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刘晓玲 彭子轩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是增强学生获得感的现实需要,是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为此,可以从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供给体系三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中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内生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必须转变理念、构建框架、盘活资源、创新方式,改变传统的供给思路、供给内容和供给方法,系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水平。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刘晓玲、彭子轩,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原文出处】《高校辅导员》(济南),2021.1.14~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与边疆地区基金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8XJC710005)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1]的要求。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意见,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破解思政课创新发展困境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价值意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治本之策,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借鉴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理论方法,高校思政课建设应当审时度势,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针对新变化和突出矛盾,进行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这既是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的题中之义,也是由当前思政课供需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决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课程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构成要素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乎教育者、教育对象和课程教学的发展,是历史必然和现实价值的有机统一。
(一)增强学生获得感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要保证思政课取得实效,就不能从教育者的主观臆想出发,必须将大学生在思政课中的获得感作为起点和归宿。获得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以主体需求的满足为基础的。如果个体的需求得不到关注、回应和满足,则其获得感就无从谈起。换言之,思政课建设过程中,要想增强大学生获得感,必须将改变供给以满足需求作为着力点。供给和需求是思政课建设的两个基本方面,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离开需求侧谈供给侧或者离开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目前,思政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已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思政课无法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供给不足。例如,有学者将部分思政课比喻为“空中楼阁”,课程的供给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内在需求,成为无效供给或低端供给。因此,推动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促进思政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势在必行。
(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教师是思政课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居于主导性地位,发挥着重要的职能。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怎样,决定着课程供给的质量和效果。造就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质量的关键。其中,衡量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准,就在于教师是否能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使大学生将教育内容入脑入心;是否能解疑释惑、熏陶感染,疏导困惑,助力大学生实现成长成才的理想与目标。简言之,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内在地要求教师提高课程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推动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的理论讲授能力、德行培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势所必然。
(三)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在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供给侧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些高校面临着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人员配备不足,优秀师资缺口较大的问题;一些思政课没有很好适应“00后”大学生的需求变化,学生成长成才的渴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对人生感到迷茫与彷徨,出现“空心病”“丧情绪”“佛系”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各个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引发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如主体失落、精神空虚、心态浮躁、心理失衡等社会心态,给新时代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带来诸多压力和问题。思政课教师只有通过加强课程有效供给,主动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疏导排解,才能帮助学生积极应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供给侧改革,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针对性、有效性是高校思政课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内生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进行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要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之中找到内生动力源泉,从而精准定位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分析高校思政课的内部结构,可以从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要素(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入手。从供给侧与需求侧来看,构成高校思政课的要素是供给主体(教育者)、需求主体(教育对象)、供给体系(包括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在课程运行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呈现出[1]不同的矛盾,这些矛盾相互作用,运动变化,助推思政课的目标实现。
(一)供给主体与供给内容之间的矛盾
实践过程中,高校思政课供给不足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供给主体。这里的供给主体指的是高校专兼职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其良好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供给主体与供给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思政课运行过程的起点。其一,受态度和价值观所限,有的思政课教师对教育内容缺乏足够的认同。个别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不能真懂、真信、真用,从而不能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无法以理服人。其二,受能力与水平所限,有的思政课教师不能准确理解教育内容,表现为知识储备不足,学习提高意识薄弱,缺乏自主创新精神,难以满足学生的期待和需求。供给侧改革内在地要求思政课的供给主体增强理论功底、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需求是外在的刺激和要求在人们心中的映射,是个体行为活动的源动力,在个体的生存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探索思政课的需求主体,才能真正找到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只有触发了受教育者对自身发展需要的渴望,教育者同时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需要和渴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2]大学生的客观需求不同,对教学内容的态度、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选择也会有所不同。现实中,大学生表达出来的需求与行动体现出的需求往往不一致。尤其在对于思政课现实需求的认识上,内心真实的需求被暂时隐藏,不易外显,有时甚至自身也不曾察觉。一些大学生在思政课堂上表现出对政治漠不关心,却活跃在“网络键政文化圈”中,成为网络社群中的意见领袖。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不难发现学业发展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心理情感需求、就业成才需求是占据其主导地位的需求。思政课作为满足以上需求的外部力量,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掌握科学的思想观念,涵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与思政课的功能作用密切相关。不过,现实中会出现这种关联被固化的灌输与引导教育活动暂时割裂,学生对自身的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缺乏积极构建与逻辑关联,从而造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
(三)供给内容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综合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与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行为发展变化有着紧密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3]高校思政课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解决课程供给内容与大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其一,推动供给侧改革,化解大学生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之间的矛盾。要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出生于1995年以后的当代大学生,被称为“Z世代”,受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动选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研究表明,他们更加注重体验,强调个性,愿意为维持自我形象付出金钱和时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获得大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必须在注重价值内涵的同时增强时代感。其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大学生讲授和传递科学理论。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状况,寻找思政课内容同大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隐性的方式将教育内容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日用而不觉。
三、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实践理路
