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的现实语境、价值意蕴及建设思路
韩学亮 黄广友
【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新的伟大征程赋予了“大思政课”新的历史使命,对“大思政课”提出了新的阶段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贯通历史、观照现实、启迪未来,是从全球视野和中国视角出发去探讨“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国之大者”等重大理论命题和现实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善用“大思政课”,必须引导学生以全球视野和中国情怀去认识世界与中国、小我与大我、历史与现实,以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为课堂载体、将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引进课堂,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机制、新格局和新体系,让“大思政课”成为有生命力的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课程。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现实语境;价值意蕴;建设思路
【作者简介】韩学亮,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广友,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京),2021.6.97~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山东大学课程思政专项计划立项“研究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对接与融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120082037206)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①“大思政课”理念作为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其基本内涵丰富、价值意蕴深远,并且与“三全育人”等理念有着紧密联系,为新发展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指明了光明路向、明确了根本遵循。此外,“大思政课”不仅对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意义深远,这一重要战略对于立足新发展阶段,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等也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和探讨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理念的现实语境、价值意蕴及思路举措。
一、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语境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②由此观之,办好新时代的思政课要有宏阔的格局和视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可见,这一要求是一以贯之的,善用“大思政课”也要有大视野、大格局。新发展阶段的“大思政课”在空间、实践范围都大了很多。这是理解“大思政课”现实语境的重要因素,也是进一步理解“大思政课”价值意蕴等问题的理论前提。
(一)两个大局:“大思政课”的宽广视野
首先,“大思政课”概念的提出是一个崛起的文明型国家成熟而广博之视野的深刻体现,“大思政课”的实践探索则是大变局下宏阔的全球视野、强大适应能力的具体而系统的行动。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深化,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被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面对大变局,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大考验,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使得自身有了更多的底气和自信,同时也承担起更多的大国责任,而这种大国责任、大国担当的培育离不开“大思政课”的善用。立足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对外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对内有利于贴合大变局最新动向,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培育学生全球视野,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并深刻理解世界形势变化,并进一步在“平视世界”中培育他们的大责任和大担当。“大思政课”之所以发挥此般作用,有其特定时代背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不懈奋斗,从追赶西方嬗变至超越西方,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格局和秩序。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不断解构西方所谓的普世话语,并建构中国话语。中国崛起对世界产生触动,世界也重新认识中国。其二,近年来,全球疫情的蔓延又加速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世界变局来到新的历史拐点。此过程中,中国成功抗击疫情并向全球提供援助、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全人类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有力彰显。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全球影响力巨大。新世纪开启后的20年,中国共产党人便郑重宣告,将“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思考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深刻命题”③。在如此宏阔的时空维度下,“大思政课”当下的战略意蕴逐步开显。由上可知,贯通中国与世界是“大思政课”的题中之意。换言之,一方面,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④;另一方面,大变局又熔铸于“大思政课”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文明型后发国家,不仅在经济和科技上飞速发展,其理论视域也在飞速成长中同大变局相互适应。
其次,“大思政课”要树立宽广视野,既要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活用伟大复兴的案例资源,紧紧围绕新发展阶段、新的伟大征程的新特征和新要求而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经过持续奋斗,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且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非凡意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主题、伟大成就,都离不开“大思政课”对其历史演进、理论逻辑和价值表达的深刻阐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过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尤其在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效,使我们对中国发展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及其前景更加自信,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强大凝聚力愈发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深刻判断,指抗击疫情的胜利不是一时之运。在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下,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更加深入人心。时与势总体于我有利的条件下,“大思政课”呼之欲出。这进一步表明,“大思政课”不是“一时之运”的一时之用。进入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迎来了服务大局的战略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下,党和国家取得新的伟大成就都为“大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资源和素材。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新历史坐标,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⑤,并要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面向青年群体,落实好党和国家的这些要求,“大思政课”的责任重大。
(二)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的时代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是向第二个百年这一宏伟目标奋进的新征程。这一重要发展阶段,给思政课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赋予了更加重要的责任使命,而“大思政课”理念是引领其改革创新的关键所在。
