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三大保障
李大健
【摘要】“大思政课”较之讲好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高校应从三个维度着力打造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保障链条。一是应搭建常态化运行架构,以压实办好“大思政课”的领导责任,筑牢其组织根基,增强其财力支撑;二是应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以完善“大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优化“大思政课”教学监控体系;三是应强化制度化实践能力培养,以提升教师有效驾驭“大思政课”的能力和学生有效参与“大思政课”的能力。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大思政课”;铸魂育人
【作者简介】李大健,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湖南理工学院基地(湖南 岳阳414006)。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2.9.118~124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BKS155)阶段成果。
习近平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这为高校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行动指南。所谓“大思政课”,是指要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2]的同时,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集各方力量,整合校内外一切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属性的资源和素材,运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将历史、现实和未来有机结合,纵深推进“三全育人”进程,形成不断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育人新格局。“大思政课”之“大”,体现在视野大、目标大、格局大、阵地大、作为大,它应具有“大手笔”“大活力”“大张力”“大魅力”。毋庸置疑,“大思政课”比传统思政课要求更高、更加复杂,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必然会举步维艰。鉴于此,新时代高校应在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方面聚焦问题、突出重点、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尽全力做到: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使其常态化;优化教学质量管理,使其精细化;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使其制度化。这是高校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各个环节得以真正落实,也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得以真正落实的根本保障。
一、搭建常态化运行架构
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不仅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任务,而且是高校其他各部门的共同职责。“‘大思政课’倡导构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新格局”[3],“大思政课”需要构建“大团队”、凝聚“大智慧”、形成“大合力”。高校应加强顶层宏观设计,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予以统筹安排,并建立常态化的领导机制、组织机制和经费机制,旨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搭建高效、连贯的运行架构,优化资源集成机制,引导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达成育人共识,促进思想引领、价值渗透、管理育人,形成全校协同配合、深度参与、大举支持、多路推进的“大声势”“大氛围”,为深化“大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提供领导保障、组织保障和财力保障,实现铸魂育人效率与效果的全面提升。
(一)压实领导责任
高校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是将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落细落实落到位、加快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关键,是打通“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凝聚立德树人合力的关键。高校应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不能形同虚设,应承担“大责任”,要实实在在履行助推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朝着规范型、效能型和创新型方向发展的责任。一是履行“统筹性”责任。应统筹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工作,确保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真正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学科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从政策保障、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等各个方面予以全面落实,努力增强“大思政课”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协调性、统一性和全员性。二是履行“调研性”责任。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深入师生中走访调研,全面了解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动态,找准短板弱项,继而以超前的研判理念、睿智的研判思路、科学的研判方法,对本校“大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教学成效进行缜密分析,得出定性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以助推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寻求“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点和突破口。三是履行“导航性”责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工作,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客观剖析不足,科学框定发展路向,集智聚力优化策略,为完善“大思政课”建设格局定向导航。四是履行“激励性”责任。应对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大力度宣传“大思政课”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选树典型,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面推行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正向激励机制,促使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一切创新活力充分激发,从而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维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二)筑牢组织根基
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既是“大思政课”连绵不绝产生“能量”的动力之源,又是推动“大思政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承载之体。故而高校在压实领导责任的同时,还应筑牢以校长负责制为主导、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龙头、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既统一又多元的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组织根基。应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花气力:一是倾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和其他各教学院系“六方协同”的育人新生态。应采取得力措施激活每位教育者的“神经末梢”,引导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六方协同效应”,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进入新境界提供有力支撑,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多方合作配合、各项育人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的一体化工作格局,进而切实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思政课”的质效。二是倾力构建思政课教师与政工干部之间的“二元融通”的育人新模式。目前,在许多高校里,思政课教师一般是较多地承担教学任务而较少承担对学生的管理任务,政工干部一般只较多地承担对学生的管理任务而较少承担教学任务。