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要点与方式初论
何畏
【摘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是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水平和育人效果不断跃升的内在要求。在融入的要求上:一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采取全面的浸润式融入;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进行分门别类的跟进式融入,包括补充性融入、拓展式融入、接续式融入;三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成果的重大意义进行延展式融入,在讲清来龙去脉的历史过程中延展创新的历史意义,在辨析概念命题的变化发展中延展创新的现实意义,在阐述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现实目的中延展创新的实践意义,在中外差异的对比中延展创新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
【作者简介】何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1106)。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3.3.67~72
【基金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项目(项目批准号:21SZJS32010287)。
党的二十大是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是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水平和育人效果不断跃升的内在要求。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谈谈对高校思政课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要点及其融入方式的思考。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的浸润式融入
从世界观方法论来审视,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由其科学观点来确立的。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资本主义运动规律、人类历史规律和共产主义运动规律得出和确立的价值取向、义利观念、阶级主张和政治态度,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真理性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正当性和坚定性,立场的正当性、坚定性和观点的科学性派生出贯彻和达成其立场、观点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检验着方法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由其立场、观点决定的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及其基本路径,从而成为立场、观点向认识和实践环节的贯彻和延伸。比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创造历史的主体同时应当是历史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于是马克思主义在利益取向和政治主张上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为了人民还必须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谋划事业、开展实践、成就历史大业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展开和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因而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当然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思政课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要的、根本的任务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在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意义上,将其具体化为“六个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些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具体生动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和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都应将这些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浸润式融入。所谓浸润式融入,也就是说,不是直接阐述这些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的本体内容,而是通过对原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讲述方式的设计,在各门思政课中普遍体现这些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用这些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春风化雨般地感染、滋润和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思维方式。比如,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针对时代和实践中的问题而提出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而问题总是时代的、具体的,既有普遍性问题,也有特殊性问题,即使是普遍性问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通过特殊内容和特殊表现形式体现一般和普遍;对于特殊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思政课正是在分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中,体现出理论的时代价值、活力与魅力。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六个坚持”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的系统要求,我们不能把某一或某些“坚持”或归为立场,或视为观点,或当作方法,哪怕在相对意义上对它们进行立场、观点、方法的划分,也将陷入片面性,甚至曲解其本真目的,折损其价值。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坚持”都是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只是有的更侧重立场表达,如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有的更侧重观点表达,如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有的具有更强的方法意味,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有的则很难说有哪方面侧重,如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我们的教学重在把每一个“坚持”的科学内涵、价值指向、贯彻要求、重大意义讲清楚、讲全面,帮助学生领悟和把握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深层逻辑。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跟进式融入
紧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步伐,及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融入思政课,是思政课内容更新充实和教学效果提高的基本路径。不同于单纯理论工作者的学科式研究和学术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领导人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军队建设,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实践创造及理论指导。对于那些具有总体性、贯穿各领域的创新成果,我们应当在各门思政课中贯彻,而大量具体领域的创新成果,就需要我们在相关课程的内容体系中进行点对点式的更新、充实和提高。
一是补充性融入。党的二十大对过去的五年以及新时代十年的成就、经验及其意义进行了深刻总结,根据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阶段的新形势、新特点,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进行了战略谋划和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此,思政课教师应当知新、学新、研新、教新,使思政课教学紧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用最新理论成果和现时实践育才树人。比如,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概括为“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并总结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十三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十三个方面成就”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内容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应当将“十三个方面成就”补充进来,把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外交和党的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补充到教学内容体系中去。
二是拓展式融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历史上形成的一些结论也随之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思政课也要随之进行拓展式融入。比如,对于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原因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2]这表明我们党对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成功原因的认识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自信、更自觉。关于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质由“一化”到“两化”,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将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由“一个结合”拓展到“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拓展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表明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党在新时代的自我要求由“两个务必”调整为“三个务必”,即把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调整拓展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5]使党的精神状态与时代特征和党的时代使命要求相适合。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表述也突出了“初心”与“使命”的内在必然联系,形成“初心使命”的表述,其具体内容也由“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发展“二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再到“三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党的二十大更为具体全面地提出“四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7]思政课教学必须用这些新认识点对点地拓展已有的结论。
