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研究
王宁西
【摘要】一流课程建设是落实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政策延伸,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社会实践课程首次纳入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和总要求的提出,为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指引。从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基本要求、要素建设、基本经验三个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王宁西,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22.3.35~40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课题“混合教学模式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应用研究”(KLH217005531)、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SDSZJD2020001)的阶段性成果。
一流课程建设是落实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政策延伸,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利用2019-2021年3年时间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即“双万计划”。其中包括1000门左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这是该类课程首次被纳入课程建设计划,并且提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总要求。各高校按照新时代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要求,全面开展课程建设,2020年11月共认定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其中思政课程社会实践36门。2021年4月已完成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长期以来,思政课社会实践作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现“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关键。虽然高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已有多年,但是如何将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建成一流课程,仍需从基本要求、要素建设、基本经验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为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指引。
一、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基本要求
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其一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首要问题。根据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的认定推荐标准、总体要求和已认定的首批一流思政社会实践课程,可以归纳出其基本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一)鲜明的政治性是首要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坚持“八个统一”是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基本方向。其中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的首要属性和鲜明特征。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思政社会实践课与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政课程的一体两翼,[2]要把鲜明的政治导向性作为课程建设和衡量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首要标准。
具体表现为:第一,通过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思政课的社会实践鼓励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通过实践感受体悟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以及全国上下团结一心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第二,通过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实践中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国家、政权、政党、制度、体制、文化等的赞成态度、支持行为和内心归属。第三,通过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政治自觉。思政课社会实践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使大学生把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主体认识,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知与行有机统一起来,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激发持久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二)“两性一度”是应有之义
“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和增加挑战度”是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一流思政社会实践课程的应有之义。
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的高阶性在课程目标上体现在能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高级思维是“一种复杂的高级心智活动和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它是在“提出疑问—探究批判—解决问题—意义反思—价值评价—情感选择—自觉践行”的实践链中形成的。[3]思政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高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发现和提出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思政课程不是一般意义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引领。通过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最终转化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觉行为。
思政社会实践课程的创新性,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在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最新理论成果、最新政策和未来发展规划,如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苦难与辉煌历程,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等;在教学方法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实践选题、项目立项、团队组建、实践过程、报告撰写、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思政社会实践课程的挑战度体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从学生方面看,课程设计要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加大学生学习投入,针对当前思政社会实践课程学生参与度低、投入不足,组织性差等问题,从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学分学时保障、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考核评价是增加挑战度的重要抓手,传统的思政社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单一、随意、标准低,一流课程要求考核评价更加多元全面,强化过程性考核,全方位进行结果性评价,如实践成果参与学科竞赛、实践报告发表或政策建议被相关职能部门采纳,都可以作为成绩评定的参考因素。从教师方面看,一流课程的挑战度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素养,不仅能够讲深讲透基本理论,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现实和社会前沿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自觉,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用理论分析阐释现实问题,同时要求教师研究、掌握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规律,精心设计实践主题,合理选择实践形式,全程参与实践过程,全方位指导实践活动、撰写实践报告和推动实践成果转化,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思政实践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融合是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思政实践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相比较,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未能较好融入融合,而专业实践课程从组织管理、师资力量、学分保障、经费投入等方面相对成熟和完善。可以通过顺道“搭车”的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焦点和疑点问题融入相关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活动中,实现思政实践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有机融合,发挥各类实践课程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要素建设
