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
刘有升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较为独特的高校思政课,兼具思政课的共同属性及自身的独特属性,办好这门课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愈发关键。从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等向度出发,剖析“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主要困境是一种有益的思考视角。深化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要强化教师主导性,增进价值引领;深化学生主体性,促进思维启发;优化内容丰富性,凸显内容为王;美化形式多样性,有效服务内容。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属性;困境;对策
【作者简介】刘有升,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福建  福州  350108)。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21.4.31~3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出导向的形势与政策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FBJG20200298)、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J2019B022)、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闽台青年网络流行文化比较及对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FJ2019ZTB083)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该课程建设不断提速、成效明显,但仍要不断突破创新、提升质效。深化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需要解析课程属性、建设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
2018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这些为“形势与政策”课发展塑造了重要指向。梳理这些文件可知,“形势与政策”课既具有思政课共同属性,又有其自身独特属性。
1.共同属性。一是课程定位上,它集“思想”“理论”“政治”等特性于一身,三者缺一不可;成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重要”“主干”“核心”“灵魂”等词语无不彰显出思政课的不可替代性。二是基本原则上,包括价值引领、全流程管理、规范化建设、增强获得感。其中,价值引领最为重要,这是思政课的应有之义和作用所在;而其余三个原则不仅仅是对思政课的独特要求,亦是对所有课程的共性要求。三是教学管理上,刚性要求多,如原则上晚间和周末不排课;倡导中班(100人以下)授课、小班探讨,陆续解决大班问题;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设专职思政课教师岗;领导听课制度明确,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及分管领导对5门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各听1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领导应于一个任期内听完各教师的课。四是阶段目标上,不同于小学阶段以启蒙道德情感为主,初中阶段以筑牢思想基础为主,高中阶段以增强政治素养为主,大学阶段侧重理论性学习,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五是在加强领导上,提出了很多“硬核”举措,例如,落实地方党委主体责任,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构建党委领导联系高校及讲思政课尤其是“形势与政策”课制度,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至少授课1次。又如,推动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书记、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书记、校长每学期为学生授课不少于4个课时,其他校领导每学期为学生授课不少于2个课时,并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主。再如,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协同。
2.自身特性。第一,课程定位上,“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引导学生准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变革、机遇及挑战的核心课程;成为第一时间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略的重要渠道;要带领学生提高“四个正确认识”。“核心”“重要”“四个正确认识”等词汇均生动地揭示出该门课的重要性。第二,基本原则上,它除了思政课共有的前述四个基本原则之外,还具有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等要求,难度大、变化快、备课繁,这全面地刻画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征。第三,教学管理上,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课不断线,是学分最低、跨度最长的思政课。“开课不断线”五个字看似简单,落实起来却颇显艰辛,对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成绩考核办法灵活,以专题论文、调研报告为主,摒弃了单一的闭卷考试等传统思路。教学内容明确,要围绕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程坚定“四个自信”、开辟“四个专题”(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国际)、做好“两个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教师来源多元化,可从思政课教师、哲社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中遴选,遴选社科理论界专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行业先进模范、党政领导干部等,这既丰富了教师的组成,又要求确保教学质效。
二、“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主要困境
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成效不容置疑,但新时代对该课程赋予了新的更高希望和要求,课程建设仍有一些困境亟待突破。从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等向度出发,能为分析“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主要困境提供有益视角。
1.教师主导性不够。一是缺少主导意识。有的教师仅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作为一种硬性任务完成,忽视了这门课的战略前瞻性、思想导向性、价值引领性,政治及信仰的坚定性不够,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栽培不够。二是缺失主导能力。一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更换过于频繁,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家国情怀不够炽热、思维不够创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不牢,难以教会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思维方法;视野不够宽广、知识面不够开阔,不善于横向上的国际比较和纵向上的历史比较;对一些错误观点和思潮未能及时有效应对。三是缺乏主导方法。师生教学共处的时间较为短暂、双方不够熟悉,难以互动和共鸣;有的教师停留于知识的灌输,不能有效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难以用人格魅力、真理力量、理论功底来赢得和塑造学生;一些教师纷纷在爱课程、智慧树、清华学堂在线等平台上开放慕课,较好地增进了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学改革,但使用率、主导性还要提高。[2]
