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何以为“大”:“大思政课”科学意涵的多维探讨
吴增礼 高美月
【摘要】“大思政课”是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趋势,具有丰富的科学意涵,以“大”为核心特质和外在表征,体现全要素理念和系统思维。“大思政课”之“大”主要体现在理念、课堂、队伍、教材、方法和评价等维度。这几者彼此关联、相辅相成,致力于破解认识局限、时空局限、人员局限、内容局限、教法局限和评价局限等制约因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而凝聚合力和拓展格局。
【关键词】“大思政课”;思政课;科学意涵
【作者简介】吴增礼,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美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津),2023.1.104~11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负面清单制度构建研究”(项目号:18VHJ014)的阶段性成果。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明确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①。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南和实践遵循。目前学术界对“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善用策略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对于其科学意涵仍有待深入探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回归“元问题”,即对其意涵进行科学和完整把握。对“大思政课”科学意涵的整体性理解,关键在于从多个维度明晰其何以为“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大思政课”为何善用、如何善用。基于此,我们尝试从多元维度探寻“大思政课”之“大”的本质意蕴、具体要求和科学指向,以期为从理论上拓展“大思政课”的研究视域和在实践中探索其建设路径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大思政课”科学意涵的理念之维
“大思政课”之“大”首先体现在理念之大,回答为何要讲“大思政课”的问题。理念的发展是为了实效的提升,“大思政课”理念凸显的价值旨归,可以理解为其具有更清晰的目标理念和更科学的育人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②。“大思政课”以宏阔的理念对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科学解答。
(一)更清晰的目标理念
“大思政课”理念以立德树人的“最大化”实现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战略目标,以破除思维依赖为发展方向,以“四个服务”为育人导向,突出强调战略性、深刻性和边界性。
一是展现战略性。“大思政课”的现实考量和价值追求凸显大局思维和战略高度。目前总体形势是,“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凸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③。在此良好形势下,为何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从课程定位的角度来理解,“大思政课”更加重视思政育人,认为思政课不止于传授理论知识,更是进行价值引领的“人生大课”,更加凸显其育人本质及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④,这一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大思政课”的定位。“大思政课”理念致力于做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相辅相成、同向同行,对立德树人的要义进行了科学深入的时代表达,是对“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的回应。关于“为谁培养人”,“大思政课”理念从政治维度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明晰。“大思政课”建设关乎“党之大计”、聚焦“国之大者”,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出发点和导向,致力于增强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意识和能力,更加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最为凸显的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二是凸显深刻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⑤。传统思政课更加注重课堂教学,“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育桃李”。“大思政课”理念破除了对传统思政课的惰性依赖和惯性依赖,体现出关于“怎样培养人”、如何打造立德树人新形态的理念创新,凸显去粗取精、改革创新的品性。从创新方向看,“大思政课”贯彻“开门办思政课”理念,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⑥,在继承传统思政课育人优势的基础上守正创新,突出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从教育过程看,“大思政课”优化了立德树人的育人机制,如社会对接机制、资源筛选机制等,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和力量,体现出对生活的回归和知信行相统一,以实践力度最大化实现立德树人效度最大化。
三是具有边界性。“大思政课”的目标理念“大”而不“泛”,聚焦和指向于“四个服务”。习近平总书记以“四个服务”指明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目的和原则,即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⑦。“大思政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塑造,还具有政治引导功能。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⑧,其首要原则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⑨,这也是“大思政课”育人的根本任务。“大思政课”应定格与定位于此,聚焦于“四个服务”,而不能越界,服务于其他方面。
(二)更科学的育人理念
办好“大思政课”不仅是一个教学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大思政课”的育人理念体现出追求内涵式、遵循规律性和拓展“大格局”等理念诉求。