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社会实践类课程的总体要求和思政课程的教学特点,需要从教学团队、实践基地、教材、网络实践平台四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高质量的教学团队是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教学团队不同于传统的基层教学组织,“是指为满足专业、课程群组的建设需要,以技能互补又能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改革为途径,以专业建设和系列课程为平台,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组成的教学业务组合。”[5]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教学团队要求突破单一的思政课教师的局限,构建一支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元化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
一是扩大教学团队教师数量。以往思政课社会实践存在的组织性不强、规范性差、流于形式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实践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开展灵活多样社会实践的需要。一方面需要尽快落实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要求,核定思政课教师岗位,配齐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整合校内外师资资源,扩大兼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团队,在校内选聘一些政治素质过硬、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承担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形成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校学工部门工作者、专业课教师在内的校内教学团队,同时在校外选聘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水平高的专家学者、企事业人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指导学生实践。二是提升教学团队教师素质。在扩大教师数量的基础上,提升教学团队教师素质更为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要求,对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教学能力,还要具备实践教学能力,能够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显性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教师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三是优化教学团队教师结构。中青年教师精力旺盛,与大学生代际差别小,更容易交流和沟通,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他们大多数能够亲自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现场,开展调查研究、感悟体验、志愿服务,具有指导社会实践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是教学团队的中坚和骨干力量。要不断培养锻炼中青年教师,采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老教师传帮带等措施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基地建设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明确要求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的学时深入基层。思政课实践基地是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抓手,能够实现可见可感、精准到位、落地生根的抓手效应。
一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各学校应立足自身的历史发展传承和办学特色,打破院系分割,整合开发校内资源,充分依托校史馆、展览馆、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校友会等校内实践载体,开展融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团体性为一体的校内实践活动。二是广泛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受资源有限性、社会给予的配合度以及学校投入的教学经费有限性等现实影响,许多学校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种类有限,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对接政府、机关团体、社区、企事业单位、乡村,建立具有时代性、示范性、空间广泛性和可持续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实现地方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契合与有效对接。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浙江省有浙江科技学院等6所高校的思政社会实践课程成功入选,[6]是思政社会实践课程入选最多的省份。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依托浙江省“三个地”“一窗口”的政治优势、“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两山”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案例,建立了50余个思政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几乎覆盖浙江省全境,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实现了实践课程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相对于思政理论课教材而言,实践课程教材建设明显滞后,“马工程”教材系列中尚无思政课社会实践教材。目前出版的社会实践类教材主要是以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为主要内容的专著、基于社会实践课程化探索形成的配套教材、社会实践理论研究专著三种形式,基本上是一校一册、一版一印,缺乏规范性、普遍适用性、时代性和有影响力的优秀教材,思政课社会实践教材短缺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最大短板。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编写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2012年获批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经过不断的总结完善,成为当前少有的有影响力的精品教材。该学校2020年获首批国家级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离不开这本精品教材的助力赋能。教材建设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是教材内容要构建系统完善的社会实践知识体系,充分体现知识性、思想性和科学性。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虽然是实践类课程,但学生也需掌握一定的社会实践相关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避免实践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建构社会实践的知识体系,遵循“社会实践是什么—为什么要社会实践—怎么进行社会实践—如何总结社会实践”的内在逻辑安排教材的知识体系。二是教材呈现形式要丰富多样,兼顾可读性、实用性和规范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应遵循教学规律,贴近学生和教学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除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思考与作业、阅读文献等规范栏目以外,还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实践的特点,设置拓展阅读、实践案例优秀报告等补充材料,扩展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教材的现实性、时代性和新颖性。如采用二维码扫描的方式,补充教学辅助材料,提供教学讲义、精彩教学片段(视频)、优秀实践视频等内容,构建数字化、立体化的社会实践学习平台,为学生主动深入学习,教师教学研讨提供更加丰富翔实的参考。
(四)网络实践平台建设
思政课社会实践网络平台的建设既是互联网时代社会实践课程方式方法的创新,又是解决当前高校社会实践课程现实问题的有效手段。思政课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人数多,团队组织工作量大,实践基地空间分割。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强大的信息传输功能和资源整合功能,有效运用网络技术拓宽实践领域、丰富实践内容、完善考核评价、扩大成果推广,实现多角色访问、师生互动、资源共享、质量监控、成果展示等多种功能。
一是探索社会实践课程的虚拟仿真网络载体。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社会实践课程是信息化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即让学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进入历史的时间场景、现实的真实环境或者未来的工作角色,回顾历史、感受当下、展望未来,使学生在虚拟仿真的社会实践环境下,身临其境地感受虚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多层级师生交互。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实现多层级、多角色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微博、微信、电子邮箱等,实现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全流程质量监控,全过程实时指导。三是社会实践网络课程平台建设。课程平台是网络实践教学的主要载体,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实现在线学习、实时互动、流程监控、在线测试、考核评价、成果展示、交流汇报等功能,加强资源资料制作和模块化建设。
