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微小”与“宏大”的辩证关系
唐忠宝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处理好“微小”与“宏大”的辩证关系。一要透过“小”叙事折射“大”道理,二要立足“微”视角展示“大”格局,三要借助“微”传播弘扬“大”时代,四要用好“小”课堂讲好“大”思政。高校思政课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接受教育的特点,注重以小见大,方能实现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有效价值引领。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以小见大
【作者简介】唐忠宝,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3.2.113~1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研究”(2022SJZDSZ012)和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推进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与实践路径”(JGKT22_B031)的阶段性成果。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要处理好“微小”与“宏大”的辩证关系。思政课讲的是“大道理”,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大先生”,提升教学效果要善用“大思政课”,现如今的“大时代”更需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大格局”“大视野”和“大情怀”;但要想达到上述诸多“宏大”的教学效果,又必须从“微小”处入手,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教育方法、叙事方式、语言风格以及网络载体等方面持续探索,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透过“小”叙事,折射“大”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要想把思政课中的“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实际并不容易。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包括新时代的大学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他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似乎已经习惯于拒斥宏大叙事,反感讲大道理。因此,要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创新方式方法,透过“小”叙事,折射“大”道理,拉近学生与思政课的距离,进而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小”叙事是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大”世界应该具有的一种整理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在复杂中找到线索,在混沌中发现价值,在现实中构筑理想信念的高地。
1.理解学生的“无用论”,了解学生关切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走访调研发现,很多青年学子坦言,他们在意的课程有两个基本特征:要么“有用”,要么“有趣”。专业课是“有用”的,如果不好好学,可能会影响找工作;高数课、大学物理课也是“有用”的,如果不学,可能要挂科,影响评优、保研;有些通识课程不一定“有用”,但比较“有趣”,比如“婚恋心理学”“经典影视文学赏析”等。相比较之下,一些学生眼中的思政课,似乎“既无用”,“也无趣”。
尽管学生眼中的所谓“用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世俗层面的“有用之用”,并未看到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无用之用”,但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正视并理解学生的这种“无用论”。一方面,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功利与世俗文化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他们依然葆有仰望星空、关怀国家与民族命运的理想情怀。问题在于,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才能回应关切、满足期待;同时还要善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讲好思政课的“大”道理。
2.善用学生的“无厘头”,发挥学生主体性
由于代际差异等原因,不少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对于当代大学生热衷“网络体”表达十分反感,比如近年来相继火遍网络的“红楼体”“蜜糖体”“纺纱体”“梨花体”“脑残体”“走近科学体”“乌青体”“暖心体”等。在这种“网络体”语境下,宏大的叙事被消解,神圣的事物被调侃,崇高的体系被解构,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无疑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必须看到,适当了解网络语言,并善用学生看似“无厘头”的叙事方式,往往对于讲好思政课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不少高校借助互联网思维,用青年人喜爱的叙事方式,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高校在策划思政课讲座品牌时,充分听取学生们的意见,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策划。比如讲授“百年党史”,学生将老师拟订的讲座题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现状》改为《那年、那湖、那船——从1921南湖画舫说起》;纪念“抗日战争”,学生将有些繁琐拗口的题目《抗日战争的历史与日本文化的反思》改为《那年樱花败——无常的日本与纠结的我们》;探讨“一国两制”,学生将中规中矩的题目《两岸关系的发展》改为《背影望乡——台湾的前世与今生》。正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介入,通过“小叙事”的话题形式,不仅一些高校的思政课讲座场场爆满,而且这些讲座也借由学生们的自发推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我们深刻体会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更能引起学生共鸣,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坐下来听老师们讲“大”道理也就不难了。
3.引导学生的“无所谓”,推进改革创新
好的思政课必须紧紧围绕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内容推进改革创新,借由以“小”叙事讲“大”道理的方式,将真实立体的故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体系的系统阐释相结合。这样一来,原本学生眼中“无所谓”的课程,接了地气,有了人气,教师也有了上好课的底气。创新形式的目的不是迎合,而是为了引导。高校思政课讲授的思想、学说都是系统完整、逻辑严密、源于实践又能够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必须要让学生对课程从“无所谓”转变到“有所获”。比如,《那年、那湖、那船——从1921南湖画舫说起》的思政课讲座,老师不仅要生动讲述1921年南湖游船的故事,更要结合百年党史理性地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那年樱花败——无常的日本与纠结的我们》的思政课讲座,老师不仅要呼吁学生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同时可以结合“白江口之战”“黑船事件”“东京大轰炸”等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日本“强者崇拜”“歧视弱者”等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不难看出,相较于宏大的叙事编排,“小”叙事更容易以简洁的语言直奔主题,突出内容重点,细致的刻画也将进一步用生活化的感性力量感染受教育者,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同和共鸣,最后实现育人价值的精准输出。
