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着力点
杨葵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需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知情信意行”进阶过程,实现课程育人目的与学生成长期待的统一;并围绕脱贫攻坚故事所具有的战略高度、理论深度、实践程度和世界广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议题设置,重点讲清楚国家意志、思想伟力、精神密码和全球贡献;进而在视野拓展上把握好“中”与“外”的关系,内容呈现上把握好“宏”与“微”的关系,叙事手法上把握好“文”与“图”的关系,话语表达上把握好“情”与“理”的关系,建构出通俗生动、说理透彻、情感共鸣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思政课;中国故事;脱贫攻坚;叙事策略
【作者简介】杨葵,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1.10.101~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创新”(项目批准号:CX20190263)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幸福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及其实践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1YJC10063)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1]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书写了中国故事中有分量的史诗篇章。把脱贫攻坚故事讲好,使其转化为铸魂育人的思想资源,凝聚起当代青年学生的强大精神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优势,更有责任。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只有理清脱贫攻坚故事“为何讲”这一首要问题,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从学生需求出发,阐发脱贫攻坚故事的价值意涵,挖掘脱贫攻坚故事所蕴含的育人资源,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知情信意行”进阶过程,实现课程育人目的与学生成长期待的统一。
1.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增进“知”
以“七个坚持”为核心要义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实践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取得最新成果,丰富和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立足中国贫困实际,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准则,系统回答了消除贫困所需的组织领导、价值立场、制度保障、工作方略、力量源泉、道德根基、纪律作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彰显了深厚的思想涵义和鲜明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P11)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若要肩负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重任,就需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及时把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引进课堂,融入相应的教材内容,做出科学的教学安排,以此学懂弄通、研机析理、传道授业,让学生感知理论的魅力、感悟思想的提升,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
2.在战贫感人事迹中涵育“情”
习近平指出,“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3]八年持续奋斗的脱贫攻坚史,演绎了一段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中国故事,涌现出了一大批感动中国、可歌可泣的榜样人物。无论是奋斗在扶贫一线上的全国300多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还是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里的1800多名英雄儿女;无论是现行标准下12.8万个贫困村的“两委”人员,还是饱受贫困的9899万农村群众;无论是真抓实干的各级领导干部还是社会帮扶的参与力量,他们身上积淀了太多温润心灵、触动人心、震天撼地的战贫故事,铸就了鱼水情深的“干群情”,守望相助的“兄弟情”,圆梦小康的“家国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生动丰富的素材。
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把战贫“人”摆在中心位置,将情感贯穿脱贫攻坚故事始终,放大战贫人物的情感世界,从不同身份去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贫困人口的脱贫斗志和社会群众的济困美德,让故事更加立体,人物更加生动,情绪更加饱满,才能使学生在收获感动和加深印象中,产生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共鸣,自觉以榜样为引领,站稳人民立场,树立家国情怀,提升道德境界。
3.在伟大脱贫成就中解决“信”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方面,农村贫困人口迎来新生活。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脱贫群众的收入显著增加,“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实现,物质生活得到充盈,精神世界也得到升华。另一方面,脱贫地区社会呈现新面貌。行路难、喝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如习近平所言,“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4]
显然,中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成效之显、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世界减贫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论证力和信服力,能在学生头脑里产生“真信”的认知效应,抵御各种错误论述的干扰与侵蚀,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4.在脱贫攻坚精神中笃定“意”
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全国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切险阻,锻造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习近平用“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4]的表述进行了精辟概括,深刻阐析了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精神实质,深刻阐明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秘钥,深刻阐释了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精神伟力。脱贫攻坚精神构筑起一座新的精神丰碑,成为凝聚全体人民意志和力量的精神纽带,极大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品质,在党的百年精神谱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时代精神的生动表达、民族精神的鲜活写照、中国精神的又一瑰宝,必将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应对一切风险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精神动力。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可以更好引导学生从中吸收养分和汲取力量,以坚定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执着信念,用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意志,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去。
5.在衔接乡村振兴中引导“行”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篇章,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规模性群体返贫,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群众生活更有质量,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是在深度、广度、难度上都不亚于脱贫攻坚的又一项国家工程,也更加强调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决定作用。
