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图像叙事的建构与优化
洪志劭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图像叙事通过满足大学生的认知逻辑来提升教育效果,其所特有的“真”的感触力、“情”的感化力、“美”的感通力成为争夺大学生注意力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图像叙事面临着“传播碎化”“娱乐泛化”“信息窄化”的异化风险,呼唤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寻破局之道,以话图互文、主体形塑、视觉转喻、多向并置为创新形态,在处理好抽象与具体、传统与现实、国家与个人、说理与陈情等多对关系中进行实践优化,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图像叙事的活力、引力、魅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图像叙事
【作者简介】洪志劭,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青年学报》(沪),2023.1.72~77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关键课程。思政课图像叙事是借助图像载体的象征、隐喻和叙事等功能,综合运用图像符号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解码和编码,将课程内容可视化、图像化的独特表达方式。读图时代,图像已成为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教学载体,彰显着独特的叙事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准确把握图像时代人们认知和行为的新特征,探索图像化教学的新形态,规避图像化教学的异化与偏失,成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图像叙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魅力的学理之思
图像生产与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变革着信息的生产与传递,对大学生交流互动方式和信息接收习惯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思政课是以大学生为中心,立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的教育实践活动,召唤着图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叙事手段引入高校思政课课堂,以其独有的“真”的感触力、“情”的感化力、“美”的感通力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逻辑。
(一)“真”的感触力
思政课教学是遵循真理规律的实践活动,要求其具有“真”的理性高度,能发挥“真”的感召力量。图像叙事作为一种视觉化的叙事方式,同样也有着“真”的内在特性。这个“真”,既是个体感知层面的视觉真实性,同时来自图像素材本身的内容真实性。图像叙事通过直观、立体、全面的图像符号将原本抽象的理论内容可视化,让受教育者产生眼见为实的感官体验并营造“我在现场”的真实感[2],凭借场景的“再现”让受教育者知其真。一些纪实类图像则原本复现叙事内容,能客观记录事件原貌,凸显“眼见为实”的叙事说服力。在动态影像、虚拟现实等现代图像技术的赋能下,图像传播进一步迭代升级,叙事能力显著提升。动态虚拟图像技术将高度拟真的场景引入课堂,通过交互式传播和沉浸式满足给予大学生多维体验,进一步将大学生从课堂的时空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其浸润在立体动态的叙事场域中,赋予大学生身份建构的新形式,既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使用习惯,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大学生精神上的真切需求。思政课教学需要借助图像特有的“真”的叙事魅力,用“真”的形式吸引人的感官注意,用“真”的内容说服人的思想,以促成受教育者的思想共鸣与价值认同。
(二)“情”的感化力
思政课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建立在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特点基础上的教育实践活动。情感的注入是思政课永葆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内在动力,情感的激发是受教育者将教学内容内化于心的规律性要求。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字叙事和语言叙事也可引发受教育者浓烈的情感,但需要受教育者在收获信息后进行想象建构,以产生新的主观对象,这对教师的表达艺术有着较高的要求。相较于文本语言叙事,图像叙事以现实可感的画面直接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情感元素寓于景观呈现之中,直接走进受教育者的内心,使其产生情感触动。同时,图像叙事能突破文本叙事和语言叙述的线性传递,并转向空间式的表达,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加强教育实践主体的情感互通,塑造良好的思政课教学生态。视觉化的情感内容在打动受教育者的同时,也为受教育者的行为模仿提供对象化的参照,参与受教育者人格塑造的过程,成为激发受教育者言行自觉转化的强大动力。作为情感视觉化、对象化的有效载体,图像叙事助力教育过程情理交融,能够更好地激发情感共鸣、凝聚价值共识,进而达成行为共振的教育效果。
(三)“美”的感通力
图像的艺术性以直观的方式给受教育者愉悦享受和美感体验,思政课的图像化叙事即借助人类追求美的总体性,引导受教育者在审美实践中感知美的存在,领悟“美”的表象背后的深层意义。图像的建构遵循“美的规律”。所谓“美的规律”,是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内在尺度,彰显着人的本质力量。其一,图像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形式,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3],人们通过图像把意象的变为可认知的,以满足自我幻觉、自我想象的原始体验。其二,图像叙事更能兼顾和承载趣味性元素,较好地观照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唤起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其三,思政课的教学环境日渐多元复杂,作为美学价值的存在,图像叙事有效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焦点,影响大学生的感知和评价,优化大学生接收思想理论内容的过程体验。从根本上讲,“美”的感通力生发于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相较于语言文本叙事内容与形式相分离,图像叙事将二者融贯其中,以独特的叙事逻辑展现“美”的感通力,以愉悦人、启发人和鼓舞人,激发大学生认识真理之美、追求价值之美、践行德行之美,引导大学生思想认同、知行合一。
二、图像叙事诱发高校思政课教学异化的风险之问
