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试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三重境界
徐蓉 张飞
【摘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经验和建设规律长期认识的凝结与升华,对于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我们需要在直面教学生态新情况、探索知识体系建构新思路、开拓教学资源整合新局面中完成教学理念的升级;在全面加强教师调配教学素材的能力、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沟通学生心灵的能力中实现师资能力的升维,实现让理论“立”起来、课堂“新”起来、思维“活”起来;在推动课程主题、课程生态、课程格局不断走向融合、互动、开放的过程中推动课程视野的升格,并由此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大思政课;课程建设;三重境界
【作者简介】徐蓉,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飞,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2.12.95~101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同济大学—海南省)(项目编号:21SZJS31024721)、同济大学本科生院研究项目“在交叉融合中创新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战略研究”(项目编号:TJ4250104080)阶段成果。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习近平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的守正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7月,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从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系统部署和明确要求,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促进高质量育人育才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在教学理念、师资能力、课程视野等方面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境界新要求,需要在课程建设中不断通过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以充分调动并运好各类资源来呈现思政课之“大”。
一、教学理念的升级
以“大思政课”理念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就是要直面教学生态新问题,形成知识体系建构新思路,开拓教学资源整合新局面,在全面推进教学理念变革升级中,增强“大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直面教学生态新情况新问题
“大思政课”建设必须以直面教学生态新情况为前提。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思政课建设取得重大成果,育人成效显著提升。但是,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整体教学环境的变化,使思政课教学面临新的生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从教学模式来看,思政课正逐步从封闭式小课堂向开放式社会大课堂、从单一线下教学向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从传统学校教学向全社会协同育人、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二是从师生教学关系来看,师生双方的课堂地位正经历从传统的“主—客”模式向“主—主”模式、从垄断权威向平等互动转变;三是从教学理念来看,思政课教学正经历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从以单一传授知识为核心向以“知识—价值—能力”的综合发展为核心的理念升级;四是从教学资源和内容来看,教学资源逐步从单一化向多元化、从独立性向协同化发展,丰富多样、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历史文化等资源日益成为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五是从教学载体和手段来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教育教学的智能化发展之势不可阻挡,不仅改变着教育教学的环境、资源,而且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六是从教学评价来看,传统教学的单一化、工具化、静态化、结果化评价方式正在向多元化、人本化、动态化、过程化评价转变,强调要更好发挥评价的指挥棒功效,并对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起到方向引领的作用。
以“大思政课”建设推动引领教学生态新发展。“大思政课”作为立足“大时代”,着眼“大格局”,承载“大使命”,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于一身的时代“大课”,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协同性,能够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空间的拓展延伸、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资源和教育力量的整合、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优化等诸多方面提供新思路和新抓手。“大思政课”建设,要推进传统“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进行有机融合,推进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和思想需求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新技术的运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类育人主体的有机联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互动,并在这些途径共同作用下有效破解传统思政课教学中课堂空间封闭、内容枯燥、资源单一、方式陈旧、力量单薄、知行分离等问题,有效改善思政课课程形象、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育人合力、激发师生活力,在协同联动各类教学要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生态的不断优化和教学亲和力、针对性的有效提升,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二)探索知识体系建构新思路
探索构建系统丰富的知识体系,是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体系是支撑思政课教学政治高度、知识宽度、思想深度和情怀温度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已经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但是这一具有强大的哲理和学理特征的知识体系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走向青年学生,使得知识供给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密切结合,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知识体系大致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以提升思维认知为目标的理论知识体系,即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核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科学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涵养理论思维、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全面发展的各类知识体系。二是以增强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实践知识体系,即以知识的实践应用为取向,教育引导学生在各类生产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养的各类知识体系。两者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理论知识重视思维认知的提升,为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依据和指引;实践知识强调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思维认知提供补充和支撑。两者辩证互动于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中,共同推进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
