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
刘建军 梁祯婕
【摘要】问题意识是我们思考、研究与行动的内在推动力。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具备鲜明的问题意识,这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本质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直面学生的思想困惑,不回避现实中的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深层解答重点难点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提升独立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意识;问题导向
【作者简介】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梁祯婕,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京),2021.1.104~112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历史嬗变及基本经验研究”(21XNH116)阶段性成果。
问题意识是积极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1]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要具备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思政课教学的问题意识,是打破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痼疾,积极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真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性意识。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重在紧抓思政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把学生关注的、有困惑的问题讲清楚、讲透彻,从而把握好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导向、价值旨趣和建设方向。
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P203)我们强调问题意识,就是坚持以时代的问题作为我们思考、研究与行动的逻辑起点,古往今来,问题意识始终是人类求索与创新的源动力。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发轫于鲜明的问题意识,其传承与发展也历来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
首先,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坚持问题导向、关注社会现实、探求历史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恩格斯针对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状况,展开了科学而透辟的分析与批判,创立了富有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深入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更要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核心。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3](P1003)也只有从这一核心定位入手,才能从“根”上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进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本性、理论特质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寻求无产阶级解放道路为根本旨趣,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工作就是提出、把握、分析和解决在通往人类解放途中的重大问题。
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是镌刻在马克思主义血脉中的鲜活基因,拥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法宝。毛泽东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了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4](P111)在毛泽东看来,如果不能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去理解和解读经典文本,就很容易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教条化的误解,甚至走向否定和叛离。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比熟读经典文本更重要的,是按照这些文本蕴含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照中国革命实际,并对中国问题作出正确解释。
揭露和改变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根本性的问题意识。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所提出和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资本所具有的增殖目的和内生逻辑没有改变,仍然以实现资本的高速积累和全球性扩张为基本取向。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又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来寻求人的解放,所以当今人类依然处于马克思的问题域之中,也依然生活在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其次,坚持问题导向是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本质要求。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导向,就是要强化时代站位,秉持强烈的现实关怀,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去审度和回答新时代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针对学生的疑惑作出饱含学理性的解析、富有信服力的回应。习近平非常关心思政课建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事业发展全局中去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学校不是象牙塔、桃花源,而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形形色色理论与思潮“厮杀的战场”,因此学校思政课面临的使命和任务空前艰巨。