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时代坐标,思政课也迫切需要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与新发展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等目标相适应。深刻理解和把握“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并在实践中将其贯彻和落实好,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我国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坐标,必须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建设尤其是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去进一步领悟和准确把握。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教育资源等多个维度和视域对思政课建设进行了多次阐述和要求。一方面,通过拓展和完善多方面协同发力的思政课的育人格局、发挥其协同育人效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⑥由此可以看到,致力一体化推进和协同性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鲜明的理性自觉⑦,形成系统合力、实现协同联动则是思政课建设的行动自觉。在这样的要求下,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呼应配合,进一步拓宽了协同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将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用社会实践为思政课注入活力,是思政课建设的又一条鲜明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⑧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唯有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⑨回顾过去可以发现,以上这两个方面的鲜明逻辑和导向决定了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的意涵界定。
回顾过去,以内容言之,“大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已经具体存在。在此基础之上,进入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理念得到增益和升华。“大思政课”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方向的进一步阐述,是推进“大思政课”体系建设的方向性和原则性要求,其中心思想是充分调动多方资源用于思政课建设。其中,思政课一定要与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了思政课建设的视野和格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的本质要求,为新发展阶段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发展阶段的“大思政课”建设,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学更好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意义重大。
二、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
进入新时代,学界已经在“大思政”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⑩、教育模式的特征及理念(11)、工作格局(12)及实践建构(13)等问题,尤其是课程思政(14)、协同创新(15)等具体问题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探索。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6)的发展目标。有学者又对“大思政课”理念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17)、内在逻辑(18)等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讲好“大思政课”(19),以及在“善用”上下功夫(20)等方面。这些研究对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意义重大。“大思政课”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党和国家结合时代境遇,针对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理解“大思政课”这一新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在新发展阶段的现实语境下把握其价值意蕴。
(一)为牢记“国之大者”规范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了一个牢记,即要牢记“国之大者”。“国之大者”关乎发展全局、事业根本,理解“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首先要站在“国之大者”的战略高度。
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胸怀“国之大者”,而对“国之大者”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离不开“大思政课”的规范引导。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两个大局,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心怀“国之大者”的明确要求,尤其是要求高等教育要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进入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迎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政策机遇,党中央明确把思政工作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事务管理以及服务人民群众,保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由此可见,“大思政课”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大思政课”建设为牢记“国之大者”增添内生动力、规范价值导向。国之大者,就是责之重者,国之大者的使命召唤下,“大思政课”责任在肩。一方面,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大思政课”是规范前进方向的有力举措;另一方面,“大思政课”也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大思政课”要自觉讲政治,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要在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下苦功夫、下大气力,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由上述可知,立足新发展阶段,在不断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大思政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和“国之大者”的理论视野紧密联系,通过善用“大思政课”,才能找准牢记“国之大者”的准确方向,进而用国家大势、战略全局的鲜活素材讲好“大思政课”,最终为胸怀“国之大者”、凝聚中国力量作出贡献。
(二)为坚定“四个自信”夯实信念之基
“大思政课”是理论大课。认识历史、把握实践,从长远史观把握历史和实践背后的规律认识,把握隐含在其中的逻辑力量,这是“大思政课”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大思政课”为夯实信念之基增添了内在底气和信心。
“大思政课”是阐释中国之治的理论大课、呈现中国崛起的实践大课,也是激发“四个自信”的时代大课,为真正增进学生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理论支撑、制度优势、文化根基的信心信念夯实了基础。聚焦“两个大局”和“两个百年”的时代背景,扎根中国大地,把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和党在治国理政当中凸显制度优势的有效实践,能够增加坚定“四个自信”的元素纳入到思政课里面,作为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是对“大思政课”的深刻理解。除此以外,进入新发展阶段,重大的理论命题也在呼之欲出,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地提出“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强求合)(21)的理论命题,站在建党百年这个关键历史节点,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价值,我们得出深刻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还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年的实践相关联,更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传承中发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22)由此可见,中国的崛起不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中国人要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些新的阶段特征,深刻表明“大思政课”并不是一时之用,而是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内在关联,深刻把握“四个自信”的历史演进逻辑、理论阐释逻辑和价值表达逻辑,是引导学生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力和底气之所在,是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新发展阶段、新的征程,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在学思践悟当中坚定理想信念。