“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野。一是以“大容量”引领“大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围绕“大思政课”内容关涉广、知识跨度大、涉及领域多等特点,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体系交流与贯通,及时吸纳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推动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时代感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共同支撑新时代思政课的大格局、大视野和大担当。二是以“大课堂”引领“大实践”知识体系构建。社会实践是“大思政课”最鲜活的教学题材。在“大思政课”建设中要善于从实践中挖掘各类育人资源,加强总结归纳,及时把优秀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推动实践知识体系的规范化构建。三是以“大目标”引领“大融合”知识体系构建。“大思政课”作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最新形态,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使命,旨在培养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要善用“大思政课”的“大目标”“大格局”“大视野”,贯通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优秀理论成果,形成综合融通、知行合一并具有显著自主性特征的“大思政”知识体系,引领推动新时代思政课的守正创新。
(三)开拓教学资源整合新局面
教学资源是支撑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致力于开拓种类多样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并丰富教学内容,是取得良好教学成效的前提。习近平强调,思政课不能是“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而应当是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开放鲜活的、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大思政课”要善用具有鲜活的社会生活、深厚的历史底蕴、彻底的理论思辨等特征的资源和素材,彰显教育教学的实践广度、历史厚度和理论深度,实现课程形象的改善重塑、课程内涵的创新发展,真正做好对青年学生的理论说服和价值引领。
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学资源建设。近年来,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提质增效,党和国家相继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加大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要求“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3],要求“推进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库建设”[4]等等。这些新要求,不仅提出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必须抓好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而且明确了教学资源的类型、性质。当前,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多而不精、质量不齐、分布不均等问题[5]。这就使得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打造资源精品、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就是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6],全面提升育人效果。一是推进现有思政课教学中的理论资源、实践资源、显性资源、隐性资源等各类资源的整合融通,打造系统化、模块化的资源系统。二是重视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大思政课”理念统摄下的“大资源”阵地建设,形成构建多主体开发、多渠道协同的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三是加强推进教学资源标准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大资源”管理,确保教学资源质量,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高质量的“大思政课”建设与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互为依存、相互补充,在开放融合时代背景下,两者的深度融合必将开拓教学资源整合的全新局面。
二、师资能力的升维
思政课教师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主体力量。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就要通过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师在各类素材调配、先进技术运用、沟通学生心灵等方面的能力,促进让理论“立”起来、让课堂“新”起来、让思维“活”起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调配各类素材的能力——让理论“立”起来
“大思政课”建设要以鲜活的素材说服人。教学素材是支撑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承担着知识传递、情感沟通、道理论证等重要功能。思政课教师灵活合理调配各类鲜活素材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好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求。从教学素材的建设状况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思政课教学素材在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素材的获取、加工、运用的方式以及对教学的影响等也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何合理集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鲜活素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是高质量思政课建设必须解决好的现实问题。从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来看,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具备高水平教学能力,特别是如何以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时空维度,做到教学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不同的教学主题、时空、模式和情景下,选取、甄别、调配合适的教学素材,已成为思政课教师核心能力素养要求。从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来看,以理论知识传输、政策文件传达的传统教学供给,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运用形象化、具体化、多样化、鲜活化、情景化的教学素材,则能更好地丰富拓展课堂供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满足多样需求。
“大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涵盖素材选取、编排、呈现等多个环节,需要授课教师在素材调配上形成“立体式”思维,促进理论的全方位全过程融入。首先,在素材选取环节上,注重育人导向。“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在“大思政课”的素材建设中,就应特别关注教学素材隐含的育人导向问题,要用心选取那些能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典型素材,特别是选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素材,选取那些真正能帮助学生感知生活、解决困惑、增强自信、厚植情怀的鲜活素材。与此同时,还不能为了迎合“抬头率、好评率”放弃原则、弱化本色,以无立场的“热点”、无情怀的“笑点”、无思辨的“槽点”滥竽充数,消解课程的育人效力。其次,在素材编排上,注重加强协同和层次递进。要紧紧围绕课程的主题主线,选取不同角度、不同类型的教学素材,确保各类素材在育人目标同向同行的基础上兼顾学生丰富性和多元化需求;要紧紧围绕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将不同素材分配到合适的内容模块和体系层次之中,实现知识传递、价值导向和能力培养的层次递进。最后,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方式创新。要避免发生传统课堂教学中理论呈现扁平化、枯燥化的问题,要注重善用大数据、新媒体、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以及亲身体验的方式,对各类素材进行加工转化,实现将理论中所蕴含的“大道”有效融入学生“学思践悟”的立体化学习感知之中。
(二)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让课堂“新”起来