三是接续式融入。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是一个历史衔接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有量的积累的连续性,也有质的飞跃的阶段性,思政课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必须高度重视、仔细辨析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科技、教育、国防建设以及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所提出的新的战略安排和战略举措,将其融入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时,必须讲清历史的接续性过程和历史的阶段性特征,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感。关于新时代的中心任务,党的十九大确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8]党的二十大进展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9]为实现这一目标,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新的谋划。在政治建设中,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科学内涵,实现形式和制度性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正式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还在发展基层民主政治中提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要求,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内容、实现过程和保障的认识和实践在不断发展。在社会建设的收入分配问题上,党的十九大提出“两个同步”的重要原则,即“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10]党的二十大在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基础上,正式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在“两个同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个努力提高”的要求,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提出“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11]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推进。关于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从“推动文化繁荣”到“铸就文化辉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不断提升,决心、信心和力度逐步增强。党的十九大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务中提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和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党的二十大进一步部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等深化提高的具体举措。再比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任务,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从“确立”军队目标及其战略安排到“加快”建设步伐形成强大战略威慑力,表明我们党在国家安全剧烈变化的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力度和新目标。在坚持“一国两制”部分,党的十九大强调“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12]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提出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统一原则,突出“三个落实”,首先是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这是“一国”原则的必然要求和根本要求,其次是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再次是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对于特别行政区自治权,党的二十大明确“行政主导”,[13]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真正体现党的“一国两制”方针,并具体落到实处。关于外交工作,党的二十大对世界态势提出一个重大判断: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道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14]中国向世界宣示了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化主张,这是我们党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后,对世界态势作出的新的重大判断,并向身处十字路口的世界表明了中国主张和平与发展的决心和思路。所有这些创新,都需要我们及时跟进,让学生站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前沿,明确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成果重大意义的延展式融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能停留在对原有教材和教学内容的修改或更新的水平上,还必须把握党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历史脉搏,展现党团结带领人民披荆斩棘、建功立业的伟大征程,体悟党努力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历程和经验,全面深刻阐发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重大意义,让学生从中领悟党治国理政的历史担当、探索精神、智慧眼光和非凡胆略。这是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体内容融入的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的延展式融入。
一是在讲清历史过程的来龙去脉中延展创新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辩证统一的过程。思政课作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必须展现出黑格尔所说的“伟大的历史感”,这就要求在讲授党的二十大的每一个理论创新点和实践创举点时,梳理来龙去脉,分析深层原因,呈现理论与实践之间整体的、立体的、联动的历程。比如,关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已经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固定表达,这一表达一直沿用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两个结合”是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原则,[15]党的二十大正式将“两个结合”确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原则。[16]就逻辑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当然包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文化是中国实际的重要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毛泽东早就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还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那么,为什么我们过去没有而现在却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呢?思政课教学应当回答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一,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党内还是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上自信与疑惑杂陈,甚至有人笼统地视中国传统文化为封建糟粕,生怕提“两个结合”会混淆马克思主义与封建文化的界限,将马克思主义封建主义化。其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实际提升到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列的维度,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到高度自觉、科学系统的高度,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其三,过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便于中国人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今天坚持“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之精华的基因性融合,以此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二是在辨析概念命题的变化发展中延展创新的现实意义。理论创新和发展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概念以及判断、推理形成的命题是理论创新发展的灵魂与核心,概念、命题的变化反映或影响着认识的拓展深化、实践的进展、策略的变化。思政课在反映党的二十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时,应当精准辨析党在不同时期使用的概念、命题的变化,揭示概念、命题变化背后的目的与价值,阐释概念、命题变化的认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比如,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创新与发展的本质,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后,我们党一直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党的二十大在原命题基础上第一次正式将中国共产党创立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称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表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一化”到“两化”的意义是重大的。其一,“中国化”必须“时代化”,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解决中国人眼中的世界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彰显功用、与时俱进;其二,强调“时代化”与“中国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防止脱离时代化的中国化在历史发展中落后于中国现实,僵化为教条,对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应对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面临的时代课题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其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通过丰富、发展、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而实现的,也是我们党通过自我超越而实现的,这一点鲜明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三是在阐述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现实目的中延展创新的实践意义。党的理论工作不同于学者的纯粹学术研究,党的理论工作本质上是党的实践工作,一切理论研究与创新都是为了发现、认识和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党的二十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外交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为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概念、论断、举措之新,津津乐道于谈新述变,停留于就事论事,而应当深入分析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所针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条件的新变化、面对的新问题、时代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解读党的新认识和实践新举措。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潜移默化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用党的实践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把党治国理政的宏观智慧转化为学生建功立业的个人智慧和能力。
四是在中外差异的对比中延展创新的世界意义。当今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大变量。党的二十大面对世界处于十字路口的巨大赤字和发展的不确定性,向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7]思政课教师必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指出中国“五个坚持”背后的反面主张,批判那些对世界和平与普遍繁荣造成深重危害的论调。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反对西方国家动辄以武力甚至战争方式相威胁,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历史证明,国与国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但各国只有平等协商才能化解分歧,远离战争,实现和平。中国坚持共建共享,反对西方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粗暴地实行单边制裁、极限施压,历史证明,只有促进共同发展才能维护世界和平,只有在扩大利益交汇点中才能实现公平正义,只有在互利共赢发展中才能缩小南北差距,逐渐消解引发战争危险的经济原因。中国坚持交流互鉴,反对西方国家鼓吹种族优越论和文明优越论,歧视、蔑视其他民族及其文化,历史证明,只有尊重文明的多彩性、平等性、包容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消除疑虑和隔阂,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18]世界才能成为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坚决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走清洁自己、污染别人的生态帝国主义之路,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一些西方国家消极对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的条件下,中国不攀比、不懈怠,而是真诚地、强有力地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履行自己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推动清洁美丽的世界建设。这是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更是中国担当、中国境界。思政课教学就是要在中外对比中如实阐释中国创新的世界意义,不断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人类情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
[2][3][5][7][9][11][13][14][16][1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6][8][10][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1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3-24.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