一是追求内涵式。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⑩。这一重要论述为“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南。从问题导向来看,部分地区、学校在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实践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大思政课”坚持问题意识,关注和致力于破解思政课现存问题,是对思政课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从目标导向来看,“大思政课”不仅是对思政课外延的拓展,更是对其内涵的充盈。通过完善师资、教材、教法、评价等多维体系,以系统结构和内部要素的优化为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1),重在提升质量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二是遵循规律性。“大思政课”的育人理念讲求教育之“道”,以“三大规律”“八个相统一”(12)等科学规律为基本遵循。“三大规律”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科学总结和基本依据,“大思政课”体现出对“三大规律”的深入认识和践行,即“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13)。以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为先导、以教书育人规律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规律为依据,体现政治性、教学性和尊重学生主体性。“八个相统一”是对思政课发展经验和原则规范的系统总结。“大思政课”以“八个相统一”为行动指向,在顶层设计、教学过程、效果评价等多方面综合创优,通过改革创新、精准施策,为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提质赋能。
三是拓展“大格局”。格局就是对“大思政课”的认知范围和实施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4)。“大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怎样培养人”的多维创新,注重在锚定目标的基础上以“三全育人”“十育人”等拓展格局。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育人队伍不完善、过程不连贯和方位不全面等问题,“大思政课”坚持和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的“三全育人”格局,致力于实现育人主体、时间、空间的“无缝隙”格局。“大思政课”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遵循系统、协同的育人理念。在由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所构成的育人体系的前提下,逐渐拓展并“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15)。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16)。从“三全育人”到“七育人”再到“十育人”,“大思政课”在继承既有优势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科学回应和破除“供给侧”和“需求侧”方面存在的瓶颈性问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拓展新思路,从多个维度同向发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大思政课”科学意涵的课堂之维
从时空维度来看,“大思政课”之“大”体现在课堂之大,回答“大思政课”在哪里讲的问题。课堂是课程的渠道,是“大思政课”的教学场域。“大思政课”相对于传统的思政课而言,进一步突破了时空限制,从横纵两个向度延展了“场域”和“时间域”。在空间上打破壁垒,在时间上打通学段,突破单一课堂的有限性,构筑起多维立体的时空大课堂,体现出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全局性和全程性的鲜明特征。
(一)横向贯通
横向贯通即体现在“大思政课”在空间维度上坚持立体思维,推进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同向同行,突破固定场域的局限,打造覆盖教室内外、校内场域、社会场域和网络场域的思政“全课堂”。教育场域的延展和课堂形态的丰富,展现出“大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社会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统一的属性以及“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指向。
第一,深化思政小课堂。思政小课堂是“大思政课”的基础课堂。“大思政课”对思政小课堂的运用主要体现为重视课堂教学在理论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统筹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发挥好所有课堂的立德树人功能。一方面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和核心课程,是“大思政课”结构形态中的基础形态,具有学理性、知识性和理论性等鲜明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以理服人、以理育人,通过科学、系统的理论讲解,以显性的教育教学形式实现价值引领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大思政课”在改进加强思政课程,发挥其“关键”作用的同时,也遵循“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7)的原则,注重发挥其他课程的重要育人功能,以打破思政课的“孤岛效应”,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课程思政不是在思政课之外增设一门课,而是旨在发挥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功能的同时,充分融入或挖掘思政元素,发挥其价值塑造作用,做到育才与育人、价值性与知识性并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主渠道育人向立体化育人拓展。在“大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视域下,思政课是关键课程,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他课程则是重要抓手,发挥着协同作用,二者逻辑互构、相辅相成。
第二,善用社会大课堂。社会大课堂是“大思政课”的拓展课堂,提倡“走出去”,即引领学生走出传统课堂,上好实践大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8),“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9),这些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大思政课”的场域问题。“大思政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体现出对“大实践观”的坚持和对实践教学的发展。一是对课堂空间的拓展。“大思政课”从物理空间延伸至社会空间,原本外在于思政课的社会生活转变为教学空间。田间地头、伟人故居、博物馆、党史馆、企事业单位等场所都具有显性或隐性的教育资源、教育优势,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二是对实践形态的丰富。“大思政课”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社会性、生活化,不论是参观主题场馆、进行社会调研或是参与志愿服务等,都是“大思政课”实践形态的丰富呈现。社会大课堂体现出对实践育人的重视,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感、感染力和生命力,是以实践教学对思政小课堂理论教学进行有益延伸和补充,而不是对其冲击、否定或与其对立、脱离,目的在于更全面地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大思政课”突破了学校场域,将思政课的课堂拓展至社会场域,在发挥小课堂、“主渠道”优势的同时,也体现出对大课堂、“大天地”的关注和运用。