2.学生主体性不强。第一,对课程价值性感悟不多。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对“形势与政策”课学习的认识和投入远远不够,突出体现在未能深刻感悟这门课的价值及意义,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渐渐感受到其价值。第二,对课程重要性体认不深。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到教室后便自发地往后排坐、玩手机、学习其他课程知识,在思想上消极应对、行为上疲于应付,一定程度上消极地影响着课堂教学;一些同学一旦有团学活动要参加,便潜意识地冲击挤占该门课。此外,由于师资普遍紧缺,“形势与政策”课的晚间和周末授课现象仍较普遍、大班亦很常见,这无形中加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忽略。第三,对课程方法论掌握不清。不少学生忽视了“形势与政策”课的独特性,缺乏对“形势”“政策”元素的挖掘;缺少跟任课教师沟通的自觉性,师生默契不够;觉得考试容易过关,提交考察报告等就草草了事。学生在课程方法论上学得不正、用得不深,加深了主体性不强的问题。
3.内容丰富性不深。一是时效性不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要求高、变化较大,每学期都不同,讲起来不易、要讲好更难。各高校虽然每学期都使用上级部门指定的教材讲义,但它们从开始编写到投入使用仍经历了半年乃至更长时间,时效性欠缺。最新的“形势”与“政策”特别是一些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等没有办法及时补充进教材,倘若任课教师做不到第一时间跟进,要将“形势”“政策”的热点难点疑点讲深讲实讲透便成为空中楼阁、无从谈起。二是体系性不够。虽然教育部翔实规定了这门课的“四个专题”和“两个重点讲授”内容,但总体上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仍较缺乏学理性、逻辑性;加之教师组成的多元化以及更换的频繁化,教学内容仍然缺乏系统化。三是实践性不强。这门课尽管周期长,但目前总体上仍停留于说教,以课堂的理论教学和知识灌输为主,缺乏走向社会、深入实践、检验提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不紧不深。
4.形式多样性不足。第一,针对性欠缺。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形式创新,但一些高校未充分照顾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知识吸收特点、课程教学特性,一味地追求形式多样化,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甚至过于花哨的现象。第二,持续性欠佳。有的高校在形式上持续性不强。以“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为例,习近平总书记早在闽浙任职期间,就曾多次深入高校作“形势与政策”报告,2005年更于浙江倡导构建领导干部为大学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形式备受青年大学生青睐,一些地区和高校也踊跃推动,但在数量和频次上仍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青年大学生的旺盛求知欲。同时,各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存在断节、衔接不到位等现象。第三,启发性不够。近年来,“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式、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新方式新方法层出不穷,但通盘来说启发性还不够。2020年举行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提高启发性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引导学生结合亲身参与的疫情防控深入思考和感悟,这一举措从专题设计、师资遴选、内容构建等方面对该课程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深化对策
办好新时代的“形势与政策”课,要以价值引领为统领,贯穿“八个相统一”,立足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等向度,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1.强化教师主导性,增进价值引领。一要增强主导意识。当前,意识形态在多样化上日渐强化、在斗争程度上日渐白热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强化政治引导的基本功,在“形势”与“政策”的解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彰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发、自觉、自信地以价值引领为统领,促进“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落地见效,在这一导向上既不可含糊,更不能迷糊。[3]将心态从政府、高校要求我讲转变为自身价值呼唤我讲、学生成才需要我讲、学生期盼我讲,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金课”。二要增进主导能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善于话语转换,将政府和高校的教学要点、教材及教辅资料等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进而顺利传播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演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推动学生知行合一并成长为时代新人。[4]增强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带领学生学会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开阔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尤其要善于横向上的国际比较和纵向上的历史比较,增进有效回应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勇气及智慧,真正把“四个自信”植入学生灵魂。三要创新主导方法。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善于增进学生的情感认同;改变知识单向灌输等机械化教法,理清、吃透、讲好教学要点,必要的灌输和有效的启发结合,提高对学生的教益和启迪,做到引导有张力、探求有深度、教学有效度,切实用人格魅力、真理力量、理论功底来感染和教导学生。兼顾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主体偏好,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人格魅力和知识能力,做到重大问题持续讲、新鲜经验及时讲、热点问题贴切讲、难点问题通俗讲。针对“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丰富、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较高等情况,正视学生信息来源的网络化、多元化、碎片化实际,主动驾驭新兴网络媒体,建好慕课等“互联网+”教育新形态课程,开展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探索,通过生讲生评、案例点评、研讨辩论、项目探究、教师导演学生主演等方式建好“翻转课堂”,调动学生对时政思辨的积极性,牢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5]
2.深化学生主体性,促进思维启发。一要推进对课程价值性的感悟。面上的教育和点上的交流并举,引导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上增进认识及投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更加深刻感受到这门课的深远价值,尤其是对树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益作用,提升学生主体性。[6]二要推动对课程重要性的领会。内外联动,既要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探讨“形势与政策”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加强外在压力,促进任课教师与学生政工干部的沟通协调,有效强化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规避学生思想上的忽视、行为上的松散等现象,还“形势与政策”课应有的课堂规矩和课程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任课教师是课堂责无旁贷的管理者,理应承担起课堂管理的责任,对“低头族”“手机族”等现象决不可漠视不管,要下方百计地提高“抬头率”和“好评率”,提升学生的获得感,这既是“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在要求,更是教师的应有使命和责任。三要推行对课程方法论的掌握。引发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这门课的特殊性,凸显“形势”“政策”元素的发掘,并予以生活化、具象化解读,促进入耳入脑入心;加强师生的联动,增进师生配合;推进经典文献的导读,以启发为主线,重在“读”、突出“导”,史论结合,加强理论分析和逻辑阐释;规范考核办法,灵活和严格结合,着力避免学生平时不重视等现象。[7]
