斗者提供支撑。要强化政治引领,在教书育人中弘扬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树立正确奋斗观,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事业闯将。另一方面要理直气壮讲道理。要讲清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道理。要讲清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讲清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激浊扬清、纵横比较中增强学生奋斗自觉与自信。要讲清楚新时代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道理。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认清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破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克服精神涣散、贪图享乐、金钱至上等错误思想认识,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奋斗心态中提振志气。要讲清楚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道理。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斗基因,结合实际树立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奋斗精神以提振志气。
(二)培养“四有”好老师引领学生奋斗志向
教师是思政课激扬学生斗志的关键。要发挥“四有”好老师的示范效应,用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引领学生坚定奋斗志向。一是要强化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培养信念笃定、践行理想的好老师。老师要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积极学习并传播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认真领悟并阐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自觉弘扬并践行伟大奋斗精神。老师要引领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中笃定奋斗志向,自觉成为新时代砥砺奋进、立志报国的生力军。二是要加强师德教育和师风建设,培养以德立身、道德高尚的好老师。老师要坚持育才与树人相统一,在工作岗位上严以律己,以终身学习、严谨治学的态度引领学生为真理而奋斗的志向;要在日常生活中陶冶情操,以坚守初心、远离功利的追求引领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向;要在教导学生时率先垂范,以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精神引领学生为集体而奋斗的志向。三是要完善教学科研评估和转化机制,培养学识渊博、专业娴熟的好老师。老师要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在知识教学和理论研究中提升知识整合能力、答疑解惑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老师要通过高超授课水平和扎实的学术素养,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志向与能力的关系,以学习提升本领,以本领成就事业。四是要健全荣誉表彰制度和奖励机制,培养诲人不倦、关爱学生的好老师。老师要坚持育人与铸魂相统一,既要重视学生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精神诉求,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诉求,关怀学生成长。要从学生生命成长历程中发现心结、打开心扉、触动心灵,激励学生把握人生方向,笃定发展志向。
(三)激活“社会大课堂”磨砺学生奋斗意志
社会大课堂是思政课激扬学生斗志的拓展和延伸。要广泛汲取社会力量,在社会大课堂的广阔天地中磨砺学生的奋斗意志。一是要运用良好家风家训涵养奋斗品格。要推动奋斗精神融入家庭文化,引导广大家庭构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家风,鼓励家庭成员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念,凝聚团结一致、共同奋进的共识,涵养愈挫愈勇、不懈奋斗的家庭氛围。二是要以先进模范为引领弘扬奋斗精神。要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新时代奋斗者事迹,综合运用文艺作品、宣传画册、公益广告、专题节目等形式,建立健全奋斗者形象的宣传推广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奋斗光荣、崇尚奋斗的价值导向。三是要依托各类阵地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为激发学生奋斗意志提供良好平台。要整合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等文化资源,建设新时代奋斗精神实践教育基地。要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术交流等实习实训形式,让青年学生在体验式、互动式教育中亲身参与,更好地走进社会、体察民情、感悟民生,深化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意义,提高青年学生自觉奋斗的思想觉悟,提升奋斗本领和实践素养。四是要构建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磨砺奋斗意志。要将正确的奋斗观体现到各类新闻报道之中,在全社会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接续奋斗的奋斗精神。要及时纠正、扭转各类消极懈怠、低俗拜金的不良社会思潮,弘扬积极奋斗的社会风气。要勉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广阔天地真干实干,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实践中激扬青春。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
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7页。
③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6页。
④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2页。
⑤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9页。
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3页。
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