问题意识的萌生,源自于对问题的精准捕捉。尽管目前思政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但我们依然要对现存的若干问题保持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比如部分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仍以直接传授马克思主义的抽象概念和现成结论为主,从某种程度上说遮蔽了问题意识,导致学生难以跳脱出“背会了一千条答案,却不知问题为何”的窘境等。因此,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必须通过不断提升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形成观察当代世界与当代中国的科学视角,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思政课教学应直面学生思想困惑
直面学生的思想困惑是思政课教学坚持问题导向的直接体现,对此习近平指出:“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1]思政课教师应聚焦学生关注和疑惑的问题,乐于探索学生的思想风暴与心灵图景,善于以彻底的理论解答学生思想之惑,以磅礴的真理力量引领学生的崇高信仰。
第一,善于察觉、及时回应。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困惑,但“思想困惑”往往并不是一日两日生成、短期内可以消弭的,而是长时间思考未果后淤积在内心中的思想“心结”。年轻学子的思想“心结”,既可能是“人之为人”的大问题,也可能是对日常生活展开追问的具体的、平实的、切己的小问题,但最根本的还是理想信念问题。什么才是“打开世界的正确方式”?什么才是理解世界、把握人生最可靠的入口?这是令多数学生都困惑不已的问题。
对待学生的种种思想困惑,需要思政课教师有穿透层层表象、准确洞察问题、及时“搭救”学生心灵的能力。对此,教师必须勇于直面学生真实的疑惑与困顿,使得师生之间彼此坦诚、彼此接纳。与之相反的是,一些思政课教师“既怕学生课上沉默,又怕学生课下提问”,对学生真实的困惑视而不见、闻而不应,回答问题或敷衍塞责,或简略空疏,或含沙射影,长此以往师生关系容易形成隔膜、趋向淡漠。思政课教师面对的学生数量多难以顾及周全、师生之间人生经验的异质性等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缺乏观察了解和思想沟通。思政课教师要听到学生的真实声音,进而在真实的交流中,促成他们坦然面对自我成长中的思想困惑,真正达成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思政课教师在解答学生困惑的过程中,应当渗透到学生问题的细部,将之掰开揉碎,抓住主干问题,将旁支问题或相似问题进行分类合并,阐释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并给予清晰可靠的意见与建议。
第二,经受追问、见问则喜。习近平要求思政课教师在经受追问中展现理论的彻底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1]一般而言,在课堂上学生主动讲出困惑,教师给予解释、点拨或升华,是最常见的解疑释惑的方式。但也要承认,学生群体尤其是大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有时候他们对教师给出的答案不会一股脑全盘接受,也不是所有教师的每次解惑都能令学生全然信服,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能够经得起追问、赢得了论辩,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逐渐消解学生的思想之疑。与此同时,习近平还要求思政课教师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1]这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需要有传道情怀,也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1]这种执着追求的体现之一就是发自内心地以解疑释惑为喜、以学生成长进步为乐,对立德树人有种抑制不住的渴望与真诚,而不是一和学生接触就厌倦、一遇到学生提问就发怵。有学者提出“课堂五重境界”之说:沉默、回答、对话、质疑、论辩。[5]照本宣科的思政课,多半停留在教师自说自话、学生沉默不语的地步;高质量的思政课需要在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有质疑、有论辩。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真理从来是在诘问和辩难中发展起来的,如果一问就问倒了,那就说明所讲的不是真理或者自己还没有掌握真理。”[1]因此,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是敢于接招、勇于论辩且能凭借真理的力量赢得论辩的,这样才能使学生真心信服。应当注意的是,“赢”并不是论辩的唯一目的,过于追求学理性也并不是思政课的目标,思政课教师要在回应追问、开展论辩的过程中把握学理性与政治性、价值性之间的张力,最终是通过论辩让学生领悟真理何在、真理从何而来,进而达成一定的价值共识或政治认同。
第三,挖掘潜在困惑、激活理论渴求。当青年学生的人生阅历和思想觉悟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往往很难清晰发掘自己真实的内在困惑,也很难清楚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在渴求。学生的潜在困惑往往是和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等问题密切相关的,但他们常常“沉沦”于日常事务、碎片阅读和表层现象,一时难以发现自身与周围世界潜隐的问题,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敏感性,进而启迪学生的思想活力、激活学生的理论渴求。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道不远人、教育不离日用伦常,因此日常生活必然应当成为思政课教学所重点关注的场域。思政课教师应力图融入学生群体的“同温层”、与学生的思想“同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联结,进而挖掘他们的潜在困惑、激活理论渴求。例如,很多学生喜欢看电影,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后,他们往往只是被其中科幻的魅力、特效的魔力所震撼,但一些思政课教师在看过之后就想起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早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就预言了人类与宇宙的未来,恩格斯讲道:“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因此,物质虽然必将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上再次毁灭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但在另外的地方和另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3]恩格斯以一种彻底的唯物史观预测了包括人类精神、地球和太阳在内的整个宁宙的未来演变。这里启示我们,思政课教师需要带着专业的目光、理论的“滤镜”去看待艺术作品与日常生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供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在生活中适时地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而不要让广受学生瞩目的议题仅仅成为娱乐消费和过眼烟云。
三、不回避现实中的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
思政课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难免触碰到现实中的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对此习近平讲道:“思政课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1]思政课教师要想讲好这些问题,既要敏锐而富有前瞻性地捕捉到这些现实难题,也要时刻保持直面复杂问题的责任感和清醒意识,并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切中时弊、客观有效的诊断。