图像叙事的引入是思政课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创造力的关键,是适应全社会图像化转向的现实需要,是思政课教学迭代创新的内在要求。然而,图像叙事存在“传播碎化”“娱乐泛化”“信息窄化”等内在局限,图像滥用将造成教学异化,不利于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式提升。
(一)像叙事的“传播碎化”肢解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理论灌输活动,其话语也是系统化、成体系的。长期以来,文本语言凭借寓意深厚、表达精准、逻辑可塑等特征,成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体系的基本依托。相较于文本语言的体系化叙事,图像叙事以模块化的形式呈现,用单一的图像指涉特定的文本寓意,这同思政课系统性的教学逻辑相悖。首先,图像叙事是对教学内容的细化拆解和高度具象,以个性化、风格化、艺术化的形态特征呈现叙事内容,不同的图像因内容、结构、风格各异难以产生勾连,不利于叙事体系的建构,造成叙事结构简单化的问题。其次,图像叙事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存在语义表达不如文本语言精准、逻辑衔接不如文本语言严谨、思想传导不如文本语言深刻等问题,尤其是在“圈层化”的网络时代,同一图像往往能让不同群体的受众产生相异的理解,难以凝聚受教育者的共识。再次,图像叙事是对多维信息的凝练,有着广分布、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受教育者的注意力频繁跳转于不同的信息点和不同图本之间,不利于长时间聚焦于某一问题并展开深入思考。思政课教学应立足课程内在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处理好文本语言和图像符号的关系,谨防图像符号对教学文本的钳制。
(二)图像叙事的“娱乐泛化”遮蔽教学语境的政治性
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功能”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原则的首位,强调了课程的政治属性。全媒体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建构当代青年生活经验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平台,海量图像在大众消费需求的驱动下泛滥蔓延,并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成为图像叙事的主要取材渠道。尽管课堂上所采用的叙事图像已经过教育者的把关审查乃至再加工,但网络亚文化的传播不止停留在视觉表象,其往往通过象征符号和网络暗语等不易觉察的手段无孔不入,如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通过美化反面人物、选取某个历史场景“以局部代整体”来传播错误观点。在泛娱乐化思潮的裹挟下,师生关系深受资本逻辑的影响,出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谬误,导致教师表面上回应了学生的“需要”,实则偏离教学的初衷。思政课在葆有和提升亲和力、吸引力的同时,需平衡好“寓教于乐”和“强政治性”,谨防将图像化教学的地位进行孤立和过度放大,乃至走向“泛图像化”的极端。
(三)图像叙事的“信息窄化”裹挟教学对象的主体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并非符码从教师头脑向学生头脑的简单物理位移,而是基于前认知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之与学习内容进行链接的过程。思政课教学也不是单一的理论传达,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及其目标的实现。诚然,图像叙事以直接的感官触动给予受教育者良好的视听体验,在感官层面上极大地超越了以语言文本为主导的传统叙事,但图像传播天然存在“信息缺失”的局限一定程度上裹挟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图像是创作者用以表达一定思想和愿望的方式,创作者难以避免地要将个人的阅历经验、审美取向、价值标准等熔铸于其中。因此,思政课图像叙事的内容不仅呈现着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筛选和解读,同时也是其个人经验和主观愿望交互叠化的产物,部分图像非但不能深化教学内容的呈现,反而可能抑制教学内容原有的价值意蕴。在信息接收机制上,图像叙事不同于抽象化、理性化的语言文本,无需叙事对象对语言文本信息进行画面建构并赋意,而这一“解码”过程恰是引导受教育者进入深度思考状态,沉浸式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动因之一。图像叙事一定程度上将挤占受教育者的思考空间,对受教育者产生视觉崇拜的误导,其后果是受教育者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逐渐被剥夺,进而丧失主动接收、理解授课内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符合课程教学的逻辑。
三、高校思政课图像叙事转向的样态之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4]高校思政课实现图像化叙事转向,应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和图像建构的内在规律。思政课的叙事图像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图像展示,蕴含着特殊的规律性要求,探寻图像的应然形态是正确进行图像建构的基础。
(一)话图互文:触发理性思考的叙事动力
话图互文即通过图像与话语的叠加实现意义互嵌,从而产生超越话语和图像单一的叙事效果,这一叙事逻辑对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表达具有独特意义。图像叙事隐晦、模糊的局限使其叙事时需要文本的辅助,而文字性、语言性的表述方式因其多义、抽象等缺陷往往不能直抵人类实际感受,需要借助图像的生动叙事加以呈现。话图互文即是通过话语与图像的相互吸收、转化、阐释,教育者将文本语言贯穿在图像之中,寄予有指涉的思想理论寓意,使图像的出场与教学语言的铺陈相映衬,以匡正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路向,避免因图像泛化或意义遮蔽而对受教育者造成思想围困。用文本语言规制图像,使思想不跑题,为图像叙事作出意义注解,强化其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为受教育者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深入进行理性思考开辟道路。图像叙事话语的运用关涉教育效果,“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话语的运用要精准透彻,避免因语义不清造成受教育者理解偏差。同时,也要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言传”,图像叙事的语言选择应着眼提升传播力和渗透力,让话语同图像“相映成趣”,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助推叙事内化于心,在话图互文的叙事实践中触发理性思考,提升思想道德认识。