(三)为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内在动力
“大思政课”作为一门政治课程,理解“大思政课”价值意蕴的关键还需从政治高度释义破题。“大思政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强化了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的首要要求是“政治要强”(23)。“大思政课”就是坚守政治信仰、坚定政治立场、从政治高度来观察问题、以政治清醒来回应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的课程。“大思政课”应该把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放在首位,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略,坚持系统观念,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政治和思想保障。纵观百年党史,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善于结合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运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进行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我们党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从胜利走向胜利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思政课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门思政课及其内容设置都是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结合社会实践所开设的,这是我们今天理解“大思政课”价值意蕴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党忠诚,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大思政课”建设意义重大。“四个意识”是“两个维护”的重要思想认识之基(24),思政课走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的第一方阵,其作为主渠道和主阵地,有着鲜明政治属性。通过牢固树立课程的政治意识,把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有利于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根本遵循,真正领会和正确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认识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深刻领会为什么基本路线要长期坚持,并促进形成高度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最终落实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
中国共产党过去的一百年,向历史和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深入领会党和国家“九个必须”(25)的根本要求和伟大号召,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善用“大思政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
三、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建设的建设思路
新发展阶段对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教学、教师队伍、高质量的社会服务等提出了新要求。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着力推动“大思政课”的建设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思政课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系统工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形态,是对思政课建设经验和建设规律长期认知的凝结,将在思政课培根铸魂的导向功能中占据新方位。(26)因此,必须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汲取精神力量,牢牢把握“大思政课”的鲜明育人方向,探索“大思政课”的思路举措。
(一)把握三个辩证关系,推动“大思政课”落实、落细
首先,把握好“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其作为一种宏阔的理念,彰显了思政课在新发展阶段的大格局。“大思政课”要和“三全育人”综合要求相一致,聚焦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搭建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建设平台,构建协同育人的育人格局,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旨归效度、力度的最大化。因此,善用“大思政课”,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通过整合多元主体、协调多方资源、调动多重要素,实现有机整合和相互协同,画出同心圆、凝聚育人合力。另一方面,“大思政课”之“小”在于其在微观视域抓落好细节和落实。因此,“大思政课”建设应以学生的精神需求为导向,从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想困惑出发,以透彻的理论释学生之惑、使学生信服。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作为主体力量继续以“六个要”的要求和“八个相统一”的指导原则,作为“大思政课”理念下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遵循、重要抓手,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理论含量、思想含量,彰显分享思想的理论魅力。通过把握好“大”与“小”的辩证关系真正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从而使思政课成为有格局、有思想,也有情怀的大课堂,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好课程。
其次,把握好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将历史与现实贯通起来,是“大思政课”开展的重要渠道。因此,善用“大思政课”要加强当代大学生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不断地发展,走过了百年历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必须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这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历史逻辑。因此,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还有社会主义发展史积极、有效融入思政课,特特别是推动党的百年年发展中鲜明的精神品格、精神谱系有效融入课堂,让学生弘扬好这种精神,这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具体而言,“大思政课”除了要善于解读历史,也要善于结合现实,引导当代大生深切感悟新时代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等伟大实践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坚韧品质的生动诠释,这些伟大实践都是“大思政课”的依托。因此,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切感悟新时代的伟大梦想、伟大事业,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理性和道义性。“大思政课”建设,除了横向的贯通,即把“四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学,还要有纵向的勾连,即以“一体化”的理念建设好“大思政课”,将其作为每个学段的必修内容,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开展教育。(27)这需要“大思政课”在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依据“大思政课”自身特点,整体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注重把一体化培养的整体目标与阶段性培养要求有结合起来,使一体化培养体系真正发挥贯通性、系统性和递进性的优势。