首先,从容应对、迎难而上。不回避现实中的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应成为思政课教学毋庸置疑的共识。所谓“尖锐问题”,是在众多问题当中最复杂、最敏感、最棘手的问题,往往触及现实问题的根本症结、甚至关系到国家制度与理论的根基等;所谓“重大问题”,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持久性影响的问题,其在现实与理论层面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有的教师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1]习近平精准洞察到了思政课教学的“痛点”。的确,面对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一些思政课教师经常采取回避或迂回掩饰的做法,即使偶尔涉猎,语言也经常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缺少直面问题的从容和勇气。思政课教师回避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一般有这样几种理由:一是基于政治考量,思政课教师有着比其他学科教师更为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也具备更高的政治敏锐度,其中一些思政课教师瞻前顾后、拈轻怕重,唯恐触及敏感的“政治问题”,担心把握不好讲授的分寸和尺度而“触碰底线”,怕犯“政治错误”;二是基于能力考量,担心自身理论素养不足以解释清楚其中复杂的内在机理,无法消除学生的疑惑。这些顾虑看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是深究起来并没有合理性。这是因为思政课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在解疑释惑中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如果遇到尖锐问题就退缩、遇到重大问题就逃避,结果只能是加重了学生内心对这些问题的迷惑和困顿,同时也严重削弱了思政课教师的说服力和威信力。更糟糕的是,一些学生往往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借助网络等途径探知“小道消息”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灰色地带与黑色地带的言论,纷繁复杂的信息流和多样的价值立场派别又会造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局面,有的会使得学生产生价值冲突或精神迷失,甚至走上偏听偏信的歧路,后果贻害无穷。因此,在现实的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面前,思政课教师格外需要一种高屋建瓴的视野、坦荡豁达的气魄和明心见性的智慧,进而坦然应对、迎难而上。
其次,慎思明辨、以理服人。“遵守纪律,不意味着不能讲矛盾、碰问题”,“只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客观看问题,就不用担心在政治上出问题”。[1]习近平的这番话,给予了思政课教师充分的信任,也赋予了思政课教师敢讲矛盾、敢碰问题的强大信心和底气。事实上,越是面对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越需要慎思明辨、以理服人。既不能因“遵守纪律”而缄默不言,也不能仅凭一腔孤勇而任意回应。真正的慎思明辨、以理服人,在态度上是认真诚恳的,而非主观的、专断的自说自话;在内容上是实事求是的,注重严肃的、深刻的学理剖析,而非“顾左右而言他”的躲闪。首先,实事求是,既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绩,也要坦然承认历史的错误与当下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明确告诉我们:“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1]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启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既要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要以建设性的态度应对现实问题、提0出有效建议,不能只做“键盘侠”和“吐槽党”。其次,拓宽视野,讲清楚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年轻人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视野,“经常会把国外的事情同国内的情况联系起来”,[1]有些学生热衷于不顾国情的国际比较,甚至会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客观地比较中西方的优势与劣势,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立足中国特色、借鉴西方经验,在纵横比较中明辨大是大非、坚定理想信念。与此同时,还应当意识到有些问题既是重大问题,又是尖锐问题,需要思政课教师长期关注与钻研、反复斟酌与推敲,做好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例如,一些学生有这样的疑问:思政课是不是中国特色“洗脑课”?答案固然是否定的,但是彻底讲清楚思想教育与“洗脑”的区别并不简单,需要真正理解思想教育内容与形式、手段与目的等具体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态度坚定地讲清楚,所谓“洗脑”是从外部强行灌输一套虚假的观念给受教育者,带有强迫性、欺骗性和严重的危害性;而思想教育则不同,其教育内容是兼具科学性、道义性与信仰性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教育方式则是人性化的、平等多样的,总之二者有着本质上的重大差别,必须彻底廓清,绝不能混为一谈。
四、深入研究、深层解答重点难点问题
教学是立业之本,科研是强身之基。强化思政课教学的问题意识、提升思政课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深入研究和深层解答重点难点问题。习近平强调:“教师是释疑解惑的,自己都疑惑重重,讲出来的东西不会是充分坚定、富有感染力的。”[1]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要想有效回应学生的困惑,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学识扎实、胸有成竹。
第一,深入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实现问题意识与理论意识的互动。深入研究指的是把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凝练、提升为学术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审视与思考,形成问题研究的理论自觉,得出清晰合理的结论。思政课教师应当对思政课教学有着认真严谨、孜孜以求的研究态度,而非仅仅从事为少数学术同侪所认可的“知识生产”;而如果没有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入研究,课程就容易成为飘荡无根的讲授,找不到坚实的思想和理论支撑,难以赢得学生。思政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往往又是重大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大众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议题、思政课的实效性等。这些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和前沿问题,往往也是问题最多、争议最大的地方,思政课教师应当将此作为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研究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对于重点问题要深刻思索、多角度论证,对于难点问题要敢于迎刃而上、集中攻破。也有学者提出深入研究需要实现“基本理念的概念化”,[6]也即对于提出的范畴、命题、理念作出具体论证、赋予其科学而充实的内涵,找寻其坚实的、学术的、文本的根基,这是思政课教师攻关重点难点问题的“硬功夫”。
