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制度比较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任鹏 吕宏伟
【摘要】制度比较是思政课讲道理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制度自信教育实效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一体化世界的历史性生成,使制度比较不仅成为现实需要,更具有了现实可能,形成了制度比较的深层依据。制度生成、制度体系、制度特性、制度效能四个维度的比较内容,注重顶层设计、厘定课程重点、明确运用时机、掌握基本方法的比较策略,系统回答了在思政课教学中制度比较“比什么”“如何比”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制度比较;思政课教学;制度优势;制度自信
【作者简介】任鹏,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宏伟,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3.2.105~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一体多维、协同融合的高校‘四史’教育模式探索”(21XWK006)和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研究”(21LNJG002)的阶段性成果。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比较是提升制度自信的重要策略。习近平指出:“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1]这既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国际视野要求,也为制度比较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方法指引。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厘清制度比较在思政课教学中何以可行、以何比较和如何比较等问题,对于把制度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2]增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厘清深层的比较依据是运用制度比较的逻辑前提
制度比较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并非理论上的主观设定,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共存、提升制度自信教育实效的策略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一体化世界的历史性生成提供的现实可能。
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长期共存提出了比较的现实诉求
列宁强调,“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3](P143)准确判断时代特征是思政课教学策略选择的前提。自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两种制度的较量始终存在,并呈现出“资强社弱”“东升西降”态势,客观上提出了制度比较的现实诉求。
一方面,基于论证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唯物史观认为,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会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这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形态,深蕴着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逻辑结果。但是,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资本主义国家仍具备一定生命力,这种现实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彰显必然经历一个长期过程。这就需要通过制度比较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表现,以可观可感的制度绩效阐明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不只是理论上的应然。
另一方面,基于在制度竞争中占据优势的需要。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影响百年变局的重要变量,必须对其出现的深刻复杂变化加以分析,在制度比较中揭示出资本主义已在连续性危机中愈加显现的负面影响,阐明发展陷入困境的现实虽促使西方国家能在反思中保持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仍然占据优势,但内生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工人阶级受剥削压迫的地位没有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充分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变”与“不变”,深化规律性认识,从而有效应对制度竞争。
2.增强了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效性
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推动制度自信教育提质增效,必须深刻认识青年学生制度自信的培育不仅需要从理论出发的抽象阐释,更需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在制度绩效对比、制度原因追问中的实践支撑。
一方面,“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鲜明对比为制度比较提供了重要契机。民粹主义高涨、难民问题、债务危机、疫情暴发等难题使西方国家深陷危机之中,而我国整体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直观、全面的对比素材为制度自信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在思政课教学中将抽象的制度理论转化成具象的现实诠释,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制度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中的重要作用,确证我国制度优势的科学性来源于客观事实而非理论演绎的结论,从而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之治”的核心密码在于“中国之制”,正确理解国家制度、全面把握制度优势。
另一方面,制度比较是廓清错误认识的重要方法。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国际格局复杂变化所产生的矛盾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的冲突上,特别是当前我国制度优越性尚未完全彰显的现实与“历史终结论”“趋同论”等错误言论产生的消极影响交织在一起,致使部分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依然用西方话语定义、解读、评价甚至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认知出现严重偏差,成为制约制度自信教育实效提升的主要难题。这就要求思政课坚持问题导向,选用契合学生当下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通过制度比较精准剖析学生的思想“堵点”,解构西方“普世价值”论背后的玄机,对我国制度优势作出理论提炼,在廓清错误认识中科学定位两种制度,回应国外曲解论调,提升制度自信。
3.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比较基础
进行比较必须以比较对象具备可比性为前提,即在制度比较中两种制度能用同一标准衡量,这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状态提出了要求。自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制度定型化问题以来,经过长时期的渐进改革、创新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进一步彰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4]的科学研判。
一方面,从外在表征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已经构建起来。首先,形成了横向各领域全覆盖、纵向各层次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确保了治国理政的一切活动都能依据制度开展,能够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制度需求,在制度内容上凸显了系统完备。其次,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为框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具有科学结构的完整体系,各项制度有机衔接、协调有序、功能耦合,整体保持规范运行的同时不断调适革新,在制度创新和制度稳定之间保持了动态平衡,在制度价值上彰显了科学规范。最后,我国制度展现出持续良好的治理效能,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保障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朝着既定方向推进,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在制度实践上确证了运行有效。