最后,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8),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我国发展状况、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中筑牢信仰根基意义重大。“大思政课”是实践的大课堂,“实践育人”是开好“大思政课”的大目标,积极探求新的方式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大思政课”建设不仅要关注纵向的勾连和横向的贯通,还要注重内外联动,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9)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实践育人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大思政课”的现实探索提供了重要遵循。因此,要创建实践教学平台,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结合。具体而言,善用“大思政课”,需要扩大思政课课堂范围,注重发挥实践活动等的作用,塑造浓厚的实践育人氛围,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等方式都是“实践育人”的有效形式,是思政课程的有益延伸和有效载体。除此之外,“大思政课”应该还在社会生活中来讲,面向社会的理论宣讲是重要载体,这也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重要体现。因此,“大思政课”的主渠道还是要善于跟现实结合起来,主要方式是实践教学,这也是我们党历来所主张的教育方针和原则,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立德树人、培养人才。
(二)坚持两个相统一,上好“有生命的”大思政课
首先,坚持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相统一。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都需要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大思政课”对教育创新的促进作用,鉴于“人的教育”传递价值的整体性,“大思政课”必须以专业知识为根基,通过加强人文关怀以满足新发展阶段的创新要求。“大思政课”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为自然科学等课程重塑社会价值观、提供思想指导并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指出:“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30)可见,注重感性创造力的提升有利于科学创新。而注重“大思政课”的人文关怀将有助于提高课程人文魅力,通过感性的力量为创新赋能,以更好地服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和高校的创新战略。目前,产教融合已具备一定规模体系,高校的学科发展和科研组织形态已经逐步由分科治学走向学科融合。(31)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于科技创新贡献突出,人文学科的作用也不可替代。要实现三者的学科融合、同频共振以促进科技创新,特别需要提升“大思政课”质量,需要“大思政课”发现新的价值来创新科研方式。而在大学生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教师是第一责任人。相比“思考什么”的说教,教师更需要做的是启发学生“如何思考”。因此,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坚持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相统一,坚持发现价值与科学创新相统一,要主动发掘、加工并利用专业知识、科研创新中的人文因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讲清其历史渊源、思想精华和社会价值,从而通过解放感性意识、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最终使大学生的创新源泉不断涌流。推动“大思政课”聚焦人文关怀,也有利于避免专业课程和思政的“两张皮”现象的出现,避免专业课程囿于专业化和技术化,最终使得“大思政课”教育与课程提升、产学创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其次,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大思政课”之大,不在于学生人数之多,不在于授课场所之广,也不在于授课教师之名,而在于教师是否自觉把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现实这三重核心要义融入思政课教学。(32)提升“大思政课”质量,必然要坚持铸魂育人的思想引领、培养新人的目标导向。因此,“大思政课”必须回归到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初心使命,注重对大学生公共关怀精神的培育。新发展阶段要实现“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对“大思政课”的认识高度,厘清其作用力的内在规定和目标导向。有学者指出,公共性是一切理论成果的内在品格,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和对公共实践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用力之所在。“大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将是“大思政课”作用力之所在和目标导向之所在。在历史纵深里、在时代坐标下、在使命召唤中,新时代教育呈现出与社会现实、家国天下缔结更加紧密关系的新特征。有学者指出,“为学术而学术”已慢慢趋向终结。所以,只有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呼应配合,以“大思政课”主导,从培育肩负时代使命的时代新人出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政治站位出发,才能培养出无愧于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思政课”的最终关怀体现在对课程社会价值观的重塑和引领,当下要通过“大思政课”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这些品质,离不开教师在“大思政课”教育中传授知识时的价值引领。“传道”“授业”“解惑”,对于“大思政课”来说,“传道”应置于首位。教师应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坚守和坚持课程教学正确的“铸魂育人”导向和“思政教育”功能,使家国情怀、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基因,外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三)注重创新协同,铸就新的机制、格局和体系
首先,加强系统谋划,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机制。立足新发展阶段,建设“大思政课”,需要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从理念、制度、细节各个层面不断推进以“三全育人”为重点的协同育人工作,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建设新机制。一要持续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让各级党组织扛起课程思政育人的职责,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育人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形成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展、互相促进的“大思政课”建设新机制。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纳入学校“大思政”格局总体发展规划。学校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33)通过统筹谋划、系统发展,使学校育人机制更加完善、育人内容更加丰富、育人平台更为立体、育人条件更加优化,育人队伍更加专业,营造“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三是要坚持以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完善全员参与的“大思政”长效机制。要持续加大“三全育人”融合机制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着力加强“三全育人”工作的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和协同落实,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推动形成“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机制。
其次,充分发挥高校自身资源优势,协同打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伟大实践中,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要文化表现形态。这些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鲜明的红色文化基因和厚植时代元素的先进文化,给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取之不尽的资源。因此,在“大思政课”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育人协同。协同打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要致力于学生思政、体育美育等工作协同联动、深度融合,使得立德树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使“大思政课”理念成为全校上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完善“大学工”体系、构建“大思政”格局;二是要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中的主渠道、主战场作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覆盖全面“大思政网”;三是要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特殊优势,探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思政课”教育模式,通过各种思想精华形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促进多方联动,构建全面系统的“大思政课”育人新体系。