第三,打造网络云课堂。网络云课堂是“大思政课”的虚拟课堂,重在线上延伸,上好云端大课。“大思政课”注重线上线下联动,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同时,也注重运用网络教学,以“微思政课”充实“大思政课”的课堂形态,致力于融合小环境、大环境和云环境,打造虚实结合、立体化、全覆盖的课堂空间。“大思政课”不仅接地气,而且有活力,网络云课堂是对“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补充。从空间维度看,网络云课堂使“大思政课”的教学场域从线下空间的实体课堂延展至网络空间的虚拟课堂;从时间维度看,网络云课堂更具弹性,能够有效利用零散时间、适应“碎片化”学习;从教学平台看,学习强国、微博、B站、抖音、微信、雨课堂等平台都可作为“大思政课”的载体,体现出教育场景向网络空间的转化。
(二)纵向衔接
“大思政课”不仅显示出空间形态的延展,还展现出时间形态的相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0)这一重要论述体现出“大思政课”纵向衔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纵向衔接即体现在“大思政课”不是单一学段的思政课,而是坚持全程思维,“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1),打造贯穿不同学段的循序渐进的全学段思政课,凸显出接续性、层次性的特征以及“全过程育人”的目标指向。
“大思政课”在纵向维度上科学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贯通与学段差异的辩证关系,其纵向衔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承接。不同阶段的思政课课程目标既有统一性、整体性,即共同指向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又有层次性、针对性,即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分别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增强使命担当(22)。二是课程设置的续接。不同学段思政课课程设置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目标要求应“在小学及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落实”(23)。三是教学内容的衔接。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其中的同时,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能力的差异,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注重避免各学段的内容重复,又致力于防止不同学段之间教学内容割裂或缺失。
三、“大思政课”科学意涵的队伍之维
从主体维度来看,“大思政课”之“大”体现在队伍之大,回答“大思政课”谁来讲、谁来“善用之”的问题。“大思政课”对教师队伍数量的壮大、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并作出了新回应,致力于“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24),凸显出“全员育人”的目标指向。
(一)数量之多
规模数量的扩大是“大思政课”师资队伍之大的前提和基础。从数量上来看,“大思政课”不仅在师资存量上下功夫,也在师资增量上下功夫;既有“主力军”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有“生力军”和“后备军”提供有益补充。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思政课专兼职思政课教师数量连续数年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在2020年年底突破10万人的基础上,“截至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比2018年增加5万多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25),“其中专职教师超过9.1万人”(26),增长幅度较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本硕博人才成为“大思政课”的“后备军”。通过加强学院和学科建设、适量扩增相关专业本硕博招生指标、制定专项支持计划等举措,从源头上保证“大思政课”建设后继有人。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本硕博在校生达6.2万人”(27)。
(二)结构之优
“大思政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体现为数量上的扩充,也呈现出结构上的优化,即在来源结构、年龄结构等维度上具有多元化、年轻化等发展趋向。一是来源结构上的多元化趋势。“大思政课”通过调动校内外多元师资同向发力,打造协同育人机制和全员育人格局。从校内育人主体来看,“大思政课”师资队伍不再囿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是包括全体教职员工和各个部门,既有专职思政课教师,也有兼职思政课教师;既有教学型思政课教师,也有研究型、管理型、辅导型、服务型育人主体,通过教辅联动、教研联动等模式构筑育人合力。一方面,专职思政课教师是“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导性主体,发挥着最直接、最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大思政课”注重强化其他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得所有课程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担负好价值引导的职责。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其他教职工是“大思政课”的协同性主体。从校外育人主体来看,“大思政课”有序吸纳具有育人效应的各方力量,进一步扩充育人主体,激活协同育人势能。“大思政课”建设“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28),选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名师、先进模范等参与思政课教学。二是年龄结构上的年轻化倾向。从年龄结构来看,“大思政课”的师资队伍涵盖老、中、青各年龄段,呈现出“橄榄型结构”并具有年轻化的倾向。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专职思政课教师中,49岁以下的教师占比77.7%(29)。
(三)质量之高
“大思政课”的师资队伍在配齐健全的前提下致力于配优建强,以“高准入”“高要求”“攀高峰”等举措在多元师资的基础上打造优质师资。首先是“高准入”。“大思政课”的“高准入”主要体现在思政课教师准入标准的提高和完善,严把“政治观”“师德关”和“学识关”。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入标准不仅在政治立场、思想品德方面具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对于学科和学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科专业背景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大多高校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专职思政课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增加。其次是“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教师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的基础上,对思政课教师从政治站位、育人情怀、思维理念、视野广度、自身修养和道德品格等方面提出了“六个要”的更高要求。