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王雪超
【摘要】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的时代课题。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需要处理好“课与育”的关系,区分“四史”课程和“四史”教育,明确“四史”教育的目标要求和任务属性;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坚持论从史出的教学原则;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讲清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持续深入的历程;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在批驳唯心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唯物史观。
【关键词】“四史”教育;“课与育”;“史与论”;“表与里”;“破与立”
【作者简介】王雪超,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21.1.61~6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基于问题逻辑的‘纲要’课教学体系建构研究”(18JDSZK138)的阶段性成果。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的重要命题。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列入“理论武装体系”。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将了解“四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探索“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四史”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时代课题。
一、处理好“课与育”的关系
此处的“课与育”,指的是要区分“四史”课程和“四史”教育。2020年12月印发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在“课程体系”部分明确要求:“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统筹校内通识类课程,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宪法法律等,开设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1门课程”。以上两份文件,鲜明指出了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方向,在“四史”方面,就是既要开设“四史”类课程,又要将“四史”教育融入各门现有思政课之中。
毫无疑问,“四史”课和现有思政课均属于“四史”教育的具体载体,都承担实现“四史”教育目标的功能。但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开设其中一门还是全部“四史”课程,都不能将“四史”课程等同于“四史”教育,两者是载体与目标的关系。实现“四史”教育目标的载体是多元的,现有思政课程、党课培训、理论宣讲都属于其载体范畴。除专门的“四史”课程外,在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方面较为成熟的思政课程应当是实现“四史”教育目标的重要阵地。不同于“四史”专门课程,目前高校思政课分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等五门课程。五门课既是一个相互支撑的整体,又各有其定位、功能和侧重。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不是简单地将“四史”内容随机融入现有各门思政课教学中,更不是“腾笼换鸟”,放弃各门思政课的主题、主线和主要内容,以“四史”内容取而代之,要正确认识“四史”教育。
(一)要将“四史”作为一个整体予以把握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虽然各有其主题、主线和内容侧重,但从整体上看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推动社会主义从理想到实践、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从整体上把握“四史”,才能避免“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碎片化、机械化教学倾向。
(二)要明确“四史”教育的目标要求
作为整体的“四史”教育,对各门思政课有其普遍性要求,也有基于不同课程特点的个性化要求。普遍性要求主要是指视野、史观和方法,即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国际视野、唯物史观和科学的历史思维及方法。个性化要求主要是指融入不同思政课程的“四史”内容的选取与讲授方法,需要根据该课程的定位和教学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必强求一致。换言之,这里的普遍性要求和个性化要求可总结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三)要明确“四史”教育的任务和属性
“四史”教育既是历史教育,更是政治教育,两者兼而有之。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讲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八个统一”要求,“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其中之一。就“四史”教育而言,要通过历史知识(史实)的讲授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观的塑造和引导。因此,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不是为了就历史讲历史,而是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历史情怀、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和教育的基本原则。开设专门“四史”课程也好,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也罢,都应当坚持这个基本原则。如果“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仅仅是描述史实或引述文献资料,而没有对史实或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点评,也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对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而言,也许属于老问题。但毕竟不是所有思政课教师都有历史学科背景,因此这两者关系对部分思政课教师而言属于新问题,有纳入讨论的必要。同时,“四史”教育是在不取代、不打乱现有思政课主题和主线的前提下融入其中,必然要面临怎样融入的具体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史与论的关系,怎样融入就无从着手。
论从史出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1985年,著名党史学家胡绳在《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一文中指出:“从史与论的关系说,‘论从史出’是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出发点”。[1]在该文中,胡绳做了一个重要区分。即“论从史出”属于历史的研究方法,“史论结合”指的是叙述方法,而“寓论于史”“夹叙夹议”“以论带史”则属于史论结合叙述方法的具体形式。胡绳的分析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现有思政课,除“纲要”课以历史事实为主要教学内容外,其他课程大多以论为主、“史实”作为辅助性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论从史出,避免以论代史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自身历史素养欠缺,以论为主的课程就会存在导致以论代史的自然倾向或者用结论任意剪裁、拼接历史的错误方法。如此既有违“四史”教育的初衷,也无法实现“四史”教育的目标。坚持论从史出原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史料,弄清有关的事实真相,形成对相关史实的整体性认知,然后从史实材料出发,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具有彻底性和说服力的结论。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对融入的“四史”内容足够熟悉,占有充分的史料,也要具备理论分析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尽量避免沉浸在具体的历史细节和浩瀚的史料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需要指出的是,以论带史虽然属于史论结合叙述方法的具体形式,但应该尽力避免这样一种倾向,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在某些具体情境下的话语生硬地贴在对“四史”的叙述上,特别是把一些西方针对特定研究对象的理论框架生搬硬套到“四史”上作为装饰,这是一种廉价且无多益处的移植。
(二)坚持论从史出,注重提升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方法认识历史、把握现实的能力
“四史”教育不是纯粹的历史课,“四史”教育的任务、属性和思政课的课程定位决定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要有现实关怀。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2]。2020年12月印发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大学阶段的思政课程目标“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四史”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塑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
“四史”是对时间跨度长短不一、主题各异但相互之间存在包含交错关系的四段历史的统称。既然称作“四史”,其中必然包含海量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故事。如此丰富的历史素材增加了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增量供给,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如何对“四史”素材进行适当取舍及通过怎样的方法运用这些素材实现“四史”教育的目标。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处理好历史的“表与里”的关系。