(二)主体形塑:构建政治景观的叙事视角
思政课教学是一项价值传导性活动,所用图像也应妥帖地融入意识形态元素,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唤醒大学生群体的主人翁意识。一是在形象上塑造大学生,以普通大学生为主角,塑造生活中常见的先进大学生群体,展现大学生模范的榜样力量,进行时代新人身份的符号化塑造。二是在元素上贴近大学生,充分观照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以丰富多样和现实可感的元素加以呈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像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形成有效教育引领大学生的图像表达。三是在内容上服务大学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6]思政课教学的图像实践应紧紧围绕大学生开展,为大学生服务。要聚焦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发挥释疑解惑的功能;立足大学生的现实诉求,发挥排忧解难的功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发挥精神涵养的功能。思政课要引导大学生“将自我、他人与教育的内容整合成可共同理解的意义结构,从而引导自我和他人主动获得思想道德规范和生活的意义”[7]。将人本理念寓于图像叙事,即在潜移默化的价值塑造中砥砺青年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将其培育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视觉转喻:强化意象认同的叙事策略
思政课教学不仅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理性活动,也是一项情暖人心、塑造灵魂的工程。思维运动的第一形式是感性,作为思维的道德意识也起源于感性。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发挥感染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兴趣、情感和动机,使其初步对思想理论产生感性认同,并进一步培养受教育者的认知、意志和行为,以达到理性认同的教育目的。思政课的图像实践需把情感意象贯穿在视觉实践之中,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唤醒大学生的情感,以温情的视觉体验感化大学生的情感,以深切的视觉感受塑造大学生的情感,从而吸引和促成大学生对内容传播的感性认同,为进一步孵化思想、达成理性认同,并进而为指导实践、实现行为共振提供“催化剂”。以央视出品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微视频《我是谁》为例,该微视频选取教师、医生、警察、村干部等基层党员工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让受众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感,塑造出共产党员接地气的人民公仆形象。该片在后期处理上也十分讲究,影片中偏冷暗的色调和颇具感染力的配音旁白给人一种肃然起敬之感。受众在被感化的同时也发自内心产生崇敬之情,并转化为“向榜样看齐、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动力,达成以爱启智、以德润心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受教育者的想象是基于情感共鸣的,形构了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与自身生活之间的情感关系”[8],引导个体进入国家层面,以情感促进大学生对思想理论的认同。
(四)多向并置:发挥聚合效应的叙事场域
从图像的内容构成和拟真程度大致可划分为象征符号、拟真图画、纪实相片、动态影像四个类别。象征符号即为带有特殊寓意的符号表达,最具典型代表的即是由镰刀、锤子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拟真图画是通过描摹创作而成的艺术作品,如漫画、版画、工艺品等载体都是对意象场景的拟真呈现。拟真图像不仅能生动地展示现实场景,还留有一定的创作空间,有利于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以独特的吸引力深受大学生青睐。纪实相片即运用摄影技术对真实场景进行客观记录。早在大革命时期,时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就曾拟定《战事政治宣传大纲》,并指导宣传队“应携带照相机,沿途拍摄战时情形及兵民聚欢等照片,并赶快冲洗,沿途陈列于军民联欢会中,或以之赠送各界代表”[9]。动态影像即为静态图像的动态化,作为静态图像的升级版本,视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以VR、AR为代表的“沉浸传播”技术让图像场景呈现真实可感,成为脍炙人口的叙事方式。从表层到深层、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象,不同类型的图像作品内隐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构成立体化的传播场域,多维图像叠加叙事营造出“剧场感”,形成同频共振的教学叙事实践场,助力图像叙事发挥聚合效应。
四、高校思政课图像叙事建构的优化之道
思政课图像叙事的建构以立德树人、培养教育对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逻辑为教育目标,以政治性、思想性、严肃性的本然属性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遵循,以化解思政课的现实性难题为抓手,通过适配抽象与具象、传统与现实、国家与个人、说理与陈情之间的适度张力,真正实现“以图说话”和“寓意于图”。
(一)在抽象与具象的交融互嵌中增强渗透力
抽象是事物本质规定性的体现,思政课教学要凸显宏大叙事的抽象性,这不仅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同时也是培育大学生思想品格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将具有深度、广度和时代特色的主题贯穿图像叙事之中,是思政课图像叙事遵循政治导向、发挥培育功能、提升叙事魅力的内在要求。具象即是以小事物、小人物、小事件作为切入口,从贴近受教育者的题材切入,注重摆事实讲道理。要发挥好图像叙事的德行培育功能,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既要从政治、理论、道德着眼,又要从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入手,立足大学生切身可感的小故事开展图像叙事。思政课教学是一项教育人、说服人的工作,所谓的说服人、教育人,就是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一方面,要注重价值引领,在抽象元素的融贯中揭示主题的向度,最终呈现图像所要表达的大道理;另一方面,要贴近大学生群体的生活,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反映大学生群体的所思所想,让图像叙事更加具体、生动,让大学生从“看见图像”向“喜欢图像”转变。思政课图像叙事需把握好导向上的抽象和切入点的具体,兼顾思想价值引领和鲜活叙事呈现,增强思政课的育人魅力。