两支队伍的脱节容易导致这样的状况:思政课教师想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而没能真正掌握其问题是什么,政工干部知道学生的思想问题却因理论水平欠缺而效果不佳。两支队伍基本上是“敲锣卖糖,各管一行”,似乎形成了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因此,高校应从加强这两支队伍的深度融合入手,构建两条线相互交织、穿插弥合的育人共同体,以交叉互融的效应补齐“短板”,形成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合力,使“大思政课”教学能有声有色、高质高效地开展,进而增强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综合效能。两支队伍的所属部门应协作拟定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方案,从“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总目标和各所属单元的分目标、教学要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谋划,共同组织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训。每次“大思政课”教学活动结束后,各教学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应协同思政课教师调查了解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情况,尤其要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变化的情况,积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以利于“大思政课”教学向着更健康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增强财力支撑
高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一是需要加强课程、学科、学院“三个重点”建设,尤其是需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这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作保障。二是需要建设“大课堂”,组织师生“走出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为减轻学生参与校外“大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经济压力,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学校应提供诸如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资料费、打印复印费等相关经费。与此同时,开展“大思政课”教学活动还需与之紧密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经费、校园文化建设费、聘请校外专家来校作辅导报告的劳务费等费用。此外,为有力地促进“大思政课”教学的拓展延伸,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长效机制,还得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资金、指导教师的加班补贴、教学改革研究经费和教学奖励经费等相关费用。
经费不足现在仍然是少数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瓶颈,个别高校仅仅是在文件上重视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并没有给马克思主义学院拨足必要的“大思政课”建设经费。据调查,目前已有绝大多数高校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注重协调推进课程、学科、学院“三个重点”建设,在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常办公经费的基础上,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学生实践另拨专项经费。但迄今为止,仍然有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实践经费未完全落实到位。相关经费没有保障,“大思政课”建设就好像折楫的船,寸步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也就只能让“大思政课”教学停留在教学计划书上,有的高校甚至以虚构的“大思政课”文字材料应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检查考核。鉴于此,当前高校应深化认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大思政课”建设经费投入。应将其纳入学校经费预算,拨足专项经费用于“大思政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应会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大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使用办法,保证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此外,高校还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社会赞助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多渠道筹集“大思政课”建设经费。总之,当“大思政课”教学作为常态化的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实施时,就应该有一笔稳定的经费,并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而为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财力支撑。
二、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
“大思政课”“‘大’在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强调社会各方参与力量之多、横向辐射范围之广”[4]。可见,“大思政课”内涵丰富、面广量大、难度非凡、要求很高,因而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务必更新教学管理理念,进行教学管理的“大变革”。高校应胸怀“国之大者”,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和把握大历史、直面大时代、讲好大理论、贯通大实践这一“大思政课”主线,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形成精细化教学管理“大格局”。这是高校赋予“大思政课”生生不息的内生活力、提升其生命力,进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质量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的重要保障。
(一)完善教学管理规范
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树立良好教风学风的前提和基础。为确保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落到实处,高校应着力完善“大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首先,高校应遵循理论性、针对性、多样性、可行性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大思政课”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生实践手册、教师指导细则、考核办法(包括考核教师和学生)、奖惩办法等教学管理规范。用“规范”来确保“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在守正创新中行稳致远。其次,高校应制定如何确定校外“大思政课”学时与学分的细则和如何核定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细则。校外“大思政课”教学的学时与学分要纳入思政课整体学时与学分当中,并且校外“大思政课”教学的学时与学分要与各门思政课程相互配套,比例分配要科学合理,以保证“大思政课”教学的恰适性和长效性,这应成为管理常态。为使广大思政课教师倾注真心真情、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校外“大思政课”教学活动,不断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高校要客观、公正、准确地核定思政课教师校外“大思政课”教学的工作量,使其切实感到劳有所得、干有所值、功有所赏,这也应成为管理常势。此外,高校要优化校外“大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申报、审批、监督与管理机制,以增强师生集思广益、精心组织、提前筹划意识和教学质量意识,规范教师和学生在“大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确保校外“大思政课”教学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序化开展,促进“大思政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为切实提高“大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的可操作性,高校各相关部门要多做有关“大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做足创新功夫,做实改革文章,以“创新之笔”落实好“大思政课”教学管理“改革之为”,并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广纳真知灼见,凝聚智慧力量,从而形成“大思维”,集成“大办法”,为提高“可操作性”赋能添“翼”。高校尤其应注重吸纳思政课教师参与“大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的制定。因为“大思政课”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的,思政课教师在“大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应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是最直接的掌舵人和领航人。因此,“大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的制定也应突出思政课教师的主导地位,改变以往一味由学校管理部门制定教学管理规范的状况,应成立有部分思政课骨干教师组成的“大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制定工作小组,以汲取其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更科学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具有人性化的“大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