“大思政课”建设要善用先进的技术吸引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们的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转型问题。谁能更好地运用先进技术、更快地适应时代发展节奏,谁就能抢占先机、获得优势。以先进技术赋能“大思政课”,既是对“大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又是对先进技术手段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所带来机遇的敏锐把握。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先进技术能够让课堂内容“新”起来。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海量信息中,快速、便捷、高效地整合优质的素材内容,由此实现教学内容理论性、思想性和丰富性、趣味性的统一。其次,从教学时空来看,先进技术手段能够让课堂时空“新”起来。“互联网+”“VR虚拟仿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能够有效助力思政课教学超越传统的空间限制,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虚拟与现实等多时空切换联动,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同声合唱,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纵横联动的育人格局。最后,从教学载体上看,先进技术能够让教学载体“新”起来。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将不断丰富拓展“大思政课”教学载体,推动“课程思政、网络思政、日常思政、文化思政”等鲜活载体的有机联动。
先进技术的运用,能够为“大思政课”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呈现新的样态与活力。当然,教师在不断提升先进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教学与技术关系,避免陷入技术旋涡。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努力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一是处理好内容与技术的关系,坚持内容为本,技术为用。“大思政课”旨在通过生动展现人民团结奋斗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情怀等实践育人内容,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过分追求技术手段的创新,容易导致内容的娱乐化、空洞化和庸俗化,从而偏离教学主旨。二是处理好传道与技术的关系,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只是人类智能的延展,而绝不是人类智能的替代者。“大思政课”作为一门触及学生灵魂的育人大课,集知识传递、价值导向和能力培养于一体,思政课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行为的引导者、心灵的呵护者、人格的塑造者,其角色属性决定了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中理应遵循教师传道为主、技术手段为辅的原则。三是处理好伦理与技术的关系。思政课是一门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伦理属性极强的课程,重在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曲直、认同主流价值。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应用中,潜藏着个人隐私泄露、主流价值消解、资本理性扩张、意识形态威胁等显性和隐性的伦理风险,因此需要我们在技术运用中,坚持伦理为道,技术为器,加强管控、防范风险,让技术真正赋能“大思政课”建设。
(三)沟通学生心灵的能力——让思维“活”起来
“大思政课”建设要以真挚情感启发人。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情感入手,春风化雨地沟通学生心灵、启发学生心智、激活学生思维,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应有内涵。从课程使命目标来看,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了“大思政课”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关照学生心灵的需要、价值的共鸣。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将学生的“急、难、愁、盼、惑”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感知理论温度,做到入脑入心。从教学内容体系来看,“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7],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加强对学生思想、心理及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8]作为“大思政课”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着力点。从教学方法创新来看,从“心”出发建构教学理念,符合教学规律和人际交往规律,通过师生有效的心灵沟通,能够更好地拉近教师与学生、理论与现实、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形成良性的课堂互动氛围,从而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9]的目标。
沟通心灵不仅是“大思政课”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而且是更好帮助教师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方法。“大思政课”教学要善用心灵沟通的方法,在直面学生问题、沟通生活情感、参与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创造力。首先,要在讲道理中,让思维“活”起来。“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9],把道理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是“大思政课”内在的品质追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放弃以往传统的“知识权威”角色,以平等交流者的姿态,围绕学生关心的、困惑的以及现实面临的各类问题、兴趣点,开展对话交流,通过对问题或事件的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对其中所蕴含道理进行多角度、多维度、多方面的分析思考,让课堂成为思维的发散场。其次,要在情感沟通中,让思维“动”起来。正所谓通“情”方可达“理”,积极的心理体验能够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而恰当的情感沟通则是创造学生课堂积极心理体验的有效途径。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疏离游离、无感无趣”等现象,“大思政课”教学要更加强调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和注意力焦点,关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通过倾听、对话、探讨的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生活中的“小我”之情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大我”之爱有机联动,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和学习积极性。最后,要在实践锻炼中,让思维“新”起来。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现实是构筑“大思政课”丰富内涵的养料来源。“大思政课”与思政课相比,更加注重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强调以学生在实践中的个性化参与,激发其好奇心、想象力、探索力,对社会生活有所感受、国家发展有所感知、民族复兴有所感悟,切实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相互结合,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课程视野的升格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就要把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3],以推动课程主题的融合、课程生态的互动、课程格局的开放,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课程主题走向融合
推动课程主题的深度融合是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大思政课”是高度重视实践性的大课,理应主动推进教学内容与各类场景的融合,使得学生在实践参与、现实体验中,感知认识理论创新成果、时代发展大势和社会运行规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首先,要推动伟大思想与时代场景的有机融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就要善于运用新时代生动鲜活的伟大实践成就,讲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讲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时代命题。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新时代我国在伟大抗疫斗争、反腐败斗争、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大国外交等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具体实践有机联动,深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初心使命、人民立场、价值追寻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读懂时代趋势、领略思想理论魅力。其次,要推动伟大精神与历史场景的有机融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大思政课”不仅要面向未来和当下,而且要注重对历史的审视与领悟。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500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10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史、70多年的新中国史以及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历史资源。要有效利用各类历史事件、人物、博物馆、教育基地等资源,阐述好我们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建党精神,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0]。最后,要推动伟大理论与鲜活实践场景的有机融合。“大思政课”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社会调研、实地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的互动贯通,可以让学生在沉浸式、多样化的体验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从而汇聚成应有的奋进之力。