对照“四有”“六个要”等标准,“大思政课”呼唤思政“大先生”,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从多方位、多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呼吁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当好“经师”,更要成为“人师”,为办好“大思政课”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好学生为学的示范、为事的典范、为人的模范。“大思政课”视域下的思政“大先生”之“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大胸怀。“大思政课”对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要求是政治站位要高,胸怀“国之大者”,保持政治清醒和信仰坚定。二是要有大情怀。“大思政课”教师坚持以情怀打动教育对象,其育人情怀不仅体现在浓厚的家国情怀,也体现在真诚的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三是要有大视野。“大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视野,也要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视野。四是要有大德行。“大思政课”教师要秉持身正为范的理念,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自身的严格要求和人格魅力引领学生涵养德行。五是要有大本领。“大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思维方式和教学能力,做好知识、思想和真理的传播者,适应“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道理的要求。最后是“攀高峰”。在“大思政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师者典范。“大思政课”建设既重视通过培养培训夯实教师队伍的“高原”,也注重通过示范引领打造教师队伍的“高峰”。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连续开展了多种类型的评选表彰活动,如“全国高校思政课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等。通过强化宣传感召、完善荣誉制度、加大奖励力度等举措,引导广大教师学习先进、成为先进,争当思政“大先生”。
四、“大思政课”科学意涵的教材之维
从内容维度来看,“大思政课”之“大”体现在教材之大,回答“大思政课”讲什么的问题。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协助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各种知识信息材料”(30),是教学的基本遵循和师生之间的连接介质。教材承载着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教科书为代表的纸质材料,既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又具有系统性、发展性;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国际性。以此为依据,教材之大是指“大思政课”相对于传统的思政课而言,进一步突破了教学内容限制,在横向维度上展现教材的广度,在纵向维度上彰显教材的厚度,构建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的“大教材”体系,通过用广、用深、用透、用活教学素材为善用“大思政课”提供重要依托和有效供给。
(一)横向展现教材的广度
从横向维度来看,“大思政课”的教材之大体现在坚持“有字”资源与“无字”资源兼备、国内素材与国外素材并用,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来源和广度。
一是“有字”资源与“无字”资源兼备。“大思政课”的教材体现出文本教材与非文本教材相结合。一方面,“大思政课”强调讲好“有字之书”。“大思政课”依据统编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权威性、规范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成果为基本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科书、权威图书资料及相关重要论述摘编等“有字”资源,“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1),保证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在以理育人、以智启人中上好理论大课。另一方面,“大思政课”注重用好“无字之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用“大思政课”要结合现实,“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32)。“大思政课”立足于但不拘泥于文本教材,突破文本教材在容量和时效等方面的局限性,充分挖掘和整合生活化、接地气的“活教材”以及视听教材,通过对“无字”资源的多维开发和使用,以适应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大思政课”通过将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榜样事迹等生动的案例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在以“案”释“理”的过程中讲清案例背后蕴含的价值理念,弥补单纯的理论讲解的缺陷;通过纳入专题宣传片和纪录片以及主旋律电影、电视剧、短视频、歌曲等视听资源,在妥善处理观点与材料的深度与广度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国内素材与国际素材并用。“大思政课”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大世界观”,教学素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色彩。一方面,“大思政课”立足国内,讲好中国故事。从国内来看,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方针、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为“大思政课”讲清中国现实国情和发展全局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大思政课”放眼国际,讲好世界形势。“大思政课”通过对国际教学素材的融入,引领学生了解世界发展大势以及中国发展全局与世界大变局的关系,在中外比较中引导学生更为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与世界,在平视世界中深化国家认同,培养全球视野与天下情怀。
(二)纵向彰显教材的厚度
从纵向维度来看,“大思政课”的教材之大体现在回望历史、关注现实与着眼未来相统一,在讲好大历史、大时代与大前景中彰显深厚底蕴。
一是挖掘历史资源,增强教材的纵深感。“大思政课”坚持大历史观,注重挖掘历史长河中蕴藏的思政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史”等资源为教材上好历史大课。“大思政课”在讲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时坚持史论结合、以史育人,以故事的感染力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帮助受教育者从历史中认识发展规律、汲取精神力量,更为清晰地理解“三个为什么”,引领其在学史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知史懂史中厚植爱国爱党情怀、筑牢信仰信念之基。
