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善用“大思政课”促进教育资源转化:意涵、问题与进路
董雅华
【摘要】“大思政课”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社会生活元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注入、渗透和支撑,而社会教育资源能否转化为思政课课程资源是枢纽环节。针对阻碍教育资源有效转化的问题,就要善用“大思政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发和运用社会大课堂的教育资源,构建有效的教育资源转化体系,其中促进“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教育资源转化是核心,促进“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教育资源转化是关键,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资源转化是根本。
【关键词】“大思政课”;课程资源;教育资源转化
【作者简介】董雅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2.4.19~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1]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推进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思政课”建设正是顺应思政课改革新要求的创新之策。当前深化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必须抓住思政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之根本往深里想、往实里做。本文就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思政课建设中的一个枢纽环节——促进教育资源转化作一讨论与探究。
一、“大思政课”与教育资源转化的意涵
对课程实施有效性的考察,需要基于对课程实施过程中促进或阻碍课程实施的诸多影响因素的关注与研究,这些因素包括课程计划、课程实施主体、课程资源、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及课程理论等。[2]就思政课而言,课程资源即是影响课程实施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对“大思政课”与教育资源转化的研究也是基于对思政课实施中课程资源问题的关注。
1.“大思政课”与课程资源
何谓“大思政课”?对此概念的准确理解需澄清两点认识:首先,提出善用“大思政课”的本义在于加强思政课建设。善用“大思政课”,绝不是脱离思政课的基本范畴去另搞一套。思政课的政治属性没有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导向;思政课的课程体系没有变,体现教育目标、符合教育规律的思政课课程体系需保持相对稳定性;思政课的科学理论体系没有变,思政课教学的核心要求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其次,“大思政课”语境下的思政课,又不同于以往的思政课,它代表着思政课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意味着需要树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打破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界限,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衔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融通;意味着需要探索新的教育范式和教育方法,把发挥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创新运用社会课题研究、社会问题课堂讨论、社会生活情景教学、社会难题课堂辩论等多样化方式激发学生主体性,并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身体验中接受教育;还意味着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倡导各方共同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为思政课提供社会教育资源和保障,形成全社会资源共享、全方位合力育人的新格局。
“大思政课”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社会生活元素对思政课的注入、渗透和支撑,其实质是增强思政课的社会生活内涵,拓展社会性的教育资源、教育场域、教育途径和方法。概言之,“大思政课”,即遵循思政课的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其内在要求,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运用现实社会生活素材丰富思政课内涵,拓展社会教育资源和实践教育渠道,创新教学方法,以求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做法及形成的格局。实施“大思政课”的落脚点在于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教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有效输入。课程的教学资源简称课程资源,它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包含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3]素材性资源主涉课程教学内容,是指为课程教学的内容提供由来和意义阐释、学理和事实论证以及延展性理解和思考的教育支撑材料。思政课素材性资源具有不同的形式类型,按其知识形式和呈现方式大致分为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这两类。其中理论资源包含经典思想理论、学术研究成果等主要以系统的理论知识形态呈现的教育资料;实践资源则涵括现实社会生活实例、故事、实践经验、事实数据、历史演进等以实践活动形态呈现的教育资料。思政课理论资源和相当部分的实践资源均可被用于教师课堂授课和教材编写中,但实际情况是,理论资源的使用居多,而实践资源的利用则少得多。“大思政课”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思政课素材性资源按其生成与存在的不同场域可分为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线下资源与在线资源等。条件性资源主涉课程赖以实施的情境、场域和环境设施等。
素材性资源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丰富程度。条件性资源虽不直接构成课程内容的材料,但也作用于课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及水平。一般说来,课程资源越丰富,课程实施的水平就越高。[4]然而,对思政课教学有用的教育资源并非自然就是课程资源,其中的关键是这些教育资源必须有效地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也就是说,只有能够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教育资源才能真正成为思政课的课程资源。这一点十分重要,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大思政课”为促进思政课教育资源的转化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动能。
2.善用“大思政课”促进教育资源转化的意义
在“大思政课”视野中,可为思政课所用的教育资源具有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为便于具体讨论问题,可以把思政课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分为以下四种:经典思想理论资源、学术研究成果资源、教材资源以及社会实践生活资源。“大思政课”的要义在于现实社会生活元素的输入,这个基本要求应该贯穿在上述四种教育资源的体系化建设过程中,现实社会生活元素的注入不是外在于各类教育资源的“硬搭”或“叠加”,而是应该有机地融入教育资源体系中,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正是促使各种教育资源有效转化为思政课课程资源的重要基础。具体地说,“大思政课”视野中的社会生活教育资源能否有效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其基本前提和衡量标准主要有:一是相关性,即现实社会生活素材内容是否与思政课教学目标任务紧密关联。有的社会生活素材虽说有教育意义,但若其教育内涵与思政课教学目标任务指向相去甚远,则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大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二是内在统一性,即现实社会生活元素的思想内涵是否与思政课的基本理论向度同构,与理论教育的政治立场是否一致、思想逻辑是否内洽,并使两者融通而形成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三是有效性,即现实社会生活资源的内容是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感染力,话语体系和表现方式是否具有生动性与合理性,能否为教育对象喜闻乐见、广泛接受,从而有效促进其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提升。