历史表与里是一对辩证统一体。所谓“表”,指的是历史现象,事件、人物及其故事是历史现象的具体呈现。所谓“里”,则是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本质与规律。从哲学上看,“表”具有偶然性特征,“里”具有必然性特征,偶然性背后蕴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一个个偶然性体现出来。就“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这个主题而言,史与论更多着眼历史教育的完整性,因此,有史无论不称其为历史教育,有史有论、论从史出方能实现价值引导;表与里更多着眼历史教育的方法,探索的是怎样做到有史有论的具体路径的问题。新时代学校思政课课程的一体化改革方向,要求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思政课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小学阶段重在培养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标逻辑,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由表及里,通过历史现象厘清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
(一)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历史现象丰富多彩,“四史”中蕴含的古今中外的事件、人物及其故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教学素材,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但大学思政课不同于中小学的思政课,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历史情感的培养只是大学阶段思政课的基础,还应当由感性认同上升到理性认同、由知识积累上升到行动自觉。理性认同就是要使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行动自觉就是使学生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当中。具体而言,通过现象看本质,要求“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时讲清楚三个规律,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四史”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3]
(二)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需要用故事讲好道理
上文提及,历史故事是历史现象的叙述形式。由表及里,需要思政课教师会讲历史故事,并通过故事讲清道理。从主题上看,可分为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故事、党史故事、新中国故事、改革开放故事和新时代故事;从地域看,可分为中国故事和外国故事;从体量看,可分为宏观/大故事和微观/小故事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4]同时,必须通过故事讲清道理,讲清故事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如此才能实现思政课的价值引导和政治引导的功能。
四、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
唯物史观既是理解“四史”的根本方法,也是“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无论是论从史出,还是由表及里,都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如果没有唯物史观的指导,容易陷入历史教育的碎片化窠臼,抓不住核心和关键,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经得起历史经验的结论,就难以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同时,“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任务及其受众特征,决定其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
“四史”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就是与唯心史观竞争、激荡的历程,这一竞争关系贯穿历史、现实和未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唯心史观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在历史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5]“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应当直面挑战、有的放矢,对有关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唯心史观“破”得不彻底,唯物史观就很难立得稳,这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
(一)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要明确批驳唯心史观是为了树立唯物史观
其中有一个主次问题,应以树立唯物史观为主,以批驳唯心史观次之,这种主次关系在教学设计和内容课时分配上都要有所体现,尽可能避免反次为主,全程都在陈述、批驳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无形中忽略、轻视了“立”的重要性。因此,“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师对融入内容涉及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有一个系统的梳理,根据其影响力、危害性进行取舍,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全面的、彻底的批驳,而非对所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个个不落、面面俱到,结果既谈不清,又讲不透,还占用了大量课时。
(二)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要树立整体史观,批驳割裂历史联系、碎片化的唯心史观
“四史”是一个整体,“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把“四史”作为整体把握其主题和主线。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对具体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的讲授就有了宏观指引,能够实现细而不乱。与唯物史观相反,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常常缺乏整体的、宏观的关照,而是抓住某些细枝末节,以碎片化的方式剪辑、拼接甚至篡改历史。可以说,忽略整体的碎片化解读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特征之一。对此,思政课教学必须在方法上坚持大历史观,评价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应当置于宏阔的历史视野中进行认识和把握。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就是放在大历史视野中进行评价的,即“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6]
总之,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四史”是在继续发展中的历史,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也必然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守正创新、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胡绳.胡绳全书(第3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81.
[2]新华月报编.新中国70年大事记(1949.10.1-2019.10.1)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523.
[3][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5]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9(7).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2021年 第三期

2021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实践要求
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三维向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增强对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优化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基于“三个导向”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设计与质量保障研究
关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若干思考
革命历史文献融入研究生思政课的若干思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路径探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讲清楚三个道理
融通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历史研究合题之路径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定位与多维价值
上好思政课要打好“组合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
这堂人生大课,如何更好激发青少年使命担当——伟大抗疫精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状况调研
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侧重点
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与系统性布局论析——以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为视角
从知识增长到价值认同的逻辑进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育规律探寻