习近平曾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跟上”,[5]勉励广大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6]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有利于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眼光朝下,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汗水流在广袤农村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乡村振兴中,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验,在为人民利益的建功立业中书写人生精彩。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重点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关键是要在教学目标的框架内,聚焦满足学生的需求,着力解决“讲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遵循内容供给的知识逻辑、教师主导的教学逻辑和学生自主的学习逻辑,突出重点和针对性,围绕脱贫攻坚故事所具有的战略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和世界广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议题设置。
1.从战略高度讲清楚脱贫攻坚的国家意志
中国把精准扶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毕其功于一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其动因是什么,彰显了怎样的国家意志,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围绕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一是人类重大的全球挑战。贫困不仅关系各国的生存和发展,更影响世界的繁荣和稳定。二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4]即便是历史上的“盛世”朝代,不仅有“朱门酒肉臭”,但更多是“路有冻死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规定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7](P4)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过去一段时间,影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大的短板在农村、在贫困地区。只有彻底消除了农村的绝对贫困,让全体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党才算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才能称得上肩负起了应尽责任。
2.从理论深度讲清楚脱贫攻坚的思想伟力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原创性和独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要重点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脱贫攻坚的组织保证。坚持“书记挂帅”,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夯实基层贫困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脱贫攻坚的价值立场。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牢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集中资源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民生需求。三是脱贫攻坚的政治优势。得益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制度,凝聚起众志成城反贫困的磅礴力量,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4]四是脱贫攻坚的工作方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人均年收入基本线的脱贫目标,聚焦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五是脱贫攻坚的力量源泉。坚持贫困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注重内生动力驱动,激发人民群众蕴藏的智慧和力量,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辛勤劳动摆脱贫困。六是脱贫攻坚的道德根基。传承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形成了全社会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七是脱贫攻坚的纪律保障。把纪律监督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压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责任,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着力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3.从实践力度讲清楚脱贫攻坚的精神密码
脱贫攻坚精神是脱贫攻坚的实践炼造,更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精神密码。思想政治理论课解锁脱贫攻坚的精神密码,要着力讲清楚以下方面问题。一是上下同心的团结伟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社会拧成一股绳,合力攻坚,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二是尽锐出战的必胜斗志。把精准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深入的扶贫作风,集中优势兵力,啃掉贫困的“硬骨头”。三是精准务实的科学方略。坚持“六个精准”基本要求,不搞大水漫灌,不搞运动式的一阵风,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拔掉“穷根”。四是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坚持以目标导向提出新战略新任务、以问题导向形成新思想新理论、以结果导向实现新需求新愿景,把落实中央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五是攻坚克难的决战能力。全体扶贫干部以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专业能力,克服本领恐慌,勇于直面扶贫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肩负起组织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六是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300多万第一书记和贫困干部扎根贫困村庄,舍小家为大家,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心实意帮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用实际行动甚至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与初心。
4.从世界广度讲清楚脱贫攻坚的全球贡献
消除绝对贫困不仅是中国的脱贫成就,也是世界的减贫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坚持国际视野,才能更好讲清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一是加速全球减贫事业进程。中国让现行标准下的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二是创新国际减贫治理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追求的是全体人民缩小贫富差距,走向共同富裕,这跟资本主义国家的涓滴理论、利贫理论等有较大不同。三是提振全球减贫国家信心。长期以来,一些亚非拉贫困国家减贫成效不尽明显,甚至进入越扶越贫的“怪圈”,呈现出扶贫内卷化状态。中国脱贫攻坚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智慧和经验。四是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把维护贫困群众权利贯穿治贫全过程、覆盖扶贫各领域。尤其是把人的生存权放在首位,进而有效保障教育权、健康权、住房权等诸多基本人权。五是维护地区和谐安定大局。贫困问题历来是导致社会结构失衡和社会阶层矛盾激化的重要诱因。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有效预防了因贫困带来饥荒、战争、非法移民等影响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社会动荡的问题。六是对外扶贫援助迈上新台阶。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帮助贫困国家,展现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需要把握好几对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如何讲”的问题。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用真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和深切的感受,着力在视野拓展、内容呈现、叙述手法和话语表达上下功夫,建构出通俗生动、说理透彻、情感共鸣的叙事策略,让学生了解真实、立体和全面的中国脱贫攻坚样貌。
1.视野拓展:把握好“中”与“外”的关系