社会教育资源能否转化为课程资源,是实施“大思政课”的枢纽环节。换言之,如果“大思政课”所指涉的社会教育资源不能有效转化为思政课的课程教学资源,那么“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就没有真正实现。
二、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教育资源必须有效转化为思政课的课程资源,才能对上好思政课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然而现实中由于所需的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地转化为思政课的课程资源,而导致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不足甚至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透过其转化受阻的主要表征,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症结问题所在。
1.经典思想理论资源的运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有机结合尚不充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是必须运用的教育资源。而要使这种教育资源有效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则需要将其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以深化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5]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果不能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和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也是无法讲深刻、讲透彻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正是基于其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脱离其实践性的本质,那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理论解释力和现实说服力。
在思政课课程体系中,从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讲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理论资源的联系最直接,无论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还是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很多教师尚能娴熟述之,但问题是,一些教师在讲授中不注重或不善于联系现实社会实践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反观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理论及其当代发展,限于照本宣科式地“硬灌”原理和经典思想理论论断,学生对经典思想理论的学习得不到现实观照,其理解就容易陷入表层化、机械化甚至教条化,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脱离社会实践生活观照的思政课显得“没有生命、干巴巴的”,[7]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充其量是知识记诵过程,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等课程,是直接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课程,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展开。但有的教师授课的视野不够开阔,不善于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生动实例与故事来讲理论;有的则不善于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角度深刻阐明创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会使学生的学习缺乏整体感和系统性的思考,理论学习无法得到深化。
综合上述两类课程教学的情况,实际存在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理论的运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脱节,理论讲授与实践生活脱节,没有形成两者相互融通、相互印证的“大思政课”格局,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资源也就无法有效地转化为思政课的课程教学资源。
2.学术研究成果资源的高质量生产和运用的价值性向度引领不充分
思政课教学中,为加强理论阐释的前沿思考和学理深度,教师通常有必要适当采纳和运用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努力以研究促教学。但科研成果的选取和运用应当有严格的约制和甄选标准,要审视“生产什么样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思政课教学”以及“如何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等问题。目前的思政课实践中,影响学术理论研究资源有效转化为思政课课程资源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术研究成果资源的高质量生产和运用的价值性向度引领不足。
从思政课的特殊属性出发,其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资源的生产和选取应凸显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考量。一是真理性价值。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论说“学者的使命”时指出,学者的使命就是“论证真理”,引导人们“承认真理”,学者因而就是“人类的教师”。[8]思政课讲授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教学中采用的学术研究成果应能够承载阐释和论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功能,因而围绕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成果,应当及时融入思政课教学,以深化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认识和认同。二是政治性价值。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9]政课不可能脱离政治性的基本价值属性,有的教师以“价值中立”的态度对待思政课是错误的。思政课采用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必须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否则就不能转化为思政课所需的课程教学资源。在“大思政课”的理念下,学者应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真问题,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三是学科性价值。学者的天然使命在于为推进科学和学科的发展尽力,“他的进步决定着人类发展的一切其他领域的进步;他应该永远走在其他领域的前头,以便为他们开辟道路,研究这条道路,引导他们沿着这条道路前进”。[10]为堪当此任,学者必须倾力而为,以其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和学理性的研究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思政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者肩负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和重要使命,其研究成果应当力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学目标相契合,体现学术创新性。从“大思政课”的视野开发和运用学科研究资源,就是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善用学术讲当代政治实践,以学理性支撑政治性,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四是艺术性价值。上好思政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关涉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必然包括如何为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吸引力而提升教学方法及话语体系的艺术性等方面。思政课教学不仅要符合学生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还要能够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使思政课教学更加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直抵人心。进言之,前所述及的学术研究成果的真理性、政治性和学科性等方面的价值,需要以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话语体系为中介,才能最终转化为思政课的课程资源。