二是利用现实资源,增添教材的时代感。“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33)“大思政课”坚持大时代观和现实视野,注重利用时事资源,其教学内容涵盖广、更新快。从对现实题材的利用来看,“大思政课”为讲好时代大课,坚持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展和常讲常新,及时跟进学生关注的庆祝建党百年、举办冬奥会、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等社会热点时事和现实问题,注重从社会现实中找寻教学素材,通过更新内容体系以积极回应学生关切,针对性地进行释疑解惑,体现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现实观照。概言之,对生动的现实资源的利用,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生命力和时效性。
三是纳入远景规划,体现教材的前瞻性。“大思政课”既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本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大思政课”坚持前瞻视野,将党和国家的远景规划纳入教材体系之中。在对“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等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讲解中讲清使命责任,引领受教育者了解国家的发展蓝图、战略举措,增强其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使命意识和行动自觉。
五、“大思政课”科学意涵的方法之维
从路径维度来看,“大思政课”之“大”体现在方法之大,回答“大思政课”怎么讲的问题。“大思政课”不仅有“道”可循、有“学”可传,也有“术”可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34),这一重要论述为“大思政课”优化方法提供了基本遵循。“大思政课”坚持方法与内容、形式与实质并举,兼顾“有意思”与“有意义”。“大思政课”方法之大是在明晰“为何讲道理”“讲什么道理”的基础上对“如何讲好道理”的积极回应,体现出方法观、方法特质和具体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一)“大思政课”的方法观
“大思政课”的方法观指的是以什么样的观点观念认知和理解教学方法,是对其定位、功能和价值意义的看法。这回答了“大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改什么”等问题,是教学方法选择、运用与变革的前提基础。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35)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教学方法就是联系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促进教学要素由静态结构转向动态运转、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体系的桥梁。“大思政课”理念下的教学,不是为了方法而方法,也不是任意选择或随意运用教学方法,而是力图避免工具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遵循目标性原则和战略思维,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致力于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和提升教学效果。
(二)“大思政课”的方法特质
“大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体现出人文性和开放性等鲜明特质,坚持以学生为本和注重综合立体。
第一,最大的人文性在于以学生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6)。从横向维度来看,“大思政课”视域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共建者、参与者和共享者。“大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不是以“教”统摄“学”、以“学”适应“教”,而是“教法”与“学法”并重,秉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双向互动而非单向灌输、内在激励而非外在控制、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起点、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指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出教学理念的科学和教育过程的“温度”。从纵向维度来看,“大思政课”注重不同学段教学方法的衔接,从讲故事到讲理论,从启蒙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到问题式教学等,各阶段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运用也体现出对学生成长规律的遵循。第二,最大的开放性在于综合立体。“大思政课”最鲜明的特色是“开门办思政”,所以其教学方法不是单一的、固化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构建起综合性、立体化的方法体系。“大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体系既涵盖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与网络教学方法,也包含显性教学方法与隐性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等,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
(三)“大思政课”的具体方法
从具体方法来看,“大思政课”体现出对好方法的沿用、对老方法的改进和对新方法的探索。一是沿用好方法。对于传统思政课教学中采用的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大思政课”继续沿用,以发挥其优势效能。二是改进老方法。“大思政课”着力破除传统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学生听的理论灌输等单一方法的局限,推进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等教学新模式。三是探索新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7)。“大思政课”在探索“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借助VR虚拟仿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以及微课、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支撑,采用虚拟实践教育法等提升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推进沉浸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打造出更加现代化、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增强教育内容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和“火”起来。
六、“大思政课”科学意涵的评价之维
从反馈维度来看,“大思政课”之“大”体现在评价之大,回答“大思政课”成效检验的问题。评价之大是指“大思政课”进一步明晰和拓展了评价缘由、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构建起“点”“线”“面”全覆盖的评价体系,为检验和提升“大思政课”建设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一)评价缘由之大