(二)课程生态走向互动
课程生态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保障,而良好的课程生态通常需要以师生的良性互动为支撑。“大思政课”不仅寻求理论的讲授,而且追求价值的引领、实践的笃行,力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为思想武装,化为信仰信念、价值追求,化为行动实践”[11]。正所谓,脱离问题的思考是虚无的、远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推进“大思政课”课程生态建设,就是要加强师生在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上的双向互动。
首先,要强化问题意识,在直面问题中提升学生思维认知水平。习近平强调:“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而思政课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2]因此,“大思政课”教学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学生关注的、存有疑惑的问题。一方面,问题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交流载体,师生可以通过对问题的交流探讨,实现思维和情感的同频共振;另一方面,问题为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抓手,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答,各自强化能力、收获知识、提升认知。其次,要坚持实践导向,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不仅是理论的基础和来源,而且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究竟“对不对、好不好”,唯有在鲜活的实践中才能被检验和再认识。“大思政课”建设,就是要善用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的鲜活素材,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各类具体的实践中认识真理、感悟真理、运用真理,提升实践能力,增强成就感和获得感。最后,要在推进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的有机结合中,推动学生知与行的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2]是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重要原则。加强师生之间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的有机联动,有利于更好发挥问题研究对于实践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好彰显实践发展对于问题研究的深化功能,更好推进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引导师生自觉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行动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三)课程格局走向开放
大视野、大格局是“大思政课”的鲜明时代标识。我们在“理解‘大思政课’丰富内涵之时,一定要看到宏大的时代,看到鲜活的实践,看到生动的现实”[12]。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是新时代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的基础性理念和重要方向。“大思政课”建设,要注重在育人导向、育人体系、育人过程等方面实现“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的转变。
首先,在育人导向上,要明确方向,打通场域、串联内容,真正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育方向上实现“小我”与“大我”的贯通,引导学生在“小我融入大我”中彰显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在教育场域上贯通学校与社会,引导学生在感知生活、观察社会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教育内容上贯通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引导在学生感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厚植爱党爱国爱民情怀。其次,在育人体系上,要推进大中小、校内外、课程群的一体化建设,积极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从育人规律来看,要坚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围绕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开展教育;从育人主体来看,要坚持推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构建多元协同的教育共同体,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从育人渠道来看,要坚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建设,加强“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的协同联动,提升各门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实效。最后,在育人方式上,要推进理论与实践、内容与形式、情感与价值的统一,推动思政课育人方式的发展创新。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协同推进,一方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为“大课堂”,带领学生主动走出去,感受时代脉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认知、陶冶情操、增强信心;另一方面,主动将鲜活实践引入课堂,通过案例分析、热点讨论、情景体验等多种途径,丰富育人形式,提升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方面,要在优化提升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价值性的同时,加强内容呈现形式的创新,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在情感与价值结合上,要将价值引导与情感沟通互融互通,在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和情感动态的同时,有机融入价值引导,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由此,在课程建设格局上从封闭走向开放,将是“大思政课”形成持久的生命力与活力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2019-08-15.
[4]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Z].教材[2020]6号.
[5]徐蓉,张琪.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4).
[6]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的通知[Z].教社科[2021]2号.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2017-02-27.
[8]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Z].教社科[2022]3号.
[9]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1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
[11]高国希.试论关于“大思政课”的几对范畴关系[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10).
[12]沈壮海.“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考与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