3.教材资源开发中运用社会生活资源及其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不充分
教材是确保思政课教学不偏离目标的重要载体,它体现着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体系。然而,教材本身并不就是思政课的有效课程资源。决定教材资源能否转化为思政课课程资源的条件性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教材本身的内容体系及其呈现形式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思政课教材的开发首先必须体现科学性,应遵循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内容应体现完整性和体系性,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阐释应准确清晰,呈现的板块及形式可丰富多样。同时,教材要体现时效性。教材内容固然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由于它所涉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地发展,在“大思政课”的理念下教材建设也应紧跟时代、紧贴现实,在保持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应适时修订,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新变化及时融入教材。二是教材内容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教材的话语风格应该清新、简洁、流畅,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具有可读性,并且对于学生学习具有全面的指导性。三是教师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自觉性。在教育资源开发运用中,教师是关键因素。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要求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化于课堂教学中,贯彻和实现好教材指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才能最终使教材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
4.实践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实践教育过程的规范性指导不充分
思政课的实践教育,广义上包括课程实践教学和日常社会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推行实践教学、设置实践学分的尝试已进行了多年,但从实施情况看教学质量不平衡,一些思政课教师因实践教学经验不足而感到力不从心,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倡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尽管不少,声势、影响和资金投入力度都是比较大的,然而活动质量和实际效果却很难把控,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对实践教学及日常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性管理不够。教育管理部门虽明确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学分,但对教学活动的过程性指导和结果监督则比较缺乏。二是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一些地方和高校尝试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但总体覆盖面十分有限,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往往为实践教学资源供给匮乏而犯愁,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教学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三是社会大环境的教育合力作用尚未充分彰显。学校与家庭、社区、社会、传媒等在推进经常性、制度性社会实践教学中的联系与合作还不够。
三、善用“大思政课”构建教育资源转化体系的实践进路
“大思政课”的理念为促进教育资源转化明确了发展方向,“大思政课”的方法为促进教育资源转化提供了实现路径。善用“大思政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发和运用社会大课堂的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及教材编写中,着重围绕以下几方面要素构建教育资源转化体系:
1.促进“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教育资源转化是核心
理论知识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而理论知识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知识贯通的体系。费希特曾把推进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的全部知识概括为三种知识:第一种知识是哲学的,即根据纯粹理性原则提出的;第二种知识是历史哲学的,即用哲学眼光去研究过去时代的各种事件,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第三种知识是纯粹历史的,即把目光转到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上,观察自己的同时代人。[11]他认为这三种知识不结合起来就不能构成我们所谓的学问。这里所说的“历史的”知识实际是广义的,既包含纯粹过去时代发生的史实,也包含现时代发生的事实(新近成为“历史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现实社会生活”。若以此观点看待思政课,思政课教学虽不能穷尽全部理论知识,但可按照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结构要求强化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协同性,既有利于提高理论教育的解释力,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视野。具体地说,在“大思政课”视野下,思政课的理论教育资源应从三个维度促进转化:一是从理论认识维度,把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理论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有机结合,建设“大理论”视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资源体系。二是从历史经验维度,把“四史”教育贯通起来,建设“大历史”视野的历史教育资源体系。三是从现实实践维度,把当前亿万中国人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当作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有机融入理论讲授,[12]构建“大社会”视野的实践教育资源体系。
2.促进“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教育资源转化是关键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然而不一定能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行动能力。保罗·弗莱雷和布拉德尔梅等学者提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主张课程应以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为基础,围绕当代社会重大问题来组织教学内容,课程应为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将所学运用于社会,并从社会中有所收获。[13]这种凸显社会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不仅在教育学的一般意义上有价值,运用在思政课教学中也有特别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学生关注和有疑惑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把事实和道理讲清楚。