另一方面,从内在标志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获得了广泛的人民认同和国际认可。制度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提升了人们对制度的理论理解,形成了制度优势共识,不仅在情感上表现出对制度的认可和赞同,更在行动中严格遵守制度,营造了认同制度价值、尊崇制度权威、遵守制度规范的良好氛围。同时,我国制度的国际影响力逐步递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和广泛赞誉。海外多国人士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长远谋划“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新镜鉴”。[5]
4.一体化世界的历史性生成提供了比较可能
习近平指出:“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6](P22)思政课作为立足现实、面向学生解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主渠道,离不开一体化世界的大环境,当前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着,客观上为制度比较提供了可能。
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普遍交往的深化推动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各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隔离走向融通,顺应全球化趋势,成为整体关联的动态交往系统,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趋近,使得不同制度在同一环境中更具比较性。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着眼于“世界历史”这一宏大背景,把中国的制度优势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中考量,通过引入一定参照系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到底“优”在哪里,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制度。
一体化世界的历史性生成在制度比较中发挥着双向作用。在正向作用方面,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传播媒介,具有信息储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信息传播不仅突破地域限制走向世界,还达到了即时状态,各个国家、民族的大小事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曝光和传播,各国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相关政治资源,使得制度绩效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检验与评价,提供了制度可资比较的依据。在负向作用方面,一体化世界的生成冲破了不同意识形态的藩篱,青年学生的制度认同塑造受到多元意识形态的复杂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度自信教育成效。通过制度比较的方式提升制度自信,是一体化世界背景下思政课回答时代之问的主动作为。
二、建构科学的比较内容是进行制度比较的主要任务
从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相统一的视角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成、体系、特性、效能进行全方位对比,以回答制度比较“比什么”这一关键问题。
1.制度生成比较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7](P119)从理论根基、文化渊源和实践路径解析制度的生成理路,讲清制度的不同来源,这是制度比较的前提性内容。
第一,理论根基比较。“制度的理论根基问题,说到底是‘为谁’的理论问题”。[8]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民的理论,始终着眼于、出发于、回归于、植根于人民的实践活动,指导着我国制度围绕“人”的问题建构、运行和发展,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制度理论以维护整体利益为目标,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而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根基是以“天赋人权”学说和“三权分立”原则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思想,坚持个人主义至上的基本立场,主张通过分权制衡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第二,文化渊源比较。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和谐共存的“和合”思想以及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浸润形成了我国制度生成的集体主义文化基因,相较于资本主义制度提倡个性解放、注重个人权利与自由所形成的社会竞争模式为主的文化形态而言,提供了国家治理需要的社会心理和情感基础。第三,实践路径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面对内忧外患的长期探索中反思苏联教训、汲取西方经验,结合具体国情构建起来的,是植根于中国大地、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而资本主义制度是在对内剥夺农民土地、对外殖民掠夺的原始积累中,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独立自主构建的中国制度相较于带有扩张性和妥协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更具灵活调整和自我革新的能力。
2.制度体系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内容丰富、结构科学的严整体系,而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政权体制中形成了不同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这就需要对两种逻辑类型的制度体系进行有效对比,以此讲准制度的不同构成,这是制度比较的基础内容。
第一,政治制度比较。“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9](P288)其实质是权力配置问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应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从根本上超越了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资产阶级专政,保障大多数人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能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政党制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克服了西方两党制、多党制相互竞争、轮流坐庄的弊端,有效避免了因利益分化造成的社会撕裂,更具有凝聚共识的优势。
第二,经济制度比较。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反映的是所有制关系和资源配置问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注重把“蛋糕”分好,强调社会发展成果“归全体劳动者享受”,[10](P112)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了适应资本的无限扩张,分配制度遵循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始终追逐利润最大化,带来了阶级对立、贫富分化和经济危机。