当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意识形态斗争更加激烈,中国在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遭受西方国家的恶意抹黑和中伤事件屡绝不止,“学生经常会把国外的事情同国内的情况联系起来,这个过程就会产生一些疑惑。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8]如何以世界眼光回应“时代之问”,在中外比较中来鉴别和解读好这些问题的实质性、差异性与共通性,寻找青年学生个体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之间的建构逻辑,迫切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8]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要坚持国际视野,把中国脱贫攻坚放置到世界减贫事业的大格局中看待。一是坚定自信而不高傲自大。既让学生认识到脱贫攻坚战谱写人类反贫困新篇章的重大意义,又要让学生意识到中国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下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二是坚持特色而不盲目排外。要让学生认识到脱贫攻坚战是依托“中国之制”、运用“中国之智”而成就的“中国之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视其他国家反贫困的成功经验、有益做法而熟视无睹。三是坚持借鉴而不照搬照抄。要让学生认识到借鉴国外成功的减贫理论与实践,是要在比较、转化和吸收中进行的。同理,世界其他反贫困国家也不能直接抄中国脱贫攻坚“作业”,而应是借鉴那些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可复制、可学习、可推广的经验。
2.内容呈现:把握好“宏”与“微”的关系
教育叙事是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按视角和所叙内容分为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其中,宏大叙事是围绕一定的主题,遵循建构逻辑,以整体视野和时间跨度呈现历史和现实内容的叙事。但宏大叙事手法也有一定局限性,因过于注重历史大视角和空间大语境,容易忽视或掩盖事件中的个体人物和事务细节,且易被贴上“大道理”的标签。而微观叙事则偏重从具体入手、从局部着手、从细节下手,对个体现实生活和具体实践进行深描,是对宏大叙事的一种有益补充。当然,微观叙事的这种有益补充,是要在遵循宏大叙事的建构逻辑之下进行的,而非是对宏大叙事的“去中心化”和“消解”。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就要做到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统一。既重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确定好脱贫攻坚叙事的主题、主线和主要矛盾,概述好八年来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考量、发展历程、伟大成就及其重大意义,让学生在系统全貌上认识脱贫攻坚的恢宏篇章;也要注重人物群体与个体存在,坚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精准抓取能够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内心情感的细节,把个体的实践小事“大写”,做到理论话语与生活镜像融会贯通,用小故事来反映脱贫攻坚的波澜壮阔,以此构建起既“顶天”又“立地”的教育叙事立体框架,更能够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学得好。
3.叙事手法:把握好“文”与“图”的关系
日常教学中,文字作为教学知识传递的符号,具有高度的抽象理性,需要学生立足自身的知识基础来建构理解范式,从而实现课程学习的信息接收。但教师在文本叙述的事实和学生认知之间,往往由于各自思维方式、学识能力、价值观念差异等原因,导致文本叙事传达的“表意链”断裂,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和场景记录能力的图像,是透视的无声语言“场景”,不仅具有直观、审美、感性的优势,还能满足人的视觉享受和拉近“在场”的心理距离,这是文本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坚持图文结合的叙事手法,一是要把握好图像支持文本的阐发关系,即用脱贫攻坚的现实图片解释脱贫攻坚的文本知识,以弥补文本叙事内容的抽象性和局限性,规避教学内容表达的失真;二是用脱贫攻坚的文本知识辅助脱贫攻坚的图片叙事,以压缩学生“读图”的想象空间和认知偏差,减少图像信息传递的空洞感,实现语义的精准表达;三是把握好文本和图像互动的映射关系,即图像与文本相互支撑和交互使用,并通过互动构建起脱贫攻坚故事内涵解析、意义表达的精准度和生动性,使学生在图文转换和视知觉交叉中提升获得感。
4.话语表达:把握好“情”与“理”的关系
“情”与“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情”是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彰显教师的亲和力和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另一方面,“理”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或事实道理,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论素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中,“情”和“理”的功能虽有不同,但二者不可偏颇。如果没有以“理”为支撑,“情”就有可能盲目“泛滥”。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化、程序式讲授知识,学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体验,甚至引发学生的心理排斥,其教学效果也将适得其反。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要把握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力求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一是从叙事内容来看,既重视脱贫攻坚所生产的思想理论等知识层面教育,更重视脱贫攻坚精神和榜样人物事迹等价值观层面教育,使教学内容达到“硬度”与“温度”的统一。二是从话语对象来看,需要教师以对脱贫攻坚的深刻感受来提高学生对脱贫攻坚的认识,进而激发他们对乡村的真情实感和投身乡村振兴的职业愿景。三是从教学方法来看,没有情的理是生硬的,没有理的情则是肤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不能停留在“动之以情”上,也不能局限于“晓之以理”中,而应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共振,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共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7(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4]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2).
[5]杜尚泽.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N].人民日报,2020-09-13(1).
[6]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
[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022年 第二期

2022年 第二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力模型构建研究——基于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的研究
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价值实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师生四同”模式
基于“翻转课堂”的思政课“五位一体”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
思政课教学针对性提升的三重基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概念教学方法论探析
以教育逻辑为遵循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法
从掌握“话语权”到提升“话语力”——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探析
运用问题链教学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命力的探索与实践
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三个重要维度
科学把握《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概括新表述
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着力点
着力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法治素养——《思想道德与治(2021年版)》第六章重点难点解析
高校思政示范课对常态课的示范引领效应探析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
打造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升级版”
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的现实语境、价值意蕴及建设思路
教学要素视角下“大思政课”的建设路径
试论关于“大思政课”的几对范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