二、立足“微”视角,展示“大”格局
习近平指出,大时代需要大格局。[2]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微”视角,密切关注学生生命情感表达的诉求,并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引领并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立足“微”视角,应当关注时事热点,聚焦理论难点,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团队自身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展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格局。
那么,到底如何凭借微小的视角,引导学生形成大格局呢?大致说来,可以概括为“三结合”,即“中央的要求”“学生的需求”以及“理论的诉求”三者的紧密结合。
第一,“中央的要求”,它体现的是政治性。习近平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3]政治性作为思政课最重要的属性,事关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讲马列。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以及学生的头脑,真正做到新思想入耳、入脑、入心。
第二,“学生的需求”,它体现的是针对性。新时代的大学生并非不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只是这种关注往往与青年的心理需要和独特视角密切相关。我们主张将高校思政课的评价权部分地交给受教育者,这样做有利于把握学生的个性需要,重点关注学生需要听、应该听,想听但听不到、听不透、听不懂的问题,深度挖掘时事政治热点资源,针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关心的话题答疑解惑,改“说教”为“说理”、“传递”为“对话”,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第三,“理论的诉求”,它体现的是思想性。习近平强调高校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在确保政治站位与正确价值引领的前提下,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支撑,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与科学性,使政治教育与学术教育相辅相成,是当下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
如果说“中央的要求”体现的是“大格局”,“学生的需求”体现的就是“微视角”,那么“理论的诉求”则是由“微视角”通往“大格局”的中介与桥梁。要善于通过挖掘学生的“微视角”,总结归类核心问题,并以学理分析为引导,不断展示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以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格局。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经前期调研考察,首先挖掘学生既关心又感到困惑、因而急需教师予以理论回应的思政类问题。然后按照思政课教学的主体逻辑框架,立足学生的“微”视角,把这些最突出的问题总结、整理、归纳成青年学子的“新时代六问”,即大国自信问题、民主政治问题、理想信念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生态文明问题以及腐败应对问题。翻阅教材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高度契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5+1”授课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也颇为一致。思政课教师还需要把上述六个问题进一步细化为青年学子更为关注和困惑的信仰问题、民主问题、腐败问题、生态问题、公平问题以及读懂中国问题,并逐一予以回应、解答。
总而言之,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微视角的“微”要求将视角下移,看到学生的现实需求,从而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再以深厚透彻的学理分析,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三、借助“微”传播,弘扬“大”时代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大学课堂里的“低头族”,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摒弃“网络有毒”的偏见,充分利用新媒体助力传统课堂教学,巧借“微”传播,弘扬“大”时代。当然,由于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传播不能只是一味顺从,而是必须借助其即时性、互动性、个体性、差异性等传播优势,重建中心化、权威化,增强学生对新时代、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1.与新媒体为伴:做会讲“小故事”的“大先生”
互联网在改变报纸、广播、电视等单向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在逐渐冲击传统教育施予者的主导地位。面对作为“数字土著”的青年大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选择满足于单纯的传统课堂教学,还是借助“微”传播,融入时代的浪潮,主动利用网络空间扩展、延伸自己的课堂教学,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现实的必答题。
“微”传播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微”,其内容可能是微小的一句话、一个关键词、一张图片,甚至只是一个表情符号;借助的传播渠道主要是手机、平板电脑等;从对象来看,针对的是小众,借助信息化实现精准传播。
近年来不少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经验证明,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拉近了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距离,教师可以成为会讲小故事的大先生。他们有的录制微视频,讲身边故事,娓娓道来;有的拍摄微电影,讲历史人物,鲜活立体,他们的思政课成为学生愿意听、听不够的思政金课。正如习近平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
2.与大学生互粉:做会讲“大道理”的“小人物”
不少思政课老师会有诸如此类的抱怨:“无论我讲什么,他们就是不听”,“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脑子里都在想什么”。的确,很多时候老师似乎真是很难搞清楚新时代的大学生到底想听什么,愿意听什么。不过,经过前期调研发现,不少青年思政课教师对此往往更有心得,更有优势。因为青年教师往往更习惯于也更善于借助微博、微信、QQ等平台与学生交流、互粉,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身边人、知心人,从而更容易把大道理讲到学生心里。