第三,文化制度比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而资本主义文化制度倡导个人本位文化精神,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以美国文化体制为例,文化商业化对公民社会造成侵蚀,底层民众的文化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去中心化”的多元文化体系削弱了“共同空间”,文化缺乏集体代表性,使文化的凝聚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比较。我国形成了一整套促进社会稳定的制度安排,能在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是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而资本主义国家以再分配为基石,通过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维持社会稳定,特别是北欧国家形成的“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更加突出,但随着经济走衰,福利制度难以为继,社会矛盾持续走深。
3.制度特性比较
制度特性是制度性质、结构、状态的恒定反映,是某种社会制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内在规定和辨识标志。从价值旨归、结构属性、发展趋向三个层面把握制度特性,讲透制度的不同本质,这是制度比较的关键性内容。
第一,从价值旨归比较看制度“为了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价值取向,强调制度源于人民,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制度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制度完善的根本动力;制度为了人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制度建设的目标。而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为中心,以资本家为主体,始终服务于资本增殖,资本是决定国家制度运转的决定力量,劳动人民只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境地。
第二,从结构属性比较看制度“怎么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横向上各领域制度相互衔接、覆盖全面,纵向上各层次制度上下贯通、分层对接,形成了动态关联、相互支撑的整体性优势,更趋协调,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制度活力,彰显制度优势。而以分权制衡为基石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对抗性的制度体系,在政府架构中演变出行政、立法、司法机构间的彼此分权和相互牵制,“否决政治”盛行,导致“各式各样的机构彼此牵制,以致互相使对方完全瘫痪,从而使整个机构无所作为”。[11](P623)
第三,从发展趋向比较看制度“去向何处”。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比较的总体趋势。从具体趋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制度建设的主题,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效能不断提升、制度优越性不断得到彰显,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12](P295)避免不了“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13](P163)虽然通过一定限度内的体制调整可以延缓制度的衰亡,但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整的空间日趋狭窄,制度的生机活力逐渐消退,治理危机频发,制度失灵、制度衰败将成为愈来愈显的“末日景观”。
4.制度效能比较
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制度效能作为判断制度建设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也是检验制度比较理论结论的依据,是制度比较中最为显性的内容,从历史性发展成就、重大危机事件应对、世界贡献三方面衡量制度效能,讲好制度的不同表征,这是制度比较的根本性内容。
第一,历史性发展成就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两大奇迹”,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显著增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稳步前进。而资本主义国家治理能力大幅下滑,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债务危机、大规模暴动、恐怖事件等乱象直接导致了社会秩序紊乱。
第二,重大危机事件应对比较。“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14]重大危机事件具有最不可回避、最直接、最紧迫、最反常的特征,是对制度的“突击检查”。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我国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三,制度的世界贡献比较。以世界贡献观测制度效能,是兼顾本国与世界、当下与未来的恰当窗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是文明型国家崛起的体现,其所蕴含的动力、平衡、治理三大机制有助于破解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发展失衡、全球治理滞后三大突出矛盾,创造了人类制度文明新形态,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标识性的制度成果,更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意义。而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失灵、英国脱欧及多国出现社会紊乱现象,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实质,可以说西方制度难解当今世界困局,世界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总体性审视和批判。
三、掌握适当的比较策略是实现制度比较教育成效的关键所在
制度比较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更加自信地讲好中国制度故事,进而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逐层转化,真正“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7](P129)
1.注重顶层设计
第一,突出目标导向,坚定制度比较的政治立场。全面立体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制度自信是制度比较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首要目标。必须以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饱满的政治热情强化制度比较的政治底色,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最好的评判武器,聚焦学生思想困惑,旗帜鲜明地批驳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潮,引导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凸显思政课的政治属性,确保制度比较不走偏、不变色。
第二,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讲道理”能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而“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15]因此,讲好制度比较归根到底就是要提升思政课教师讲制度道理的能力,实现从“讲”到“信”的跃升。通过常态化培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储备、研究和表达能力,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把道理讲深;严格要求思政课教师对标中央精神和教学大纲“照着讲”、驳斥错误观点“顶着讲”、坚持问题导向“精着讲”,以过硬的教学能力把道理讲透;同时,引导思政课教师在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感召能力,以营造学教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把道理讲活。
第三,优化教学资源,构建教学实施的保障体系。编写统一规范的制度比较教学大纲、实施方案以及案例教辅,打出各类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组合拳”。将制度比较教学成效同思政课教师荣誉奖励等资源挂钩,破解“不想讲、不会讲、讲不好”的动力难题。更要多策并举建设多层次、多区域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库,通过开展教学团队集体备课、集体观摩评教,营造良好教学生态,并运用大数据追踪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技术赋能为制度比较教学实施提供可持续的优质资源。
2.厘清课程重点