三、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17]首批思政课社会实践类一流课程在长期改革和建设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实践课程建设合力
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校内校外的多个部门,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一领导,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确保思政课社会实践全方位有序展开。具体而言,一是整合组织管理部门。统筹整合校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校团委、校友办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整合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由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者、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校外实践基地兼职教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元化的指导团队。三是整合实践资源。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学生社团、校内外实践基地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等多种校内外实践资源,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四是整合信息化资源。搭建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校内课程平台、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网络实践平台,形成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效应。
(二)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打造学校特色实践课程
遵循一流实践课程创新性的基本要求,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条件和区域优势,依托地方特色、行业特色,打造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优势的实践课程是一流课程的重要特征。纵观已经获批的一流课程,凸显课程亮点和行业特色是成功的经验。例如,浙江警察学院立足公安院校的办学实际,建设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实践课程,构建了具有大思政特色的“实践教学时间融入实习期,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实习地;学生全员参与,教学全过程监控指导,学校、社会、实习基地等力量全方位协同育人”的“两融三全”实践育人教学模式,[8]成为全国公安院校唯一的思政类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课程。河北大学践行“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开展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模式,将思政课教学内容之水,经微电影实践教学之渠,流入大学生心灵之田,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思政课目标,有效增强了实践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和针对性,获批国家级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
(三)建立完善机制保障,探索实践课程长效机制
一流课程建设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各主体、各部门紧密配合,协调运作,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制度建设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是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学校对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置校级实践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实践课程国家政策解读,课程建设规划,制定相关制度文件,教学质量监控和督导,统筹规划实践课程建设所需人员、场地、设备、经费等。二是科学制定保障实践课程有规可守、有章可循的规章制度体系,严格课程规划、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实践课程的规范性、有序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加强实践课程师资队伍数量补充和质量提升,建立相应的配备选聘、培养培训、激励发展和考核评价机制。四是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主体、多指标、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机制。
(四)推动课程成果推广应用,发挥实践课程的服务示范作用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成果向社会效果的转化是衡量课程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通过遴选优秀实践成果参评高级别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竞赛、就业创业竞赛;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充分发挥实践成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效应,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公开出版和发表优秀成果,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炼实践课程的经验和品牌,扩大同行高校的学习交流等,切实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可复制、能推广的示范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24).
[2][6]董小梅,钭利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金课”建设路径研究——基于浙江社会实践类国家一流课程认定样本的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21(7).
[3]赵志恒.从高校思政“金课”建设视角探索实践教学的多维价值及改革新路径[J].高教论坛,2020(3).
[4][7]习近平上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5]谭佐军,肖湘平.MOOC时代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J].江苏高教,2015(01).
[8]龚正荣.构建“两融三全”教学模式推进思政理论实践教学——以“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训”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为例[J].公安教育,2021(10).

2022年 第四期

2022年 第四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谈谈我对怎样上好思政课的认识
着力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大理论”与“小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故事化讲解的探索——基于“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的讲解
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量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思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路径探析
论“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学理基础
人工智能驱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论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服人面临的难题与提升路径
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基于2021年版教材的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原则遵循与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义力量探析——基于《思想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研学
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的关键作用——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思考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研究
善用“大思政课”促进教育资源转化:意涵、问题与进路
试论新时代思政课“惊涛拍岸的声势”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逻辑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讲思政课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
守正创新,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重温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高校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