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新时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亚里坤·买买提亚尔 李理想
【摘要】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内生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积极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新内涵,逐步形成了具有新疆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总结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地方实际,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机制长效运行,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结合、与实践融合,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育人渠道,对于新时代新疆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
【作者简介】亚里坤·买买提亚尔(1973-),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李理想(1997-),女,河南南阳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原文出处】《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伊宁),2020.3.8~13
【基金项目】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疆基层乡镇干部意识形态教育长效机制研究”(16BKS092)阶段性成果。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1]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2]明确指出了新时代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据2019年新疆统计年鉴统计,2018年新疆共有高校45所,在校生374944人[3]。面对新时代党中央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和数量众多的大学生群体,新疆高校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具有坚定爱国、爱疆信念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把握和深刻理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分析总结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对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新时代新疆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4]当前,我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更好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便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疆高校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新疆高校各民族学生正确了解国情、区情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抗“疫”、脱贫、中国梦等时政热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着眼点,实现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爱国、爱疆热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高校师生乃至新疆社会各界的价值共识,将爱国主义热情转换为强大的爱国精神动力和行动自觉,振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而把个人梦想与时代的、民族的梦想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迫切需要
新疆位于祖国西部边陲,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我国发展和稳定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4]新疆由于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原因,成为“三股势力”渗透的前沿阵地,与我党争夺阵地、争夺青年、争夺人心的斗争十分激烈,高校成为分裂势力渗透蔓延瞄准的重点。为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新疆高校站在反分裂、反渗透的最前沿和主阵地,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有效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正确看待新疆历史问题,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担当起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重任。
(三)培养民族地区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要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5]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跨越式发展,需要依靠坚强有力、有担当有智慧的干部队伍,更需要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民族人才。新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培养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的各民族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灌输”,更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政治定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新时代新疆高校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激发各民族大学生爱国、忧国、兴国、护国和爱疆、稳疆、兴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把他们造就和培养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为边疆地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智慧才能的优秀人才,确保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二、新时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夯实爱国主义教育的根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6]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代高校对国家教育方针的践行和落实,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高校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新疆高校结合新疆的区情、社情、校情,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和任务,以服务学生为中心、以培育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为重点,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来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内容和培养方案,不断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过程,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鲜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新疆高校通过主题党团日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引导各民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亲身实践中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意识形态“反分裂反渗透”,划清爱国主义教育的底线
近些年来“双泛”思想和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使得高校的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十分激烈。新疆高校牢牢把握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新时代党中央治疆方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将“反分裂反渗透”思想贯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全过程,彰显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学鲜明底色。同时结合各校实际,在每学期开学前常态化开展“集中教育学习”、每周开展主题党团日学习,以观看视频、主题演讲、交流研讨、积极发声亮剑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的重要会议讲话精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抵御错误思想渗透,提高各族师生的政治敏锐性。使大学生自觉增强“反分裂反渗透”意识,身体力行地贯彻新疆工作总目标,坚决抵御“三股势力”向新疆的蔓延和渗透,争做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在学校和全社会发挥辐射带头作用,为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三)生成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系列成果,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新疆的红色历史资源分布广、类型全,蕴涵着新疆各族人民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新疆高校有效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因时而进,积极探索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方式、新方法,厚植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是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如石河子大学秉承“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以参观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连、周总理纪念碑、校史馆,以及专题讲座的方式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讲述兵团的历史和发展沿革,实现了每年新生入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垦情教育,传承和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二是打造爱国主义专题式教学。新疆高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构建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专题内容的必修和选修思政课体系。结合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特点融入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专题。2020年以来,根据自治区教育工委和教育厅指示,新疆高校增设了《简明新疆地方史》必修课程,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高校公共政治课之中。同时还通过选修课程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例如伊犁师范大学开设了中国通史系列选修课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故事》等,丰富了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深受学生欢迎。
