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本质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蕴含认知、实践和信仰三个维度。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兼具理论彻底性和情感共鸣性,由此提出“以诚教学”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科学
【摘要】论述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间的辩证关系。通过“自然辩证法”教学中教师要通晓教学之道、政治上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知晓课程有效教学的输送门道、以明确的评价尺度来衡量教学水平,以
【摘要】讲好中国故事与新时代思政课的要求高度契合。在思政课中运用故事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优化思政课教学艺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增强学生理论自觉自信与国家认同。当前,凝练中国故事的配方与工艺
【摘要】良好的学习体验是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根本任务的重要条件,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关键要素,是推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内生动力。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体验包括认知体验、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始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是准确认识和把握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本质特征及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的理性研判,事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性、科学性和
【作者简介】宋朝龙,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前线》(京),2019.12.51~5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当代西方新民粹主义
【摘要】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有其深厚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理论上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合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结合时代和实践的新特点、新要求,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内容、现实关照和未来发展,涉及中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