[14]为此,我们要善用“大思政课”,以社会问题为导向,建设课程资源体系,实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素养和能力的三重目的:第一,培养理性批判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性是其根本,同时,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15]我们应着力于组织相应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取向,运用理论批判的武器,辨析和批判社会中存在的错误思潮和观点。第二,培养正确处事态度。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重要的是该如何正确看待和面对这些问题。思政课的教育资源准备,应侧重于帮助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地观察事物,辩证地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不因现实问题的存在而消极和丧失信心。第三,培养投身实践动力。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而思政课在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教育资源组织中也应掌握主动,有目的地选取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题材,组织课堂讨论和课题研究活动,指导学生研究社会现实的真问题,理性地分析、建设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出路,以此提高学生理性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投身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动力。
3.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资源转化是根本
杜威倡导“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他人为教育的改造,要使学生在运用智力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进行学习;[16]主张课程要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通过给予学生探索机会、尊重其好奇心、给予他们进行个性化选择和承担责任的机会,帮助他们有自由和机会实现他们的梦想。[17]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代获得愈来愈多的社会共识和教育者的践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本身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助人成长成才和完成社会化过程,并为其参与改造世界和实现个人梦想的活动开辟道路。因此,思政课应从人文关怀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时时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启发他们发挥主体性,主动探索、敢于尝试,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冰雪健儿苏翊鸣的回信中说道:“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18]人生理想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把个人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许许多多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投身抗疫斗争,投身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建设事业,这些感人故事都可以转化为思政课生动的教学资源,应多以当代同辈人的事迹和精神来感召与激励青年学子奋发有为。思政课不仅由思政课教师主讲,还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各行各业先进人物来讲授。
以上对“大思政课”视野下教育资源转化的探讨,主要是从思政课教学内涵及内在逻辑的角度来谈的。这些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外部宏观条件创设。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加强对“大思政课”建设的统一领导和统筹推进,包括着力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创新;强化对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要求、过程指导和效果评估管理,协调建立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进优化统编教材建设;统筹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机制建设,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以及问题库、案例库、素材库和在线示范课程库等共享资源库,为一线教师提高思政课教学质效提供有力的教学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9][14][1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3][4]陈理宣.教育学原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2,253,253.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7][12]“‘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8][10][11][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46,42,40-41.
[13][17]柳海民.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88-189,189.
[16][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1.
[18]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冰雪健儿: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N].人民日报,2020-02-25.

2022年 第四期

2022年 第四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谈谈我对怎样上好思政课的认识
着力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大理论”与“小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故事化讲解的探索——基于“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的讲解
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量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思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路径探析
论“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学理基础
人工智能驱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论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服人面临的难题与提升路径
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基于2021年版教材的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原则遵循与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义力量探析——基于《思想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研学
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的关键作用——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思考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研究
善用“大思政课”促进教育资源转化:意涵、问题与进路
试论新时代思政课“惊涛拍岸的声势”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逻辑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讲思政课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
守正创新,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重温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高校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