三是打造爱国主义艺术和教育实践品牌活动。新疆高校以艺术节等为着眼点,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校园文化艺术品牌系列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品牌活动建设方面,新疆高校开展红领巾小课堂、暑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下乡”等不同层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新疆各大高校积极动员学生投身到自居住社区的疫情志愿服务工作中,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的故事形成了新疆各大高校独特的“抗疫故事”,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三、新时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思考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爱国主义教育长效运行机制建设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新时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建立、健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宣讲机制、发声亮剑机制、文化阵地管理机制,监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实施,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各类实践的责任主体,严格把控落实各项要求,使爱国主义教育达到实效。其次,建立评先树优机制。新疆高校可通过每年评选表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先进学院、教师、党团支部、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激发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评先树优成为推动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动力。再次,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知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高水平思政队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教师,科学的魅力很多是通过他们的人格魅力来体现的[7]。新疆高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鼓励骨干教师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实践研修,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担起思想政治课教师培根铸魂的时代重任。同时,“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断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最后,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方位保障。加大爱国主义教育育人经费的支持力度,设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专项基金,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各项实践活动,保证活动的正常运作,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二)与时俱进,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9]。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历史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要将新时代“抗疫事迹”融入课堂,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邓小平曾经说过:“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10]新疆高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新疆地方史教育。用历史事件和历史精神提升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祖国及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激发新时代广大学生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感,不断拓宽历史视野,始终坚定“四个自信”。新疆高校还要加强地方史教育,厚植大学生的“故乡情”,通过宣传党如何团结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如何艰苦奋斗、创造新疆现在美好生活的历史和现实,使大学生深刻明自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从而不断培养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抗疫事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表现[11]。引导教师及时将防疫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讲好中国战“疫”故事,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2]。新疆高校可以多路径、多方法把“抗疫事迹”与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抗疫事迹”融入思政课堂,挖掘新疆在抗击疫情期间鲜活的、典型的“抗疫事迹”,组织大学生向抗疫模范人物学习,运用榜样凝聚的巨大精神力量,践行“抗疫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用青春奋斗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达到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三)知行合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空洞的纯理论灌输和说教。丰富多彩的实践育人活动可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与缺陷,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转化水平[13]。新疆高校应该在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培育在校大学生将内化的爱国主义之情外化为爱国主义之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首先,可以将爱国实践活动纳入高校学生第二课堂。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新疆高校实践育人有效载体,深化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做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提升新疆高校实践育人的功能。其次,可以进行校地联合,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新疆建成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74个,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5个,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3个,地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4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2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国家、区(省)、市、县多层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新疆高校可以和新疆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合作关系,有效运用新疆丰富的历史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毛泽民故居、八路军办事处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了解新疆建设发展的历史,以及为祖国发展奉献生命的英雄,增加学生的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爱国、爱疆的热情,从而培养各民族大学生勤奋务实、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提升其综合素质。
(四)推陈出新,拓展爱国主义教育育人渠道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14]据中国知网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4.8%[15]。新疆高校应当顺应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大势,发挥网络大数据技术优势,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不断拓宽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渠道。
首先,可以利用大众传媒的新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打造一批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作品或短视频,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达到实效;充分发挥“学习强国”等官方学习平台在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占据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阵地,传播网络正能量。其次,充分利用和改进“互联网+教育”这种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手段。用好媒介融合的思维、理念和方法,做好新疆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数据分析工作,精准研判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6]。为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新疆高校可以构建线上、线下的一体教育,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让学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埋在心灵深处。最后,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校官网等平台打造特色品牌产品。新疆高校依托民族团结系列专题活动打造典型产品,弘扬时代正能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大学生深化爱国之志,用奋斗的人生谱写新时代的青春赞歌。
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内生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积极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新内涵,逐步形成了具有新疆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回望历史,新疆高校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之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在防范“双泛”思想、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等层面集中发力,以增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为培育路径,积累了宝贵经验。展望未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长效运行机制建设、将“抗疫事迹”融入思政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拓展爱国主义教育育人渠道,进一步推进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守正创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2).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06).
[3]新疆统计年鉴委员会.2019年新疆统计年鉴[EB/OL].[2020-09-02].https://www.yearbookchina.com/navipaage-n3020020244000357.html.
[4]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01).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7]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51.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9]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6.
[11]杨峰.“抗疫事迹”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4.
[12]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20]4号)[EB/OL].(2020-02-11)[2020-06-02].http://marx.jnvc.cn/info/1011/1515.htm.
[13]亚里坤·买买提亚尔,张万龙.新疆高校实践育人的经验与现实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43.
[1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1-10)[2020-06-02].http://www.moe.gov.cn/jybxxgk/moe_1777/moe_1778/201701/t20170119_295319.html.
[1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8-20)[2020-06-02].http:/www.cnnic.Cn/hlwfzyj/h1wxzbg/hlwtjibg/201808/t20180820_70488.htm.
[16]孙秀玲,高矗辉.新时代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5(4):22.

2021年 第三期

2021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实践要求
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三维向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增强对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优化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基于“三个导向”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设计与质量保障研究
关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若干思考
革命历史文献融入研究生思政课的若干思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路径探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讲清楚三个道理
融通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历史研究合题之路径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定位与多维价值
上好思政课要打好“组合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
这堂人生大课,如何更好激发青少年使命担当——伟大抗疫精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状况调研
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侧重点
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与系统性布局论析——以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为视角
从知识增长到价值认同的逻辑进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育规律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