(二)在传统与现实的并行互哺中增强创新力
思政课图像叙事需着眼现实的迭代创新,同时也离不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一方面,要充分借助传统元素开展图像叙事。传统元素之所以能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保留下来,其价值内核往往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是能够揭示真理、符合社会客观规律的文化,同时传统元素曾在较长的历史上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是符合群众精神需要的文化。以备受青年群体喜爱的“国风”文化为例,其以易感的手段对传统文化加以创造转化,此类图像表达借助“国风”游戏、“国风”电影、“国潮”服饰等多元载体渗透至青年的生活和娱乐之中,对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0]。许多传统的图像形式在今天依然适用,如照片、符号等随着传播载体的迭代更新,其基本形式仍然不变,在今天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善于开拓创新渠道,实现内容表达的多向并置。新媒体背景下,通过社交媒体观看微视频逐渐成为很多人的习惯,更成为大学生群体离不开的日常生活构成。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着信息传播由“智能”向着“智慧”迭代升级,以AR、VR为主要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推动图像表达的进一步深化,场景复现的拟真程度更高。思政课图像叙事应充分借助新技术整合多种图像形式,融会传统图像与现实图像,在创新性发展中形成并向发力的传播格局。
(三)在国家与个人的一体建构中增强认同力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11]思政课连接着大学生和国家两端,肩负着提升大学生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使命,必然关涉诸多国家层面的概念阐释。将意识形态的“国家”及其有关概念转化为现实生活可触的视觉形态,有助于形成大学生思想共同体的认识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要“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12]。这一图像化过程的实质是用具体形象标志整体,如龙的形象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图像符号,长城也被视为国家和中国精神的图像标识,将此类图像元素融入思政课的图像叙事之中,即将抽象的国家概念形象化,进而强化大学生认知认同的过程。国家这一政治概念通过视觉化呈现得以直接与大学生面对面,大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角色代入的主客合一体验,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与国家转化为“我们”,使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情感油然而生。此外,要积极运用榜样开展图像创作,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美乡村教师、抗疫英雄等,他们以个人美德推动社会公德,以个人风骨丰富国家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思政课教学要把握时代脉搏,从时代涌现出的一批批典型人物身上汲取创作素材,将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人”上升为“一类人”,营造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软环境。
(四)在说理与陈情的同步表达中增强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13]。思政课教学要在情理交融中提升叙事的实效性,要观照受教育者的情感心理需要,在“说理”的同时也要“陈情”,为思想理论内容的传递注入互通共鸣的情感力量。首先,要在摆事实、讲道理中实现以理服人。道理都是立足于社会实践产生的,仅仅有道理对于思政课教学只是迈出第一步,受教育者只有亲身体会到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在实践中的价值,才会真正认同并接受它。图像叙事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做到不夸大、不回避,特别要谨防人工造假、恶意拼接的图像素材混入思政课课堂,污染教学叙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要善于用图像打破教材的章节束缚,将政理阐释、学理解释、事理诠释相贯通,不断提升思政课叙事说理的能力。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观创造性,情感作为人的主观态度因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引导人的认识活动,规定认识方向的选择[14]。图像叙事还要充分融入情感元素,使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外部客观的“境”与内部主观的“情”相统一,并外化为自觉行动。思政课的图像叙事实践应坚持“说理”与“陈情”的统一,不断提升叙事感染力。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何玉芳,刘星焕.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的历史实践及其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5).
[3]黑格尔.美学[M].寇鹏程,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7.
[7]周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图像化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8]郁有凯.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机制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2(4).
[9]蒋齐生,舒宗侨,顾棣.中国摄影史(1937-1949)[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111.
[10]李江静,黎晓琳.国风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22(2).
[1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7.
[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14]林洁.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涵结构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