在新媒体平台上,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老师们有了“川哥”“萌哥”“楠姐”这样的昵称,有的老师更是成了学生眼中的“男神”“女神”。他们之间交流的语言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夸赞叫做“666”,折服叫“给跪了”,同学们叫“小伙伴”;一堂好的思政课过后,老师们就被封为“YYDS”。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优秀的青年思政课“网红”教师,并非只是一味地迎合,而是在互粉中力求实现价值引领。有老师讲的课程着眼于“大国自信”,有老师写的文章探讨“天下情怀”,有老师出版的著作关注“使命担当”。这种形式新颖且效果显著的思政教育使得学生坚定了自信,强化了担当。
3.与大时代接轨:做新时代的“经师”和“人师”
必须看到,“微”传播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信息过于碎片化,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识。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一方面能够善于借助“微”传播,一方面还能够具有整合碎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政课科学化、体系化的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实现自我提升,成为如习近平所说的“经师”和“人师”。[3]
以近年来备受关注又对青年价值观影响极大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为例,其惯用的手法之一就是将一个“微小”的历史片段无限放大,以“片面史实”取代了“历史真实”。用传播学的理论来解释,即片面真实带来了整体失真。不少历史虚无主义者对现状不满,从精英主义、利己主义的立场出发,借古讽今,对青年学子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误导。比如极端的“国粉”们一味美化“中华民国”之“学术自由”“开放包容”甚至“唯美爱情”,却全然看不到民国的30多年,整个国家事实上是分裂状态、战乱延绵,底层群众颠沛流离、苦不堪言。历史虚无主义者喜欢拿碎片化的历史片段,否定客观的历史规律。在他们眼中,太平天国成了“洪水猛兽”,李鸿章则多次“捍卫了国家尊严”;“窃国大盗”袁世凯成了“乱世大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及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因“破坏性太强”而失去了“合法性”。对于上述种种奇谈怪论,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有义务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进行反驳,更要有能力戳穿其谎言,揭露其错误的本质,做“大”时代的“经师”和“人师”,引领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增强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
四、用好“小”课堂,讲好“大”思政
习近平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6]高校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型教育,其有着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光荣使命。价值观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知识的教授与积累完成,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来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丰富“小”课堂的形式,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提高实践育人效果,才能对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给予精准的追踪和回应。
1.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用好“大思政课”,必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因为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将思政课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特别是充分利用在抗疫一线、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院所、革命老区、脱贫一线等讲授思政课的机会,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走到社会实践的田野中,理论联系实际,进而带着关于现实的思考回到思政课堂进行分享交流,才能真正发挥思政育人功能。
当然,“小”课堂并不一定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展农村教育时创造了一种灵活的教育形式,他将其形象地描述为:“随时,随地,随人数,乘凉时,喝茶时,一个人,三个人,五个人。”[7](P319)其核心在于与受众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丰富“小”课堂的样式无疑能够极大地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2.思政课专职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相配合
思政“小”课堂的开展不能单纯依赖专职思政课教师,而是需要高校多个部门如学工部、团委、各学院辅导员、学生社团组织等协同参与。有的高校更是注重整合专业课教师的力量,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在一个个专业的“小”课堂有效地引领了学生的价值观。
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小”课堂,不同主体都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能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发挥专业的指导优势;辅导员老师能够以日常的管理经验发挥深入学生具体生活、全方位了解学生的优势;学生团队则能够以活跃的思维发挥课堂创新的优势。通过这样的协同配合,能够有效打通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阵地,将多种课程引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专业课教师以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加深他们对理论源于实践、由实践推动发展并指导实践的现实感受。辅导员老师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也会在思政理论与教育方法上快速成长,从而逐渐形成一支具有思政育人专长的辅导员队伍。这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思政课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的紧张状况,又能够有效弥补辅导员老师陷溺于日常琐事,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缺憾。如此聚合多方力量,才能应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也能使得参与各方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2]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7(2).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6]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7]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