3.优化内容丰富性,凸显内容为王。一要改善时效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要讲好指定的教材、讲义,而且要对最新的“形势”与“政策”了然于胸、出口成章,及时补充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将热点难点疑点一网打尽,重在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8]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例如,聚焦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动地讲授伟大抗疫精神;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讲深讲好我们党的人民情怀;紧扣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透彻地诠释我们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二要改革体系性。“形势与政策”课理论魅力的源泉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强大说服力的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说服力。讲好“形势与政策”课,要“术”“学”“道”结合,把牢内容为王,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两个重点讲授”“四个正确认识”“四个专题”的教学全过程,实现传道、授业、解惑。推动课程教学与理论研究相扣,多出教改项目和理论成果,夯实科研支撑,促进学术性与意识形态统一、理论阐释与学术研究统一,重点攻克学理性支撑较弱的短板。[9]三要改进实践性。理论和实践结合,通过专题论文、调研报告等方式,引导学生立足课程、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强化体验参与、深耕社会实践,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掌握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感悟,从而提升课程建设的规范性。[10]
4.美化形式多样性,有效服务内容。首先,侧重针对性。学生渴求教师上课形式活泼多样,将“高大上”内容讲得“接地气”,渴望在课程中被教师重视、与教师对话。“形势与政策”课要回归教学常识,统一性同多样性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教师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来增进互动、启迪思维,增进学生参与感、责任感,引领学生切实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并转化为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硬气和士气。其次,注重持续性。深入系统地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等活动,以特聘教授等形式发挥领导干部理论及实践上优势的辐射效应,为课程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让课程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增进画面感和魅力,从而借力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从学生工作部等相关部门移交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主体产生了变化、权责产生了变更,带来了教学资源管理、师资管理、教学理念、学生管理等有关变化。基于此,要强化部院联动作用,促进“三全育人”;依托集体备课优势,进行思维碰撞、形成智慧火花;加强教学示范,促进老带新和个别辅导;增进各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持续性,在时间接续上形成一条主线;促进五门思政课形成体系,寻求育人效益最大化;激发协同效应,使其他课程与“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应然向实然有效转化。再次,着重启发性。增进学生的参与和行为逻辑,强化问题导向和互动,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强调“教”的章法、突出“学”的成效,增进教学产出效益,引领学生娴熟驾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王刚.“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问题与解决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
[3]张录全.强化“形势与政策”课意识形态功能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4).
[4]刘子杰.建构形势与政策教育话语的三个体系[J].江苏高教,2019,(2).
[5]张亚峰,卢毛毛.“翻转课堂”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应用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
[6]吴宁宁.高校主体性德育培养的新视域探索——基于日本高校德育发展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7]彭庆红,潘红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
[8]柴紫慧.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建设的多重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5).
[9]徐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处理好三大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9,(2).
[10]骆郁廷.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多维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

2021年 第三期

2021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实践要求
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三维向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增强对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优化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基于“三个导向”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设计与质量保障研究
关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若干思考
革命历史文献融入研究生思政课的若干思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路径探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讲清楚三个道理
融通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历史研究合题之路径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定位与多维价值
上好思政课要打好“组合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
这堂人生大课,如何更好激发青少年使命担当——伟大抗疫精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状况调研
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侧重点
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与系统性布局论析——以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为视角
从知识增长到价值认同的逻辑进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育规律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