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从理念到实践
郭绍均 李亚
【摘要】不同的教学逻辑基点、教学要素建构、教学时空安排,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到具体实践都以学生学习、学生素质、学生发展为中心,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著优势。为匡正认识和实践这类教学模式的误区,亟须多维度辨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形态、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和“学”的关系、“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功能、立足教材和逾越教材的张力、“评教”和“评学”的路径。高校思政课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推进教法改革创新、优化教学结构、运用新媒体、健全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郭绍均(1987-),男,四川广元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李亚(1984-),女,河北沙河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都  610207)。
【原文出处】《教育探索》(哈尔滨),2023.2.38~4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0VSZ044);四川大学师资博士后项目(SQ2019-MY03)。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彰显着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建设亟待解决如何提升和评价教学效果、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拓展教学研究思路等问题,“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21。高校思政课建设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铸魂工程、战略工程、系统工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既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一个亟待深化探讨的重要论题,尤其应当廓清其“是什么、为什么”的理念问题以及“怎么看、怎么干”的实践问题。
一、含义释疑: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内蕴之理
教学模式是设计、调控和评价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操作原理和运作图式。教学理念是形成教学模式的先导。如果不解决教学理念问题,教学就会方向不明、措施不力、效果大打折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有助于更好推进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并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涵括教学的基础性、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是建构和实施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准绳。教学理念通常是指运用某些思维方法把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特定教学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经系统化的概括而得到的稳定观念和信念。它是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的总要求和基本依据,具有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从我国教育发展史来看,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中心的理念源远流长、赓续相传、日臻成熟、影响深远。从古至今,我国许多教育家非常注重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施教,科学揭示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阐释了“为什么”和“怎样”把学生置于中心位置,为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出了卓越贡献。
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应忽略其现代嬗变。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个概念,旨在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自主性,倡导非指导性的教学,但其观点并不完备,存在明显缺陷。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题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的大会宣言明确指出,“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重新审视和安排高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授课方式”[2]。这为世界各国有针对性地应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机遇和趋势并且更深入地革新高等教育理念确立了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高度契合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聚焦高质量的内在机理,深刻反映了教书育人规律,推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办教育,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中心评价教育,以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评判教育的成效。”[3]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以某种教学理念为基本遵循,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系统化、动态性地组织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诸方面活动的特定方式和稳定范式。教育实践证明,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是一切教学的最基本活动和最重要活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归根结底是“教”与“学”的关系,这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关系,从中派生出教学的其他关系。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形成,主要是由于在认识和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时,秉持的理念及其指导下的立场、思路、方法有明显不同。从教学的逻辑基点来看,可划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各类教学模式虽然有共同之处,但相互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区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其中位阶更高、复杂性更突出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师“教”为学生“学”奠定基础,教师“教”是学生“学”的手段,把学生“学好”“乐学”“学以致用”“知行并进”作为施教目的,并在此前提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力求找准和运用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切入点、契合点,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进而“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4]。
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课程的产生和发展在于培养和教育人,如果离开了这一本体功能,课程便无法存在”[5]。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的生命线、根本导向、最高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既不是指学生地位比教师地位高,也不是指学生的角色比教师的角色更重要,其要义是注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素质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系统化、动态性组织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诸方面活动,更好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首先以学生“学”为中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学习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状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体验,从学生“学”的角度施教,引导学生学习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引导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懂学理、明事理,其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为人之道、教人之方和育人之源”[6],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逐步增进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认同、价值共识。