制度比较应依据各门思政课的功能定位,在体现差异的基础上打破各门课程固守的教学内容壁垒,形成整体育人优势。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主线、“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落脚点、研究生课是延展。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讲“律”。以经典原著、前沿理论、系列讲话为依托,原汁原味地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比较优势归根到底在于马克思主义行,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得到充分检验的体现,通过透彻的学理分析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讲“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命题视角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面对的时代课题、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通过科学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制度的独特设计、显著优势、实践成效,以鲜活数据和典型案例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第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史”。树立大历史观,在回顾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维度上,讲清我国制度建设的主题主线、历史分期和重大成就,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中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第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讲“情”。制度比较在传授知识性内容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授课中的情感体验,不断涵养青年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并从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视角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制度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制度自信,自觉成长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第五,研究生课讲“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使命意识,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及发展大势,能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中国的现实制度问题。
3.明确运用时机
第一,问题开启的导入环节。遵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原则,强化制度比较教学的问题导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关于制度的关切点、困惑点和共鸣点转化为具体问题,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诱发其内在学习潜能。在问题内容的选择上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从制度理论的基本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中提炼,确保问题与讲授内容的高度关联;在问题形式的呈现上以形成完整问题链为原则,使问题与问题之间紧密联系,彼此贯通,找准问题的导入时机。
第二,深耕内容的讲授环节。依据制度比较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主要内容,对具体问题展开深刻的学理阐释,即通过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的十三个显著优势进行整体剖析,揭示出制度优势的不同层次和具体指向,并结合中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分析我国制度的价值指向、当代发展和原创性贡献等核心内容。同时,立足国内外“两个大局”客观审视资本主义制度,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在中国视角和世界视野相统一的讲解中有效实现学生对中国制度理论的通俗化认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抵制,从而增进制度自信。
第三,价值塑造的总结环节。通过答疑解惑、交流探讨、归纳提升等方式进行总结,既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充分运用有温度、接地气的教学语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结论,营造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浓厚氛围,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统一,使学生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
4.掌握比较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制度比较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根本方法,既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展现我国制度的比较优势,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认识当前制度建设存在的一些短板。同时,通过现象比较与本质比较相结合、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相协调、微观比较与宏观比较相补充三种具体方法的运用提升教学的实效。
第一,现象比较与本质比较相结合。制度比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从制度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逐级拓展知识宽度和理论深度。以制度现象比较作为切入口,激发学生求知欲,以此实现思维启发,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层追问,另一方面发挥直观体验和数据案例的佐证作用,破解制度本质比较无法量化的难题。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规律层面把握两种制度的本质不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备比较优势的根本所在。
第二,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相协调。一方面,将制度中相对稳定的方面进行比较,明晰制度的本质属性,透视制度发展的潜在动因,揭示制度客观存在的运行原则和规律。另一方面,跳出固守静态比较优势的陷阱,建立大跨度的时间坐标系追踪两种制度在不同时期的效能,运用发展性思维客观评价我国制度建设现实与制度建设目标存在的差距,充分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备的自我革新能力,由此消解短期内因我国制度建设存在短板不具备比较优势而产生弱化制度自信的负面效应。
第三,微观比较与宏观比较相补充。制度比较必须从宏观层面进行整体把握,遵循“看一个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要从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7](P122)的标准,选择具有整体性和代表性的对象进行比较,增强对制度整体效能及发展趋向的认知。同时,作为宏观比较的补充也要对制度进行精确、具体的比较,避免空洞说教,能够在抽象理论和具体实际的结合中把问题讲透彻,增强教学的说服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5]王晓梅,等.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为世界提供新镜鉴——海外人士热议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N].人民日报,2019-11-02(3).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8]孙正聿.制度优势的理论根基[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1).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0]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3]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2).
[15]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