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坚持根据社会要求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发展的现实需求,调整课程供给结构,使课程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其实质是增强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相互作用和推动中实现发展。
(一)转变理念: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
思政课无论在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方面,还是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且,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实现主体的一定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价值根源。基于此种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始终将教育对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满足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正确识别和把握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实际需求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无论以什么样的实证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模型来追踪大学生的思政课需求,我们都难以找到理想答案。一方面,大学生的需求总是变动不居,多元多样的。经过收集、处理、分析、最终反馈到教育者手中的需求数据,往往是滞后的,同时还是急剧变化的。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大部分的需求不再呈正态分布,而是趋于扁平化。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需求存在显性与隐性的矛盾,如前所述,需求动机与需求行为往往不一致。当把握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成为难题,满足需求的目的便容易落空。
破解困境的关键在于转变思路。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这种对需求的适应,指向的不是满足与迎合需求,而是用新的供应创造新的需求。正如新时代企业对消费需求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有企业家提出所谓工业时代在于满足需求,产业时代在于创造需求,因为你发现永远追不上消费者,有时候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他想要什么。[4]高校思政课应当正视这种深刻变化,改变既有需求分析理路,推进供给侧改革以实现质量的跃升。当代大学生处在竞争日益激烈,“内卷”日趋严重的社会,对自身发展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不是需求不足,也不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暂时未激活、被隐藏。面对变化了的需求,部分思政课的供给内容和方式却没有变,针对性与有效性没有及时跟上。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从满足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转变,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发展。
(二)构建框架:从传统教育到精准教育
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实现与前沿科技的深度互嵌和高度融合。在思政“数智化”的演化进程中,想要抓住机遇就必须构建框架,提高供给精准度,整体推动思政课的大数据创新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供需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难以做到识别每一个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5]一个成熟的供给侧,要有数据也须有框架。框架与数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不重视框架的建立,没有分析、解释数据的一套系统,再多的数据都将毫无意义。所谓框架是我们对数据的解释和思考的结构化分析。大数据时代,海量的信息和数据为我们掌握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提供了条件。眼下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结构化分析。如果不建立起分析的框架,零散的数据是毫无意义和不可使用的,并且容易陷入数据的盲区和陷阱。
构建大数据分析框架,必须增强“编码”和“译码”能力。一是编码能力的提升。编码的关键是对数据的形式与格式进行转换、重组。在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对教育对象的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可以利用大数据前沿技术完成。例如,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中心搭建了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平台,基于全网数据对大学生舆情系统进行实时数据分析。经由系统重组后的数据能够为思政课精准识别学生的思想实际提供支撑。二是“译码”能力的提升。译码的关键是对数据进行解读和阐释,赋予数据以意义。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整理,经由编码获得的数据还停留在可用阶段。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必须将可用数据通过“译码”转化为有用数据。此外,“编码”和“译码”能力的提升能够助力思政课的智慧决策和精准滴灌。
(三)盘活资源:从单向输送到双向互动
在思政课的运行过程中,教育对象不是单纯被动的接收体和接受者,而是具有主动性和创造力的能动“客体”。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资源十分充足,海量的教学资源、丰硕的学科研究成果、丰富的社会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成为思政课的素材库。加强思政课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忽略教育对象的作用发挥。一般而言,思政课资源作为教师向教育对象进行思想理论传导的中介,由教师决定和选择。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选择一定的内容和资源,这一职责主要由教师承担。在一定意义上,思政课的资源总是由教师选择、准备、处理、输送给接受者的。
推动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单向输送的思维,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向互动,共同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采和甄别过程中。就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来讲,做好课堂教学从“单向灌输”向“合作对话”的转换是关键。[6]具体来说,就是要互相吸取对方所长以补己之短。高校思政课的准备阶段,不仅要备教学资源、还要备学生。这里的备学生,不是通过主观推测和臆想出来的学生,应当是现实的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马克思指出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高校可以适当吸收学生进入思政课的集体备课。大学生思想开放、自信进取、思维活跃,熟练掌握现代工具,能够成为盘活思政课供给资源的得力助手。例如,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的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展示出了青年大学生对于思政课内容理解的独特视角,所选课程素材非常贴近大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四)创新方式:从多媒体到融媒体
科学运用教学方式是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思政课教学“工艺”精湛,“包装”时尚。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下,思政课契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传统教学的板书时代,进入多媒体时代。不过大多停留在运用IT设备,如幻灯片、PC以及相关软件的多媒体教学阶段。但是,随着媒体的融合式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集到一起。在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和人类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双重力量推动下,各种新旧媒体和各类信息媒介相互汇聚、渗透和交融,并日趋融通一体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适应融媒体发展引起的变化,改变原有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充分吸收借鉴融媒体的优势和技术,从而吸引大学生、感染大学生。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顺应融媒体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探索线上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思政课改革。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思政课广泛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为创新传统教学方式提供了契机。全国思政大课可以同时吸引数以万计的学生同上一堂课。学生可以及时在评论区向老师提问、答题、“送花”“刷火箭”,师生即时交流,平等互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思政课中的参与热情和表达欲望。总之,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发现自我、探寻自我的主要方式和途径。高校思政课要主动适应新变化,充分利用现代大众媒体,构建立体式宽覆盖的教学平台,运用新媒体形象生动快捷的优势,将教育内容更好地呈现在大学生的面前,做到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
[2]冯刚.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3.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4]宗馥莉谈新产业时代: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EB/OL].中国新闻网.(2019-07-22)[2021-01-10]https://www.chinanews.com/business/2019/07-22/8902578.shtml.
[5]吴满意,景星维.精准思政:内涵生成与结构演化[J].学术论坛,2019,(5):135.
[6]冯刚.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深层力量[J].学术论坛,2020,(2):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5.

2021年 第三期

2021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实践要求
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三维向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增强对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优化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基于“三个导向”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设计与质量保障研究
关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若干思考
革命历史文献融入研究生思政课的若干思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路径探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讲清楚三个道理
融通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历史研究合题之路径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定位与多维价值
上好思政课要打好“组合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
这堂人生大课,如何更好激发青少年使命担当——伟大抗疫精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状况调研
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侧重点
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与系统性布局论析——以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为视角
从知识增长到价值认同的逻辑进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育规律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