深入研究教学重难点的前提是理论基础扎实,能够实现问题意识与理论意识的互动。如果理论意识匮乏、理论修养浅薄,研究问题就容易流于表面,突破重点难点就更是捉襟见肘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根本途径,更是思政课教师的“看家本领”,需要潜心下大气力、下大功夫去系统地钻研。习近平非常重视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钻研:“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7](P12)也就是说,读经典、悟原理绝不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话,而应当成为思政课教师的一种探本求源、返本开新的治学态度,也应当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与生活习惯。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态度和追求,思政课是很难做到“有理讲理”的;而如果没有理、不讲理,就无法吸引学生、说服学生、引领学生。例如,很多学生都熟知马克思的经典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只要我们深入一步思考,就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以往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难道他们不想改变世界吗?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改变世界,是否就不注重解释世界呢?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马克思所实现的现代哲学革命,也关系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质。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逐条地、认真地去钻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而真正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第二,深层解答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学术话语与教学话语的转换。深入研究是把问题想清楚,深层解答则是把道理讲明白。怎样才能把道理讲明白?习近平指出:“实际上,有时候不一定讲得那么高大全,从一个问题切入,把一个问题讲深,最后触类旁通,可以带动很多关联问题,有可能是一通百通,提纲挈领。”[1]总书记的见解不仅深刻独到,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应当成为思政课教师深层解答重点难点问题的具体指南。首先,思政课的许多“大问题”都可以采取“小切口”导入,摈弃一开始就建构“宏大叙事”的讲法,而是尝试先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小事情、小问题讲起,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感性认知,逐步过渡到对社会和国家大局的理性关切和思考。其次,注重触类旁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应。思想政治理论的重点难点问题,往往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举一反三、环环相扣,逐渐串联起对“所有问题”的深层观照与理解。
深入研究和深层解答不完全是一回事,二者的间距主要来源于学术话语与教学话语的转换。学生不仅希望听老师解答疑难问题,更希望老师能把问题中包含的道理讲得有逻辑、有趣味,而不是仅仅使用学术话语,将其变成抽象的名词和枯燥的条文。思政课教学话语,应当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的话语,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还要洞察、了解并进入学生的话语系统。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学生往往有“两套话语系统”,在各种网络社群或同辈群体中,他们总能熟练使用各式网络词汇且彼此心领神会,且他们倾向于使用一些“暗号”“密语”来分享困惑、表达想法、宣泄情绪;但一旦进入课堂、“班群”或者与教师交流的语境中,他们总能立刻切换到另一套话语系统,这套话语系统则是与老师、父辈所共享的,他们真实的困惑与情绪往往因为有所顾忌而不会在这套话语系统中直白表露。“两套话语系统”的独立与割裂,无形中阻挠着思政课教师“进入”学生思想世界的门径。因而,真正了解学生的问题与情绪,需要参与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关心学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网络生活样态,由此熟悉学生的话语特点并进入学生的话语系统,除此之外,还应采取说服而非“压服”的方式,与学生开展互相尊重、坦诚、平等的对话,弥合“两套话语系统”的裂隙,进一步达成思想共识、形成精神引领。
五、培养学生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政课教师问题意识的“鲜明”,不仅在于自身清晰的问题导向、强大的理论思辨力,也在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如习近平所言:“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重视并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使他们通过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动地参与甚至改变教学进程,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
第一,激发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内驱力。年轻人对未知事物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且具备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但好奇心需要发掘和保护、独立思维需要锻炼和提升,经由教师的适当引导可以转换为发现与提出真问题的强大动力。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之一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挺立起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中庸》开篇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9]指的是上天给予人的禀赋是天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修明此道而加以推广就是教育。这里启示我们,有深度的思政课教学应该发掘并依循学生的“性”、尊重个体的理想与追求、拓宽个体生命的边界。思政课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思想理论的大道理并不是在个体之外的遥远而抽象的道理,而是与自身成长与命运切实相关的道理。在这个意义上,思政课教师不仅仅是说服学生,而是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启发学生主动发现并体悟“属于自己的道理”,这既是中国古典意义上的“教化”,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深层意蕴。