“以学生素质为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核心。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并不适合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新时代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注重因材施教,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追求、家国情怀、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法治素养、人文素养作为重点,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根本。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归根结底是以正确的方向、目标、途径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邓小平强调:“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8]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立足学生发展阶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引导学生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培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推动学生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笃实报国之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误区匡正: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辨识之维
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及其研究,仍存在不容轻视的诸多误区。只有通过多维度的科学辨识,才能匡正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更优质和更高成效地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1.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之维进行形态辨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不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无论哪种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从特定视域回答“为谁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等问题,为选取和应用教学方法提供重要遵循,教学方法则是实施教学模式的重要抓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与之相宜的具体教学方法提供支撑,促使教师省思并有效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不爱学”“不会学”“学不好”等难题。需要强调的是,不应当把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课堂教学气氛如何,用于直接判定学生“学”的成效高低、教师“教”的效果好坏。例如,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其过程不可谓不热闹,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于简单化、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则浅层化,这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从教师和学生之维进行角色辨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不应忽视教师及其主导作用。这类教学模式力图改变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服从地位抑或被动地位的困境,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有可无、不重要了、边缘化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12,应当做学生的贴心人、引路人、带头人、帮扶人,做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咨询者、启发者、督促者,发挥学生应有的作用,而非主宰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心系学生、关爱学生、成就学生,而不是让教师任由学生决定教学的方方面面、对学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被动地围着学生转或者过分迎合学生趣味。
3.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之维进行关系辨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不是为了突出学生“学”而漠视教师“教”。就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学生“学”是内因和中心环节,教师“教”属于外因和必要条件,教师“教”只有通过学生“学”才能发挥应有作用。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不“唱独角戏”、不“填鸭式讲授”、不“满堂灌”,不脱离学生实际而教学、不偏离学生特点而教学、不忽视学生兴趣而教学、不漠视学生困惑而教学。这需要教师保持高度责任心、投入更多精力、具备更强能力。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突破口是发挥教师“教”的至关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没有无教之学,也没有无学之教。教师“教”与学生“学”是相互联通、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活动。在此过程中,要更好发挥教师“教”的功能,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以“教”成“学”。
4.从“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之维进行功能辨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不能没有总体上的“大水漫灌”。“大水漫灌”式教学暴露出诸多缺陷,但并非完全没有适用性和优势。高校思政课往往只能实施大班化或者中班化教学,不能没有“大水漫灌”,不应有“被忽视的角落”和“被遗忘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要求“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紧密结合。这类教学模式要求尽量规避“大水漫灌”式教学的缺陷,同时强调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状态、思想困惑、美好期待等情形,有针对性地观照各位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话语方式,找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教学互动性的具体方式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5.从立足教材和逾越教材之维进行张力辨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并非逾越甚至脱离教材而实施教学,而是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学生不死记硬背教材内容。教材始终是学生进入思想理论殿堂不可或缺的入门阶梯和基本工具。高校思政课的指定教材是国家统编教材,实际上明确规定了不应偏离的教学目标、应当完成的教学基本任务。高校思政课师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而要把讲透教材作为基础,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进而促进教学体系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转化。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必须高度重视和扎实研究教材内容、弄懂教材内在精神、熟悉并讲透教材重难点,在此基础上增强教学内容的拓展性、前瞻性和生动性、实践性,更好引导学生习得知识、提升能力、养成素质。
6.从“评教”和“评学”之维进行路径辨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既要“评教”,也要“评学”,倡导立足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最有发言权,但受评教动机、评教态度以及学习体验、评判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存在随意评价、趋利评价、片面评价等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的“评教”可能不全面、不客观、不专业。实际上,任何主体、任何形式的教学评价都无法做到绝对精准、面面俱到,因而学生评价教学、同行专家评价教学、教师自我评价教学都不可或缺。概而言之,一是要从学生“学什么”的角度设计教师“教什么”;二是要从学生“怎么学”的角度考量教师“怎么教”;三是要从学生“学的怎么样”的角度评价教师“教的怎么样”。