从目标向度来看,评价缘由回答的是“大思政课”为何评价的问题。“大思政课”不是为了评而评,而是致力于纠正形式化、工具化倾向,发挥好评价的“指挥棒”和“诊断器”作用。一是推动“大思政课”守正创新。“大思政课”评价不仅是反映其建设情况的“诊断器”,也是促进其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大思政课”评价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发挥其导向和调节功能,即引导“大思政课”坚持“四个服务”的政治导向和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调节其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目的是推动“大思政课”实现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二是激发教育主体内生动力。“大思政课”评价坚持人本主义倾向而非绩本主义倾向。从评价标准来看,“大思政课”师资队伍评价坚持“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明确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评价中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38),以此促进教育主体潜心育人;从评价功能来看,“大思政课”评价具有激励功能,通过“正激励”和“负激励”双向作用,使教育主体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其规范教育行为和提升综合素质。三是助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大思政课”评价不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单一的学业发展评价,而是对其发展质量从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改革学生评价,目的在于防止教育实践偏离教育目标,进一步强化全面培养的育人理念,完善育人体系,为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
(二)评价主体之大
从主体向度来看,评价主体回答的是“大思政课”由谁评价的问题。“大思政课”的评价主体不限于校内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而是要打造包括管理主体、教育主体、学习主体和社会主体等在内的校内外多元一体的评价格局。各评价主体之间职责侧重不同又相互配合,在自评、互评与他评中提升“大思政课”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一是发挥管理主体的统筹作用。“大思政课”的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党委和国务院的宣传或教育主管部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党委”(39)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管理主体在“大思政课”评价中发挥着统筹指导和组织开展等作用。二是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教育主体既是“大思政课”的建设主体,也是其最直接的评价主体。“大思政课”评价既注重发挥思政课专职教师的作用,也不忽视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教育主体的评价功能。三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力作用。广大学生既是“大思政课”的评价客体和受教育者,也是其评价主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对象对“大思政课”的内容、方法、环境以及教师的能力水平、师德师风等有着直观的感受和判断。四是发挥社会主体的协同作用。“大思政课”在与社会相衔接的过程中,也纳入了广泛的社会评价主体,包括家长、校外专家、实践单位乃至公众等个体或群体组织。
(三)评价指标之大
从内容向度来看,评价指标回答的是“大思政课”评价什么的问题。“大思政课”在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体现出破立并举、“做减法”与“做加法”的辩证统一,目的是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在评价指标体系上“做减法”,即“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40),破除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及主客体的片面的评价取向。另一方面,在评价指标体系上“做加法”,即进一步丰富拓展评价对象、内容和维度。“大思政课”的评价指标涉及全要素、贯穿全过程、涵盖全方位,重点包括对教育要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一是对“大思政课”教育要素的评价。完备的教育要素是开展“大思政课”的条件,对“大思政课”教育要素的评价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主要体现在评价其教育主体、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多维要素是否科学、全面、可行。二是对“大思政课”教育过程的评价。首先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通过对教师的知识传授过程、思想引导过程、实践转化过程以及教学研究过程等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用心教。其次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在课堂理论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线上网络教学中的参与互动情况以及在课前、课后的自学表现等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用心学、用心悟。最后是对组织管理过程的评价。评价的要点主要体现在考察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大思政课”建设是否在政策执行、组织实施、支持保障等方面落实到位。三是更加注重对“大思政课”教育效果的评价。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以受教育者的接受质量,即其在知、信、行方面的内化与外化程度为依据,判定教育主体的育人效应和“大思政课”实际育人效果。
(四)评价方法之大
从原则和方法向度来看,评价方法回答的是“大思政课”怎样评价的问题。“大思政课”评价以多元、适切、灵活的评价方式,增强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综合来看,“大思政课”的评价方法主要体现为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静态与动态、单项与综合、存量与增量等方面的统一结合。一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统一。“大思政课”评价一方面注重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在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方面的优势,对施教投入、队伍规模、实践教学开展频次等开展更加精准的定量评价;另一方面规避唯数据论倾向,通过定性评价的有效补充,对“大思政课”的发展趋势等进行总体性评价。二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大思政课”的评价方法体现出“点”“线”结合,即进行点状的、“回顾式”的结果评价和线性的、“前瞻式”的过程评价。一方面,对“大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状况进行实时追踪,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策略,发挥好评价的诊断调节功能;另一方面,依据预设目标对“大思政课”的育人质量和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判定其教育目标的完成度。