在现实教学与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并非易事。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脑袋里装满了知识和框架,却难以提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这既与他们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与知识论主导的思维模式、缺乏怀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有关,也与他们压根不清楚“问题从何而来”有关。这就启发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密切关注问题的来源、思考问题产生的根由极为重要。一般而言,真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二:其一,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世界。恰如歌德名言所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较之于理论,生活世界更有声有色、丰富多姿,也更容易触碰到真实而鲜活的现实问题。只有那些体悟与热爱生活、关心“无穷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的有心人,才能源源不断地拥有问题意识。其二,问题来源于经典文本。现代人的大多数知识来源都是间接知识,尤其是经典著作居多,这是因为经典是人类文明史上饱经时间检验的精粹,是凝结着人类最高精神和智慧的文化遗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把读经典、悟原理当作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用以“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0](P75)
第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力。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也同样不能离开理论思维。”[10]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是能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的理性存在。学生作为真理的学习者,内心深处有着天然的对理论的渴求、对真理的憧憬。了解学生心灵的这一内在规定,就会明白提升学生理论思维力的重要性。理论思维力,既包括穿透现实表象和问题迷雾的理论洞察力,也包括概括、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思辨力和理论想象力。我们有着怎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我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我们有着何种程度的理论思维力,决定着我们解决问题与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首先,引导学生改变陈旧保守的、不合时宜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改变过去那种非此即彼的、直观反映论的、线性因果论的思维方式,专注于提升学生科学认识问题的辩证思维、把握问题的理论洞察力、解释问题的理论概括力、研究问题的理论思辨力,真正地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吸引力。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揭示出蕴含在实际现象之中的本质,也即思政课教师既要通过理论讲授的方式让学生“知其然”,又要通过有理讲理、阐幽发微的方式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最后还要升华到“知其所必然”。再次,思政课教师还应力图让学生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立足“两个大局”思考问题,以引导学生对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有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信念、对共产主义有信仰。同时也要在思政课上激发学生的理论思考兴趣,并在尽可能有限的课堂讲授或讨论中,激活学生对时代的感知对自身使命的认识。总之,包括思政课在内的全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应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建立一种科学的思维态度和思想习惯,锻铸自己的理论思维品格,逐渐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6]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1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021年 第三期

2021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实践要求
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三维向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增强对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优化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基于“三个导向”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设计与质量保障研究
关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若干思考
革命历史文献融入研究生思政课的若干思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路径探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讲清楚三个道理
融通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历史研究合题之路径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定位与多维价值
上好思政课要打好“组合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
这堂人生大课,如何更好激发青少年使命担当——伟大抗疫精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状况调研
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侧重点
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与系统性布局论析——以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为视角
从知识增长到价值认同的逻辑进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育规律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