从育人格局上看,“大思政课”更加体现了对育人合力的要求。(34)“大思政课”建设贵在有系统思维、立体思维、长线思维。因此,学校要将立德树人于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上升为检验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从各个层面着力增强立德树人与一流大学建设一体化推进、协同性创新的理性自觉和行动自觉。学校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协同构建校内外、课内外、网上下,全面、立体、系统的“大思政课”建设新体系。一更多措并举,深化思政课堂主阵地改革创新,在教学方面,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既要做到讲政治、会教育,又要做到懂思想、有理论。以鲜明的理论自觉和自信,在课程中实现“迎合”“打动”学生到“赢得”“征服”学生的转变,努力实现“抬头率”提升到“点头率”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二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破解思政课“孤岛”现象,推动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大思政”建设,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结束思政课老师单打独斗的历史。三是深入推进网络思政建设,构建网内外思政教学新路径,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多措并举做好线上思政教育。四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育人成效,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校社会实践有效联合。五是要打造丰富的思政课延伸平台,构建课内外立体的思政教育结构,持续推进学生拓展培养计划,全面推进一二课堂、线上线下融合的学生思政工作新局面,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延展。(35)六是要充分利用校外思政育人资源,形成校内外联合育人新局面,凝聚育人合力,共绘育人同心圆,着力实现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创新,从而更好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6)
注释:
①《“‘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
②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5页。
③《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7日。
④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日报》2021年6月2日。
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14期。
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6页。
⑦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18期。
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28页。
⑩王国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11)储德峰:《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的特征及理念》,《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20期。
(12)于向东:《聚焦立德树人,健全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红旗文稿》2018年第6期。
(13)刘兴平:《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建构》,《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14)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10期。
(15)张莉、胡芝:《“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22期。
(1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0年,第16、38页。
(17)朱旭:《“大思政课”理念:核心要义、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年第5期。
(18)张士海:《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几点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年第7期。
(19)党波涛:《在社会生活中讲好“大政课”》,《人民日报》2021年4月14日。
(20)冯秀军:《善用“大思政课”的三个维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8期。
(2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14期。
(2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14期。
(2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2页。
(24)施芝鸿:《“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是相辅相成的整体》,《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3月12日。
(25)“九个必须”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根本要求。
(26)徐蓉、周璇:《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10期。
(27)黄广友等:《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12期。
(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31页。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
(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4页。
(31)王学典:《何谓“新文科”?》,《中华读书报》2020年6月3日。
(32)史宏波、谭帅男:《大思政课:问题指向、核心要义与建设思路》,《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9期。
(33)《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人民日报》2021年9月22日。
(34)夏永林:《“大思政课”内涵的多维探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8期。
(35)叶方兴:《大思政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延展》,《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10期。
(36)赵春玲、逢锦聚:《“大思政课”: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8期。

2022年 第二期

2022年 第二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力模型构建研究——基于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的研究
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价值实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师生四同”模式
基于“翻转课堂”的思政课“五位一体”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
思政课教学针对性提升的三重基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概念教学方法论探析
以教育逻辑为遵循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法
从掌握“话语权”到提升“话语力”——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探析
运用问题链教学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命力的探索与实践
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三个重要维度
科学把握《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概括新表述
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着力点
着力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法治素养——《思想道德与治(2021年版)》第六章重点难点解析
高校思政示范课对常态课的示范引领效应探析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
打造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升级版”
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的现实语境、价值意蕴及建设思路
教学要素视角下“大思政课”的建设路径
试论关于“大思政课”的几对范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