三是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配合。以纵向维度为例,“大思政课”评价既包括对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成效进行相对静态的评价,也涉及从动态的视角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质量以及受教育者在不同学段的发展状况等进行评价,体现出评价的针对性与衔接性。四是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补充。“大思政课”评价既包括对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教育队伍、教育对象等各维度进行单项评价,也注重从宏观上对“大思政课”的整体要素和成效进行综合评价。五是存量评价与增量评价相呼应。“大思政课”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向,既依据各项指标对学生最初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基础性评价,又对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在思想、学业和行为等方面的进步水平进行发展性评价,体现出对发展起点、进步过程和成长增值的全程性和全方位的关注。“大思政课”对各种评价方法不是孤立使用,而是在相互组合、综合使用的过程中提升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七、结语
对“大思政课”的科学意涵的理解主要体现在理念、课堂、队伍、教材、方法和评价等维度。各维度之间不是相互割裂或简单相加,而是彼此联通、相辅相成。理念是先导,为各要素的优化提供思想指南;课堂是阵地,为运用教育要素和实施教育过程提供场域;队伍是关键,是贯彻理念、拓展课堂、优化教材、创新方法和完善评价的主体;教材是“枢纽”,从供给侧优化教育内容;方法是“桥梁”,连接着教师、教材与学生;评价是“指挥棒”,通过检验教育理念和教育要素的质量,调节和引导“大思政课”建设。“大思政课”各维度侧重点不同,但价值指向契合,体现“大”与“一”、一核多维的关系。理念的优化、场域的拓展、师资的联动、教材的整合、方法的拓展和评价的完善,不是目的而是策略,为的是达成方向的一致、行动的协同、要素的优质、结构的合理,共同为“大思政课”讲道理、铸魂育人打好组合拳、汇聚大合力,形成人人、处处、时时讲思政的良好氛围。
“大思政课”之“大”不仅在于数量之大、外延之广,更在于质量之高、内涵之深。“大思政课”不是为大而大、大而无边,而是要大而不泛、大而有为。立足于思政课建设新阶段,理解“大思政课”何以为大,为的是在此基础上探究“善用之”的问题,即如何在系统化的改革创新中充分展现“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大作为。
注释:
①《“‘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
②《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印发——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人民日报》2022年8月26日。
④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⑤《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
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⑦《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⑧《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人民日报》1995年11月25日。
⑨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5-6页。
⑩《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人民日报》2019年8月15日。
(1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12)“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作者注
(1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1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2月28日。
(16)《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7年12月6日。
(1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1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0页。
(19)《“‘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
(20)《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21)《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人民日报》2019年8月15日。
(22)参见《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人民日报》2019年8月15日。
(2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0年12月31日。
(24)《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0年1月16日。
(25)樊未晨:《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12.7万人》,《中国青年报》2022年3月18日。
(26)《全国各地各校守正创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擎信仰之炬育时代新人》,《人民日报》2022年3月19日。
(27)樊未晨:《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12.7万人》,《中国青年报》2022年3月18日。
(28)《〈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印发—一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人民日报》2022年8月26日。
(29)参见樊未晨《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12.7万人》,《中国青年报》2022年3月18日。
(30)曾天山:《教材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3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32)《“‘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
(33)《“‘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
(34)《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
(3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3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3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38)《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人民日报》2019年8月15日。
(39)冯刚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95-196页。
(4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