(二)优化教学监控体系
高校应将“大思政课”教学领导机制和“大思政课”教学组织机制整合为整体联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以人为本的“大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是督促思政课教师遵守教学管理规范、肯下“大功夫”,用学术框架、学理逻辑、学术穿透力讲深讲透讲活“大时代”“大道理”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制定质量标准。应紧扣权威性、规范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探索并制定“大思政课”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特别应注重将“标准”定在最佳实用点上,切忌搞“拍脑袋”工程,好高骛远,模模糊糊,大而化之,要适度、明确、具体,便于操作,以利于加强对“大思政课”教学的组织、实施、考核等主要环节的管理。其次,要构建监控体制。应在学校、院系、教师和学生四要素间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大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制,形成一种较稳定的结构形式,使其与管理规范、质量标准、教学过程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感染、相互约束、相辅相成,以确保“大思政课”教学系统充分发挥其铸魂育人效应。再次,要建立反馈机制。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大思政课”教学管理信息反馈机制。思政课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在“大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且将其合理成分及时融入“大思政课”教学中,以增强“大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教学管理者可通过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与总结报告会、组织学生进行教师教学满意度测评等形式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以便更清楚地了解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另外,教学管理者还应根据收集的反馈信息,召集相关人员及时修订已出台的“大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使学生、教师、管理者三方能及时沟通信息,做到合心合力合拍,同心同向同行,进而促进“大思政课”教学更趋于合理和完善。最后,要更新监控手段。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大思政课”教学的质量监控和管理。如为更好地获得校外“大思政课”教学的相关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创新管理思路,高校可设计编制计算机网站应用软件,建立面向学生的“大思政课”教学网络站点,实现监管模式由人工操作向计算机运作的转变。基于校外“大思政课”教学的空间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由度大、不确定性因素多、难以实施人力监管等实际状况,高校可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一是可对校外主要的“大思政课”教学活动进行全程录像,以便监控其教学情况;二是可对“大思政课”教学实行网络化管理,将其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总结阶段的各种材料上传到“大思政课”教学网上,利用网络查验“大思政课”实施情况。
总之,高校应不断优化“大思政课”教学的常规管理,做到规中求新、规中求优、规中求实,使教学管理活动运转有序,富有约束力、引领力、助推力,促使教育者善用“大思政课”夯实学生信仰之基、善用“大思政课”启迪学生智慧之门、善用“大思政课”砥砺学生心胜之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开展“大思政课”教学、切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强化“大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穿透力,更好地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培养能够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强化制度化实践能力培养
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既要指导学生念好理论的“有字之书”,又要指导学生念好实践的“无字之书”。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是“大思政课”的“大平台”“大载体”“大阵地”“大保障”。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在马克思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60。故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既是‘大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口”[6],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就应有“大动作”,应打破场域的局限,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延展性,以火热实践为“素材”,突出“社会即课堂”的现实观照。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和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是“大思政课”能否真正“飘着烟火气”、散发出“泥土的芬芳”、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础。故此,新时代高校形成制度化的培养机制,强化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就显得格外必要。
(一)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习近平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2]建构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比较高,思政课教师既要做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导师,又要做大学生的实践导师。在“大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承担着组织者、指导者、服务者的三重角色,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就看其实践素养和能力。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做“难汲深井”的短绳、不做“难负大舟”的浅水,不断地增强驾驭“大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以切实履行新时代赋予高校“大思政课”教学的新使命。当前,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缺乏社会实践阅历,在教学中往往重理论体系讲授、轻现实问题研究,讲授理论口若悬河,指导实践却一筹莫展。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发展战略,却不知道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状况;讲市场经济,却不了解当地经济发展走势;讲革命传统教育课,却不熟悉本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情况;讲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却不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却不了解司法实践,缺乏法治实践经验和技能;等等。习近平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7]因此,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高校思政课教师就应先接受“实践教育”。高校在加强思政课教师理论培训的同时,还要形成强化思政课教师从事“大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制度,以助推思政课教师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开阔“大视野”、涵养“大情怀”、强化“大担当”、增添“大自信”,从而建好“大师资”,以更好地研究“大思政课”教学的规律、特点,不断提高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第一,高校可从外校聘请“大思政课”教学“高手”来校作“大思政课”教学辅导报告,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常规培养,就如何制定“大思政课”教学计划和方案、如何发掘区域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如何与政工干部配合实施“大思政课”教学、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参与“大思政课”教学环节等问题,畅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从而产生示范引领效应。