三、实践路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建构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并非抽象概念或者玄奥术语,不能停留在理念上论析、口头上论道、逻辑上论证,而应当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化建构。
1.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思路的推敲、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筛选、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进程的调适、教学评价的考量,都应当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为基本立足点和关键着力点。换言之,“要从学生成长规律和各方面实际出发,搞清楚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想知什么、应知什么,确保不同学段的学生对于相应学段的课程内容都有得学、喜欢学、学得通”[9]。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作为备课的前提和关键,做好全面备学生特点、系统备课程教材、深入备社会热点、综合备教学方法、创新备课外实践活动。诸如关于“职业道德”的备课,应当省思如何与医学专业学生探讨“医德”、深入考量如何与制造专业学生探讨“工匠精神”,等等。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应当做到教师与学生同向同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辩证统一、高度协同,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打造师生共同体、教学共同体和课程共同体,进而更有成效地传授课程理论知识、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硬核能力、构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10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能否落地见效,关键在教师,核心在教师切实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擅长“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要把对家国、对教育、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用真情、真心、真诚滋养学生心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这表明,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甘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先生”和“铺路石”,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家里手,让高校思政课成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课程。
3.深入推进高校思政课教法的改革创新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主攻点,既要继承好方法,也要改进老方法,还要探索新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地指导学生阅读原著以深学、宣讲故事以讲学、演讲辩论以比学、案例分析以促学、学习小组以互学、主题活动以践学,引导学生启发式思学、探究式研学、讨论式拓学、个体式自学、混合式教学。此外,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剖析和理解前沿性、挑战性较强和启发性、趣味性较浓的问题。具体而言,应当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生各方面实际,运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的“问题链”串联和深化教学内容,步步高、步步深地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教学“问题链”应包括“怎样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怎样认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怎样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怎样认识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
4.系统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总体结构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结构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诸要素的结合方式、教学诸环节的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应当从要素和环节等方面,优化结合方式或者组织形式:应当根据学生及其学段的不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设计好教学,尽可能实现教学各要素纵向衔接、横向配合;应当一体化安排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完善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及其标准,增强学生融入和促进教学的积极性、能动性、实效性,提高学生“抬头率”和“点头率”;应当协同化设计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厌学”转变为“想学”、从“独学”转变为“享学”,尽可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显其能、各尽其力、各得其所;应当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促进课程理论与现实实践、教师“教”与学生“学”、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深度结合。
5.灵活运用新媒体条件下的教学方式
运用新媒体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感、吸引力、亲和力,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几乎是“无人不上网、无日不上网、无处不上网”。网络化信息化教学是契合高校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必然选择,具有突破时空限制、适合个性化选择、呈现手段丰富、传播广泛迅速、资源开放共享等优势,因而人人皆可学、处处皆可学、时时皆可学。“微课堂”“云课堂”“智慧课堂”以及慕课教学、线上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方式,能够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喜闻乐见、教学过程可调适可回溯、教学反馈及时高效、师生互动交流畅通便捷、课程考核手段多元。此外,大数据分析能够对不同类型教学群体和单个教学对象的思想行为信息进行海量采集、精准量化和动态预测,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高校思政课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客观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偏好、学习结果,便于师生及时调整教和学的策略,满足其个性化、多元化教学需要。
6.注重健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评价体系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具有评判教学过程、衡量教学效果、反映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诊改、服务教学决策等功能,是提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杠杆和指针,其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有三个短板:一是同质化、同构化评价比较突出,评价导向囿于注重“评教”而忽视“评学”;二是“一刀切”式的评价较为普遍,几乎没有按照学段、学科、课程作出区别化评价,导致评价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三是笼统抽象的评价指标过多,导致学生不易理解或者难以作出合理判断。这些短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所要弥补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要优化教学评价内容,既系统设计教师“教”的质量标准,也具体考量学生“学”的质量标准。“教”的质量归根结底看“学”的质量,因而学生“学”的质量是教学质量标准的核心。另一方面,要激活教学评价主体。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学生及其教学建议,养成自查、自省、自纠、自律的教学评估意识。此外,有必要研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1-8.
[3]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
[5]顾书明.课程设计与评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203.
[6]张雷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遵循[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2):14-22.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9]郭绍均.统筹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及路径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2(7):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