第二,高校应利用假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可组织他们到伟人故里、红色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参观考察,组织他们到乡镇村组、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调查,组织他们开展“走基层送服务”系列活动,等等。这可为思政课教师创造与社会实际接触的机会和条件,让思政课教师走出书斋、贴近社会、贴近实际,深入了解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其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加深理性认同、增进情感认同、强化行为认同,更多更好地摄取“大思政课”的养分。
第三,高校应鼓励思政课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行政、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了解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现状与动态,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通晓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发本地区可供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只有做到视野开阔,了解书本以外的社会,不断弥补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历的不足,增强相关素质和能力,思政课教师才能会为、悦为、敢为、有为,才能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争当“大先生”,才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增强预测性和创新性,科学合理地设计“大思政课”教学环节,优质高效地组织开展“大思政课”教学活动,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
(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为使思政课与现实无缝对接、与实践深度互动,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刻领悟“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中国奇迹”背后的逻辑必然,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一项制度,将其置于战略性、先导性位置,坚持不懈地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在学生参加校外“大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前,思政课教师应安排一定时间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培养。
第一,实践观念引领。思政课教师要导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鼓励大学生要勇于实践、主动实践、创新实践,在实践中求真理、悟真谛、学真知、练内功、强本领、长才干,从而在知行合一中充分领略和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真理的理论魅力、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8]
第二,实践常识教育。进行校外“大思政课”教学要入驻街头巷尾、厂矿车间、集贸市场、社区军营、田间地头、弄堂小院等场所。因而,课前思政课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安全、公德、礼仪教育。一是对学生进行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的教育,告诫学生,要增强安全意识,注意自我保护,提高事故防范能力,同学之间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以形成整体合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教育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被参观考察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争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三是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举止文明,体现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文明素质。
第三,实践方案指导。在校外“大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提前联系好实践地点,制定出实践活动方案,请思政课教师审阅。思政课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让其有选择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审读学生实践活动方案,并对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指导学生对实践方案进行反复研讨、修改完善,使其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指南,以保证校外“大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四,实践技能训练。在校外“大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有效解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怎样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包括选择调查和服务类型,如何联系调查和服务对象,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等。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尤其应重视指导学生自我实践,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充分体验、理解和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素质,外化为日常行为。这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来实现。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理想与成才”“成长与环境”“诚信与和谐”“网络与学习”“私德与公德”“大学生在抗疫中的使命与担当”“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新时代大学生与中国梦”“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法治与社会”等10个方向的课题研究,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立课题组,讨论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围绕研究方向自主命题开展研究,教师应积极参与部分课题组的研究活动,还应深入学生班级、寝室走访座谈,了解学生的研究动态。各课题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教师递交课题研究报告,教师应仔细研读每一份研究报告,提出修改参考意见,指导学生完善课题研究报告。各课题组研究结束后,教师应组织评出优秀研究报告,择时举行交流总结报告会,教师对其进行讲评,总结成绩,推广典型,指出不足,从而达成智慧共生、成果共享的目标,以建立校外“大思政课”教学可持续发展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无字之书”感触到“有字之书”的力量与味道,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欲望,真正达到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3]朱旭.“大思政课”理念:核心要义、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5).
[4]王易.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J].红旗文稿,2022,(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李大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三维路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6).
[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8]杨龙,杨帆.“大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EB/OL].中国新闻网,http: //www.chinanews.com/gn/2021/04-04/9447656.shtml,20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